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杨明志丝毫不缺“军人棉衣”,他又在卢比扬卡的办公楼地下仓库里,拿走了一件羊毛大衣,以及多达二百块肥皂,尤其是肥皂简直搬空这一办公楼的库存。
他对于肥皂的需求令贝利亚费解,贝利亚亦是不明白为何别列科夫就是喜欢搬运内务部的库存。
在象征性支付了一笔钱之后,杨明志还是拿走了这些重要的货物。
杨明志为何要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自己即将负责的工厂必然马力全开,工人们必然整日和金属铁锈和机油打交道,大家自然需要大量清洁用品。如今这个性价比最好的用品就是肥皂!
杨明志对新西伯利亚的肥皂供应有点担心,那么不如自己带走一批现货。
他确信整个莫斯科,就真的只有一些特别的仓库,能合法的拿走肥皂二百块!
林林总总的东西加在一起,返程的杨明志,他的行李足有两大木箱。
羊毛大衣、衬里毛衣、化妆品、清洁卫生用品、少量文具,还有在多个国营商店搜罗到的多达二十瓶酸黄瓜,以及一些小物件。
杨明志很是无奈,战时莫斯科就只能提供这些,即便战争胜利,至少还有十年时间,苏联的商品经济依旧极度匮乏。
不要奢望太多,如今能凑合的活着,不会饿死冻死,就能让万千苏联平民满足。
而沦陷区的另外一半苏联公民,他们迫于德军的搜刮,正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
十月份的降雪横扫整个东欧,新的冬季又将有上百万沦陷区苏联公民冻死。
又是一个冬季,杨明志至少不担心游击共和民的生计。
在莫斯科的时间里,杨明志和波诺马连科交谈多次。
他非常欣慰的是,就是到了十月份,游击共和国也没有大规模作战计划。
除了杨明志下达了“不要战役”的命令,也在于重伤的游击共和国不得不安静下来恢复创伤。
冷血的说,因为一万多人战死,游击共和国粮食供应变得非常充裕。
赶在出发前,杨明志又从送行的波诺马连科那里得到了最新的利好消息。
原来一个对月的时间里,担任军事领导人的耶夫洛夫正在大规模训练新兵。
一度几乎战斗力的部队,如今已经在恢复兵力。
因为沼泽地有粮食!
如今德军已经没有意愿再发动大规模围剿,得此良机游击共和国在萨林奇金的主持下,开始大规模派遣“游击小队”,进行远距离渗透作战。
除了袭击德占村庄的伪军和德军哨所,也在迁移村庄居民。
非常时期,萨林奇金使用了断然措施,甚至是残酷手段。
当下的沦陷区人民,那些第一时间抗争的人们往往已经加入游击队,剩下的多少老弱。
他们被德军监控,被大规模的搜刮,每个人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许多人甚至缺乏逃跑的力气。
萨林奇金就是要和德军抢人,他需要大量的人口恢复游击共和国的综合实力。战役时期女人们的表现,令他对上万名巾帼英雄惊喜。
足够年轻的女人们,经过一番训练一样可以成为能打硬仗的战士。
超过五十支“游击小队”肩负起“解救人民”的重任。
他们被派遣出去,主动袭击小型德占村庄,接着处决投敌的叛徒,击毙德军驻军,接着强制迁移村民。
那些不愿意走的,在警告无效后就当做叛徒处决。
&
第1888章 卡氏的设计
“也就是说,你有意在我的设计上增加一些新的创意”杨明志以好奇的目光看着提出疑问的卡拉什尼科夫。
“当然!局长同志!”卡氏言直口快的说:“这几天我一直在研究您的设计图纸。我非常认可您研发的枪械质量上乘,但是一些地方还是存在改进余地。”
“那好,您说说。”
“嗯……例如,它的枪托可以换成木头。还有普通型号的枪管应该有所加强,以保证精度。”
“这些都是些小问题。”杨明志耸耸肩,他估摸着卡氏怎么可能庸俗的提这点无关仅要的问题他明显还有想说的。
杨明志犹豫了一下,继续道:“我承认,基础版本的突击步枪,它射击远距离目标精确度必然不如传统栓动步枪。因为我们使用的弹头更轻,您不能强求它太多。不过枪管加长的确能提高精确度。”
卡氏点点头:“除此之外……嗯,我还有一个想法。或许,您……您会反对。”
卡氏显得颇为拘谨,杨明志立刻坐正身子,他估摸着卡氏终于要说明自己最关键的某些想法。
“您说吧。”杨明志干脆提高一个音量。
“是。您应该知晓我今年伤愈后,就在我自己的作坊里设计了一款冲锋枪,因为它我成为轻武器设计师。”
杨明志想了想,自己的确知道卡氏搞出了一款冲锋枪,之后好像就没下文了。
一开始,苏联的冲锋枪是捷格加廖夫负责研发生产,之后是斯帕金接过重担。如今斯帕金的作品**沙冲锋枪,一直保持着高产。那么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它就像是一颗星星,被太阳的光辉淹没。
杨明志有意听卡氏多聊聊自己的杰作。
“局长同志,我对于枪械的击发原理有自己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说罢,卡氏干脆站起来,从自己的一个小行李包里翻出自己的笔记本,他娴熟的翻出一页,亲手交到杨明志的手里。
“这是什么一种枪械的枪机设计看起来的确如此。”
“是的,局长同志。这就是我设计的冲锋枪,它的枪机原理。”
卡氏可以确定自己的局长别列科夫,其人虽然也就比自己年长十岁,在枪械研发方面的建树是毋庸置疑,而起他还有很多保留。
卡氏在临出发之前又和年迈的费德洛夫谈了谈。
那时费德洛夫非常直白的指出:“这个来自东方的别列科夫不一般,即便是现在他还藏了很多东西。他是轻武器研发方面的天才,在重武器方面也有巨大建树。你必须向他学习,以后才能真的独当一面开创自己的事业。”
实际从现在开始,卡氏恨不得将杨明志的知识全部学走。
卡氏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例如他自己搞出的冲锋枪那独特的枪机系统。
杨明志看得出,卡氏拿出来的系统必定是“半自由枪机”,而且是相当非主流的“半自由枪机”。
卡氏的这番设计,与自己的导气式完全不是一个套路,甚至和传统的“半自由枪机”也有很大差别。
一颗子弹打出去,它产生的强大后坐力推动枪机后退,这一力量最终将第二颗子弹拿出,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子弹推进枪膛,而这就是“自由枪机”。
在枪机里安装一些特别的部件,来削弱后坐力,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射速。
毕竟采取自由枪机射击的武器,它往往具有夸张的射速,这在实战中往往是弊端。
卡氏想到一招,它选定的特别部件是一个旋转套管。当子弹打出去,后坐力首先作用在这个套管上,套管旋转着后退,之后才把力量作用在螺旋尾管。
该系统居然作用在冲锋枪,它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平心而论,这套系统是有些复杂,它的效果实际也是非常好的。
子弹的后坐力得到削弱,不但减缓了一度疯狂的射速,还降低了整体后坐力与震动。作为巷战神器的冲锋枪,它最好能把后坐力和震动降低到普通的女人都能驾驭的程度。
昏暗的车灯照耀下,杨明志的双目瞪得很大。
“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这就是您的设计”
“是的。”
“哇!真是一个独特的设计。”
“您过奖了,它真的不是我首创的。”
“但是您利用这一系统研发出自己的枪械。也许您只要知晓一个枪机系统,就能立刻着手研发了”
面对这一问,卡拉什尼科夫毫不谦虚:“是的,局长同志。我有一个想法,也许我可以用这套系统研发我自己的突击步枪。”
“您”杨明志脑子嗡的一下,接着赶忙淡定住精神。
“您觉得如何”卡氏赶忙问。
“那就尝试一下吧。”杨明志想想说:“年轻人就该有自己的想法,我支持您去尝试。不过,也许现在不是个好时机。”
“啊”卡氏估摸着,也许局长是委婉的不喜欢自己的设计“局长同志,我的设计不成熟,我还会继续改进。”
“您当然要改进,我也支持您这么做。不过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较棘手。”
“是什么问题。”
“唉!”杨明志站起身,他的眼眸看向户外的黑暗,亦是透过精面反射,看到卡氏疑惑的脸。“归根结底还是成本同志。亲爱的同事,您的设计有非常重大的特点,它完全可以发扬光大,然而您的设计还是比较麻烦,虽然它可能会带来很大好处。”
“您在担心成本问题。”
“对的。用这一系统研发突击步枪,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发射全威力弹一样没问题。就是当下我们的大环境决定我们这些武器研发专家们,必须体谅联盟的物资困难。我们必须用最少的材料成本和时间,生产出性价比最高的武器。现在我们的冲锋枪被斯帕金的作品垄断,我听说了您的射击获得一些奖项,可是它并没有得到量产批准。您看,为什么我的突击步枪突然就得到量产批准了!”
“是成本问题,还有可靠性的问题。”卡氏严肃的说。
“您说的很对。”杨明志转过身,“如果不是我的武器大规模采用冲压加工,又有不间断射击三千发子弹而没有根本性损毁的事实,我也得不到量产的批准。但是您的这套系统我很赞赏。不仅仅是您选用的独特枪机,还在于您在保险与击发上的设计理念,你我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扳手设定三个档位,保险闭锁、半自动和全自动。这种设计是独特又奢侈的,军队现在用的冲锋枪,仅有一个全自动模式。”
这时候,卡氏觉得局长的话多少带有施舍与批评的意味。
卡氏提起胸膛:“局长同志,我还是想试一下,哪怕只是原型枪也好。”
“那好,我支持您去尝试。不过我更喜欢导气式的枪机结构,它更加简单也更容易生产。”说着,杨明志捏着自己刚刚冒出胡茬的下巴,“也许我们的设计局可以开发新一种类型的突击步枪,或许仅限于图纸。”
说起来,杨明志觉得自己之前和卡氏的几次交谈,这里的“商业互吹”意义更大
第1889章 彼尔姆的战防炮
十月十一日上午九点,杨明志的专列平安抵达了积雪覆盖下的彼尔姆客运车站。
但当下苏联铁路的客运业务已经压缩到很低的程度,即便是客运车站,它也变成了巨大是军械装卸场!
一座巨大的蒸汽吊车,正如一缓慢移动的巨大怪物。吊臂勾住一门战防炮,正缓慢的将其往平板车上调运。
杨明志透过车窗看清了整个过程,它更是看到,曾经的月台也整齐排放更多有着极长炮管的战防炮,排队等候装车。
“呵呵,和半个月前的情况变化很大呀。”杨明志对身边的多布洛夫说。
“对不起,局长同志。上次经过这里时我没有注意。”
“没关系。你看看到那个蒸汽吊车了吗上次它还不存在,看来彼尔姆这里的官员办事效率很高,他们迅速设立了这么巨大的设备。”
“他们定是接受了上级的死命令。有了重型设备,物资装卸会很快。”多布洛夫赞誉道。
“好吧,今天我真是大开眼界,不过他们也可以设置点重型龙门吊。走吧,我们已经到站,接下来还有要事要做。”
今天的杨明志确实感慨于如今的苏联,就是把一尊大号蒸汽机搬到了客运车站。
碍于科技的局限,各国都不能造出马力惊人的电动机。大型龙门吊本时空不但存在,各国大部分重型设备的总装这间都在使用它。
只不过和后世的那种可以紧靠一台机器调运重达六千吨的超级吊车,这在当今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即便是杨明志曾属于的时代,能做到一台吊车即可吊装六千吨巨物的国家,也只有中国一家。
德国研发的虎式坦克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它是有着巨大重量的武器,德国也没有合格的吊车能经受住这般重量。甚至于德国国内相当多的桥梁,也无法承受“老虎”区区一次的路过。
像是苏联,吊车整体调运诸如bt坦克这种轻型装甲车,已经是许多设备的吊装极限。
大部门的重型榴弹炮,是依靠拖拉机推到平板车上。
杨明志当前看到的都是57毫米榴弹炮,它、较大的炮管引得杨明志注意。
他下了车在于接应自己的彼尔姆本地内务部人员一番交涉后,目光情不自禁的瞟到那里。
一名姓安德烈耶夫的蓝帽子边走边说“尊敬的将军同志,我们很高兴您再度莅临彼尔姆。也许,您很喜欢这座城市”
“当然。那里!”杨明志随手一指,“彼尔姆正在大规模生产战防炮”
“是的,将军同志。”说到这个,安德烈耶夫颇为兴奋“我们这里还生产最新的t34坦克,还有重型榴弹炮,还有……”
杨明志听着这人说了很多,意思非常明确,彼尔姆就是一座大型兵工厂,其主要生产的也是陆军急需的重型装备。
但是斯大林已经告诉自己,像是喀山、彼尔姆这样的大型工业城市,都会安排工厂生产最新的突击步枪。
杨明志继续问“安德烈耶夫同志,看来您对这些非常上心。”
“谢谢您的夸奖,事到如今我不上心也不行。因为……我们这些隶属于内务部的同志一直在准备着,如今很多新成立的部队缺乏大量的基层政委,那将由我们优先填补这一空缺。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去战场!”
杨明志点点头,他完全明白此人的意思。
战争爆发前,直属内务部管理的内务部队兵力超过二十万,他们中超过一半都是内战时期苏俄收养的孤儿,已经去世的捷尔任斯基就是他们的父亲。这些人对于苏维埃非常忠诚,当战争爆发时,他们宁死不降。当然,非常现实的因素摆在这里,即便有人投降也是被德军发现即枪毙,故而二十万大军撤下来的十不存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