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魏能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黑男爵

    商人们也猜测过,大司马手中有‘好东西’,却没想魄力如此之大,一下拿出二十八座矿山,这要是尽数开发出来,那就真是金山银海了,不知会崛起多少新财阀

    有人肯定问了,萧逸知道矿藏地点,手下又有掘子军,为何不自己挖掘、自己发大财呢,何必拿出‘藏宝图’,与一众商人们分享呢

    道理也很简单:挖矿固然财源滚滚,前期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国库空虚、将士疲惫,又免了百姓们的徭役,想要独吞这些矿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何况古人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二十八处矿藏加在一起,那就是金山银海呀,不知引起多少人眼红呢,萧逸纵然权倾朝野,也不敢一口独吞了,从而引来无数祸乱!

    何况民变四起、沸沸扬扬,朝廷急需大量的钱粮,矿山的收益虽然巨大,可是循环周期太长了,萧逸没有这个时间呀!

    因此反复考虑下,还是拿出了藏宝图,与天下豪商们一起分享,既能借用他们的力量,对矿藏进行全面开发,迅速的充实国库,又能够利益均沾、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了,萧逸也没全交底,还留下了几处富矿,准备作为传家之宝,万一萧氏子孙不争气,丢了祖宗打下的江山,好歹还有几处矿藏呢,不敢说东山再起,起码买房、置地、娶媳妇没问题……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眼看商人们的贪欲起来了,萧逸又把藏宝图收入怀中,而后挥了挥手,几名学子走上前、铺开一大块白绸布,还准备好了笔墨……

    矿山是自己找到的,拿出来分享没问题,商人们也得意思一下吧,何况矿山只有二十八处,赴宴者四五百人,至于如何分配开采权,也要靠‘诚意’来竞争呢!

    “小人愿捐献钱五十万、粮两万斛,以供国库赈灾之用!”

    “小人捐献牛两千头,羊五万只,以供国库赈灾之用!”

    “小人捐房产二十二处,良田一千五百顷,再加钱八十万……豁出去了!”

    诚意深不深,金银见人心,都是做买卖的老手,自然明白大司马要什么,因此商人们涌上来,轮流的捐钱、捐粮、捐物,今天付出越多,明天收获也就越多。

    只是片刻功夫,白绢布就写满了,共计有金数十万、银上百万、钱七八千万,粮食几百万斛,另有牲畜、布匹、丝绸、生铁……各种物资若干,商人们发起威力来,真正的富可敌国呀。

    陈群、杨阜等太仓官员们,看到萧逸利用一场酒宴,先抹平了之前的借贷,又聚拢了大量钱粮物资,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呢,这才是‘点石成金’的手段呢。

    难怪常听人说,大司马最厉害的本事,不是统军征战、不是治理百姓,而是经商赚钱了,如果他弃官从商的话,早就是天下第一财阀,不过萧逸现在做的买卖,似乎更大一些--以智勇为本钱,赚取人心、得到江山!

    “西




第一百八十一章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五)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四名学子各执一角,把大汉寰宇图铺在地上,而后拿出几个箱子,里面有半尺高的小木人,分别做官员、士兵、农夫、工匠、商人、强盗打扮,还有小巧的房屋、车马、货物、钱币……几乎是个模拟小世界了。

    学子们摆弄起小木人,就像现实世界中一样,官员收税、士兵巡逻、农夫种地、工匠制作,商人们也赶着车辆,四处的贩卖货物,可生意并不好做,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消息有误,商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把货物运到异地之后,非但没赚到钱财,反而赔了个血本无归。

    有的商人更倒霉,出门遇到了强盗,钱财、货物被抢劫一空,自己的小命也玩完了,落了个尸骨无存!

    也有幸运的商人,贩卖货物赚到了钱,可是除去人马吃用、伙计工钱、官府收税,最后落在手中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

    一番精彩的表演下来,大堂内鸦雀无声,商人们都触景生情了,有的仰天长叹、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泪眼婆娑,他们腰缠万贯、过着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可谁又知道付出了多少

    现实世界更加残酷的,除了凶恶的盗贼,还有乱兵、饥民、洪水、瘟疫、野兽……都严重威胁着商队,轻则亏损钱财,重则尸骨无存!

    在坐的都是大商人,谁没经历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之苦,谁没有亲人朋友、丧命于商途之中,谁没亏损过血汗钱……想到悲伤之处,不少人掉下了泪水!

    可又能怎么样呢,商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四处奔波、与时逐利,用汗水、性命博取钱财,千百年来从未变化,谁能改变这些吗

    “哒!--哒!哒!”

    商人们黯然神伤,感叹命运难违之时,甄宓、梁小鱼走到地图前,也拿出两个小箱子,在上面摆弄起来了……

    长安、洛阳、许昌、邺城、寿春、临淄、邯郸……地图上各大城池,都出现了带有梁字、甄字的小房子,并取名曰:钱庄,还有一些精致小纸片,名曰:银票。

    一支幽州商队洛阳做生意,却没有直接出发,而是先到本地钱庄,把随身携带的金银,换成了一张小银票,而后轻车简从直奔洛阳……

    商队到了洛阳后,立刻找到当地钱庄,用银票换出了钱财,等做完生意之后呢,再次把钱财存入钱庄,转回幽州老巢之后,用银票换出了金银珠宝……

    还有一支商队,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可惜手中钱财不够,无法吞下全部货物,立刻跑到了钱庄,借贷出大量的钱财,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还有一支商队,中途遇到了强盗,人员被杀个精光,银票也被抢走了,可强盗们一文钱也拿不到,钱财返还给了商人的亲属……

    …………………………

    两名学子展开一块白布,上面是萧逸设定的,关于钱庄的十二条规定:包括钱庄设定地点、银票防伪的办法,存储利息、借贷利息……内容详细,合情合理!

    按照历史的发展,隋唐盛世时期,有了大规模的货币兑换、借贷,南宋出现第一张纸币(银票-交子),到了元、明、清三代,钱庄才孕育而生,各项业务逐渐成熟,成为金融活动重要一节!

    为了应对财政危机,萧逸万般无奈下,只好让钱庄提前出世了,此举可谓惊世骇俗,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聚集到大量的钱粮,帮助朝廷度过财政危机……

    可老话说的好:‘拔苗助长,苗枯田荒’,以汉代的生产水平、商业活动,未必禁的住钱庄冲击,一旦操作不当的话,就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因此萧逸制定的条规,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保守、保守、再保守……钱庄的很多商业功能,统统的暗中放弃了,原本复杂的金融运算,也尽量的精简起来,不求多赚钱财,只求平安无事!

    即便如此,这个跨时代的产物-钱庄,仍会打破原有商业活动,建立一个新的商业秩序,换而言之,在掌握兵权、政权之后,萧逸又握住了财权,控制天下人的钱袋子!

    “呼!--呼!呼!”

    整个操作无声无息,可对于商人们来说,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纷纷的跪爬过来,盯着地图上的钱庄,就像看到了稀世珍宝,有人还不断的叩首……

    这种操作并不陌生,其实很多大型的商队,都会设置几个分号,钱财流通、互为援助,不过他们实力有限,多则十余处,少则四五处,功能上也不太齐全!

    这次截然不同了,甄家、梁家两大财阀联



第一百八十二章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六)
    面对天灾**之时,有位大贪官说过一句名言:‘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这话听起来让人怒不可遏,可细想又有一定道理,是现实无奈的铁道理!

    就以大汉王朝为例,国家政权呈金字塔结构:皇帝(有名无权)--执政者(曹操、萧逸)--朝廷文武--封疆大吏--地方官吏--平民百姓!

    政令自上向下、层层传达,赋税自下向上、层层递交,只有政令通畅了,国家才能正常运转,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国家机器就会崩溃了!

    连战征战,国库空虚,朝廷一年多没发俸禄了,曹操、萧逸这些顶级权贵们,有封地、有庄园、有藏宝库,就算一百年不发俸禄,对生活也没啥影响,可底层官吏就不行了。

    小官小吏也是人,也有老婆孩子、也要吃喝穿戴,全靠微薄的俸禄过活,如今朝廷拖欠了俸禄,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

    官吏们缺吃少喝、老婆孩子嗷嗷待哺,自然会怨恨上朝廷,对于下达的政令,或是消极怠工、或是阳奉阴违,国家机器也就无法运转了。

    生存是人类的本能,官吏们为了口中食、身上衣,为了养活父母妻儿,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而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压榨最底层的百姓,也就是贪污**!

    贪欲之河一旦决堤,就再也封堵不住了,朝廷拖欠官吏十石禄米,他们就会贪污一百石、一千石……百姓们受到的压迫,也就十倍、百倍的增加了,这才有苛政猛于虎、官吏狠如狼的说法!

    因此上,萧逸弄到钱粮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放俸禄,让官吏们吃饱穿暖、堵住贪欲之河,让国家机器运转起来,才能救济最底层的百姓!

    当然了,人的贪欲是无尽的,就算给官员们发放俸禄,也难免他们贪污受贿、鱼肉百姓,可俸禄还是要先发的,因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忠则杀之有名矣!

    拖欠俸禄,饥寒交迫,致使官员贪污受贿,于国法难容、于情理可通,想杀贪官也举不起刀!

    相反的,俸禄全部发放了,官员仍然贪污受贿,那就抓一个、杀一个,杀的理直气壮,谁求情也没用了。

    商人们办事效率很快,晚上答应的事情,第二天就把钱粮送来了,车辆在太仓前排起了长龙,空虚一年多的国库,终于又有了点底气……

    至于商人们捐献的住宅、田地、牲畜,则移交给地方官府,用来救济百姓之用了,开发矿山需要大量人力,就要招募很多工匠、民夫,又解决很多人吃饭问题。

    “太仓发放俸禄了,大家快去领禄米呀!”

    “大司马神通广大,一夜之间就弄到了钱粮,果然是治世之能臣!”

    “萧郎是杀神转世,又不是财神转世,如何弄到许多钱粮,莫非其中有诈吗”

    ………………

    有了钱粮好当家,萧逸安排好人手,给文武官员发放俸禄,而且从大官到小吏、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性补发干净,绝不拖欠任何人!

    消息传开之后,朝廷上下顿时轰动了,尤其是贫困的底层官吏,连忙带着家人、赶着牛车来领俸禄了。

    高级官员也来了不少,他们不至于揭不开锅,却不相信发俸禄的消息,认为又是萧逸的诈术,想以此来稳定人心,故而也坐着车马来了,看看是否真有钱粮

    如果真有钱粮,就把俸禄全领出来,谁会跟钱粮过不去呀,何况他们领出来一分、国库就空虚一分,用来救济灾民的就少一分,曹操、萧逸的麻烦就多一分!

    如果没有钱粮吗,他们就借机把事闹大,蛊惑官员们讨伐萧逸、曹操,最好把二人闹下了台,就能趁机夺权了,孔融、祖弼就是代表人物!

    几次血腥镇压下来,忠汉势力元气大伤,也没了武力反抗的勇气,只好暗中四处拆台了,中原各地民变四起、闹得沸沸扬扬,这些人可是推波助澜呢……

    大臣们向君主效忠,君主给大臣们俸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夏、商、周三代时期,俸禄以食邑为主体,既君主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大夫、士卿,土地上的收获就是俸禄了。

    到了战国后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赋税、俸禄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国家收回土地管理权,直接给官员们发放谷禄,也就是给粮食!

    按照汉家制度:三公每月俸禄350斛粟米,(1斛=1石=120斤),一年就是4200石,另有部分丝绸、皮毛、药材之类赏赐!

    九卿一年俸禄2160石,州牧一年俸禄1800石,郡太守一年俸禄1400石……而后逐级递减,县令五百石,县丞、县尉四百石,最底层的小吏不足百石!

    许昌是大汉的都城,官员们级别较高,俸禄动辄千石以上,自然要带着仆从、赶着马车前来了,可到了太仓门前之后,官员们惊奇的发现,这次发的俸禄有些不同:

    “大司马神通广大,弄来了大量钱粮,请诸位大人排好队,按序领取各自俸禄,之前拖欠的全部发放!”

    “中大夫孔融,应领一年俸禄九百六十石,实发禄米一百九十二石、铜钱十万枚,请签字画押吧!”

    “符宝郎祖弼,应领一年俸禄五百四十石,实发禄米一百六十二石,铜钱四万枚,



第一百七十九章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三)
    周武王伐纣之后,将商遗民迁徙异地、并派人严加监视,这些人失去了贵族地位,也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只好四处的贩卖货物、以此来维持生计!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固定职业,也成为了四民之一,由于从事贩卖活动的人,大都是商代遗民,故而被称之为商人!

    商人们游走天下、与时逐利,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积极的参加政治活动,涌现出不少豪杰人物,有三致千金、三散家财的陶朱公;有资助了孔夫子,周游列国的子贡;更有奇货可居,敢于贩卖帝王的吕不韦……

    不过总体来说,以农耕为主的国度中,商人们虽有大量财富,社会地位却比较低下,被排在了四民之末,比土里刨食的农夫、挥汗如雨的工匠还要不如。

    一旦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统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压榨商人的钱财,雄才大略如汉武帝者,还曾发行过白鹿币(取上林苑白鹿,其皮方尺,值四十万钱,强行卖给商人,国家不再回收)。

    曹操回到许昌之后,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也以各种借口(自己过生日、妻妾过生日、子女过生日,反正丞相府里人多),宴请各地大商人,强迫他们献金、献粮,前后达十余次之多。

    如此压榨之下,商人们也受不了了,又不敢得罪了奸雄,只能想办法躲避,借口是五花八门,有人装病、有人装死(家里死人),还有狠心的商人,弄伤了自己的身体……

    “青州布商-田氏,恭贺大司马步步高升,献上白玉环一双、赤金马一匹……礼金三万钱!”

    “徐州盐商-陈氏,恭贺大司马官运亨通,献上大珍珠十颗、猫眼石一对……礼金五万钱!”

    “蓟县梁家-家主,送上贺礼黄金五万两…………”

    黄昏时分,商人们陆续来到太仓,共有四五百人之多,全都送上了丰厚礼物,其中有一些商人,竟然是被抬进来的(为了躲避相府的酒宴,硬把自己的双腿打断了,典型的舍命不舍财!)

    同样是献金酒宴,对曹家的避之不及,八抬大轿都抬不去;对萧氏的却趋之若鹜,打断腿了也要爬进来,二者反差如此大,自然有原因的:
1...422423424425426...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