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海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通过洪门外卫、谍战所情报参详,洪堂参机处一致判断认定,大清爱新觉罗氏与叶赫氏之间如今兵力,趋于一个较为平衡的数量,也就是说只要叶赫氏不放弃,大清多尔衮所部很难会真正击垮叶赫氏。

    最终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便是叶赫氏与爱新觉罗氏之间分地而至,除洪门所占据的地盘外,以盛京为分界线,以西会成为爱新觉罗氏的地盘,以东则将会沦为叶赫氏及其附属部族所有。

    这并非是洪堂参机处纸上谈兵,而是他们有着六成以上把握做出的结论,因为在这件分裂大清女真的事情上,洪门所获得等利益才是最大的,所以,洪门势必会在暗中让局势朝着他们圆嘟嘟方向发展,直到他们洪门重新恢复过来之后,才有其他变化。

    当然,并不排除叶赫氏与爱新觉罗氏达成和平协议、重新统一的可能,但是以这些年爱新觉罗氏对叶赫萨克奇一部的针对,还有两大氏族之间的仇恨,这种可能性反而更加低微,不足三分之一的几率。

    当洪堂击退大清攻击的消息,传到洪门大员岛上以后,一直提着心的李天养终于长舒一口气,放下了心中最大的那块石头。

    同时获得消息的,还有南洋商会的一众成员代表们,在这个大好消息面前,李天养倒是没有像之前那样封锁来自东北关外的一切事物,如今也算是与民同乐了一遭。

    南洋商会同样高兴,他们为了这一次战事也是付出了不少,支援洪门作战的物资、船只,还有前期投资在东北鞍山附近的矿场、开垦建立等农庄等等,无一不算是体现他们跟洪门同在一条船上决心的证明。

    虽然他们对于洪门很是充满信心,可是他们内心夜不乏各种其他思想在作祟,洪堂军队要对付的,可是连占据了整个中原的大明朝,都没能击败的强大女真异族。

    如今东北局势的明朗,也让南洋商会的这些东主们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连强大到几无对手的大清朝军队,都在洪堂军队面前刹羽而归了,那岂不是说洪门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可能了

    &n




124 举族迁移
    大员岛上开始迎来一群来历不凡的定居客,甚至还获得了李天养这位如今位高权重的首领亲自迎接。

    来者是一个庞大的团体,足有两千余人的规模,而且他们最大的一个特点却是,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姓氏--徐。

    能够让李天养这位领袖亲自迎接的存在,必然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果,而这一大群姓徐的存在,却是源自于他们的家族--崇明岛徐氏。

    崇明岛徐氏家族,先祖是大明漕帮一员高层,后来年老之后归养崇明岛,建立了德福轩这么一家商号。

    有着漕帮这么一个强大背景存在,德福轩很快便在徐氏的经营下逐步壮大发展,到如今已是江南商号当中堪称前十的商号存在。

    江南前十商号之中,其余九家不是有着皇亲国戚的背景,就是跟当地世代官宦之家有着深切联系,唯有这德福轩背后只有一个漕帮这么一个看似庞大,实则地位不显的地方势力做靠山。

    当然,德福轩能跃升到江南前十等地位,也多亏了这些年跟在洪门背后,获得勒极为丰厚等利益,还有南洋商会这一个平台,让其少了很多官面上的麻烦,人脉更广,投鼠忌器下,少有人对这么一块肥肉动手。

    然而有一利自然有一弊,德福轩徐氏跟随洪门分割利益的同时,固然已经小心翼翼地梳理自己与洪门之间的关系了,但是在商业利益,还有洪门强大影响力、无声渗透力情况下,他们最终还是披上了洪门一份子的外衣,成为大明朝官场上的一个异类。

    原本崇明岛徐氏的背景就不够深厚,也不够强大,使得他们最是容易成为其他权贵眼中的肥羊。这些年所幸他们加入到南洋商会,依托南洋商会强大的团体势力,和较为团结的做事风格,加上他们自己小心谨慎地行为,倒也能在明朝商场上自保无虞。

    但是随着洪门如今真实实力展露出来,大明朝从上至下有识之士开始对其充满抵触,也就意味着像德福轩这种披着洪门盟友外衣的商业团体,渐渐难以在明朝地盘上立足了。

    直接对洪门出手,自然不会是明朝官场上这些聪明之辈会做的蠢事,但是用德福轩、吉仁堂这种洪门附庸势力作为试探洪门底线的手段,明朝精明的官宦们,却是极为在行。

    本身实力背景关系,加上一块肥肉一般的庞大财富,让崇明岛徐氏顿时成为了迁都南京的大明官场人,试探洪门的一宝。

    而这一试探,同时还得到了当朝皇帝崇祯的支持,自从上次清剿晋地几大商家,获得庞大财富开始,在崇祯皇帝心中除了税赋这些收入以外,同时还在时不时地盯着商场上这些巨富之家,妄图通过搜刮这些商家财富,以充实国库与他的内库。

    上行下效,上面对德福轩这样的大商号有着想法,首先行动的却是底层那些官差衙役们,少不了跑到德福轩这样的商号店铺当中挑刺,搜刮油水。

    一时间,以德福轩为首的南洋商会诸多商号,在大明朝中的处境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带来了很大不便。

    居安思危,能够走到如今这种地步的商号,其东主掌柜都不是无能之辈,对于危机意识的感触极深,在明庭官场上风向开始变化时,他们就已经察觉到了。

    为了应对这些来自明庭的麻烦,南洋商会诸多成员如今却是需要做出一个决断来:到底是就此跟洪门划清界限,依托



125 影响
    选择从来都是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这是不变的事实。

    表面上李天养郑重其事地安排着崇明岛徐氏一族的入驻,实际上在他的内心里,自从战胜了他心中的那一个执念之后,可以说是已然膨胀了。

    洪门拥有这个时代,对于商人最友好的制度和规矩,虽然商人需要承担赋税,降低他们等利润,但是他们所能享受到的权力、地位等方面的提升,却是其他人很少一个团队都无法给予的。

    而且,洪门手中掌控着这个时代,利益最为丰厚的航海通道,东方任何一个团体势力想要从大海上赚钱,都需要得到洪门的认同之后,才能畅行无阻。

    相反,在大明朝中,商人本身的地位还是较为底下,虽然这些年江南一带商业繁华背景下,商人地位有所提升,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已跃升至第二阶层,摆脱了其他王朝时期的底层地位,但是因为财富关系,他们却依旧需要面对各种各样来自明处、暗处等觊觎和黑手。

    地位的提升,却因为法制等不健全,让商人所拥有的财富没有足够的保障,而士绅阶层权力地位的高高在上,让其能够利用手中种种权力去跟商人夺利,插足贸易体系,不正当竞争,更有那无耻之辈甚至直接盯上了拥富巨户,施展不法手段去谋夺人家家产,让人防不胜防。

    大明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尚处于蒙昧阶段的大清王朝,还有战火不断,生活维艰的大西和大顺这些势力了。

    种种利弊关系摆在明面上,李天养相信南洋商会的这些精明东主们会看不到其中问题,那么他们最后作何选择,自然不言而喻了。

    特别是当洪门在东北关外,战胜了曾经大家都以为战胜不了的强大敌人--大清女真军队,彻底在东北关外站住了脚跟,这让大家对于洪门未来更充满了信心。

    李天养很喜欢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感觉,看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在自己的设计下,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给他们所预留等位置上,这种感觉说不出的美好。

    大员岛土着如是、南洋商会的成员代表亦如是。

    当然,李天养同样也有没有想到的事情,比如这崇明岛徐氏家主魄力如此强大,竟然做出了举族搬迁到大员岛的举动,这对于一个在崇明岛生活了几十上百年旺盛家族而言,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安置崇明岛徐氏的任务担子固然不小,不过对于洪门经常安置流民百姓的政府来说,却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事情。除了本族直系在基隆镇定居之外,其余的徐氏族人则被洪门带到了他们的安置点定居去了。

    李天养还为第一批到来的徐氏族人开了一个先例允许他们一族之人在同一个城镇定居,形成一个一族之人所在的乡镇,并命明为徐家集。

    貌似不算很大的先例,但是在李天养心中却是做出了很大让步的,这个时代家国天下的理念深入人心,洪门这些年为了打破这些僵化的民风,在安置百姓之时,特别将一村一姓之流民分散安置。

    固然,洪门并不禁止这些百姓之间往来,但是距离的限制之下,长久以后那种家族优先的理念,会因为私人杂念、知识熏陶等种种因素影响,变得淡泊,最终不再成为一种掣肘百姓思想的东



126 大动静
    “嘿,今儿这么热闹,是不是又有什么大新闻啊”

    基隆镇一间普通茶肆当中,一位平时经常光顾这里的老顾客,进门第一眼,便觉得发生了什么,茶肆里人疼交头接耳地讨论着什么。

    “你还没看今天的报纸吗”

    一名跟其相熟的客人诧异地看着友人,然后随即便为其解惑道:“洪门立法会修订了一份洪门宪章,获得了洪门议会的通过,然后经由法庭推行了下去。”

    “今日的报纸头版头条上,全篇都是这份宪章一万多字的内容,其余篇幅也是对这份宪章的解读。”

    “哦”

    来客欣然一对,然后找上一个店小二,花了一角铜币买了一份报纸,找上一个空位坐上去仔细阅读起来,同时还不忘叫上一壶茶水,几份点心。

    报纸这一个概念,是效仿大明朝袛报形式发行的产物,算不得创新,但是却又跟大明官方袛报不尽相同的,是洪门报纸所针对的对象乃是洪门全体成员,甚至可以说更多针对的手普通百姓和商人阶层。

    因为报纸更多汇报的是当地新闻和事迹,所以大员岛各城镇皆有自己的报纸,譬如基隆镇发行的报纸就叫基隆日报,而笨港发行的则叫做笨港新闻报等等。

    当然,基隆镇也会时不时的发表一些其他城镇的新闻和重大事件,不过受限于当时的交通问题,很多新闻在时效性上有着很大差距,无法实时报道,这也是大员岛各城镇发行各自报纸的缘由。

    而在报纸发行之初,其起点就是方便南洋商会成员互通有无,了解各地商业信息等等,最终形成的如今等报纸形式。

    故而,随着报纸发行并推广起来之后,在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了解各地奇闻异事之余,也成为了各家商号宣传自己店铺、产品好的大好平台,便成为根后世差相仿佛的存在了。

    头版头条报纸上,远比其他文字更加庞大的标题言简意赅--“洪门宪章!”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洪门的存在,是洪门所有成员之洪门,洪门成员享有应有权力和地位,同时也履行权力所带来的义务。”

    “第二条:洪门合法成员享有言论自由、人生安全的权力。”

    “第三条:洪门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四条:洪门执政机构需尽保护合法公民正当权力、正常生活的义务,同时承担保卫团队利益的义务。”

    “第五条:洪门公民享受政府各机构保护的权利,并承担政府各机构等开小王,以税赋的形式上缴。”

    “第二章机构”

    “洪门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执政机构之外,自成一体,向洪门管辖范围内所有拥有合法身份的百姓负责。”

    “第二条:洪门唯一合法执政机构为洪门政府及其各个下属机构,其余任何机构皆视为违法机构。”

    “第三条:洪门唯一立法机构为洪门立法会,各执政机构、执法机构所行法律规则,必须经由立法会通过方可施行。”

    “第四条:洪门唯一执法机构为洪门法庭及其下属分支机构……”

    条条总总,分门别类又覆盖了方方面面,这是结合了当前西洋人执政体系,以及洪门自身存在所制定等第一部



127 秘议
    随着洪堂本部在东北站住脚跟,让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对手--大清女真人成为其辉煌战果当中的一枚垫脚石后,李天养的自信心在其中膨胀无数。

    随之下发的,其实通过立法会已经很久时间了,只是之前李天养担心近邻大明的反应,故而一直秘而不宣,如今施行出来,却已是正大光明地展露出独立姿态,欲与大明朝同起同坐。

    “大胆!!逆贼!!”

    洪门大员岛基隆镇,一处僻静的三进宅邸之中,一个穿扮古板,长相斯文的大明汉人,手中拿着一份基隆日报,怒发冲冠地吼道,同时吧一块沉香木的八仙桌拍得啪啪奇响。

    在其身边,还有同样数名穿着儒装的文人墨客,与之表情相近,同仇敌忾地对着这一份报纸发泄着他们的怒火。

    在座的这些汉人子弟,都是这些年来大明朝文人重话有识之士,前来大员岛上取经的儒家弟子。

    洪门这几年来,结合李天养后世记忆,还有西洋人传播过来的文化,所打造出来与众不同的政治制度,带给与大员岛相据不过数百里的近邻很大冲击。

    特别是在洪门不再隐蔽自己的存在,在各大政治团体种正式亮相之后,前来大员岛基隆镇取经的儒家子弟也还越来越多了。

    虽然很多的明朝文人已然因陈守旧、不思进取,可是同样队伍,还有不少的文人在追逐着知识等脚步,与外界知识进行着交流。

    因为洪门麾下成员虽然有着不少的土着人、西洋人、南洋任等等各方势力人员的身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构成洪门麾下人口基数等,依旧还是洪门这些年陆陆续续,从未间断从大明朝收容汉人为主。

    加上洪门一直以来韬光养晦的政策,李天养从无表现出对大明朝的丝毫不恭敬态度,身上披着的又是大明武将的大红绯袍。

    这让前来取经的儒家弟子自觉虽然政策有异,明朝官方掌控力度不强,可这大员岛也依旧还是华夏文化众多一员。

    而李天养得自大明朝廷从二品武将服,至少证明他是明朝武将一员。

    然而如今这的出现,并向洪门麾下百姓发出公示,文中白纸黑字所书写内容,却已是将自身存在立于跟大明王朝同等地步,这如何能让这群貌似开放,实则在思想上依旧以大明一员自居的文人们所能够接受。

    “枉我大明对其信任有加,托付以福建水师重军,又许以立朝少有之提督一职安置,却不成想养了一只白眼狼,最终反噬其主,自立门户,不为人子、不为人子啊!!”

    怒发冲冠的青年人,师学自泰州学派,姓欧阳名澈涟,已来基隆镇定居游学一年有余,却不成想赶上了此等大事,反差之大让本是儒家一脉中接受外界知识最积极等泰州学派的欧阳澈涟都难以接受。

    “然也,吾等寒窗苦读书中圣贤之言数十载,求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另有几位激进的儒人连连附和,口出妄语道:“既然这所谓的宣称保护百姓言论自由,那我们大家一起前往水师提督府衙门,去与这位无君无父之人辩上一个究竟!!”

    虽是怒发冲冠之时,可是在座的这些文人还没有丧失掉理智,找到这份报纸当中所出的章节,欲凭此去跟洪门门主、大明水师提督李天养讨个说法。

    “好,这个主意甚好,不知有哪几位愿与我一起前去呵斥一番,劝其回头是岸”

    欧阳澈涟也是慷慨激昂,做出一副杀生取义之姿态,在同伴之中寻找志同道合之士。
1...312313314315316...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