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国成

    种田的就只能种田,军户只能吃粮打仗,煮盐的祖祖辈辈只能煮盐。

    当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穷人有富人。在盐区同样有很多的富翁,家产甚至能比过扬州的大盐商,这些富户就是所谓的富民豪灶。

    这富民豪灶是盐户中的豪强,已经脱离了煮盐的沉重苦役,靠的是替盐运使司收缴灶户的盐课,购买灶户缴纳盐课后剩余的食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

    所以这些人虽然仍然是灶籍,实际上却相当于坐商,勾连在灶户和盐商之间,从事着食盐专卖的生意。

    富民豪灶在当地盐区的势力极大,手下一般会养着众多的打手帮闲,普通的灶户根本不敢越过他们把食盐卖给他人,盐商们也不敢越过他们私自收盐。

    靠着囤积食盐操纵盐价,这些豪灶赚得盆满钵满,家产丝毫不比盐商要少,很多豪灶在扬州城内购有豪宅别院。

    按照惯例,盐商们在盐运使司购买盐引,然后在批验盐引所检验盐引的真实性,然后才能去找这些豪灶购买食盐,然后把食盐运到各省进行销售。

    所以盐商和豪灶们的关系实乃相依相存休戚相关。

    在如皋,最大豪灶名叫王贤,靠着和盐运使司的良好关系,靠着手下上百名打手,附近方圆百里盐区的灶户都受到他的控制,盐运使司也找王贤负责征缴盐课,灶户们熬制的食盐一般都卖给王贤。王贤每年收购大量的食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而王贤最大的客户就是江鹤鸣。

    王贤在扬州也有豪宅,不过他更喜欢住在如皋的庄园,在这盐区,在灶户们面前,他就像土皇帝一般,感觉非同一般的好。

    这一日,大客户江鹤鸣突然来访,令王贤又惊又喜,赶忙迎到了庄园之外。一是因为江鹤鸣是他的财主,再就是江鹤鸣的举人身份,远非他这灶籍能比。

    江老爷大家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虽然出身粗鄙,可富贵了这么多年,王贤早非当初那个苦哈哈的灶户,言谈举止自然有一番气度。

    王老弟客气了!江鹤鸣微笑道。

    王贤把江鹤鸣迎入厅中,丫鬟上了茶水,寒暄了一会儿,这才问其来意,毕竟以江鹤鸣的身份,来海边这种地方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王老弟,愚兄这次来是向你道歉,下一个季度的食盐恐怕不能要了。江鹤鸣叹了口气,说道。

    这是怎么说的?王贤惊呆了,几个月来他从灶户们手里收购了数万引的食盐,若是江鹤鸣不要,这些食盐可怎么办?卖给其他盐商?各个盐商都有自己的购盐渠道,如何会从自己这里买?

    江鹤鸣叹了口气,把自己的处境向王贤说了,江北总督派人抄了我的家,霸占我的家产,我现在哪里还有钱用来购买食盐,这生意是做不下去了。

    这真是瞎胡闹!王贤闻言怒气冲冲道,这姓陈的总督难道不知道食盐的重要性?抄了你们盐商的家,各省会缺盐陷入盐慌不说,这盐区的灶户们手里的食盐卖不出去,就没有钱买粮,这会使得盐区大乱的!

    江鹤鸣下月不再收盐,自己手里的盐屯这么多卖不出去肯定不会再从灶户们手里买,而灶户们煮的盐卖不掉,肯定会想法卖给私盐贩子,这样要不了多久,自己的利益会被大量侵蚀,这是王贤所不能容许的。

    平南侯是军户出身,哪里懂得食盐的重要性,更不会知道灶户和我这样的生意人的苦楚。江鹤鸣叹道,我生意做不下去也就罢了,靠着以前攒下的家产足够下半辈子生活,可是这盐区的灶户呢?他们的盐卖不出去,全家人就得饿肚子,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盐区就会大乱!

    难道就没人和平南侯讲一讲这其中的厉害吗?王贤急道,这样下去,江鹤鸣固然损失巨大,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这平南侯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再加上他在朝廷中有靠山,根本不听别人的劝说。江鹤鸣道。

    那就让他见见棺材!王贤咬牙道。

    王老弟你有办法?江鹤鸣眼前一亮,连忙问道,咱们其实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王老弟你有办法尽可以和我说,不用担心泄露。

    呵呵,办法很简单。这些当官的最怕的就是民乱,只要这盐区的灶户暴乱,姓陈的恐怕就会被朝廷问责,就没有精力对付江老爷您,咱们的生意自然就可以继续下去。王贤笑道。

    王老弟你可得小心,这姓陈的手段毒辣的很。江鹤鸣提醒道。

    哼,我怎么可能自己出头?只要派人煽动几句,那些贫贱的灶户自己就会跳起来闹事,事情闹大了也不管我的事。王贤阴恻恻的说道。




第395章 恐慌
    其实灶户豪灶盐商之间是一整条利益链,利益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盐政瘫痪。

    江鹤鸣作为这条利益链的上层,本来没必要和王贤这样的豪灶打招呼,只要他停止收盐,王贤积攒的食盐就会卖不出去,就会停止收盐,灶户们辛苦熬制的盐卖不掉,没有钱买粮食果腹,自然会闹事,根本用不着王贤出头。

    但是那样一是时间太缓,对江鹤鸣来说,他的生意停一日就会损失大量的白银。再就是担心会惹怒王贤这样的豪灶,导致以后的生意出现麻烦,所以才事先沟通。

    但是他没想到王贤面对这种情况,竟然比他还急,生出了闹事这样的主意。看来真是无知者无畏,远在沿海盐区的王贤根本不知道陈越的厉害!

    江鹤鸣心中叹息着,口里劝着王贤要小心,话里却充满了怂恿,若是王贤煽动灶户们闹事,对江鹤鸣来说自然是最大的利好。

    消息传的很快,当第一个灶户担着食盐找王贤贩卖却被拒绝时,王贤停止收盐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如皋盐区。灶户们没有办法,想去找其他豪灶卖盐,却震惊的发现豪灶们都停止收购,说是扬州的大盐商都被总督府抄家,收的食盐根本卖不出去。

    灶户们顿时惊慌了,上面的盐商都停止了收盐,他们辛苦熬制的盐换不到银子,就无法购粮,全家人就得饿肚子。

    一日两日还行,若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用不了半月,大部分灶户就会熬不住。因为大部分灶户家庭都是赤贫状态,比之内地的农民还不如。

    而就在此时,不知为何,各盐检司突然加大了打击私盐贩子的力度,很多游走在盐区的私盐贩子纷纷落网,更使得灶户们的盐彻底卖不出去。

    而此时,不知为何,粮商却悄悄的提高了粮食的价格,更是使得灶户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为了买粮,灶户们花光了最后的家底,一股绝望的气氛在两淮盐区蔓延,从最北面的海州到最南方的通州,不一而同的出现了同一种情况,那就是灶户们的食盐卖不出去。

    西场,这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镇,靠近海边只有十里远,镇中所有人家都是煮海制盐的灶户。虽然大部分人家日子清苦,但只要肯卖力气,赚得银子足够全家人填饱肚子。

    自前宋以来,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祖祖辈辈过着同样的生活,虽然贫穷清苦,却有一份内地农民所没有的宁静,战乱很少能够蔓延到这个偏僻的海边小镇,而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得吃盐,只要有人吃盐,镇中的灶户就不愁没有饭吃。

    可是现在,古怪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辛苦熬制的食盐竟然卖不出去!

    这在以往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以往熬制的盐虽然卖不上价钱,虽然盐运使司的吏员和豪灶们挑挑拣拣,故意压低盐价,可却不愁没有销路。

    盐买不到,就没钱买粮,就得饿肚子。现在,已经有好几户人家断了炊。

    赵大掀开了锅盖,看着里面稀的能照清人脸的野菜粥叹了口气,一锅粥里没有几粒米,这样的饭食吃了哪里有力气?

    这是家里最后一点米了妻子小声的说着,从赵大手中接过了木勺,开始舀粥。

    最稠的一碗给年迈的婆婆,她身体一直不好可挨不得饿。

    丈夫要熬盐,干得都是重活,吃不饱可不行。

    家里的几个小崽子都是能吃的时候,也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一碗野菜粥根本撑不了半天。

    到了最后,留给她自己的只有一碗稀汤。

    赵大看了妻子碗里连一粒米都没有,默默的把自己的碗放到妻子面前,强夺过妻子的饭碗稀溜溜的喝着。

    爹爹,我要吃干的!八岁的次子看着碗里的野菜糊糊,大声的抗议着。

    老子还想吃干的呢,有的吃就不错了!赵大骂了儿子一句,脸色臭臭的。

    当家的,盐真的卖不出去?妻子小声问道。

    唉,别提了。王家已经停止了收盐,说是盐根本走不出去,已经没钱收盐。我去看过,王家的盐场仓库确实食盐堆积如山。赵大叹道。

    那可以卖给马六他们啊!妻子焦急道,马六等人是私盐贩子,流窜在盐区之间,和盐检司以及豪灶们打游击,以稍高于豪灶的盐价从灶户们手里收盐。盐区的灶户大部分人都和他们打过交道。

    不过私盐贩子们的本钱太少,灶户们的食盐更多的还是卖给豪灶。

    卖什么卖?就在三日前,马六被盐检司抓了,如今正在如皋蹲大牢呢,听说秋后会问斩。赵大没好气道。

    啊!妻子顿时惊呆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这个月来,家里煮了一百多斤盐,就等着卖掉换大米,现在盐卖不出去,可如何是好?

    赵大哥在家吗?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外面响起,赵大推开饭碗,走到外面,就见到灶户钱二站在自家柴门外。

    二弟吃了吗?赵大顺口问道。本是一句寻常的问话,一般被问者会回答吃了或者没吃。

    可今天钱二却没按套路来,而是脸上露出了尴尬之色。

    实不相瞒,大哥,我家里一点粮也没有了,想问问大哥家里有没有余粮,能不能匀给我一点。钱二搓着手很不自在的说道,大家在一个镇子生活,情况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向别人借粮很是不妥,可若是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不会开这个口,因为他家里妻子刚刚生产,身体虚弱的紧,实在挨不得饿。

    赵大点点头,转身走回了屋里,对妻子道,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给二弟拿去!

    妻子张开了嘴巴刚要说话,被男人一瞪,只得站起身来走向米缸,从缸里拿出一只碗来,碗里盛着小半碗晶莹剔透的白米。

    就剩这一点儿了

    这,这看着碗里那一点米,钱二左右为难,也不知道该不该拿。



第396章 抢劫
    二弟,先拿去给弟妹熬粥喝吧!赵大不由分说把米碗塞到钱二手里。

    大哥,我,我钱二嘴唇蠕动着,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终归有办法的。赵大道,然后重重的点头,肯定会有办法的!

    下一顿的饭没了着落,赵大无心再做工熬制海盐,也不愿在家里呆着,便出门四下走动。

    赵大哥!无赖子王庆鬼鬼祟祟的走来,冲着赵大招手。

    若是往日,赵大根本不愿搭理这游手好闲的无赖,可今日不知为何,赵大鬼使神差的迎了过去。

    赵大哥,有笔买卖你愿不愿做?王庆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问道。

    什么买卖?你要替人买盐吗?赵大随口问道,心中却有了一丝惊喜。

    王庆这厮勾连甚广,据说和私盐贩子也有往来,若是他肯收盐,哪怕盐价压得再低,总算也有活路。

    盐根本走不出去,我收它作甚!王庆尴尬的笑笑,然后道,我说的是一桩其他买卖。

    什么买卖?先说好,违法的事情我可不干!赵大警惕的说道。

    这王庆是坏事做尽之人,赵大虽然穷困,为人立身却正,虽是灶户祖祖辈辈却是清白人家。

    违法的事我干,不需要赵大哥你做。王庆笑嘻嘻的道,赵大哥您不是弟兄多吗,我想请您今晚带兄弟帮我助助威,什么也不用干,事后每人我给十斤大米!

    十斤大米!赵大就觉得心砰砰跳着,若在往日,这点米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干上两个天煮盐就能赚的,可是现在盐堆在家里卖不出去,想想家里嗷嗷待哺的妻儿,赵大的心动了。

    真的只是站阵助威?赵大的声音充满了软弱和犹豫。

    我还能骗您不成,就是助助威。王庆笑道。

    好,我答应你!赵大重重的点头。

    二更时分在镇头的关帝庙前等着,千万别晚了。王庆叮嘱了一声,便离开了。

    原地站了片刻,赵大扭过头来走进了镇子,去召集相熟的兄弟去了。

    当夜二更,赵大带着十来个相熟的兄弟走出了镇子,就看到关帝庙前,一身黑衣的王庆正等在那里,身边还站着五六个人,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模样。

    走吧!见赵大带人如约而来,王庆点点头没有多说,带头向镇外走去。

    借着天上的月光,一行人沿着道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却是走向如皋方向。

    赵大震惊的发现,一路行来,不时有人从其他村子加入了队伍,当走到如皋县外东关时,队伍已经有了一百余人,赵大模模糊糊的认出,人群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的灶户,很多人赵大都能叫上名字。

    如皋县城是一座低矮的小城,位在运盐河边,城外靠近运盐河有码头,码头边有数处仓库,一家粮行,沿着运盐河还有好几家商铺。

    而一行人的目的就是粮行。

    两淮沿海盐区,土地贫瘠,产出很少,灶户们有的也种有少量田地,地里所产实在太少,所需的大部分粮食必须得采购。所以扬州的粮食商人便把生意做到了这里,在沿海各县城,乃至较大的镇子都开有粮行,专门卖粮食给灶户。

    在大明早中期,朝廷收购灶户手中的盐是用粮食来换,往往价钱是一担盐换一担粮。可自从万历朝盐制改革,朝廷购盐不再用粮食来换,而是用银子买,灶户卖了盐再用银买粮,于是粮商应运而来,低价从江东乃至湖广收购,加价卖给灶户,从中赚取差价,催生了很多富商。

    在这如皋城外的东关,就有这么一家孙记粮行。

    而就在今天,孙记粮行遭了劫,一百多强人趁夜而来,把粮行团团包围,里面守卫的粮行伙计吓得一个个魂不附体。

    原来竟然是抢劫粮行!赵大感觉非常不妥,有心放弃参与,可是看看身边精神振奋的兄弟们,想想各家嗷嗷待哺的家人,赵大犹豫了。

    这么多人参与,又是深更半夜,想必没人知道自己吧,赵大在心中想到。

    一支火把骤然亮了起来,然后又是一支,赵大手下的兄弟每人也都被塞了一支火把,让他们擎着。夜幕下,近百支火把如同一只长长的火龙。

    他们是虚张声势,不让城内的官兵知道虚实!钱二站在赵大身后,凑在赵大耳边轻轻说道。

    赵大点点头,这么多的火把看似好像有数千人的规模,如皋城内的官兵就算发现不妥,也绝对不敢有异动,更不敢出城。
1...153154155156157...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