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几个负责统计计算的军官,把船舶上用来计算天文方位的手摇计算尺也搬了过来。就不用说到处都是算盘噼啪的响声。
赵挺的喜悦是看得出来的,因为他们不仅是提前一年,而是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之上,自己把任务翻了一番。
“不翻番也不行,以前的规划太过保守,很多必须上的项目都没上。”
赵挺拍了拍乐史的肩膀,他还搞不清楚情况,非常得意。乐史也懒得跟他说,而且以赵挺的性格,说了也没用,他会用各种耍赖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狩宋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失衡
科技司很兴奋,装备司的韩玉已经知道手下的一帮家伙可能闯祸了。
刘钧过来找韩玉的时候,韩玉实际上已经拒绝了武器的外销。还在商司的刘铣没时间管这个,但是商司是最保守的部门,没有明明确的命令,根本不会有什么举动。
政务院愿意开一个后门,韩玉自然乐观其成,直到刘铣找过来,透露出王爷需要制定了一个“备用方案”。
这个所谓的备用方案可是要由军事院制定的,和政务院制定的方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两个方案的差别有涉及到了贸易,贸易是现在整个渤海争论最大的议题,商司出口的商品中,其实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就是奢侈品,一类是准军事装备,这也包括可以改装成为装甲车的运输车辆。
装备司在新装甲车定型上,就出现了两款车型,一种是外贸车厂设计的陆地重型战车,装备的主要兵器是大威力火炮。一种是兵器研究院设计的水路两用轻型战车,装备的是轻型机关炮与火箭发射器。
韩玉找到廉秋,问可不可以在会议之前见见王爷。廉秋就笑了,不过他没说什么。而是直接安排了时间。
“王爷现在对时间控制得非常紧,单独见恐怕是不行。不过赵挺已经着急上火地要见王爷了。我估计你们两个说的事情可能相关,不如一起?”
“我本来也想找赵司长,但科技司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我就先过来了。”
韩玉摘了帽子,露出了鬓角的白发。他不过四十岁,之前因为体力跟不上退到二线,现在负责军工也是一堆事情,眼睛看得到的头发就开始花白了。
韩玉并没有等多久,赵挺就拿着一叠资料过来,两个人还没说几句话。郑明思和刘铣就到了,两个人一路上都在讨价还价,到了刘铣还拉着韩玉说让他做中人,评评理。
刘铣是要调人,哪怕一个人换一个,也要人,要的还都是郑明思怎么也不肯放的人。
“这三晋之地,当初可是北汉国,情况那么复杂,凭现在野战师的干部,实在是能力有限。老韩,你说我没说直接要走人,只是一个换一个都不行。您说着老郑多不给面子。”
赵挺一看形势不对,马上躲开了。韩玉躲不开,他是老同志啊,只能愁苦着脸道:“老郑,你也确实该给个面子。”
郑明思瞪着眼睛:“你当军事院是什么?这是军事院,多少事情都忙不过来。人给了他,我可没办法。老韩你搞清楚,他要的可都是后勤的人,你哪里也跑不掉。”
韩玉道:“我哪里都是搞技术的,给他他也不要。”
哪知道刘铣接口道:“给我我当然要,谁说我不要。参谋司能培养人,也有时间培养。前线我哪有时间培养?我要现成的,时间不等人啊。”
正说着,就看见华宁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来,咳嗽了一声道:“王妃说了,让你们说话小声一点,院子里还有小朋友在学习。”
三个人连忙闭嘴,看着小华宁像花孔雀一样地走出了会客厅。
对比军事院的人这么随便,农业司和工贸司的人还没进院子门就不再说话了,不过他们很显然已经在外面和王爷谈过了,敬梁告辞的时候,他们也一起拱手告辞走掉了。
高继冲看着四个人就笑了:“看来军事院这边有了一些结果,四位大将都到了。”
郑明思苦笑:“也没什么结果。王爷,刘铣说的备用方案,只是备用?”
会议室里,柴克宏正在埋头翻阅和整理各部门送过来的材料,十多个参谋也都随着他在忙碌,这还不算送取资料的女卫。
“我也不能判断,还需要更加多的一些资料。不过你们来,大概还是为了这个方案。我们就讨论一下进展情况。”
农业司的报告是,农村的人口虽然有一些分工,村落分布更加合理和广泛,但是人口还是集中到了村落之中。也就是说单位国土面积上的人口并没有增加,而人口控制的总体上减少了,但是控制程度增加了。表现在了高产农田的数量增加,以前广种薄收的土地消失了。
而随着东丹和临潢府、安东的开发,单位面积上的人口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渤海都有这种现象,而乐浪与带方,人口密度减少得到了十分危险的程度。
人口也有集中的地方,分布在各地的修路大军,人数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万人。其中安东和高丽半岛,就有一百万人。他们都集中在了道路和城市的建设工地上,人口占了四分之一。
这些人确实有可能被就地安置,但是那是未来几年的事情,现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劳作,对外界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也就是说,农业司也好,武装部也好,想用也用不上他们。
而由此可见渤海的物资生产供应体系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供应这一百多万人的吃穿住行,没听工贸司说过有什么困难。
工贸司的报告表明,建筑工人占据了工贸司手下工人的近一半。沈阳周边形成了一个采矿和冶炼工业区,黄泉形成了石油化工工业区,**与辰州一线形成了制造业的工业区,工人也有接近两百万人。不同的是,这里的工人一半都出自农村家庭,家里分配的有土地。
与工贸司的工人不同,军事工业的物资自给率就少了很多,他们也分类了农田以供家庭其它成员耕种。但是由于保密性的原因,纯工人的比例很高。如果算上科技司,从业人口也有两百多万人。
工贸和军工相加,这些人口就达到了七百万人,整个渤海才多少人口?
柴克宏的统计数要比政务院的统计数要大,因为其中一部分处于核心机密单位的人,政务院并不知道。最新的数据,不算那些随着商人来往的流动人口,人口数达到了四千一百多万人。
而由于渤海的人口结构问题,孩子和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也接近四分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政务院说,基层根本没有人可以用,也是学生们还没毕业就安排到下面实**根本原因。放在安东和半岛,农村才有几个人?还没有修路的工人多。
而修路的工人对道路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这个速度是惊人的。规划司的规划,要是靠乡村那么一点人来搞,那就是遥遥无期的事情的。
从安东到罗州,这一路上连绵的山区以前全部是森林,里面以前也都是一些小的山寨和部落。草场和防火隔离带以及定居点的地方是弄出来了,但是实际上要住进去的人,现在还在工地上呢。
于是食草的动物大量繁殖。
食草动物的大量繁殖,还与在安东省剿匪作战的陆战师,执行驻守任务的家族有关。他们为了保证没有多少自保能力的族人,对猛兽的数量进行了控制。
柴克宏汇报完才笑着摇头:“政务院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武装部的民兵那点人能够自保就不错了,将来驱逐动物的事情,还是陆战师来做。”
“兽群的数量大吗?”
这个问题是刘铣最关心的问题。
柴克宏道:“其实这次的兽潮和前两年各师进行的野兽种群数量的控制有着一定的关系,他们大概是为了一劳永逸,对猛兽管得严一点,对食草动物就放得很松。两年积累下来,这种偏向性已经形成。据说有些地方,从大食来的斑马,一眼看上去,成千上万。”
柴克宏摇头:“本地的黄羊麋鹿,更加多。”
狩宋 第四百四十章 调整
兴安岭,骑兵师南撤,虽然是暂时的,但是对北方的局势有没有影响,完全要看之前在东丹建设的村镇基层政权维护稳定的有效性。
但是高继冲还是决定要有骑兵师的四万五千人来执行这场集中兽群,强迫向西北反向迁徙的行动。
其实不用担心兽群会越过临潢草原,因为那里的已经进入了秋季,草木凋敝。兽群如果没有威胁指挥南下,而不会像西北走。
燕山地区十分特殊,那里原本可以容纳这些兽群,但是政务院不愿意破坏好不容易培育好的草场,要是停留过久,那里真的会寸草不生。
骑兵师到了到了辽国的故中京大定府的时候,就会返回兴安岭。因为只有兴安岭稳定下来,东丹才有可能稳定。对于辽北草原的收复,那要看大同和太原府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平定。
大定府过后,就是刘铣接手,这也包括长城各关口的开放,让兽群通过。
“带方和乐浪的建设不能停,只有这一百万人能够在这里定局下来,就能够彻底控制高丽半岛的山区和平原。也只有那里的人口恢复了,才能避免明年在此发生这种不可控的事情。东安省没办法,需要一步步来。”
“东安省的北部,大家都不熟悉,原本是黑水的出海口,实际上只是发源于安东山脉的一条河流,黑水河出海口在更加远的北部。窟悦人就是沿着这条河流到达的黄泉府。不管怎么样,对北部,虽然冰天雪地,但是还是应该暂时以黑水河为界,这需要我们用未来的时间去慢慢治理。”
高继冲点了点高丽半岛:“这里拖不起,如果可能,东丹的建设,都需要放缓才行。这里的交通线一通,鲸海航运动起来,东土来的殷地人,就会慢慢归附,否则他们会在哪里慢慢坐大,到时候尾大不掉,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高继冲坐了下来:“大同府太原府拿下来,还有两场硬仗要打,一个是阴山到兴安岭的辽北草原,一个是东丹东安到黑水的辽阔地域,这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兽潮,也要有效利用,鸭绿江,辽河、燕山,依次递减,尽量缩小兽群的数量。”
“肉制品的储备库建在黄泉府。我们需要东扩,我们不占,殷地人也会占。所以大同与太原,我希望对哪里的世家要打拉结合,兽潮是危机也是机遇。刘铣去的时候要去拜访玄空阁,最好能够获得天师府的支持。”
“当然,稳定的地方治理才是王道。不管是打,还是拉,都要以土地分配为基础,这一点不能动摇。”
众人都在沉思,柴克宏站起来道:王爷,让我去大同府吧。把二师给我,长城以外,我们有一些基础,让刘司长专心关内。’’
“老院长的意思是一师可以回撤一点。”郑明思问。
“冀王大军压境,不管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担心的不是我们。阴山也可以和兴安岭一样段时间后撤,那里已经坚持了三四年,有一些基础,会困难一些,但我想还不至于崩溃。”柴克宏解释道。
只是,柴克宏这样做,就代表他要彻底退出权利中心,转到地**作。以他的年纪,大概也就在大定府终老了。他是南唐系的核心人物,他取了大定,就和远征舰队和部分海军将军没有了关系。这也是为了避嫌。
所有人都看着高继冲。
“大同府居于战略的中心,确实需要一个老成之将镇守。才能左右逢源。只是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没有人。军事院和我这里的参谋人员减半,也才四五十人。刘铣那边多一些,您这边就只能辛苦一下了。”
高继冲握了握柴克宏的手。
柴克宏送了一口气,笑道:“元光能够独自坚持这么多年,是一个稳健之将,我想应该没问题。”
柴克宏毕竟是军事院的老院长,他都做出了姿态,高继冲也要减少身边的参谋数量,郑明思就是想争,也争不了什么。
剩下的事情,就是军事院内部的协调问题了。这一次北方几乎是全军都有调动任务。这还不包括海军和陆战师在徐州和海州方向的作战任务。
会议转到了军事院,柴克宏没有离开,他坚持把手中最后的工作做完。
军事其实并不是解决这件事的根本。真正要解决的是调整产业的结构,把一些不再是军事的核心,即将被淘汰的工业放到农村去,充实农村人口的同时,把农林牧渔的工器具再提高一个层次。
冷兵器局的锻打工艺其实已经不再是核心技术,真正有用的是合金与锻打结合。并不是所有的合金都能锻打,就算是能锻打,其性能也不见得就十分优越。而合金配比,是这些锻打工人并不了解的。
除了锻打,真正军用的刀具,都是经过镀金工艺,在道路的外表镀上一层黑色合金膜,除了刀锋,不管是匕首,还是刺刀、飞刀都是如此,并且这层黑色合金膜还经过了磨砂工艺。它几乎不会反光,在黑暗中,能够真正做到杀人于无形。
合金锻打也不是一般的锻打,而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的热锻,有特殊的工具。
反复锻打,添加一些特殊的冷却溶液,等到真正冷却后,达不到一定的条件,这种合金你连磨都磨不动。它的刀锋和血槽是用更加坚硬的合金削出来的。
当然不同的刀具,合金和使用合金的部位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把刀具都不是一个师傅打造出来的,而是集合了整个工艺流程体系的集体智慧。
这种刀具随着时间的延长,需要生产的数量其实并不多,而且每一个士兵的刀具,都需要根据这名士兵的身体特点经过一些调整。这样,冷兵器局真正生产军用刀具的,都是千里挑一的高级工匠。
是不是低级工匠就不重要?当然不是,因为这些高级工匠也是从低级工匠一次次选***的。低级工匠打造的,是外贸的钢制兵器,一些被当做消耗品的工器具也是他们在生产。技艺的提高,是一级级,层层递进。
高继冲想做的,就是把所有工匠中人数最多的部分,分到一个乡镇的机具厂里面,在改进农业机具的同时,还能保证能够获得技艺进步。
也就是说,工匠以前只有学徒和匠师两种。高继冲想把匠师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人数较少的,中级和高级匠师留在冷兵器局。
做出调整的,不仅是冷兵器局,其它各局都要把低端产业分离出去。
反过来,民用部分也不能只集中在服务建设和军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老百姓所需要的工器具改进上。
几百万的专职工匠,这确实太夸张了,除了建筑工人以外,高继冲觉得从事军工制造的工人,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二。
狩宋 第四百四十一章 狡猾
“大家都在第一线辛苦工作,有些事情顾及不到或者想不到可以理解。我现在要问大家的只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工业,我们的技术,我们用了快两百万人要建成的运输保障系统为的是什么?”
王府讲堂的大会议厅,从咨议院到军事院,所有的干部都到了。这是渤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体会议。
“是为了我们的工厂赚钱?是为了我们其中某些人的利益和享受,或者是为了我们中间的某些人,直说吧,可能就是我去当那个皇帝?”
高继冲说得如此直白,让下面的干部们的议论声登起。
高继冲敲了敲桌子,会议厅里才安静下来。
“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里还有一些最初和我一起北上的老人,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当初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重振大唐国威,不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被人欺压,不再颠沛流离,不再吃不饱肚子,贫病而死?不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政务院的和军事院的一些中年干部纷纷站起来,拱手行礼。
高继冲挥手让他们坐下:“我们当初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北上的,那时候的辽国强大,而我们十分弱小。现在辽国被我们打得西迁了,我们就忘了我们当初北上的初心?渤海,我们反对世家欺压农奴的那种不公平,但是就是你们中间很多年轻人,哪一个不是出自世家?包括我本人。”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坐在这里?”
这是渗透到灵魂的考问,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是个俗人,不想把话说得那么文绉绉的。我想说的是,我们所做的一些,都要以对人民有利为根本原则,为国家的富强为根本目标,为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根本利益。”
高继冲道:“我这个军事院的院长在这里做出承诺,军队,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做出承诺。我们要为了人民而战,为了国家而战。不可为了一己私利而祸害人民,祸害国家。”
很快,高继冲就宣布,为了支持政务院在东安、乐浪、带方三省的建设,为了让一百万建筑工人尽早安家落户。骑兵师只留一个团在兴安岭,其余全部到这三个省帮助解决哪里的野生动物过多的问题。
渤海二师只留一个团在阴山地区,回防并清剿大同府、大定一线。
军事学院的军校生,全部开赴千山一线,协助骑兵师行动。
同时,为了支援地方建设,提升地方产业技术的提升,军事院号召军工企业的工人支援到各乡镇。科学院一分为二,增设民用科学院,专门研究农林牧渔以及加工业的应用技术研究,提升地方产业技术水平。
“为了解决中部三个省的困难,避免影响辽河,幽州和清河郡的地方建设,军事院愿意在大同,太原一线,为迁徙的兽群找到栖息地,这个作为备用方案,提供政务院选择。”
高继冲的话讲完,下面一片掌声。
除了乐史,还有一脸迷茫的韩柔。
要知道王爷从一开始就大义上否定了政务院方案中潜藏的损人利己意图。王爷确实没有说政务院的方案错误,甚至用军队的实际调动来表示全力支持政务院。
但是却从根子上,让政务院再很难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讨论,因为这其中问起来,有王爷说的大前提在前面,政务院无法自圆其说。
还要怎么样?军事院都愿意自己来解决兽群这个**烦,政务院何苦里外不是人?
军事院那边看起来并不反对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民事,他们狂热地认可了王爷的说法,因为落在他们身上的使命感不是第一次,濮阳战役结束后就有了这样的教育,只是这一次更加具体。
就算是有几个知道这将彻底打消他们以前的意图,现在也肯定不敢说出来。
乐史作为副院长上台讲话的时候,看了已经想过其中的枝节的韩柔一眼。韩柔只是一脸平静,而乐史只能苦笑。
还能说什么?当然是感谢军方的全力支持,同意军方的方案,并承担起各产业振兴的担子。
只是乐史还不知道,王爷的这种号召自愿支援乡村的力度到底有多大。
等到军事院的装备司,科学院上台讲话的时候,已经回到台下自己的位置上的乐史才知道。王爷到底对军事院做了什么。
船舶局一分为二,军用和民用船舶分开,这也包括搞民用船舶设计的部分,也同时分开。军事院的船舶局改名为军事舰船局。
被划出来的部分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农业司接管,不管是渔政公务船还是各类渔船,从造船到船舶管理,都是划了过去。另一部分归交通司管理,包括了客货两种用途的舰船。
海上执法,有渔政和海监自己管理。必要时可以向军事院申请协助。以前军事护渔的时代结束了。
船舶局的分开只是开了一个头,因为那里很容易区分。其它的部分虽然没有说,但是下一步肯定会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重组。
乐史简单算了一下,就知道,渤海船舶局接近六成的造船能力交给出来。
军用民用很难分开就是冷兵器局,如果说谁能全面提升农业工具的制造技术水平,那肯定非他们莫属。冷兵器的销售,还是以老百姓为主。军用的那都是精品,都是神兵利器。
所以可以想见冷兵器局大概要划分大半。
王爷现在不说,那是要船舶局做出一个表率,堵住所有人的嘴。
同样划开的还有科学院。当赵挺念起改为民用的研究所名称的时候,长长的名单,让人听了头皮发麻。
民用研究院的技术是可以公开的,能够在渤海学报,渤海科学报上发表论文。
军民联合的研究院就剩下了二十多家,他们要发表论文,转移技术,需要提交军事院审批。
军事装备研究院只剩下了一个院的名头,里面什么专业都没说,至少大家都知道电子研究所,不管哪一类研究院都没有,就只能是在军事装备研究院里面。这里的论文,原则上是不允许透露的。
每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上台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高继冲都和他们握手。
“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只是今后你们要冲在一线了,我们会为你们保驾护航。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王府讲学堂,凝阳书院,你们都能找到我。”
“你们才是科学院,你们需要进行推选,选一个科学院的院长出来。赵院长是军事科学院的院长了,也管不了你们。还要受到你们管。因为你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军事科学院只是科学院的一部分。”
“农作物研究其实就是对所有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其中也会有军事意义,你们是军民融合科学。你们要敬畏和善待生物,要把人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你们才是科学的未来。”
......
“我当科学院院长肯定不行,因为我管不了那么多事,我的水平也没有你们高。不过给一个名誉院长,我还是很乐意接受。所以院长还是你们自己选,投票,谁票多谁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