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圣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沈四宝

    盘坐还元树下,静坐调息,随心入定,运转神识察知周身,便发现了自己身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让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知心境!

    修行到了元神化显之后,可谓入门,入知身境。何谓知身?就是了然洞彻自己的肉身!是谁知身?毫无疑问,自然是元神。

    元神化显之后,元神可见身中一切,把这间屋子看得无比的清楚,肉身运转与天地有着莫大的关联。元神化显之前,肉身必必须洗炼纯净,元气充沛而一身运转无任何滞碍。元神化显之后,可见气血运转符合天时之动,经络运行有着日月升降之变。天地之间有朝暮,肉身之中也有动静,这是一种玄妙之感,难以言说却是清晰存在。

    此时的自我不再是那个被外人所见的肉身躯壳,似乎更应该就是元神,就如同一个人将目光从窗外收回,看见了自己身处的屋子一样,屋子里的一切都被看得清清楚楚。如人在天地,此时身即是元神的天地。

    元神虽可见一切,但是无法触动这一切,却可以在神识感应之中渐渐突破肉身所限,与整个天地的生机元气呼应,攫取天地之间的生机,借此炼化和强大肉身。但是这种强大却是有限度的,举凡天生之物,必然有数。超过了数,必是难以承受,产生破坏的结果。

    好比是一个人只能挑动两百斤,这就是数。如果超越了这个数。让他去挑三百斤,虽然他未必不能挑动,爆发之下也可以挑得起来,但是必然对肉身造成损伤。

    普通人很难知道自己的数究竟是多少,所以经常徘徊在过于懒惰和过于勤劳之中,有的人穷尽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到达那样的程度,而有的人却一辈子都在不断地损伤自己。

    因此。修行人所谓的炼化肉身,并不是一味将肉身锻炼强化到一种不可撼动的境界,而是将肉身之运转达到其天生之数,无过或不及,如此收到达到此形变化之极的效果。如果有人理解炼化肉身是把**变成坚逾金刚,那绝对是一种错误。因为肉身本身绝不可能产生那样的改变。而且修行人讲求的是神通,以神相通,需要的正是生机流布,但凡生机所在,绝非坚强而必为柔弱。

    佛门之中的云叶尊者所创的金刚神通,号称天地之间无力可破。也不是说是肉身坚刚愈铁石,而是法力运转形神之变。可阻挡天地之间任何之力,无论刚柔。

    知身之后,进一步的境界是什么?元神自在,神识由感内在肉身,渐渐突破限制,到达外感天地的境界。此时再度与天地相感之人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为肉身这个媒介已经变成了一种通道,元神可与天地直接交感。

    此时修行人要面对的问题便是这种交感对于元神的冲击。如此直感会带来种种幻觉,原本沉淀在肉身之中的诸般感受会在瞬间直击元神,倘若元神不够稳固,极有可能就被这些幻觉淹没,从而让修行人丧失自主而变成行尸走肉一般,或者直接因为幻觉不断,而造成元气内耗枯竭而亡。这便是幻劫。

    倘若平安度过幻劫。便能够迎来修行途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知身大成。而到现在,陆正才明白何谓真正的知身大成,其实知身大成之后。已经是步入了知心境。

    元神与天地直接交感之后,经历幻劫不迷,此时元神稳定凝固,重新与意识之感相合,恢复肉身本有之感。但是此时肉身已历变化,意识之感受元神洗练清明,与之融合而名为心!

    心与神识是一还是二?只能说用则是二,归元是一。但是却需要修行人做一步功夫,那就是将心与神识融合炼化,这一步也就是陆正在树上入定,感悟天地之声之后,达到的境界,神识所在,心亦所在,心之所在,神识随往,形神变化不二,斯感真如常在。当然了,陆正所感悟的天地之声其中玄妙却远远不止如此。

    既然有了心,已经能用心却感受天地,但是还要做一步功夫,那就是返观其心。如同知身境化显元神感应其身一样,此时需有心中之心感应其心变化,通透心之内外,得心之本相,方能知心。

    修行界中道门和佛门在此处,法诀就有极大的差异,知心之诀为门内秘传,即便是道门十一宗之内,知心之诀也是不一样的。但陆正哪一宗的法诀也没用,他是在荒未央和御龙诀的提点之间,结合天地之声的感悟之中,自己进入知心境的。

    那就是他感悟的心之七情,以七情知心,不仅如此,陆正还以此知天地万物之心。佛门之中的法诀,到此是观此心是妄,直接将心给摘去了。而道门之中的法诀,往往是将心观虚,以见天地之心,那陆正所观之心属于哪一门呢?只能说,哪一门都不是,却是有着御龙诀的影响痕迹。

    心是什么?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者是这个问题有着千百万种答案,无论佛道,都只是指点了一个方向,即便如佛门的观妄证空,每个人所证的空的确是相同的,但是证空之后对于每个人的影响却仍旧是不同的。而且证空之后是有心还是无心呢?这是佛门内的高深法诀了,陆正自然不知道。

    不管怎么样,每个修行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心,所以才有知心境这个境界。这是圣宗所定下的名字,其实在知心境这个名中,圣宗其实也隐约透露出了答案,不管是佛门观妄证空,或者是道门观心是虚,其实所达到的境界都可定名为知心。

    此心无疆无界,随意而感,随念而生,主宰一身而有力,此力从元神、元精和元气凝聚而来,在神识与心相融之际而生。因此,由心而言,此身如器,可为心所用。

    那么心之所向为何呢?此心又有何用?答案是无所向,亦无所用。修行人到此地步,不可妄自动念,否则即受自欺。若心有为,不入魔即入邪。

    何为魔?何为邪?此心本是元神内外交感而生,因定中清明而有,并不是说七情便是心,而是因七情可见心。若从道门而言,此心非有非无有,要在虚而能容,能容而无所容,荡荡然,无可名状,不可强名。若从佛门而言,此心非实非不实,要在观妄而证其空,既是妄即同无有,证其空则亦不同于无。而如陆正则是依于七情而发!

    那么魔和邪便是以此交感之中内在躁动之欲为心,落入魔中,以外在所感之情为心,落入邪中。如陆正受魔邪,则是七情躁动,随其欲所为而为,自丧其本,迷途不返。修行至此,当灭除六欲,安抚七情,归本还原,安处不动之境,免于有为之乱,回复本来清明。

    到此地步,心不外驰,再度回身,一切心之所受,还回复肉身所感,此时方知肉身亦为我本,心既无为,身亦不成器。如此以无为之功,达心不忘身,身不欺心之境,身心方能通透而相合,如此可称有我。有我而后有我之所为,所为不离其本,然后可以无所不为,便是知心大成。

    如同知身大成即入知心境一样,知心大成亦是如于知道之境,陆正此时的境界正在于此,可称闻道之始。道门修行人皆以闻道为小成,到了知道大成,便可称得道。得道之修行人,便可以传道于弟子,到了这个地步,修行人便可以开始收徒传授弟子,为人称师。

    这一切都是陆正在定中所明白的,修行到了知心大成,眼光和见识已然不同,心定慧生,从懵懂步入清明,所行有本,气象已是不同,能随所见而生种种慧悟,因其所闻而知种种境界。这种明白不假思索之力,不受见闻传授之功,而是一种洞彻。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一个人原本身处黑屋子之中,尽管摸遍了一切,隐约有所感觉,但始终都是模糊的,现在一下子为他打开了一扇天窗,阳光洒入,照亮了一间黑屋子一般,对以前所不能明白的东西,一下子就明白了,更不必用任何言说。

    至此陆正身上的神通也起了极大的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境界。千里眼和顺风耳,不仅能比之前看得听得更远更清晰,而且能够达到一种玄妙的所见能明,所闻能知的境界。比如拿来一株陆正从未见过的草药,陆正就可以凭借眼见鼻嗅就能确定这株草药的基本性状,对自己有什么效用,当然更进一步的认知,也可以通过舌尝,那自然会更加的精准。

    修行入知心而成种种法术,陆正已经到了知心大成,接下来便是可以学习种种法术妙用了。

    ps: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 圣踪  p:///2/2368/  )




第五十二章 推命术
    此时的陆正是什么样的感觉?身心凝而无一不适,形神合而遍体自在。如果有天地有中心的话,那他现在感觉自己就是天地的中心,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摸着天,一蹬地就可以踩遍大地,这当然是一种形容而不是真实,因为到了这个地步,陆正才有自己原来是自己的感觉,原来天地之间还有个自己。

    知身境是身为天地,知心境是以心为天地,那么知心境大成呢?很简单,那就是以天地为天地,而我就是我。

    什么叫我就是我?这句话可不是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那意味着修行人具备了自成天地的能力!什么叫自成天地,首先从修为境界上来讲,修行人可以做到内在自足不假外物而存,这就是说,修行人可以做到不吃不喝而可以在天地之间存活。所以陆正才会在烤好了肉之后却觉得不想吃,因为他压根就不觉得有什么饥饿之感。

    当然这其中也有境界的差别,至少陆正现在虽然可以不吃不喝,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之中,随着形神的一动一静自然炼化天地之间的生机元气为己所用,就好像一般人呼吸一样自然。而只有到了知道境大成之后,他才可以真的连生机元气都不需要炼化就可以做到自足。

    除了不必吃喝饮食之外,只要不大幅度的耗损法力,只要保持神气充盈,陆正现在就可以完全不思睡眠。在两界山的时候,苦行僧曾经告诉陆正,他是不需要吃东西,也不需要睡觉的,那时候陆正惊奇大和尚神通广大,而到了这个时候,他自己也已经能够做到了。而那时候大和尚说的,饮食睡眠皆是缠盖,是修行障碍。此时他也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

    自成天地的第二个意思就与神通法术有关了,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周身神气充盈,法力在形神之间运转,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无形屏障,阻挡一切外在的侵害,比如这天地之间的尘埃就不会沾惹到陆正的身上。这也是他见到的修行人总是那么一身洁净的缘故。哪怕是一片树叶落下也会被自然而然的偏转,从一旁落下,而不会落到他的身上。

    而随着修行越高,法力的越来越深厚,这个无形的屏障所覆盖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大。而且可以随着修行人的心念收放自如,展开之时。甚至能够笼罩一个山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这就是修行人的道场。这也是自成天地的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意味着修行人到了这时候,可以离开师父独自修行,自有一方天地容身,或者说独立建立一个门庭。

    当然这一切陆正却是不清楚的,虽然诸慧已生,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晓知天地之间所有的事情。而他此时定境已经与之前有所变化。因为他已经站了起来,并且睁开了眼睛,但是他的定境仍旧未散,周身散逸出法力鼓荡涌动,一身神气定而不定,随着他的行走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周围地上的灰尘和落叶被他散逸而出的法力鼓荡吹开,随着他来回走动。形成了一个圆圈。这就是自成天地的境界。

    陆正此时在干什么?就在刚才的定境之中,他的神识感应到了天地灵气,这一回他没有像之前一样与天地灵气保持相互之间互不干扰,而是很自然的就随着天地灵气游荡而去。

    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不怕回不来了吗?道理很简单,以前他的境界还没到,就好比一个身无分文的人,自然固守家门。不敢出去游荡。但是陆正现在好比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富商,正所谓身上有粮,走遍天下都不慌,随着境界的提升。他自然知道此时随着天地灵气游荡而去是毫无危险的。

    这一去才知道天地之大!

    神识等于另一个自我,尤其是在知心大成之后,其实此时的神识已经不是之前的神识,因为这已经不在是一种感知的回馈,其神所及就如同其人亲临一般,神识的妙用也在随着境界的提升不断发生着变化。

    进入天地灵气之中,并不是说陆正的神识随着灵气游变了天地之间,其实陆正哪儿也没有,神识也并没有离开自己,一直就在还元树下。所谓进入灵气之中,其实是神识于灵气相感,自然从天地灵气的变化之中,感悟天地之大。这种情形实在是笔墨难描难绘,勉强来说等于是尝一滴即知海之咸,不必尽尝其水。任何的一丝灵气之中,也包含着天地之大。

    陆正的神识徜徉其中,不断地与之感应变化,他的身上也悄然发生着种种的变化,周围所有的天地灵气以他为中心开始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灵气漩涡,然后又在下一瞬突然消失,随即又形成一个更大的灵气漩涡,然后又瞬间消失。而就在灵气漩涡出现的同时,不知何故还元树开始剧烈晃动起来,树上好些叶子突然变得枯黄起来,还元果则变得干瘪不已。而就在灵气漩涡消失的同时,这些叶子又再度变成了绿色,那些还元果也再度充盈起来……

    被如此奇妙的变化惊动的荒未央和叶小秋突然出现在了洞外,叶小秋脸色有些吃惊:“怎么回事,知心大成的境界,怎么会搅动了整个青丘山的灵气,看这个情形还元树都要被吸干了,这可怎么办!”

    荒未央眯着眼睛,啧啧有声道:“这小子胃口真大,恐怕真的是要把整棵树吃下去了,可真不怕撑啊!咦……不对啊,怎么又吐出来了,取而不用,这是什么意思?他这么吃了吐,吐了又吃,不觉得恶心吗?”

    叶小秋也察觉到陆正吸取了灵气之后,竟然又全数还了回来,也是惊奇不已。她看着荒未央道:“我现在相信你的推命术了,他应该就是应劫之人。”

    荒未央闻言,在她脸上一捏,笑道:“这么说你之前竟然是不相信我的吗?那你干嘛还让那些老狐狸为你找些小狐狸来,你这是为了给狐族留下点血脉吧!怎么,看见他吃灵气吃得多,就相信他是应劫之人了。真是该打!不过陆正这小子也真是有趣,还能凭饭量把我的小秋吓坏了,哈哈。”

    叶小秋拍掉荒未央的手道:“你这人总是这么不正经,我跟你说正事呢!我信了,他就是应劫之人,不然涤玄天也不会让你去接近他。”

    荒未央看了一眼洞内情形,道:“老头子的确是这么说,我的推命术也没错,但你自己也听见了,他自己根本就不承认自己是应劫之人,你说我们一厢情愿认他是,有什么意思!”

    叶小秋沉吟一会:“我问你,涤玄天为什么要将演法大会提前?”

    荒未央:“我哪知道啊,你又不是没见过老头子,一颗心就九个窍,每个窍还互相连着,至少也有九九八十一个窍,我可是猜不中他的意思。何况我的推命术还是他教的!”

    叶小秋看着荒未央笑了一声:“稀罕,你也有承认自己不行的时候。”

    荒未央眼睛里闪出贼光:“我哪儿说我不行了!”说着,一把拉过叶小秋就亲吻了起来。

    叶小秋哪儿躲得掉,任由他亲了个够才挣脱出来,脸上已是潮红一片,嗔道:“不许使坏,陆正那边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

    荒未央砸吧砸吧嘴,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道:“他能出什么事,要说修行成就,像他这么快修到知心大成的也不是没有,但是你听他说话,那一张嘴说的全都是知命境界才能开口说的话,加上刺身有如此福报。我怀疑老头子没跟我把全部实话说出来!”

    叶小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涤玄天还瞒着你什么了?”

    荒未央道:“老头子叫我去接近这小子之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己不到三年就到两百年大限了。你知道的,历代忘情天规定只会执掌道门两百年,不能多也不能少,两百年后就要传位给下一代。老头子哭完之后说,他推算三年之后又刚好是天地大劫开启,而且这一劫必然是化灭劫数,凶险非常,届时他坐化不在而我刚刚接掌道门,立足不稳,道门经历如此凶险只怕有覆灭之患,他不能不提早防备。于是跟我说他推算的应劫之人已现,就是陆正这小子,叫我好好跟他接触,自然相处,不必刻意。我现在有点回过味来了,陆正这小子只怕来历不简单啊,老头子一定还有什么瞒着我!这老东西,太不够意思了。”

    叶小秋:“涤玄天瞒了你什么?”

    荒未央摇摇头,皱其眉头沉思,忽然,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伸出洁白的左手一翻一覆,五个修长的手指一分一合,随后五指聚拢,手指不断变化出各种手势,如花开,似叶垂,曼妙好看,让人眼花缭乱。叶小秋知道这是荒未央在施展推命术,刚才一翻一覆正是代表天地,五指分合代表五方五位,其中变化手势便是他要测算的灵思,当下立身在侧,聚精会神的观看,不敢有丝毫打扰。

    荒未央的手指越来越快,变化出的姿势越来越复杂,他俊美的脸上现出了少见的凝重,而且额头上竟然开始冒出了一滴汗珠!

    ps:求票!

    ( 圣踪  p:///2/2368/  )



第五十三章 无来处
    陆正在洞内还在定境之中,当然不知外面的情况,随着神识在天地灵气之中畅游,无数的灵气不断进入他的形神之中,却没有被他的形神转化成为法力,反而就这么又送了出去。于此世界无取,在我心中无求,他进入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定境之中。
1...152153154155156...5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