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因此,改革是必然要发生的。
不改革,无以做大做强。
魏公公要通过改革这一手段,增强东方教区的实力。
大明亡于满州之手时,汉人的有识之士纷纷远渡日本,请求日本发兵恢复中华。(史实)
教廷无能之时,公公同样希望罗马的有识之士们能够远渡中国,请求庞麦臣阁下能够衣冠西渡,普度西洋迷途的羔羊们。
因此,魏公公这次回京来南堂,便是要以东方教区大主教的身份正式推动天主教中国化的改革,提高东方教区在教廷的地位,为将来他老人家能够民主参选教皇做准备。
和这一重要目标相比,搞些银子孝敬老丈人就不值一提的很了。
...........
在就南堂未能融入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表示不满,指责在京天主教会明显教条主义后,魏公公要求熊三拔神父马上组织在京神父、教士及信徒代表召开会议,并“请求”徐光启、李之藻等一些加入教会的在朝官员列席会议。
会议时间安排很急促,就定在了下午未时三刻,按教会的时间就是下午三点钟。
有鉴于紫衣大主教身份的权威性,南堂方面即刻按照庞麦臣大主教的吩咐,在用于小弥散的礼堂内布置了会场。在京西洋教士25名及信徒代表38名及5名大明官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由庞麦臣大主教亲定的青铜圣斗士、东厂百户崔应元带领手下斗士(番子)将魏公公手书的“伟大的万历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横幅拉了起来,高高悬于礼堂大门上方。
下方又有熊三拔神父手书的拉丁文字。
汉字在上,拉丁字在下,是谓主次分明。
虽然参加会议的人员并不多,但考虑到影响,魏公公特意让陈默紧急订制大量花篮送来南堂,这样可以增添此次会议的荣光。
公公却没考虑到寒冬腊月,这年头又没什么大棚养花,哪有多少鲜花。领到任务的陈默犯难之下也只能放低要求,最后采购来的都是纸花,因时间急没法染色,所以清一色都是白花。
每个花篮上面又用白纸写上祝贺单位的名头,这中间又出了纰漏。还是时间急的原因,有些贺纸上写的实在是不像样子。
如“内官监谨贺庞麦臣大主教新春快乐!”“御马监谨贺庞麦臣大主教生意兴隆!”“宝钞司恭祝庞麦臣大主教福如东海!”等等。
没一个花篮的贺语能跟此次会议沾边的。
这能怪谁?
怪他魏公公自个呗。你不把事情交待明白,又一拍屁股上午来,下午就要开会,谁个能给你整明白了?
别说,这些花篮沿着南堂门口一路摆到礼堂,甚是整齐,看着也倒是庄严肃穆。
和本次会议进行的有关改革话题倒也相符。
外头忙着,里头公公这边也和徐光启、李之藻他们聊得很是投机。
徐光启、李之藻二人本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中西合壁的专业人材,他们不但在农业、数学、水利方面有惊人的能力,还在火器方面有很深的钻研。
徐光启本人就在崇祯年间打造了当时最强大的火器部队,可惜遇上了“吴桥兵变”,前功尽弃。
李之藻则不但精通西洋历法,天文地理,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个铸炮专家,后来的汤若望都是跟在其后面混的。
如此二人,魏公公岂能不识得。他之所以愿意在天主教这一块投入精力,为的除了想当教皇外,不就是想得到和教会有关的一切资源么。
谈话中,魏公公稍稍透露了下他的江南制造总局已经研发出燧发枪,并简单画了下图纸供徐、李二人观看,二人看后果然大为稀奇,都道此铳若能量产装备大明军队,则战力立时能翻倍。
魏公公含笑不语,继续投其所好,不但展示了自己对于西洋科技的重视,以及本身的科技能力外,更是向徐光启、李之藻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能够南下到特区参观。





司礼监 第二百一十六章 咱怎么说,你们怎么做
徐光启和李之藻是晚明时期主张积极和西方交流,展开贸易,科技互助的明朝官员的典型代表,二人和天主教的关系也是极其紧密,都是主动受洗成为天主教徒的。
职务上,徐光启做到了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李之藻虽不及徐光启官做得大,但也是太仆寺卿,实际主持西洋铳炮防务事。
难得可贵的是,李之藻在任福建学政期间,首次在乡试考题中加入天文题目,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的首创。
如果不是因为明朝灭亡,天文地理、科技之类必然会因为明朝与西方交流的频繁和密切不断出现在科举之中,最终将使得以八股为主的科举演化为后世的新学考试。
某种程度上,将天文题目加入到科举中,就是一次变法。
但这次变法并没有如同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变法一样,受到诟病,受到保守势力的阻击,甚至发生流血事件。
究其根本原因,如李之藻、徐光启这些提倡和西方交流的官员士绅固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万历皇帝本人对西学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万历很喜欢西洋事物以及西洋物学,当然,也可以说是皇帝本人对于海外的金银财富十分感兴趣,所以对于能够帮助帝国谋取这些海外财富的技术手段便加以提倡。
这个出发点其实是一点也没有错,甚至是完美的。
人类的进步不就是源于对财富的渴望么。
李之藻和徐光启等一大批加入天主教会,积极引进西洋技术和人材的官员们,难道真的就一个个都是虔诚的上帝信徒么?
答案,当然不是。
师以长技以制夷,恐怕才是晚明这批天主教官员的真正意图。
这是一个互相取利的过程,天主教会需要通过如李之藻、徐光启这些官员的支持获得他们在中国传教的权利,而如李之藻、徐光启这些官员则是想通过天主教会为大明朝带来更多的科技,更多的学术。
天主教会在其中,不过就是起了一个媒介的作用。
或者说,是一张皮。
因此,魏公公没有必要在徐光启他们面前展示自己上帝的“神迹”,他只需老老实实的告诉这些人,他魏公公在西洋科技和人材的引进方面,已经切实的走在了他们的前面就行。
“二位想必也知道,陛下对于天主教一直是看中的,利玛窦神父生前也得到了陛下的信任,故咱家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和教会亲切,能够通过教会对我大明国力提升起到帮助...”
对于魏公公伸出的橄榄枝,徐光启、李之藻并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原因是二人现在一个在等吏部的调任,一个则是太仆寺少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离开京城南下。
魏公公不急,他有的是耐心。
初步的交流沟通还是很愉快的,徐光启向魏公公能够蒙教皇册封为东方大主教表示庆贺。
李之藻委婉的就这一点向魏公公征询了皇帝的态度,魏公公是如此回答的,他道:“陛下说了,中国是中国,中国人是中国人,只要天主教宣扬仁爱,不蛊惑民众,不意图不轨,则我大明对天主教便不当予以禁止。”
“先前咱说了,年后咱准备带熊三拔入宫觐见陛下,咱也希望以后能带更多的神父主教进宫。”
魏公公意味深长的扫视了徐、李二人一眼。
徐光启和李之藻俱从这一眼及这一句话中琢磨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显然,这个魏公公所做的一切是得到了皇帝的同意,并且魏公公也希望朝中能有更多的官员支持他。
这个支持和党争无关,徐光启和李之藻等加入天主教会的官员,本来就深恶党争,而他们的信仰和作为又是大部分朝臣眼中的异类,因此和魏公公这个太监倒也有着本质相同。
快到开会的时间时,有个叫罗启南的西洋神父进来请庞麦臣阁下主持会议。
罗启南是比利时人,很年轻,只有26岁,是一年多前随史泰隆一起来到中国的,现被耶稣会安排在京师南堂做学院副使一职,主要负责图书的保管和一些文献资料的翻译。
魏公公当下便请徐、李二人一同参加会议,在同为天主教徒的基础上,魏公公的紫衣主教身份是高于徐光启和李之藻的。
出来之后,魏公公一眼就看到了从大门一直摆到礼堂的白花篮,当场就“咯噔”一下,再见纸篮上那些不伦不类的贺语,当真是脸都绿了。
“是不是准备把咱的画像再摆上一幅?”
魏公公不快的扫了眼忙的都出汗的崔应元,负手去了礼堂。
.........
礼堂内,参会的西洋神父和大明教徒代表们都已到场,各自在长凳上坐下。
“利玛窦神父生前指出,教会的神早已存在于我大明的思想之中,因为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教会所说的“唯一真神”并无分别...”
会议开始后,魏公公就着重强调了利玛窦神父生前的教谕,并高度表扬了利玛窦神父为天主教中国化做出的努力。
“但是,利玛窦神父去见上帝之后,我们东方教区的路线方针就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天主教会能不能立足于东方的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思想认知的问题。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呢?便是咱们天主教会到底是姓洋还是姓中的问题。”
魏公公指出,所谓姓“洋”乃是坚持教会的西式传统,不实事求是的将教会在西方的种种做派直接搬到东方来,不顾水土不服。所谓姓“中”便是利玛窦生前所提倡那般,天主教会到了东方就要完全的中国化,和中国的传统完美的贴合起来。
“教皇阁下册封我庞麦臣为东方教区的紫衣大主教,便是希望我庞麦臣能够更好的主持东方教区,更好的将上帝福音传播至东方教区的每一个民众。那么,我便要拨乱反正,将不好的东西取缔掉,将好的东西传承下来。”
魏公公强调,利玛窦的中国化路线是正确的,也是必须永久坚持的。但是利玛窦的路线虽然正确,可是却没有一个完美的规划,没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一套有益于更好传播的体系。
所以,他老人家拿出了一份早在数月前就制定完毕的方案出来,名为《积极推进东方教区中国化工作规划》。




司礼监 第二百一十七章 圣斗士!
东方大主教庞麦臣推动教会中国化,方向是正确的。这一点教廷及各教区勿用讨论。
在实际推动过程中,《积极推进东方教区中国化工作规划》的出台,极大推动了东方教区上帝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廷与我对此都应当给予高度肯定。——教皇保罗五世(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
......
“中国有句俗话,叫凡事必先预立,无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谨以东方教区大主教的身份制定并推行此工作规划,便是希望东方教区的所有神职人员能够严守这一规矩,通过你们的努力来一步步推进东方教区中国化这一宏伟工程,使东方包括大明在内的每一个国家的民众都能切实感受到教会带来的福音。”
在魏公公讲话的过程中,崔应元带领数名番子将一份份已经装订成册的规划方案摆在了每位与会人士桌上。
徐光启好奇的拿起这份规划方案,发现第一页的抬头是大明万历皇帝钦订,教皇保罗五世核准,东方大主教庞麦臣负总责等字样。
“教皇对东方教区是寄予厚望的,他老人家给我写信,信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也很震惊,更为之兴奋不矣。这句话是啥咧?”
魏公公缓缓扫视了一众正聚精会神看手中方案的神职人员和信徒代表们。信徒代表自是认得汉字,那些神职人员被派到中国来的前提就是必须掌握中文,因此这份规划方案并不难懂。
“得东方者得天下!”
魏公公很是激动的说道,继而强调这份有关天主教会东方教区中国化的规划方案,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也是天主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一个总体、全面、细致的工作规划,是落实教会中国化方向的有力指导,也是有力工具!”
“东方教区的每一位神职人员都将得到一份规划方案,不是我这个大主教要他们知道,而是上帝要他们知道!”
魏公公着重强调,在落实教会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东方教区将成立以他庞麦臣紫衣大主教为核心的领导小组,这一领导小组将整合东方教区所辖各国教区的神职力量及资源,确立主要指导思想,明确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重要步骤、具体举措和基本保障。
“很显然,我们东方的各教区相当的分散,一直没有统一的领导,各国教会的神职人员如一团散沙,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各自为战,如此便很容易被敌人分个击破。因此,东方教会的这个领导小组成立就有很大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在叙述领导小组的重要性之后,魏公公突然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马上取缔分散在中国、日本、吕宋、暹罗等国的耶稣会,各地被取缔的耶稣会即日起统一由东方教区领导小组负责整顿和管理,会长及相关神职人员的任用权力也统一收归领导小组。
从今年起,各教区的耶稣会分期轮批前来中国,接受领导小组成员的专门考核,成绩优秀者方能继续留任,不合格者只有两条选择,一是参加东方教区专门组织的培训班;二是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打包回欧州。
如果两条路都不选择,那么这个不合格的神职人员将不再为东方教区承认,这意味着他将失去教会的工资、补贴及一系列的福利待遇。
此条命令一宣布,立即引得在场的神职人员一片哗然。
“阁下,这么做教廷是不会答应的!”
第一个站出来明确反对庞麦臣阁下的是南堂执事、来自葡萄牙的傅汛际。
来中国之前,傅汛际一直在欧州研究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到中国后,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执事是“圣品七阶”之外具体负责教堂事务的官吏,同样也是七阶。傅汛际是最低品的初等执事,但他却得到了在华耶稣会长龙华民的支持,因此可以和南堂主教熊三拔分廷抗礼。
有些时候,熊三拔都要忍让于他,原因是傅汛际掌握着耶稣会给予南堂的经费。当初郭居静等人之所以离开京师南下,和这位傅执事的“刁难”有很大的关系。
庞麦臣大主教要取缔各地的耶稣会,潜台词就是澳门的会长龙华民将不再掌握中国教会的权力,那么作为龙华民一派的神职人员,傅汛际自然要站出来反对。
紧随傅汛际反对的是两名比列时的传教士,他们对于一个东方人出任教会的紫衣大主教本就感到不满,迫于教廷及教皇的压力不得不承认这个大主教的权威。
但现在这个东方面孔的大主教不由分说,毫不讲理近乎野蛮的剥夺各地耶稣会的权力,使得这两个比时利的神职人员感到万分震惊,他们无法接受这个愚蠢的决定。
作为上帝的信徒,作为东方教区为数不多的西洋神职人员,他们有理由也有资格站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还有谁不满?”
庞麦臣大主教并没有对有人敢于出面反对他的决定感到惊讶,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嘛。
哪怕是教会,改革同样动的也是利益。
上帝,也是要吃喝拉撒睡的。
南堂的实际负责人熊三拔并没有站出来,因为他的好友郭居静和金尼阁在给他的信中明确说道,这位新任的中国紫衣大主教身份不同寻常,是一个可以直接影响中国大皇帝的人。
因此,不管是教廷还是教皇本人,对这位庞麦臣大主教都是寄予厚望的,也是全力支持他的。
这就意味着,东方教区的所有神职人员都当无条件服从庞麦臣大主教阁下。
这是一条红线,不可逾越。
信徒代表们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庞麦臣大主教,因为庞麦臣大主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宫里的大太监。
其余的神职人员对这突发情况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大部分都在看熊三拔主教的选择。发现熊主教并没有支持傅汛际三人,这些神职人员立即保持沉默。
徐光启等人很难得看到教会的争斗一幕,都表示很新鲜。但让他们更新鲜的是他们手中的那一份有关天主教中国化的规划方案。
“这不是商议,这是命令。你们可以反对,但必须无条件执行。有关教会中国化的改革方案,是得到了教皇批准的,你们反对改革,就是反对教皇,就是教会的敌人,就是上帝的叛徒!”
庞麦臣大主教愤怒的指向三名敢于挑战他权威的神职人员,十数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立即一拥而上将三人按倒在地。
见状,熊三拔主教立即愤而起身,抗议道:“大主教阁下,教会的事务不当由中国官府力量干涉!”
“熊,你错了,他们不是中国的官府力量,而是我们教会的圣斗士!”
庞麦臣大主教温和的指了指熊三拔神父手中的规划方案,“熊,你看一下第九条,那里明确写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东方教区将会组建一支上帝的卫队,这支卫队的名字叫圣斗士。”




司礼监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权制
成立直属于东方教区大主教的卫队,是当前紧张形势下的必然。
魏公公认为,东方教区的传教事宜目前正遭遇以日本幕府为首的反动派的挑衅和打击,并且在东方教区各国,因为种种原因,神职人员的安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足够的保护,这就制约了教会的发展。
所以,有必要成立一支直属于东方教区的卫队,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以快速投入、快速打击上帝的敌人。
魏公公是上帝的门生,所以,他的敌人就是上帝的敌人。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和勿需讨论的。
考虑到自己才刚刚接手东方教区,以前的耶稣会十分复杂,魏公公肯定不能直接调用耶稣会的势力组建直属于他老人家的卫队。
那么,忠心耿耿,并具有高度军事化训练,有两百多年斗争经验的东厂,很自然的就成了圣斗士的最好来源。
严格来说,这是雇佣性质的。
因为,魏公公以东方大主教的身份高薪聘用东厂番役成为天主教会的保卫者。
正如梵蒂冈有保卫教皇的瑞士卫队,东方出现一支保卫大主教的东厂卫队,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教皇和魏公公的重要性是相等的。
东方教区和西方教区在地位上也是相等的。
“圣斗士”是魏公公给这支卫队的命名,有关编制问题他已致书梵蒂冈,不出意外的话,教皇保罗五世是会批准“圣斗士”的组建的。
保罗老太爷毕生致于力东方教区的开拓,因而任何能够有助于东方教区开拓和稳定的方案,老太爷必然是拍掌支持的。
为上帝战斗,保卫上帝,就是神圣的战(斗)士。
规划方案的第九条,是圣斗士的组成和编制条例。
根据此条例,东方教区的所有神职人员及为教会服务的人员都将成为圣斗士,但是,根据他们工作性质的不同,又分为文斗士和武斗士。
文斗士自然指主要负责传教事宜的教士,包括并不局限于任何有志于为天主教会奋斗的人员。
武斗士则单指保卫力量,包括并不局限于任何愿意用生命保护庞麦臣大主教的战斗人员。
文武斗士一律服从于东方教区大主教阁下,具体领导事务又由大主教阁下直属的领导小组负责。
条例明确规定,圣斗士又分圣阶六等,分别一等、二等、三等、青铜、白银、黄金。
条例又明确,文斗士着穿以现有教会装束为主,不做更改。
武斗士则统一着褐色服装,佩戴“忠诚”字袖标,成员加入之时必须发誓愿作“钢铁的组织”,为上帝效力,并心甘情愿追随伟大的庞麦臣大主教。
“你们向我负责,向我效忠,我向教廷负责,向教皇效忠!”
“耶稣会来华百年,可以说毫无成绩,一无进展,浪费了教廷的大量人力物力,你们不觉得可耻,我还觉得可耻呢!”
“改革是必须要推进的,不改革吾宁死!”
“谁敢阻挡改革,谁就是教会的敌人!”
“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怎么想,我只要求你们无条件服从!记住,是无条件服从!你们可以有反对的意见,但必须保留!”
“教皇阁下授予我极大的权力,是对我极大的信任,我已经致信教皇阁下,如果我庞麦臣十年之内不能将东方教区打造成为天主教世界最庞大的一个教区,我庞麦臣将亲自前往梵蒂冈,向他老人家谢罪!”
“现在,告诉我,你们支不支持改革,支不支持我庞麦臣大主教!”
魏公公扬着手里的方案纸大声对于会的神职人员和信徒代表们叫道。圣斗士们一水的绣春刀虎视眈眈的瞪着这一帮子红鼻子绿眼睛。
“在教皇阁下没有免去我的大主教身份前,你们必须服从我所制定的每一个规划,每一个方案!”
魏公公掷地有声。
傅汛际三人被迅速带走,他们将会被送往澳门,之后搭乘西班牙的商船回到梵蒂冈。
魏公公是十分民主的人,他允许傅汛际三人去梵蒂冈告自己的洋状,他不会安排他们在海上失事。
因为,他是个仁义的人。
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没有出现,天主教森严的等级决定了在场的神职人员无法对紫衣大主教的权威形成威胁。
1...424425426427428...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