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布政使的嫡孙卫阳参与进来,愿意出力,对院购买粮食很有裨益。
谈了几句,贾环见差不多,就准备换下一个议题商讨消减口粮供应、以及写家的事宜时,许英朗忽而站起来道“院首,我愿意出一份力。”
贾环微微有些诧异,但头同意,“好。”
其实,现在敢站出来的同学,都是自忖有些把握,能够帮得上忙。但贾环却是不知道许英朗的背景深厚。
许英朗的性格热情,和谁都能说两句,对贾环也佩服,愿意做事,敢于任事。但他家教甚严,从来没有在院透漏过他的家庭背景
其父许澄,时年三十七岁,翰林出身,官居詹事府左中允正六品,兼职军机章京,两年前雍治7年春入值军机处。身处中枢,前途无量。
要知道,大学士品级只是正五品。
许英朗和乔如松是好友。好友有心补过,他愿意助好友一臂之力,也愿意帮助院完成赈济灾民。
读人,立德,立功,立言。这是立功之事。
下午四半左右,贾环等人在明伦堂商议好对策结束会议,即刻明令传达给院的核心团队成员。
第一,向乡民、窑工借银事宜。步骤如下等等。
第二,家。现在和外界消息已通。明天一早,乔如松、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四人就要出发。有意写家的同学、乡民、窑工可立即写信。明天带出。不保证能送到,但会把人活着的消息传递出去。
第三,再次消减口粮供应。由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一餐。扩大前往潭柘寺运粮的队伍。文宣团队要做好宣传、解释的工作。贾环将会亲自负责宣传工作。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浅淡的夜色正在慢慢的退却。天空中,启明星渐落,半月微沉。
闻道院门口缓缓的聚集着大量的人群。为首的是山长张安博、沙提学、智无和尚、叶讲郎、骆讲郎、贾环、公孙亮等人。他们来给乔如松四人送行。
“诸位师长,同学请留步。在下一定在四日内带粮食。”乔如松向送行的诸人弯腰作揖,坚定的说道。
卫阳、许英朗、柳逸尘纷纷弯腰作揖。他们带着募集来的约三百两银子,以及数封信,一定会将粮食带来。
山长张安博轻轻的头,“去吧!”
乔如松、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四人登上昨日来的小船。船工撑起竹篙,渐渐的离开闻道院,消失在浅淡的晨曦中。
此时,闻道院门口的水已经退到台阶之下。不远处的东庄镇上大半屋舍残破的墙壁都露出来。
贾环、公孙亮、罗向阳等人,不知道乔如松他们去京城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第四天依旧没有运载粮食的船只出现,也没有消息送进来。
院中的余粮几乎见底。断顿倒不至于,但一天一餐的米粥越发的稀。水多米少。
贾环拄着一根木棍,从窑工住处的曲水院到明伦堂中,晚霞万丈,将妙峰山脚下的闻道院染得金红。院中略显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
韩秀才跟在贾环身后,有气无力的笑着,问道“贾院首,光喝水真的能撑过七天。你从哪里听来的?”
他们这些做事的人还保持着一天两餐的饭食。但时至今日,都有些撑不住了。快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太疲倦了。长期的食不果腹。每个人都快要到能承受的极。贾环从昨天开始起,就要借助于木棍才能步行。
贾环开玩笑道“韩兄,要不你带头做个试验,试上一试?”这是现代人都知道常识。人只要有水喝,在困境中就能撑上几天。
听着贾环的新词,韩秀才习以为常,无语的一笑。贾环还有心情开玩笑。
但玩笑归玩笑,乔如松他们再不快送粮食来,说不定真有那么一天。潭柘寺的存粮预计还可以撑十天。主要是向山下运粮,损耗太大。
步行到明伦堂。公孙亮摇摇头,让贾环坐下,担忧的道“贾师弟,乔兄他们怕是出了问题,还没有消息传递进来。”
贾环镇定的道“大师兄,要相信乔厚道、卫神童他们。哦,水退了吗?”
庞泽头道“我去看过,东庄镇的街道都全部露出来了。”乔如松四人离开后,贾环调配,许英朗负责的传令工作由张四水接手。庞泽担任公孙亮的助手。
为避免形成瘟疫,东庄镇的人、畜尸体的清理工作早早的就在进行。基本采取强制火化的手段,就地烧埋。只是很零星。大水之中,很多都被冲走。而水退之后,这块工作就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贾环嗯了一声。现在的策略,就是等。
到吃晚饭的时间,骆讲郎过来找韩秀才聊天。罗向阳留了人负责粮库,过来找贾环说话。他其实蛮怀疑贾环说喝水能活下去是骗人的。
二十几人在晚霞中,喝着稀粥,坐在明伦堂中聊天。谈论着这次齐总督的救灾策略,灾后重建,院的重建,煤矿,朝廷党争,国家大事等等。
韩秀才一如既往的狂喷贪官污吏。骆讲郎生平郁郁不得志,和韩秀才脾气相投。两人骂的很痛快。贾环、公孙亮、庞泽、罗向阳等院弟子各自发表看法。
都这时候了,闻道院禁止谈论政治的禁令早就不存在。谁让朝廷明明知道他们这些人在这里苦熬,还不派人来救援呢?骂两句,发泄元气,是人之常情。
晚上吃饭时,院并不算繁忙。其实,局面到现在基本已经控制。有粮食,就活没粮食,就死。
越来越多的院弟子汇聚到明伦堂。约有近百人。连叶讲郎也过来听学生谈论政治。人太多,已经不可能私下聊天,贾环不得不出面主持。让大家依次发言。以他此时在院的威望,主持这类似于文会的局面,游刃有余。
院的弟子各自说着心底的想法,褒贬人物,谈论历史,借古说今。这一场救灾,屡次面临生死的考验,让每个人的成长都十分惊人。骂得尽兴,说的过瘾。到晚间八许,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各自散去。
当是时生意气,挥斥方遒,指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二天清晨八许,早饭过后,贾环将前来闹事,要求离开院的陈嘉运等八人打发走。贾环允许他们自行离开院,谋取生路。
此时,闻道院外的大水已经完全的退去,泥泞的道路展露出来。
陈嘉运他们几个自惩罚满后,就不再出来做事。一天一碗稀饭吊命实在是受够。他们打算前往40里外的京城谋生。
在门槛处,看着这几人背着包裹的背影,公孙亮叹口气,“贾师弟,他们怕是不会再会院了。”
贾环依坐在门槛上,对聚散离合的事情看的开,摇摇头。正好看到廊处一道美丽婀娜的倩影扶着栏杆,虚弱的缓步走来。她带着白色的面纱。未完待续。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一十章 恰同学少年(四)
看着林姑娘那标志性的白色面纱,贾环微微有些疑惑。他正在思考陈嘉运等人离去,是否会让院的饥民萌发离开的念头。院要采取何种措施等等。
公孙亮愣了下,略微有些尴尬。他自是早知道林姑娘没死,住在其兄林心远的寝舍中。当日见到林姑娘的真容,他心中就的爱慕就如潮水般退却,打起退堂鼓。但听闻她的死讯时,心中依旧是悲伤难言。幸好她没死。然而,此时再见又让他有些窘迫。林姑娘可是和他绝交的。
林芝韵一袭白色长衫,身姿高挑、婀娜,白色的面纱遮住容颜,梳着少女小髻,两枚精致的银月形耳坠,随着她的步履轻摇,摇曳生姿。
走到近前,林芝韵微微低头,向贾环行礼,“小女子见过贾院首!”
贾环微微笑了笑,头。他对这位姑娘的遭遇很感慨。这样一个性子坚强的女子也很让他欣赏。
当然,好感就算了。他虽然不算是外貌协会成员,但林姑娘布满“井”字伤痕的容颜实在太惊悚。
林芝韵轻声道“小女子有事情想和贾院首商量。”
公孙亮很有些尴尬,但他到底是温润君子,对林芝韵拱手一礼,然后道“贾师弟,你们聊吧。”转身到明伦堂中。
明伦堂正在办事的士子们早就看到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院里可没有女学生。见大师兄进来,几名性子活跃的士子围过来打听情况。
贾环不用头,就知道身后什么情况,禁不住笑了笑,问道“林姑娘有什么事情?”
林芝韵饿的有些虚弱,声音轻柔的道“贾院首,家兄的事情很抱歉。我代他向你道歉。”
她的二哥林心远,在十几天前贾环到寝舍时,向贾环请求额外弄吃的被拒绝。但贾环将二哥安排在明伦堂里当文。这算是个轻松的活。就是持续写字,手腕累些。
但在八月六日晚,二哥见证了明伦堂里的大讨论,却并不看好院的计划,悄悄的从明伦堂溜来。说要保护她和舒儿。可是二哥糊涂啊,若贾环的计划失败,她们躲在这寝舍着有用吗?
贾环对林心远“临阵脱逃”没什么意见,路都是自己选的。但他不会再给林心远做轻松工作的机会。帮助林心远一次是好意,两次就是纵容,三次就是他自己是傻逼。
他没有纵容林心远的想法。
贾环摆摆手,道“没事。”为林心远这样的人生气,他得多有闲心?
林芝韵“哦”了一声,轻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会,轻声道“贾院首,我想出来做事。我能写字,会算术。”做事的人,口粮要多一些。
贾环诧异的看着林芝韵,有些明白了,心里忽而有些怜惜,问道“饿得难受?”
林芝韵面纱下的俏脸微红,有些难为情,螓首微。
贾环握着临时充当拐杖的木棍子,起身,道明伦堂内,拿了一个已经冷掉的粗粮馒头出来。这是他的早饭,刚才忙着打发陈嘉运等人离开,还没来得及吃。
贾环掰了一半,递给林芝韵,“给,干净的。”
林芝韵看着杂色的馒头,心里涌起难言的感触有被施舍、救济的自卑;有饿到绝望来求救,却得到更多的惊喜、感激。有被帮助的感恩、温暖。她以为会先被安排工作一天才有吃的,甚至做好一无所获的准备。
眼泪不自觉的流下来,林芝韵接过馒头,收进衣袖内,抽泣的低声道“谢贾院首。”
贾环温声道“不客气。林姑娘,你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不能答应。我这里不缺识字的人。”
其实,以林姑娘的条件,能写会算,即便是在灾年,要找份工作还是很容易。但,闻道院这里真不缺会识字的人。人力资源丰富。这是他能在乡民、矿工中实施、推行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基础。
当然,贾环要安排林姑娘的工作,自然也安的下去。做事情不嫌人多。口粮也不会少她的一份。但是,这是牵个手都需要负责的年代。男女有别。一个未婚的女子在一群士子中做事,传出去名声就毁了。对院的声誉也有损害。
而单独给她安排一个房间工作,是搞特殊化。这在目前的院来说,是不行的。
林芝韵神色黯然,头。
贾环轻轻的笑了笑,轻声道“去休息吧。不要离开院。相信我!我能带着你们所有人活下去。”
林芝韵“嗯”了一声,虚弱往内舍寝舍方向走去。馒头只有半块,寝舍里还有她的二哥,舒儿。
看着她的倩影,贾环沉默着。他能保证她活下去。但在乔如松的粮食来前,她还要忍饥挨饿,忍受饥饿的痛苦。
其实,他有能力帮助她更多的。以他此时在院的地位,多安排一个女子吃饭又如何?但他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这将是制度崩坏的开始。
这种不愿、理智、冷静与他心中对她的欣赏、感慨、怜悯,形成强烈的冲突,让他心中有些难受,以至于沉默。
此时,贾环迫切的希望粮食赶紧来,让洪水带来的灾害结束。
贾环吃过早饭,约半个小时后,有院弟子来通知,因为洪水已经退去,道路打通,窑工中有数百人想要离开院,自谋生路。
贾环和公孙亮赶到曲水院。负责文宣工作的韩秀才、都弘带着十几名院的弟子已经压不住场。曲水院的一处空地中,人身鼎沸,吵着要离开。饥饿的滋味不好受。
贾环到了,人群自动的分开。吵闹着的矿工们也逐渐的安静下来。桀骜不驯的亡命之徒早就院清除。剩下的矿工,心里多少有些良知。
为首的是一名中年圆脸的男子,穿着破旧的衣衫,向贾环见礼,说道“贾院首,我们感激您的活命之恩。”
贾环虚弱的笑着,“路矿工不必多礼。”
路矿工见贾环和颜悦色,大着胆子道“贾院首,院承诺四天之内会有粮食运进来,但现在还没有。我们一天一顿饿得难受。前几天,只有一艘小船,我们就不说什么。现在道路已经通畅,还往贾院首放我们离开。”
有几名矿工在人群里喊道“放俺们离开。黄洛镇有朝廷钦差,不会不管咱们。”
韩秀才快气得半死,浑身直抖。一群忘恩负义之徒,救命的恩情,饿几天,还没饿死,就都不用抵用了?就不听话了?
30里外的黄洛镇,你们走的到吗?到了,就能有吃的吗?笑话!官府赈灾,你们没见过?粮食里都是沙子。另外,给人贩子卖了当奴仆去,别哭。
贾环手向下压了压,人群渐渐的安静下来。贾环虚弱、平静的说道“诸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各有志,咱们好聚好散。诸位请!”
路矿工等人先是一愣,继而心中大喜。就听得院落里响起七嘴八舌的声音“谢贾院首。”
“谢院首开恩。”
“谢院首!”
约二十多分钟后,大约300多名矿工,列成长队,依次离开妙峰山下的闻道院,向南,往30里外的黄洛镇走去。
闻道院门口,闻讯而来的山长张安博、沙提学、智无和尚、叶讲郎、骆讲郎、庞泽、张四水、罗向阳等人目送矿工的队伍离开。
贾环、公孙亮、韩秀才、都弘、秦弘图、易俊杰站在院门口的最前列。
韩秀才跺脚道“院首,他们之中日后能活一半人就算是老天爷保佑。这些人,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贾环轻轻的摇头,道“不,韩兄,他们能活下来80人就算是奇迹。”
有些人,不值得救。
相信他到曲水院之前,韩秀才等人已经给矿工讲过离开的危害,留下来的好处。但是,院承诺四天之内有粮食运进来,结果没有。已经失信一次。
其次,矿工中,有不少人的亲朋好友,在那晚的战斗中给院杀掉,他们或者不敢暴动,但心中有怨气。要说对院亲近,有好感,绝无可能。想要离开很正常。
贾环一直认为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命都是自己挣扎出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不会唆使他们去死。但他们要去走向死路,他也不会拦着。他没那么圣母心!
贾环的话,韩秀才听得一愣。体会到贾环话里冰冷、漠然的意思,但他却无法指责贾环。他是想所有的人都救下来。但说干口舌,人家不领情,为之奈何?
贾环对罗向阳吩咐道“多出来的口粮,中午,加一餐!”
灿烂的晚霞在天际边燃烧。火红如。暮色微淡。
闻道院内舍十二号寝舍门口,传来几声轻敲声。屋内偶尔说几句话的林心远、林芝韵、舒儿看过去。
林心远起身去开门。见门口站在贾环,有些奇怪,又有些惶恐。他现在实在有无颜见贾环,拱手道“贾兄?”
贾环轻轻的头,说道“我找林姑娘。”
“哦。”林心远莫名其妙,打开门。
林芝韵还是早晨的白衫,清丽婀娜,带着面纱,娇弱的走过来。明眸惊讶的看着贾环,行礼道“小女子见过贾院首。”她也不知道贾环来找她什么事情。只是,她很感激贾环给她食物。
贾环从衣袖中拿出油纸包的杂面馒头,自己掰下半个,将剩余的半个给林芝韵,“给。”
态度有一生硬。但贾环此时已经相当的虚弱。顾不上客套。
院里士子的领袖们以身作则,没有人以权谋私的事情早就传遍院。再傻的人都知道,这是贾环的口粮。分了一半出来。
林芝韵接过馒头,突然间有些想哭,难言的感受涌上心头。随后,眼泪就流下来。清泪两行。她知道贾环不是为她的美丽而来。当天,她故意揭开面纱时,贾环在场。
贾环轻轻的笑了下,心情舒畅,念头通达,扶着手中的木棍,鼓励道“林姑娘,你要勇敢的活下去。”
冷静、理智都是对的。没有错。但他终究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对一个欣赏的女子的怜悯、同情,只停留在口头,这算什么?伪善。
他不是这样的人。他希望这个姑娘,勇敢的,对抗饥饿的感觉,活下去。
第二天,上午,粮食即将由京城运达的消息,传遍闻道院。
奋斗在红楼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阙
“咯吱咯吱”
车轮转动的声音,悠悠的响遍已经彻底残破的东庄镇,顺着乡间土路往闻道院而来。
“粮食来了。”居住在青院和寒梅院的乡民们奔走相告,兴高采烈。
“粮食运进来了。”居住在闻道院西南角曲水院的窑工们振臂欢呼,喜极而泣。
“粮食到了。”明伦堂中的士子们欢声笑语,士气振奋。
贾环在明伦堂里睡的有些沉,给热闹笑声闹醒,睁开眼睛,迷惑的从地铺上坐起来。一名同学过来告知消息,“院首,乔同学运粮来了。粮车已经到了东庄镇上。”
“啊好。好。好。”贾环拍拍地铺,一连说了三个好,去院子里舀水漱口洗脸,喝了碗留给他的稀粥,跟着明伦堂的同学一起前往闻道院门口。
此时,闻道院门口,人头汹涌。每个人都在向身边的人述说心中的喜悦,不在乎说什么,重要的是宣泄着劫后余生的心情。洪灾终于结束了。
闻道院位于一处山丘上,大门外二十多阶青石台阶延伸而下。山长张安博、沙提学、智无和、叶讲郎、骆讲郎、公孙亮、韩秀才、都弘、秦弘图、易俊杰、庞泽、张四水、罗向阳、姚纬等人都迎到了台阶下面。
带粮食的乔如松、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四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大家围着他们,纷纷的问着情况。
台阶上挤满人,但还是自动的裂开一道缝隙,让贾环通过,抵达最前方。
乔如松看着拄着木棍,身形瘦神情憔悴但眼眸清亮的贾环,躬身行礼,“如松未能如期运粮来,请院首责罚。”
贾环虚弱的一笑,“乔兄及时运粮来,解除院困境,有功无过。”东庄镇上的粮车至少有二十辆。眼见为实。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许英朗宽慰的笑着道“乔兄,我就说了,院首必定不会责怪你。你不用自责。”
贾环笑一笑,轻声吩咐道“罗兄,安排熬粥。传话下去久饿不能吃饱,要慢慢缓过来。”
罗向阳头,刚擦干的眼泪又流下来,这是欢喜的。他们终于撑过来了。
贾环一到,就立即成为人群的中心,自动接管权力,一一吩咐,众同学领命遵行。
山长张安博、沙提学、智无和、叶讲郎、骆讲郎、吴讲郎等人都是微笑。能撑过来,全赖贾环筹划,他有最够的资格来享受此刻的荣耀。
张安博捻须微笑道“贾环,你擅长诗词,此时此情,可作诗以记之。”
这话是正理。众人都是笑着看向贾环。贾环的诗词流传京城,赞誉无数。若是年纪大些,必然是会被称为诗词名家。
贾环向山长张安博行礼,谦和的笑道“弟子心有所感,只得了半阙沁园春。请山长、师长们斧正。”
叶讲郎温和的笑着催促,“不必过谦。速速吟诵出来。”
公孙亮温润一笑,“贾师弟,我等洗耳恭听。”这话说的大家都是一笑。好诗词,当然要洗耳恭听。而后静下来,等待贾环的新词。
贾环眼前闪过此次水灾的一幕幕洪水滔天毁灭东庄镇院同学和衷共济救援乡民,忙碌的六天,建立起文明的秩序粮尽之时,生死一搏,往潭柘寺抢粮活下来的希望来临,窑工饥民来袭,夜战定局控制口粮,苦熬等待,最终由乔如松带粮食。
贾环的脑中,闪过一个个同学的名字公孙亮、罗向阳、庞泽、乔如松、秦弘图、易俊杰、张四水、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姚纬、都弘。
还有院的同学核心的八十人,外围的弟子。大家都是好样的。是他们,是这些热血青年,以极大的热情、奉献的精神,奠定度过灾难的基石。
慷慨激烈的情绪在心中起伏,汹涌而来,排山倒海,掀起惊涛巨浪,贾环朗声吟诵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生意气,挥斥方遒。指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立洪灾饥潮,辛亥年秋。”
吟诵完,贾环心里的情绪释放一空,疲倦感连涛般涌来。粮食到了。他终于可以放下身上的担子好好休息。天地之威,浩荡莫测。但人定胜天!主席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
突然间,天晕地旋的感觉猛烈的袭来,贾环眼前一黑,思维断片,手中的木棍落地,人往前栽去。
正准备评诗的山长张安博、沙提学、叶讲郎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懵。随即反应过来。站在贾环身边的乔如松、罗向阳忙将一头栽倒的贾环抱住。
在一瞬间,院门口的台阶处顿时一片混乱。所有人纷纷焦虑的涌上前去看贾环的情况。
怎么会这样?
“贾环。”
“贾院首。”
“院首。”
“贾兄。”
然而此时,贾环已经人事不知,意识陷入混沌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