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假如你单枪匹马搞单干,日后真出了问题,是没人给你撑腰的。”
友康借着酒的亢奋,非常自信,斩钉截铁地给美珠说:“这事包在我身上,学生学习中医难道也会有错吗?
我不相信他们当局长的会在这个问题上,给我扎钉子!
这个事儿啊,我可以打一百个包票,没问题。”
因为喝了酒,美珠跟他后来说话的时候,他已经呼呼地进入了梦乡。
兴奋的朱友康,在梦里梦到了石脑中学已经开了中医课程,上课的是杨老中医,他侃侃而谈,施教有方,学生课堂上非常配合。
教室外边排满了等着学习中医的外地学生,和本地的许多学生家长。
其中不少家长见了他,积极主动跑过来跟握手交谈。
他还梦见自己因此受到了县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他站在领奖台上,摇晃着手里的奖杯和奖状,向台下招手致意,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完全处于一怔高度的兴奋状态,他在梦里竟然高呼起来,中医万岁,扁鹊万岁来。
他这么一喊,惊醒了美珠。
美珠知道他在做梦,就叫醒了他。
而赵铁柱这里,在朱友康走了之后,他们研究了中医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一直研究到很晚。
杨老中医认为,教材不要有难度,尽量编写得通俗易懂。
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所编写的教材是否合规,没有过多地考虑。
另外也没有一个审核过程,更没有固定的出版社出版。可以说,他们的教材就是临时编写的最典型的“乡土教材”而已。
学生没有课本,只能靠耳朵听听,心中记记,动手体验一下。
他们认为,首先不是来挣钱的,不图名利,是完全处于对扁鹊中医的执着追求,是完全的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文化技术,是真正的公益行动。
其实朱友康也是这么考虑的,尽管有些方面不尽完善,但是最起码,这个做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好的,大方向是没有错误的。
所以,才考虑要引进学校,他相信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出问题。
正好是一个假期,朱友康有的是考虑的时间,他无论怎么想,这件事是好事,必须搞起来。
他甚至想自己亲自去讲解。
他趁着杨老中医下山,还住在赵铁柱这里,第二天一大早又跑过去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他要知道他们讲解的具体范围和详细内容。
他要用心核实,才好做到万无一失。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先行
为了蓬州教育早起步,韩玉冰局长决定,尽快启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准备工作。
他要提前建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档案,免得中途临时改动,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普九档案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中间往往需要建了拆,拆了建,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因此,教育局决定先行试点,免得所有学校都走弯路。
这样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防止一起上阵,全盘翻工,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个试点定在哪里呢?
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中学的普九档案,定点在石脑中学,小学定点在石脑校区。
选择这里有五个理由。
第一,朱友康做过蓬州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曾经主持过全县教育系统的目标教学改革工作,眼界宽,站位高,套路熟。
第二,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处在深山区和平原丘陵之间,便于各学校参观学习。
第三,这里情况复杂特殊,石脑乡范围内,除了一所石脑中学和校区之外,还有一家国有企业中小学校,最具代表性。
第四,这里的百姓受教育水平,占据全县中等,最具说服力。
第五,石脑校区校长好高骛远,喜欢表功,爱出风头,他一直在争取这个试点。
所以,结合对朱友康的考虑,教育局也就安排到一块了。
这样综合安排有利于各校区各学校集中学习借鉴。
新年过后开学的第一次会议,教育局就做了具体安排。面对普九的艰巨任务,这次会议还在人事上做了个别调整。
会议要求,试点学校要在半年内,完成普九建档工作,以便于更多学校去借鉴学习。
考虑到朱友康之前的要求,石脑村那位副校长,被调整到石脑校区担任调研员,接替他的是从蓬州中学调来一位年富力强的高英刚副校长。
朱友康接到教育局这样的任务,深感荣幸,这肯定是领导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会议结束之后,他和原来的副校长握手话别,说了几句客气话。
看到这个高英刚副校长走出来了,就跟他握手欢迎。
这时他才发现,这位副校长是一位残疾人——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腿脚不够灵便。
说完话,他就排队等待与韩玉冰局长见面。
他要当面致谢韩局长,对韩局长的工作支持,表达敬意和感谢。然后再听一听局长有什么要吩咐的话,要注意的事项。
“朱校长,你知道这副担子压给你分量有多重吗?你可要干好啊!”
这是韩局长的声音,朱友康能够听得出,那是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那语言里寄托着局长对他的厚望和信任。
“谢谢局长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职尽责,不辜负局长期望!”
朱友康赶紧接过话来表态。
“你这里情况最复杂,现在很多人对普九档案是个什么样子,都持观望态度。你做成什么,他们就会比猫画虎做成什么,蓬州教育普九档案过不过关,全在你这里了。
这个工作就像盖新房一样,要你盖得结实好看,而且还没有设计图纸,那就全在你了!”
朱友康听韩局长这么一说,那责任可就太大了。
石脑中学普九档案建设,就是全县的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好坏在此一举了。
这是何等的重任啊!
“谢谢局长厚爱,在日后的工作中,请韩局长对普九档案工作,多多指教!”
带着艰巨的工作任务,朱友康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朱友康开学第一次会议上,介绍了高副校长,并且为高副校长进行了工作分工。
高副校长分管教学和普九档案试点工作。
然后,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年前设计的第一项工作。
由高副校长宣布集体办公具体安排,限一天内完成。
这样下来,不仅腾出了高副校长的办公室,中医老师的办公室和操作室,还为教育局派来的普九建档三人工作组,安排了一间办公室。
下午放学前,朱友康和他的搭档高副校长,对各位老师宿舍搬迁情况进行了详细督查。
由于本村副校长的离开,排除了最大的干扰和影响。一个个都顺利完成了预定的集体办公任务。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任务,标志着朱友康在石脑中学,工作进入状态,一呼百应时代的到来。
这样的局面也正是韩局长和陈竹局长所期盼的所看到的。
朱友康在开学第一次会议上还宣布了三项决定:
第一,每一位教师要听从教育局临时安排,听从学校指挥,全力配合教育局做好普九档案建设。
第二,宣布学校工作纪律,约法三章。
首先,教师不准单独在宿舍留宿学生,指导学生在集体办公室进行。
其次,加强政治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要养成学习政治的习惯,每学期做一本政治学习笔记,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修养。
三是,强化目标教学改革,坚持把目标教学应用到课堂上,应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杜绝随意陪餐。
也是非常值得强调的,这就是,自这次会议宣布之日起,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接待,只要没有接到校长通知,不管是谁,一律不准随意参加陪餐活动。
他特别强调,如果下次有人去陪餐,除了不留情面,责令离开,还要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通报批评,这是一条铁的纪律,任何人不得违反。
开学的第二天,教育局的普九建档三人小组来了,由高副校长陪同安排。
很快中医志愿者也来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冯方慧。
她是经过中医志愿者组织,特别是杨老中医和赵中医慎重选派过来的。那天晚上喝酒时,赵中医就曾经提到过冯方慧。
冯方慧在众多中医志愿者队伍中,是唯一符合教学的中医人才。
第一,她是科班出身,有山西中医学校的学历证明。
第二,她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行业,对中医行业理论比较熟悉,对中医临床经验比较丰富。
第三,她又是一位女性,做起临床应用和操作比较方便。
第四,冯方慧一表人才,漂亮温柔,和蔼可亲,又大胆心细,可以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第五,冯方慧来了生活也很方便,她被安排在扁鹊庙群住宿,每天可以走读,免去了石脑中学生活上的安排。
这些年来,尽管当年朱友康父亲的老朋友老冯头,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冯方慧嫁给他,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不但没有实现,而且,朱友康从来没有这么亲近过冯方慧。
这一次亲近才发现,冯方慧有一种无言以表的诱惑和美丽。
她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很多女人身上所没有的特殊芳香,这种芳香像**药那样诱惑人心。
而且,这个女人说话可亲可敬,她的话似乎就是对方无条件妥协工具,令人难以置信。
朱友康刚刚接触一天,就发现无论是江梦云、何海云,还是何海云与小吕,在这一点上,谁都无法和她媲美。
朱友康一下子产生了一种无名的羡慕。
他私下里开始为这位特别的女人物色对象。
他觉得这样的女人,绝对不能沦落回农民家庭,他要给她介绍一个最起码的商品粮对象。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当年在蓬州二中工作时,那位光棍汉冀老师。
但是,他不清楚这位冀老师最近是不是已经有了对象,当然,也不清楚冯方慧的择偶标准。
这样以来,他又想到了在蓬州二中生活过的小吕,不知道小吕是不是能够帮上忙。
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计
何海云与张峰一直跟着那两位采药人,沿着一条狭窄的谷道,弯弯曲曲向山下走去。
天慢慢地黑下来,张峰非常着急。
因为太晚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汽车放在哪里,到时候,找不到汽车,怎么能回得了家呢?
他们一行四人,都有一种紧迫感和恐惧感,谁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这里有多大的风险。
何海云觉得有采药人的陪伴,心里倒是比原先更踏实一些。
不过让她感到紧张的是,她要赶在还不够黑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汽车。
在这一点上,她跟张峰是一直的,也是重合的。
大约又走了将近半小时左右,终于见到了山底下小小的地块。
看到这些地块,就意味着距离村边不远了,这时,大家紧张的心,才放松下来。
这么一放松,居然大腿不听使唤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这时,天黑得几乎看不到前面50米远的东西。
张峰心里想,如果这个时候,二位采药人要是走了,那汽车估计肯定不好找了。
所以,他赶在他们快要分手之前,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找到汽车。
张峰知道,他们经常采药,什么情况都遇见过,所以,跟他们在一起什么事都能办到。
果然,如张峰所料,那个中年人,从背篓里拿出了一支装有干电池的手电筒。
有了灯光,何海云跟在张峰后面,那二位采药人把背篓放在一块空地上,也跟着他们二人一起找汽车来了。
因为,张峰下山的时候和上山的时候,所走路线不同,所以,找起来非常困难,只能漫无目的的找。
他们对地形地貌一点也不熟悉,再加上高地不平,没有路线,他们走的非常累,又非常吃力。
何海云走的双腿打颤,简直一点也动弹不得了。
只好由他们三人陪护,停下来稍作休息。
其实,张峰也非常劳累疲惫,否则,张峰还会像在山里一样,继续背着她前行。
之所以要坐下来休息,实在是非常无力了。
因为时间关系,他们又不敢久坐,待喘了一口气之后,他们很快又站起来赶路。
往前走过一块空地之后,又向前走了没有几步,手电筒就照见了不远处的汽车。
这时,何海云激动地高呼起来:“找到啦!找到啦!”
张峰与何海云把手电筒交给二位采药人,又道了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