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整个并州军中,唯一和令狐愚认识的,也只有桓范了,尽管桓范也谈不上和令狐愚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但是除此之外,还真没有人能胜任这个任务。

    于是桓范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兖州去,曹亮害怕他有什么意外,最初不肯同意,经过桓范几次请求,方才勉强地答应了下来,特意地派方布带上一些护卫,保护桓范的安全,曹亮要求方布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第741章 另立新君
    看到令狐愚有些错愕的表面,桓范微微一笑,道:“令狐刺史如果对司马懿的悬赏比较心动的话,倒不如此刻便斩某之首级,倒也可以换个千户侯当当。”

    令狐愚有些尴尬地一笑,在见到桓范第一眼的时候,或许他还真生出点那个念头,不过转念一想,令狐愚到是送上了桓范的人头,但未必自己的这颗项上人头,就能保得住,一样是曹爽的嫡系,都处于司马懿的打击范围,令狐愚送人头岂不连自己也送进去。

    “桓司农说笑了,某岂敢有此想法,只是不知桓司农千里迢迢而来,所为何事?”

    桓范悠然地道:“令狐刺史没在洛阳,自然不知道洛阳是如何的血腥与恐怖,司马懿为了排除异己,大肆杀戮,某幸得逃出洛阳,方才保下一颗人头来。令狐刺史也是当过大将军长史之人,如今能坐到兖州刺史的位置,也是沾了大将军不少的光,司马懿清除异己,此刻虽然没有轮到兖州,但是不出半年,司马懿必会有所动作,只怕令狐刺史也难逃噩运。”

    令狐愚此前就已经为此事是心力交瘁了,桓范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心中的忧患,让令狐愚的神色为之大变,冷汗涔涔。

    “愿桓司农救我!”令狐愚连声乞求道。

    桓范是谁,那可是曹爽麾下有名的智囊人物,就连司马懿不敢轻视,曹爽等人尽皆伏诛,唯独桓范逃得性命,足可见其不凡之处,令狐愚本来就在迷茫之中,此刻如捉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说什么也不敢放弃。

    桓范悠然一笑道:“某此番正是为此而来,令狐刺史如果能听某一言,或许能逃过此劫。”

    令狐愚大喜过望,拱手道:“在下愿洗耳恭听。”

    桓范道:“辅国将军曹亮得先帝之遗诏,荣升为讨逆大都督,昭告天下,讨伐擅权谋逆之司马懿,其檄文令狐刺史想必也看到了,如果能顺意潮流,与曹讨逆一道,共同匡扶社稷,诛灭司马懿这些乱臣贼子,不但自己性命无忧,而且还能成为朝廷柱石,中兴之臣。”

    令狐愚当然是见过曹亮的檄文了,不过对于密诏,他却未敢轻信,毕竟这年头假的东西太多了,曹亮以一个死去近十年的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懿,似乎感觉有些不靠谱。

    “曹讨逆所持之密诏,可是真的出自先帝之手?”

    桓范正色地道:“这个自然,此密诏乃先帝亲自手书,有又玺印为凭,断然做不得假。”

    令狐愚听了桓范的保证,眉头依然是忧色冲冲地道:“曹讨逆拥兵数万,又坐拥并州险要之地,自然有着讨伐乱党的资本,而在下所领兖州,兵马有限,又无险要可依,就算起事,也未必能抵得过司马懿啊!”

    桓范到是从容不迫地道:“令狐刺史所患者,不过是内无精兵外无强援摆了,并州距离兖州虽远,但曹讨逆陈兵上党,虎视洛阳,司马懿如临大敌,又如何能分出兵马来,对付兖州,所以令狐刺史所虑无忧。更何况,王凌都督镇守淮南,坐拥雄兵,令狐刺史完全可以同他共商大计,相信令狐刺史凭借着与王都督的舅甥之情,共成大事。”

    令狐愚原本就有联合王凌的心思,此番听到了桓范之言,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寻思道,看来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桓司农言之成理,在下谨遵教诲。”

    桓范装做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对他道:“楚王曹彪辖地可在令狐刺史的治下?”

    令狐愚疑惑地道:“不错,楚王曹彪正是在某的治下,只不过桓太守缘何会提及于他,难道一个无兵无势的藩王,还有什么利用价值不成?”

    桓范从令狐愚的态度之中,看清了他的想法,显然令狐愚并没有利用曹彪的想法,或许说最起码现在还没有那个想法,看来曹亮的判断是正确的,真正想要拥立曹彪为新君的事,未必就是令狐愚所能想出来的。

    桓范郑重其事地道:“当今天子暗弱无能,受司马懿挟制,为虎作伥,甘心为司马氏之傀儡,如此天子,又有何德何能执掌天下?楚王曹彪有勇有谋,德才兼备,可为天下新主,不知令狐刺史以为如何?”

    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在舆论上在法理上,是占据着制高点的,如果令狐愚和王凌有对抗司马懿的想法,那就必须另立新君,掌握朝廷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在舆论上压倒司马懿。

    历史上王凌起事,也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最终没有成功,似乎与他们的犹豫不决有关,曹亮派桓范前来,主动地提出另立新君的主意,意图坚定他们的想法,只要在淮南竖起新君的旗号,想必对司马懿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令狐愚闻言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虽然说另立新君等同于谋逆,一旦失败,那可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但是本身只要他起兵对抗司马懿,就会被司马懿扣上谋反叛乱的帽子,所以立不立新君,对令独愚的前途命运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如果侥幸成功了,那扶助新君的功劳,可是经天纬地的,从此令狐愚所呆的位子,可就不是区区一个刺史了,至少那也是朝廷三公之列。

    反正坐以待毙也是一个死,起兵反抗也是一个死,另立新君横竖也是一个死,总而言之,失败了的话,他就是死路一条。

    但成功了的话,那必是青步平云,光宗耀祖,风光无限。

    以前令狐愚不敢抱这种想法,但听了桓范的鼓动,心思顿时地活络了起来,既然要干,那就干一票大的。

    桓范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起身告辞,令狐愚倒是再三挽留,只是桓范去意甚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临行之前,桓范反复地叮咛令狐愚,要他在起事之前做好保密的工作,千万不可将消息泄露,否则一旦被司马懿知悉的话,会落一个孟达的下场。



第742章 新晋太尉
    令狐愚送走了桓范之后,立刻修书一封给王凌,这回他不再有任何的犹豫了,落笔如飞,刷刷刷地就写好了,然后用火漆封好,将一名心腹的家丁叫过来,叮嘱他一定要亲自送到王凌的手上。

    这封信可非同一般,信中提及的事一旦泄露的话,那肯定是杀头灭族之祸,就算是死了,也会被从棺材里挖出鞭尸,所以令狐愚派出的是他最为信任的家丁,也曾多次往返于兖州和淮南送过信,对这条路相当的熟络。

    那家丁将信藏好,连夜地离开了兖州,直奔寿春而去。

    到了寿春,他便径直投扬州都督府而去,由于他多次前来王凌府上,自然和王府的那些家丁管事相熟,不过以前他总是将书信交给王家的管事,由王家的管事转交给王凌,这名家丁多次来到寿春,却没有机会看到王凌一面。

    但这回不同,是因为令狐愚的特意叮嘱,才要求面呈王凌的。

    王家的管事微感不悦,不过他们还是禀报了王凌,将那家丁带去见了王凌。

    王凌刚刚接受了朝廷的最新任命,就任太尉一职,对于这个天降喜事,王凌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喜悦之色,司马懿这个老鬼,奸诈得很,谁知道他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图谋。

    洛阳所发生的一切,其实是王凌最不希望看到的,这么多年来,他和司马懿貌合神离,彼此敌对,相互算计,巴不得能斗垮对方。对于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王凌一直是耿耿于怀,恨不得可以取而代之。

    但洛阳事变却让王凌震惊不已,虽然自己算不上是曹爽的嫡系亲信,但司马懿掌握朝廷大权,却是对王凌最为的不利。

    以司马懿睚眦必报的性格,在对付了曹爽之后,必然要继续地排除异己,身为司马懿在朝中最大的对头的王凌自然会首当其冲地成为被针对的目标。

    所以,当洛阳事变的消息传到淮南的时候,王凌显得是惶惶不安,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是太了解司马懿了,如果让司马懿得势的话,是绝对不会给敌对的对手任何机会的。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王凌当然不肯束手就擒,好歹自己手中还紧握着东南防线的兵马,再怎么也有和司马懿斗一斗的本钱,再不济,以淮南之地投降东吴,至少也能在东吴换个一官半职的。

    甚至王凌都可以想到司马懿对付他的手段,不外乎就是明升暗贬,将他调回京师,如果王凌拒绝应命的话,则会被司马懿扣上谋反的帽子,发兵讨之,如果王凌接受任命回到洛阳,则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司马懿来宰割。

    在淮南,王凌手中好歹有人马,回到洛阳,他真的就是一无所有了。

    果然没有出乎王凌的预料,就在洛阳事变没过多久之后,朝廷的圣旨便到了。

    宣旨的虽然是皇宫里派来的宦官,但王凌清楚,圣旨的内容并非是出自天子之手,而全部是司马懿的意思,只不过是假借个天子的名头罢了。

    不过既然是加盖了玺印的圣旨,王凌就得规规矩矩来接旨,当传旨的宦官念出封王凌为太尉之时,王凌暗暗地冷笑,果然不出所料,司马懿要动手了!

    王凌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乖乖地回洛阳任由司马懿来宰割,他已经准备好了,一旦司马懿动手,他就要进行反抗,如果司马懿敢派兵前来,那他就干脆献地投降东吴,借东吴之手,来对付司马懿。

    这是王凌事先早已经规划好的计划,但宣旨的宦官最终念出王凌仍旧兼任征东将军扬州都督的时候,反倒让王凌为之愕然了。

    司马懿这唱得是那一出啊?

    如果司马懿有心来对付王凌的话,必然会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不管是太尉也好,司徒也罢,随便给王凌一个三公的职位,捧得高高在上,然后诏令回京任职,等到了京师,一切都不再由王凌做主了。

    可太尉的官职是给了,不过王凌原先的职务完全没有变化,还继续地担东南防线的一把手,也就是说王凌虽然当了太尉,但不用到洛阳履职,难道说,还真有这样的好事?

    王凌都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毕竟年纪大了,王凌的耳朵有些背,很有可能是没听清楚的缘故,所以王凌接旨之后,特意地看了一遍圣旨。

    没错呀,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晋升王凌为太尉,仍旧担任征东将军扬州都督。

    这无疑就是在王凌原有的地位上,另加了一个三公的显贵职位,等同于是白送了这么一个官职。要知道,这个太尉的位子,可是许多在宦海之中沉浮的官吏一辈子都梦寐以求的职位,可僧多粥少,三公的位置总共就那三个,一个萝卜一个坑,按理说,再怎么也轮不上王凌啊。

    王凌不禁有些迷惑了,司马懿此举,究竟有什么意图?白白地送王凌一个三公的职位?这显然是不符合司马懿的一贯作风。

    事出反常即为妖,王凌当然不会相信司马懿会这么好心,自己又不是他的心腹,在此次事变之中,又未曾帮上什么忙,结果多少人望眼欲穿的太尉之职究竟会落到他的头上,太让人感到不解了。

    其实不光是王凌费解,朝内外许多的人都是大跌眼镜,原本这个位置是蒋济的,以蒋济和司马懿的关系,别人都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不过蒋济意外身故之后,这空缺出来的太尉之职几乎成为人从垂涎的目标,许多人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只为求得这一职务。

    可没想到,在洛阳事变之中为司马家竭心尽力的这些肱股之臣都没有轮上,反倒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王凌,成为太尉位子的拥有者。

    这让许多人都看不明白了,司马懿的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

    这让许多人,包括王凌在内,是百思不得其解。



第743章 甥舅密谋
    这个时候,管事的前来禀报,称令狐愚派人送信来,只不过这次不同以往,送信的人要亲自面呈王凌。

    这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王凌轻笑了一声,他倒没有特别的在意,吩咐管事地将下书之人带进来。

    令狐愚的信使见到了王凌,这才恭恭敬敬地将火漆封好的书信呈给了王凌。

    如此郑重其事的传信方式让王凌心中犯起了一阵的狐疑,王凌对这个不太靠谱的外甥平日里倒是照顾有加,两人的关系一直相处的比较不错,而且王凌也很清楚,如果仅仅是一般的家书,令狐愚是不会这么重视的,还特意地让人传信人将书信面呈给他。

    难道这信里面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王凌倒是没有急于打开书信,而是不动声色地吩咐管事的将传信人带下去,好生招呼着,等他们都离开了,屋内再无他人之后,王凌才打开了这封书信。

    信的内容并不太长,但足够震憾,王凌只读了几行,就已经是冷汗涔涔,饶是饱经世故的他,也被令狐愚大胆而狂妄的计划所震慑住了。

    另立新君?!

    天子的废立岂可视同儿戏,如果失败的话,那肯定是身死族灭,无一人可以幸存。

    而令狐愚对这个计划已经有了详细的安排,就连新君的人选,令狐愚都已经是选好了。

    王凌将令狐愚的整封信读完,心情倒是平复了不少,令狐愚的处境,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处境,令狐愚做为曹爽的亲信,此次之所以能幸免于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放了外任,没有在京师任职,否则的话,就会陪同曹爽上了断头台。

    但侥幸逃过一劫未必就代表从此平安无事了,以司马懿残酷的手段来看,不是司马懿准备罢手,而是天下很大,还没有轮得上处理他们这边的事,现在司马懿陈兵河内,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并州的曹亮。

    这时王凌才恍然大悟,原来司马懿封自己为太尉,并不是什么善心大发之举,而是一种缓兵之计,企图用高官厚禄来迷惑自己,他好集中兵力,全力去对付并州的曹亮。

    只怕将来的报复和清算,会来得更加的猛烈。

    识破了司马懿的企图,王凌的头脑也就变得更加的清醒了,司马懿也太小看人了,用一个太尉的官职,就妄想着可以拴住他,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司马懿并不是不想收拾王凌和令狐愚这些人,关键是他现在腾不出手来,并州的曹亮已经旗帜鲜明的反了,自然成为司马懿首要攻击的目标,其他的目标,只能是暂缓对付。

    而这无疑给了王凌和令狐愚一个天大的机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乘着这个时机,兖州和淮南完全可以揭竿而起,另立新君,和司马懿大干上一场。

    王凌暗暗嘉许,看来这个曾被曹丕所憎强行替他改名为愚的令狐愚并不是想像之中的那般愚蠢,恐怕是大智若愚的这个愚,他所制定的计划,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只需要在少数的细节上再精细地谋划谋划,那就接近完美了。

    于是,王凌即刻给令狐愚回信,对令狐愚所言之事,大为赞同,同意令狐愚从即日起筹备新君登基诸事宜,但他告诫令狐愚不可操之过急,司马懿不是正准备集结大军进犯并州吗,所以他们的行动完全可以不急不徐,等到司马懿和曹亮斗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至于兵马的准备,王凌倒也是更不着急,整个淮南的兵马,都归他调度,由于此前孙礼任扬州刺史,和王凌关系很僵,而孙礼是司马懿的得力干将,就如同插入淮南的一颗钉子,横竖让王凌感到难受。

    为了排挤孙礼,王凌是不遗余力的,而结果也是王凌比较满意的,孙礼被调往了豫州,担任豫州刺史,这样一来,整个淮南,就是王凌一手遮天的局面了。
1...291292293294295...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