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梦境指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昆吾奇

    但杀猫令一出,想要在城市里找一只猫都变得很困难,更不要说进行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实验了。虽然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也有大量弓形虫的存在,甚至比猫身上更多,但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少了猫,就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梅子青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手套,怀里抱着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走进办公室:“教授,您真的要把它养在这里吗”

    梅以求把烟斗叼在嘴上,伸手接过猫咪,放在自己的腿上说:“为什么不呢现在大街上可见不到几只猫了。”

    “可是,您不担心感染吗”梅子青不无忧虑地说。

    梅以求哈哈大笑道:“以前不担心,现在为什么要担心呢”忽然面容一整,严肃地说,“民众恐慌是因为无知,你是个科学工作者,怎么也会有这种想法猫是终宿主,弓形虫可不会无缘无故从终宿主身上跑到人身上来。猫的危险在于它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卵囊,只要及时处理掉,你养猫又不会去舔猫的屁股,怎么会那么容易感染”

    “可狗就不一样了。狗喜欢吃粪,还有可能去舔猫的屁股,然后再来舔你,极有可能把虫卵带给你。所以养狗感染弓形虫的几率比养猫更高。”

    “当然,人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既不是猫,也不是狗,而是食用生肉。弓形虫的中间宿主非常多,牛羊鸡鸭狗都有,人们食用没有煮熟的牛羊肉、禽蛋或者不合格的鲜奶,都有可能被感染。西方人喜欢吃生鲜,我们自古爱熟食,这也是我国弓形虫感染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九十年代初的普查,我国的弓形虫感染率只有百分之十五,近三十年过去了,国民的生活习惯很多都西化了,情况不容乐观。前阵子的抽样调查数据你都看到了,至少在城市里,居民的感染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梅子青笑道:“教授,这些我都知道。我这不是担心您嘛!”

    猫趴在梅以求的腿上警惕而不安地动着,眼神里露出些许惊恐。




233、小组会议
    青木接到梅子青的电话说教授找他商量事情,就急匆匆过来了。梅子青把他带到实验大楼三楼的大会议室,那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大多数都是沉默着。

    青木感觉气氛有些怪异,就问梅子青发生了什么事情。

    梅子青悄声说道:“这些都是国内通过莱斯特签名的科学家,也就是第三空间基金会的成员。今天是第三空间基金会中国区的小组会议。”

    青木莫名其妙。他可没说过要加入第三空间基金会,那是科学界的组织。像他这么懒的人,是绝不愿意受限于什么组织纪律的。

    “教授呢”他问道。

    “教授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过一会儿就来。”梅子青说,“哦对了,教授让我和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多养一些猫。”

    青木说:“市区肯定不行,猫会叫,养多了也有味道,要养的话得到郊区去找地方。”

    “那就请您多费心啦!”梅子青道。

    青木想了想说:“我们保安公司的训练基地里可以划一块地方出来,那里非常偏僻,而且都是自己人,安全和保密工作都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超市和网上都已经买不到猫粮了,饲养是个问题。”

    “这倒是个问题,能不能不用猫粮,直接喂鱼喂肉,猫还可以消化少量淀粉,鱼汤拌饭对它们来说也是很可口的食物,这样养出来的猫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猫,更具有研究价值呢!”梅子青说。

    青木点头道:“那行,不过能弄到多少流浪猫可不好说,也不能明目张胆去收。”

    他们在后排的窃窃私语声明显影响到了前面正襟危坐的科学家们,有人回头问:“梅子青小姐,这位小伙子是谁”

    梅子青说:“啊——这是青木先生。”

    “请问青木先生在哪里高就我怎么没听说科学界出了个这么年轻的人才呢!”

    “他通过莱斯特签名了吗梅子青小姐,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个什么会议看在梅教授的面子上,你能参加已经是破例了,怎么能又带一个年轻人进来!”

    “这……”

    梅子青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梅以求夹着一叠资料走进了会议室。

    “子青已经通过了莱斯特签名,她的思维矩阵原始档案就在我办公室里,是我亲自破译的,你们要看的话随时可以去看。因为我是基金会的元老成员,所以就没有在会员名单里单独列她的名字。她和在座诸位一样,完全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

    梅以求的话让梅子青吃了一颗定心丸,内心充满了感激。

    “至于这位青木先生……”梅以求走到会议室的主席位上,“他是我请来的顾问,你们不用怀疑他,如果怀疑他,那就等于怀疑我。”

    “好吧,既然教授这么说,那我们自然无话可说。”

    梅以求是第三空间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在科学界又有着很高的地位,隐隐已经是基金会的领军人物,更是华人科学家的代表。

    他朝大伙儿笑了笑示意大家坐着,然后问梅子青:“网络断开了吗”

    梅子青说:“都断开了,电磁屏蔽也已经启动,现在这里没有任何可以和外界通讯的东西。”

    梅以求说:“好的,请大家把手机都关机吧。”

    青木拿出手机,才发现早已没有了信号。

    有人问道:“梅教



234、谁在搞事情
    大家都认定了是内部人干的,但基金会总共就一百多人,多数还互相认识,谁会这么干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也是事件发酵以来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有人试探着说:“也许是为了钱,也许受了胁迫。”

    “不可能!”一个年纪不算大但头发已经花白的人站起来,“不可能为了钱!我们连自己的闲钱捐给了基金会,又怎么会反过来靠卖这点消息赚钱和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比起来,再多的钱也打动不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何况每个人都分到了项目科研资金,如果真为了钱,在项目上动点手脚也比卖资料赚得多!”

    梅以求看着那个激动的中年人,默默地吸着烟。这是个正直的科学家,去年就因为顶撞领导而受到排挤,导致幸苦了十多年的科研成果被他人窃取。他说的没错,基金会为了项目顺利开展在资金管理上很松,一百多个会员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研究任务,都分到了资金,几十亿的资金没有统一的财务监管,想贪墨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有没有可能会员当中有人被入侵成功了”

    “入会的人都通过了思维矩阵密码测试,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入侵成功。”

    “不管是什么情况,内部人员出了问题是肯定的,不然网上不会爆出这么详细的资料,有些东西连我都没那么清楚呢!”

    “反正最早爆料的都是海外的网站,应该不是我们这里的人。”

    “那也不一定,要是我,我也不会发在国内网站。”

    “不会就是你吧”

    “你胡说什么!打个比方听不懂吗”

    ……

    人们的情绪开始有点激动,争吵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梅以求用烟斗在桌面上咚咚敲了两下,说:“先不说是不是内部出了问题,大家不妨先考虑一下爆料人的目的。”

    “目的……”

    会场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空气变得有些沉闷,可以听到人们粗重的呼吸,只有猫偶尔喵呜叫一声,才让会场显得有些生气。

    梅以求轻轻抚摸着猫身,自言自语似的说:“先是灰脑病毒,接着是莱斯特遗言和弓形虫,最后是杀猫令,直到今天,我也没看透做这件事的人是敌是友啊!”

    “友是不可能的吧”有人接话道,“杀猫令明显是针对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弓形虫研究的,猫都没有了,还怎么研究下去!而且,这个事态的发展让我们很被动,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个倒未必啊!人家的目的恐怕不在于基金会的成员身份,能拿到那么多机密资料,难道还拿不到我们的成员名单吗”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不管是不是内部人出卖资料,我们的敌人是入侵者,整个事件的核心也是入侵者,要出卖资料也只能出卖给他们。但如果是这样的话,等于他们对基金会的一切都了若指掌,那他们在网上爆料干什么爆给谁看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而且原本他们处于暗中,现在把莱斯特遗言一公开,等于把他们公开了,平白增加了入侵的难度,”

    “是啊,我那些学生现在一做噩梦就怀疑自己遭到外星人入侵了。最近医院的脑科和神经科就诊的人暴增,ct和核磁共振的排队都排到几个月以后了。”

    “照这么说,这件事情和入侵者无关”

    “整个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好像只有猫,如果看杀猫令的本意,真的没有猫科动物的话,弓形虫没有了最终宿主,的确能减少感染风险。”

    “猫不可能杀得完,最奇怪的是政府,除了开始的时候辟了几次谣,居然就什么都不管了,听之



235、绝望
    梅以求先是复述了夏筱筱讲过的关于19号实验室互联网智能研究的成果,当然他并不知道夏筱筱的真实身份,而按照约定,他也没有说出司徒郁离的名字。然后,他讲了刘槐安的故事以及之后得到这枚芯片的曲折过程。

    芯片的结构非常复杂,国安那边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来破解芯片的秘密,就把芯片送到了国防科研所。科研所研究过后认为这枚芯片的核心技术是九十年代的技术,早就淘汰了,只不过故意把芯片结构做复杂了,多了很多与运算无关的东西,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他们认为唯一值得研究的是其使用的材料,因为以当年的技术手段把芯片做到这么小简直是一个奇迹。于是,国防科研所又把芯片送到了中科院设在吴中的纳米材料研究所。

    梅以求几经周折找到芯片的时候,纳米材料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打算对其进行切割,要是再晚去一步,就只能拿回一堆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东西了。

    “这枚芯片的电路结构看上去的确像是九十年代的技术,和当年ibm深蓝电脑的象棋芯片有点像,也许就是它的模型。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性能每十二个月翻一倍,即使到了今天的瓶颈期,芯片技术依然能达到每三十个月提升一倍性能的发展速度。从这一点来说,国防科研所的同志的观点是对的,二十年前的落后技术,早就该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么多年来,计算机原理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芯片原理也没有改变。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芯片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的芯片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你用的材料更好了、制作工艺更精湛了。就好像你今天开的奔驰和一百年前的奔驰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一样。”

    梅以求把芯片从袋子里取出来,用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的拿起来展示给大家看。芯片黄橙橙的,指甲盖大小。

    “九十年代的芯片是怎么做到这么小的我不是搞应用材料研究的,所以对它是何种材料制成并不感兴趣。我在意的是它在原本的芯片结构基础上增加的那些复杂的回路和触点。目前初步的研究发现,这枚芯片不是一枚简单的电子芯片,它上面有62个奇特的触点连接着62条由特殊材料构成的线路。这些触点和线路刚好和人体31对脊神经相对应。当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是如何植入体内并和神经系统相连的,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精巧的手术。这些线路和芯片本身的电子回路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当我们在实验环境里尝试给其中一组线路传送模拟神经信号的时候,发现这些奇特的材料组成的线路不单能接收生物电信号,还能接收并传递机械波。我们知道,神经信号远不只是一个电信号,它同样也是一个机械信号。假如只用电来理解神经的信息传导,一定会错过很多重要信息。因此,我认为,这是一枚比我们落后二十年的电子芯片,但却是一枚比我们先进二十年的生物芯片!”

    梅以求并没有说出他对芯片的全部理解,比如芯片上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他说的这些对今天的会议已经足够了,而且他有必要保留一些秘密,不管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还是对互联网这个怪物的防备。

    互联网本身拥有智慧,而且可以通过芯片给一个人注入第二意识,这样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是普通人听到,一定以为只是一部二流科幻电影的内容。但作为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团队成员,作为空间盒子和梦境指南游戏的开发者,在莱斯特遗言公布之后



236、AI会做梦吗
    政治家搞科研,越搞越偏;科学家搞政治,搞死为止。

    这是会议结束后,梅以求在办公室对青木说的话。

    第三空间基金会的定位有点奇怪,企业不像企业,科学组织不像科学组织,一边筹集资金,一边搞科研,还要一边考虑如何保密以及应对四面楚歌的复杂局面。梅以求深切地感觉到了心力交瘁。

    对抗外星人的入侵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不可能仅靠几个科学家就把事情解决了,到最后必然会牵扯到政治、经济、科技甚至宗教方面的全局性的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寄生意识的侵略行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你不知道谁是你的盟友,谁是你的敌人。唯一能信任的就是基金会的这两百来个成员,那就不得不让他们参与到政治层面的斗争中去,可是科学家搞政治又是死路一条。

    梅以求没办法,不得不故作姿态的把会议弄得神秘兮兮的,然后让这些科学家们先争论网络爆料的来源和目的,让他们陷入自己并不擅长的斗争领域。当他们头昏脑胀、思路混乱的时候,他就拿出芯片,把19号实验室开发的这颗重磅炸弹扔出来。虽然现在拿出来有被“互联网”这个超级ai盯上的可能,也有暴露司徒郁离的风险,但他必须依靠这个来让那些骄傲的科学家看到绝望。

    只有绝望,才能消除他们的傲气。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才能让那些科学家真正服从组织,听从指挥,以后才能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在无法召开全球大会的情形下,梅以求只好先在国内试验了一把。从结果来看,大抵是成功的。

    “今天开会时的情形你也看见了,要这些人讨论技术问题,那都是专家。但一旦讨论起政治阴谋、权力斗争和外交手段这些东西来,一个个就都变成了白痴。”梅以求叼着烟斗说。

    梅子青笑道:“教授你可不像白痴。”

    梅以求叹息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是。”

    青木说:“教授,你今天叫我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梅以求神秘的笑笑,问道:“今天来的人都可靠吗”

    青木知道他在问什么。他现在几乎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于可能与自己发生交集的重要人物,都要探查一番对方的精神世界,看看他的世界里有没有影子存在。虽然这样平白消耗了自己的精神力,却也不失为一种变相的锻炼精神力的方法。

    “可靠。”他只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

    梅以求说:“你看,我们这里的人都是可靠的,我想整个基金会的人也都是可靠的,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推测其实都不差。最近在搞事情的既不是我们,也不是那些侵略者。”

    “但‘互联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梅子青问道。

    “哦,我可没有说一定是互联网,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梅以求说,“当然防范是要做的,我今天开这个会的主要目的也是这个,要建一个局域网,属于基金会的内部局域网,以后所有的内部信息都只通过局域网传递和处理。”
1...6566676869...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