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书店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为娶妻而码字
大整理术,麦田出版社,第一行第十四本。
秘密,中国城市出版社,第三行第二本。
男人装2011期,期刊,第六行第四十本。为毛放那么底下
康熙字典修订版,社科文献出版社,第三行第一本。
康熙字典篆石印本上卷,清末,九品,同文书局,第三行第一本。
一本本细细比对过的翁半闲总算可以确定自己确实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天赋,但这天赋却不是凭空而来的。
“果然,这些书本的位置和出版信息都已经被我刻在脑海里了,一丝不差。”翁半闲走到书架前抽出那本康熙字典捧在手里一时有些犹豫。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份天赋应该是将我上辈子的那些兴趣和职业素养综合起来再化腐朽为神奇般重塑了一遍。”手指轻轻敲打着康熙字典略显陈旧的书皮,翁半闲若有所思。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深呼吸开门大吉
只见被轻轻揭开的印有社科文献出版社字样的封皮内页下显露出一纸明黄,依稀可见书本扉页中间康熙字典四个大字,字周围有双龙缭绕彰显不凡。
将书皮改头换面换成新版或者别的书封古已有之,大多是藏书人无意让外人知晓自己的收藏,老辈的藏家可不像现在的藏家一样,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自己有一件大宝贝,大多数都是关起门来偷着乐。
“想来之前的那位前辈怕自己的心爱之物被人觊觎才出了这个主意将书包装起来,低调示人。结果没想到却便宜了我,哈哈哈,不枉费我之前在那街书摊流连。”翁半闲想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般哈哈大笑起来。
手里的这本书贵重与否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份天赋异禀也许可以让这段重来的人生活的比上辈子精彩万倍。
这夜,翁半闲下了决心准备废寝不断尝试着各种可能,务必让自己对这项天赋能够最快的了解掌握。
长夜漫漫
直到凌晨4点半,心满意足的翁半闲这才躺上床铺昏昏睡去。
只见他留在书案上的笔记本封面上浓墨重彩的写着:
优势:熟知未来5年的社会动向,经济趋势,以及全国书业的发展脉络
重生的礼赞:
读取:可以读取书中一切有价值的理论文字瞬间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技能或经验。
计划:开一家自己的独立书店
目标:制霸全国
了不起的书店 第四章 读书也是修行
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一大早就被邻居家用磨豆机磨豆浆的高分贝噪音扰了清梦的翁半闲睡眼惺忪的睁开眼睛。
恰在此时,一抹晨曦不偏不倚照进了他的心扉,感到全身暖洋洋的翁半闲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直到浑身噼里啪啦发出一阵骨响后才一脸酸爽的呼出一口浊气。
“这一觉真舒服,自从自己为了家庭开始创业打拼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质量的睡眠了”看了眼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依稀映照出他如今略显青涩的脸庞。
随意抓起手边的一本旧书,翁半闲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果然如果是之前这本即不是小说也不是漫画由gd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工开物大中华文库鬼才看得下去,尤其是自己这个重度阅读障碍症患者。
但如今依靠这次重生获得的阅读力天赋,翁半闲可以轻轻松松的化不可能为可能。
“看来这不是一场梦,或许说这是一段最梦幻的现实,也许将来我也能以梦为马驰骋四野。”回想起昨晚的种种奇异之处,翁半闲不由得感慨不已道。
想到这里,根据翁半闲昨晚自我测试的结果,他发现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这些常人眼中难如登天的绝技也只能算是这份天赋的附带品,其中最重要的能力用一句逼格满满的词来概括就是知行合一,知便是行。
花了一个晚上的仔细分析和大胆揣测,翁半闲认为自己应该获取了一种可以提取将书中所描述的相关知识、经验和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超自然天赋。
为此他还很中二的将其命名为“读取”
哈哈哈我真是个天才
完全没有对误解心学经典而产生一丝愧疚的翁半闲,就这样带着一脸的满足感,神清气爽的走进了卫生间。
哗啦~
十分钟后,倍加神清气爽的他走出卫生间直奔楼下的豆浆油条铺准备填充下营养和饕餮。
一日之际在于吃喝拉撒
今天开始奉行知行合一的翁半闲自然是恪守作为老榕城人的本分,点了一碗甜豆腐脑加一根油条配榕城的特色小吃锅边糊。
豆腐脑和油条这两样全国皆有的美食就不说了,可这新鲜出锅的锅边糊却色泽鲜亮香气迷人让他百吃不厌,再加上此时饥肠辘辘,愈发让人食指大动不由大快朵颐起来。
饱餐过后,翁半闲留下一张十元钱与还在锅灶前忙活的老板打了个招呼,迈步走出小吃店的大门。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耸了耸肩决定继续去上班的翁半闲返家牵出自己的小电动开始了一天的日常。
“今天可要好好表现,至少别被阿清妹说成猥琐男;还有跟老蔡要至少恢复到前世的革命友情;阿婷年底就要回去生娃,再也不见了,得提前准备下礼物才对”走进后区准备打卡的翁半闲嘴里默默念着最近要解决的各种人际关系,完全没在意他身后已经从车库跟到单位的阿清妹。
“你刚才说阿婷要去生bby了么我都不知道,你一个新来的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八卦”满脸好奇宝宝的阿清妹一副人畜无害般的挤到打卡机旁,捋了捋弯曲的卡片边打卡边问道。
“额,哈阿婷姐要去生娃了么”完全恢复状态已经脉动回来的翁半闲故作惊讶的反问张清。
“我都听到了好不好,快点跟姐姐说喔,姐姐赏你一颗大白兔奶糖哟~”
不愧是阿清妹可以完全无视场合不分青红皂白的发嗲厉害了我的姐
“呆子,你发什么楞,不想吃奶糖了吗”看着面前这个新来的大男孩,张清不知为何总是喜欢逗逗他。
翁半闲就这么愣愣地看着阿清妹,回想起之前在东街店待得那四年,突然心中百感交集,尤其是回想起跟这些小伙伴打打闹闹无忧无虑的日子,心中很是庆幸自己能有一次重来的机会。
自从离开东街店以后,仿佛青春和无忧都一下子离自己远去了,再加上为了过上所谓的有车有钱,没事旅游的标配生活,翁半闲也默默的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辛劳。
当年虽然也是自己想为了上进而毅然决然的离开舒适区而去寻求更大的平台,加上日后的工作越来越繁忙,渐渐的也跟他们断了联系,每当回想起来心里总是对这些小伙伴有着一股不舍。
“喂,你再这样我就叫人啦~”张清看着一动不动陷入沉思的翁半闲,戳戳他的胸口不满被无视,嗔道。
“阿清妹,你在不放手我就叫人啦~蔡哥,快管管她”翁半闲这时看到躲在消防门背后吸烟的老蔡,连忙呼救道。
“哼,他管得了我么,等进去再跟你算账。”看着满身烟味凑上前来的老蔡,张清连忙躲进卖场里面,还不忘回头威胁二人般的举了举小拳头。
“兄弟,怎么称呼你跟阿清妹很熟么”派了根烟的老蔡也很是自来熟的搭讪了话茬。
看到这一幕翁半闲笑了,这次跟上辈子不同,老蔡主动分烟估计自己也是沾了阿清妹的光。
男人之间有时候也会有一见如故,比如跟老蔡,两辈子都是搭上话就停不下来的交情。
等聊到双方都敢兴趣的收藏话题的时候,后区已经围满了争先恐后卡着上班最后几分钟打卡的人。
今天可不像昨天,此时的翁半闲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断的通过人搭人的方法建立着只有老烟枪才懂得友谊。
新华书店的男图书管理员本来就少,此时这围在一起的老蔡和杨大叔还有飞哥等人已经跟面前这个颇为健谈的信任称兄道弟了起来。
这种小场面对于翁半闲来说简直轻而易举的就hld住了,不仅是因为他对在场每个人的喜好经历都了如指掌,还因为上辈子那几年的老交情搁在那,这种场景早就见怪不怪熟悉不已,这感觉不赖可不仅翁半闲自己如此想,连老蔡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既视感。
但这感觉不坏,不是么~吹牛调侃放松身心的节目人人都喜欢。
直到各个部门的主管来后区抓人,这次云雾缭绕的集体拱趴才不得不各就各位准备每天的开门事项。
打扫卫生,开电脑登系统,将昨晚从四处收集起来的杂书一一归架,之后便是来到书架前静候读者,等到了九点便可以看到保安队长拿着遥控钥匙准时开启书城的卷帘门。
一时间,喧嚣和热闹替代了开业前的冷清和安静。
当卷帘门徐徐上升到一人来高的位置时,便有不少在外等候多时的小朋友和性子急得老少爷们率先弯下身子一刻不停地涌进新华书店,然后熟门熟路的来到以往自己早已盘踞划分好的区域或捧着书本驻足而立或靠着书架盘腿而坐将书置于身前或躺在角落举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上一天。
眼前的这一幕翁半闲看了四年,在此之前也有许多新华的前辈如此这般看了几十年,伴随着新华书店的成长,一代代人也在这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欢声笑语,它承载着那些岁月那些宝贵的记忆是每个愿意踏进书城的人都能感知到的一种文明礼赞。
结合两世为人的认知,翁半闲只知道眼前这些人不会因为网络大潮的来临和电子书的普及而消失,实体书店也不会被这股时代的洪流所驱逐出市场。
其实实体书店只需经营者精妙独到的意识,只需这些冒着炎暑依然汇集于此的顾客的认可,只需身旁这些优秀图书从业者,实体书店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而这也是翁半闲这辈子想要实现的目标,开一家自己的独立书店,让这个时代的人们重新投入纸和油墨的怀抱,触摸那些依然散发着生命热度的纸质书。
了不起的书店 第五章 书店的日常 上
“亲爱的读者早上好东街新华图书城热烈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祝您阅读愉快”等到开门迎宾的广播渐渐过渡成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后,书店一天的日常就此开始。
不同部门的图书管理员各司其职,像音象部和文教这种客流比较少的部门会继续打扫卫生;而如社科文艺这样的门市销售主力则会开始归纳前一天的读者缺书登记,等到业务部上班后及时的将这些登记表传真过去;而如少儿部这种略显尴尬的区域一般来说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拖屎拖尿,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些熊孩子的排泄物。
对此翁半闲最庆幸的就是工作整整四年,除了少儿部,他每个部门都待了一段,甚至连保安和业务都做过,可以说是将卖场打了一遍通关,号称十年之内无人能超的另类存在。
翁半闲也经常问自己,真的不是因为领导不待见吗但每次得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只能说自己实在是太优秀了,不然为什么不让我去少儿部有屎有终呢。
如此自我安慰的翁半闲每次看到蔡哥一脸麻木的拖屎拖尿都会不寒而栗。
每个门市每个部门的日常大多繁琐复杂,毕竟图书业本身就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全国新华的少儿部日常都是以有屎有终作为开始和结束。
这也是每年年末少儿部优秀员工的比例远大于另外五家部门的原因,当然以上论点纯属翁半闲不负责的片面之词,毫无事实依据。
说起来全国的新华书店基本上都分为六个部门,依次是科技、社科、文艺、文教、少儿还有音像,其中外文归为文教所属而法律归社科所属。
“小嗡嗡,你再用这种同情的眼神看着我,我就把这坨便便丢你们家社科去。”一不小心被蔡哥发现那怜悯的目光,搞得翁半闲很是尴尬,只好善意的向社科的办事台叫道:“阿清妹,蔡哥要把便便丢过来,说是想博你一笑。”
“菜头,你是想怎样,信不信我跟你们家芳芳姐告状,有本事你扔呀,扔你让你捡起来吃掉,哼。”果然,阿清妹就虎视眈眈的朝这边看来。
为此蔡哥只有苦笑不已,而我一般这时候都会假惺惺的上前拍拍蔡哥的肩膀,一副我顶你想扔就扔的神情。
终于对穿越一事认命的翁半闲综合上辈子的经历,先从之前的至交好友下手,随着这几天的工作表现很是抢眼,为人又好说话谁有点杂七杂八的琐事都愿意帮上一手,而且嘴巴也甜见谁都称兄道弟。
这让他愈发的在东街店混的如鱼得水犹如往昔,如今从表面上来看大家都对这个初来咋到却感觉彼此格外熟悉的小伙子观感甚佳。
接着刚才的话茬,嗡嗡正跟蔡哥躲在查询台背后互相分享对于古玩收藏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这时候,只见阿清妹突然鬼鬼祟祟的靠了过来,一副怯怯的模样。
“嗡嗡、老蔡你们看那边那个变态又来了,刚才开始就一直跟在我后面看着我做事。”张清刻意的表现出柔弱,一副人家好怕怕的神情。
“诶,这你就不懂了,阿清妹。像你这么好的身材,前凸后翘不惹人看才怪,都是男人你也理解下嘛。”对于这种人,卖场的图书管理员早就见怪不怪了。
“咦,你好恶心呀,嗡嗡你去,帮我赶走他。”发现在这种事上跟老蔡攀扯只会越来越无趣的张清立马摆出前辈的脸色指使起新人翁半闲。
咦,原来是斜眼少年呀,真是好久不见,变态
记得前世也有这么一出,可是最后那个可怜的对异性抱有某种意淫习惯的斜眼少年好像就是被阿清妹训的跟孙子一样哇哇大哭起来,是一个有贼心没贼胆且智力有点问题的二逼青年一枚。
认出是眼前这个倒霉蛋的翁半闲一点也不担心的对张清敷衍道:“阿清姐,你看那个人好变态呀,你忍心我这样的新人菜鸟上去送菜么还是你自己去吧,我们都相信你可以主持这里的正义。”
说着跟一旁的蔡哥默契的做开封府的王朝马汉状,嘴里笑嘻嘻的嚷嚷道:“威~武~”
“哼,两个大男人还要喔这个小女子出去抛头露脸真是不害臊,你们好好帮我看着,我去后区打水洗杯子。”
发现占不了便宜也逗不了新人的张清一脸无趣的推着手推车,上面满是员工的水杯和开水壶,一路叮叮当当的朝后区走去,路过斜眼少年的时候发现他又在偷偷摸摸的用余光瞥自己,冷哼一声蔑视的看了他一样,吓得斜眼少年连忙转过身用书遮住自己的脸。
“怪里怪气”完全与之前判若两人的张清瞪着死鱼眼看了一眼斜眼少年才继续向前。
果然,不愧是东街城的冷眼女王,上辈子自己刚调到社科部的时候,还被那纯真的小眼神欺骗过很多次做了许多英雄救美的傻事,纯属老人消遣新人的解闷之举。
跟张清是老同事的蔡哥早就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半闲,我们刚才说到哪里来着,哦,是说到这周六东南拍卖有一场寿山石拍卖预展,要不要一起去看”
难得在单位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老蔡连忙拉着翁半闲不放,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对此道颇感兴趣的翁半闲也乐意之至。
“咦,这幅场景好熟悉呀,上辈子也是跟蔡哥如此熟稔起来的好像不对,我怎么记得不是在单位呀难道我记错了”正当翁半闲左思右想的时候,只见老蔡就跟老鼠遇见猫一样的缩回自己的少儿部里。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我未来的主管惠小姐估计就在我后面朝这里虎视眈眈,想通此节的翁半闲连忙低头做忙碌状,直到背后不在如有锋芒的感觉后才舒了一口气。
闲着也是闲着,凭着那本大整理术中得悟的能力,没多大功夫翁半闲就将自己负责的法律部收拾归纳的井井有条,效率简直比上辈子还要高一个层次,再次感谢了下满天神佛中赐予自己如此中二天赋的那位存在。
踮起脚比书架高出一个头的翁半闲四处打量了一遍,没发现值班经理和惠小姐后,熟门熟路的走到一处监控的盲区,从书架里头抽出一本事先藏好的自控力看了起来。
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利用上班时间看书也是一门很重要的日常,毕竟如果不看书不懂书那又怎么能身体力行的实践那句新华人传承几十年的宗旨呢。
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
了不起的书店 第六章 书店的日常 下
打算将事先藏好得书拿出来翻翻得翁半闲,来到这出监控死角后才发现,原先自己放置在这书架夹层得书已经不翼而飞得。
额郁闷忘记跟对班得阿婷和易哥讲这些书是我自己想看的估计是被当成杂书归架了。
本来想在领导上半前偷会懒得翁半闲无奈之下只好来到查询台,准备搜索基本感兴趣得书看看,不过再此之前却要把查询台旁边得杂书框清理上架一趟。
毕竟刚穿越回来,对于架位还是有些陌生得翁半闲只好老老实实得通过图书查询系统搜索架位后一一归架。
这是每个新人都要经历过的阶段,因为地处市中心人流量又高,每时每刻都有读者前来挑书,所以图书被带离原架位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单纯依靠电脑数据统一查询只怕一天归位的书都没有离架的书一半多。
按照老前辈话的来说,电脑哪里有人脑好使这句话虽然有点唯心主义,但在新华书店却是不争的事实。
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自己分管的辖区,自己辖区内的书如果都记不住还需要考电脑才能定位是非常严重的失职。
這点还真不是吹牛,翁半闲的搭档不管是现在的张清还是未来的小燕子都拥有略显夸张的图书馆里能力。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读者读者要找中华书局的万历十五年,但又不会操作电脑,这时恰好碰到在旁理书的小燕子,只见小燕子头也不抬的随口告诉他:“您看到那个中国历史的分类牌了走过去从右边数第三个架子第二行红色封面的那本就是了。
老先生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但看到这位这么高逼格高素养的图书管理员,只好将信将疑的都过去,嘿,果然不费吹飞之力就找到了自己要的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版。
要知道全国的新华书城大多占地庞大,一个管理员大概要负责200㎡的区域,这可不是如今注重体验的提倡阅读空间的独立书店,而是那些走进去就会被高高的书架和满目的图书所充斥的仓储型传统书店,图书密度可见一斑。
听起来很神奇,但这确实是每个新华人的基本功,是包括上到在书店待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下到翁半闲这样刚参加工作的新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依靠这些夸张的技能才能将一名成熟的图书管理员从劳动密集型的图书业中解放出来为读者做更高效”的引导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行外人会误以为图书管理员是一份很清闲的工作。
其实不是,唯熟能生巧而已。
特别是对于书店的老人来说,电脑等辅助设备除了用来给新到店的图书编制初始架位外,基本都是留给一些懂的操作电脑的读者使用,方便其自助。
就这样,依靠上辈子锤炼出来的效率,翁半闲很快就将两百多本杂书一一归架完毕,终于可以抽出时间好好享受下阅读时光了。
“好几年没碰收藏了,还好有点底子,不过再这样下去估计很快就要被蔡哥掏空了,我得涨涨经验,顺便重温下这些可望而不可得的宝贝。”选了本中华书局出版的早版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开始使用读取能力。
“不愧是古籍类的出版巨鳄,这本书除了装帧和选纸外其他方面堪称完美,尤其是读取速率上更是快的一逼。”使用读取能力的翁半闲简直就想开了个外挂一样,一边一目十行的过目不忘不提,一边还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随着对于读取能力了解的不断加深,翁半闲他发现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够如大整理术这本书一样一字不差的收入眼底,比如之前看了几本四大社为了出版而出版的技能类型图书,其能够读取到的能力毫无用处甚至可以称的上没什么卵用。
唯有装帧和选纸还有内容以及印刷术都达到相当高水准的所谓“好书”才能够入得了读取能力的法眼,也唯有这些书才能够给翁半闲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比如眼前的这本马未都说收藏系列,此书作者的马先生不仅收录了许多鉴别古玩的小窍门小技巧,还掰开揉碎将古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都深入浅出颇为易懂的娓娓道来。
这使得短短一个小时就让翁半闲学有所成且收获颇丰,前世对一些云里雾里无法理解的术语,比如包浆比如宝光和贼光的区别等等这些原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通通悉数涌现在心头。
毕竟虽然前世也通读过这套系列,但因为没有读取能力的加持,基本属于增长见闻看后就忘的消遣读物。
正当翁半闲热爱阅读不可自拔的时候,肩膀被人拍了拍,吓得他连忙将书塞进书架的空隙,直到转过身来才发现原来是蔡哥。
“满脸笑眯眯,不是好东西。”看着一脸坏笑的蔡哥,翁半闲开着玩笑吐槽道。
“别闹,跟你说个事,我这边有家单位团购了一单图书,现在人家单位那边急着要,你看今天早班男的就我们几个,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送书,顺便出去透透气”蔡哥打掉翁半闲作怪的手,满脸期待的问道。
“出外勤给读者送书也是日常工作之一。”怕翁半闲刚毕业出来工作搞不懂情况,蔡哥连忙补充了一句。
“我是没问题,就怕惠小姐不放人”翁半闲耸了耸肩,随口应道。
对上辈子在书店做了四年的翁半闲来说,像上班出外勤,搬运器械和维修书架这等杂事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书店的传统就是把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畜生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