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陷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陈子赫

    陆凌轩只大惊失色,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恍惚中只觉自己如一叶渺小的扁舟,正飘荡在浩渺的巨渊上,四顾茫茫,无依无靠,不知归路。

    那一刻,也不知为何,陆凌轩忽觉自己彷佛又回到当年那段在龙腹中浪荡无依的日子……

    ……

    静念禅院,不知何时起,这一片寂静无人的谷地缭绕的雾气越来越重,当天边最后的那抹暮色也已经被黑夜吞没,不知从树林石缝何处响起了幽幽虫鸣。

    月光下,妙悟依然静静地站在老寺门前不远处那棵青松之下,默默从旁看着大门前那个依旧保持着前脚轻抬却一动不动的身影,目光中出现了几分忧虑之色。

    如果从旁隔近望去,可以看到那身影之人的眼神有些空洞无神,他虽然看着脚下那道门槛,可那无光的眼眸,却似正看着一些不可思议的画面,回溯着以前的某些时光。

    妙悟眉头轻皱,他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只在门前坚持了数刻,便被那股浩瀚佛力所压了回来,然而陆凌轩,从他要迈入大门开始到现在,已然几个时辰过去,仍不见他有从那大自在神通之力中清醒过来的迹象,到底他从其中看到的怎样的真我

    妙悟怔怔想着,忽觉头顶有水滴下来,滴答一声在他光秃秃的脑袋上飞溅开去。

    他微微仰头,抬眼看去,深山中云雾渐浓,连深邃的夜空也显得一片朦胧,这片被佛气所笼罩的寂寥之地,无声无息,降落了一场大雨。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此处是万法佛气最重之地的缘故,雨水微凉,萧萧风声中,有说不出的清净无尘之意。

    妙悟看了前方那个身影,又低头看着渐渐湿润的衣衫,心想这一场雨是不是也蕴含着什么禅机,之前听方丈师叔述说,似乎多少年,那位佛宗大德妙灵师叔也是在雨中顿悟,而师叔这位世上唯一传人,佛缘又何在那他的缘呢

    昆仑山天柱峰,玄阳殿。

    &nb




第69章:议论
    大殿之上待这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高人一走,登时热闹起来,众人三五成群,议论纷纷,除了骁桀坤跟随幻影真人等去了后堂,其他六个去西南打探消息回来的正道弟子,俱都被许多人围在中间,众人七嘴八舌地打听着当时的情形,不时发出惊讶、摇头、叹息等等各种各样的表情声音。

    而在人群之中,张思琪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眼光淡淡,却似乎根本看不到面前的这些人群面孔,而是凝望着远方不知名处。

    人群中忽然一阵低低骚动,随即让了一条道路出来,幻仙门紫盖峰首座幻月大师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张思琪等几个紫盖峰美貌女弟子。张思琪回过神来,看到师父走到跟前,而且眼睛正望着自己,她嘴唇动了动,低声叫了句:“师父。”然后,就低下了头。

    幻月大师面无表情,道:“掌门真人要与其他前辈商议此事,这里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事情了,你就先随我回紫盖峰罢。”

    张思琪点了点头,低声道:“是。”

    幻月大师也不管其他的人,当先向玄阳殿外方向走去,张思琪随即跟上。幻仙门首座之名非同小可,在场其他正道中人多半都十分敬重于她,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路。这时看着张思琪要跟幻月大师走出玉清殿外,站在一旁的李弘面上掠过一丝焦急之色,踏上一步,刚想说什么话,忽地一道人影挡在了他的面前,李弘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却是幻月大师座下的大弟子淑敏。

    淑敏对着李弘微微一笑,道:“李师兄,思琪师妹一路很是疲倦了,还是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吧。而且这次出去时日也不短了,我师父也有很多话要对她说的。”

    李弘看了淑敏几眼,面上浮现出失望神色,但终究还是将要跨出的脚步收了回来,道:“好吧,不过还请淑师姐好好照顾……”

    不等李弘说完,淑敏已经微笑道:“李师兄放心就是,思琪师妹与我乃是同门姐妹,我们的感情比亲姐妹还好,该做的该说的我自然都会去说去做。”

    李弘面上一红,点了点头不再说话,退到一旁,淑敏带着身后其他几个紫盖峰女弟子,也向玄阳殿外走了出去,很快的,昆仑山紫盖峰一脉众人,已经消失在诸人的视线之中了。

    一路上腾云驾雾,从天柱峰回到了紫盖峰上。幻月大师落地之后,面色冷漠,对谁也没有说话,直接向紫盖峰殿堂上走了进去,众人恭谨地站在原地,目送水月大师。

    待幻月大师的身影消失在那片楼宇之中以后,张思琪的目光若有所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淑敏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才惊醒过来。

    妙悟怔怔望着这一片佛雨禅林,深山老寺,感受着身上渐渐沉重的清凉之意,不禁有些痴了,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簌簌脚步声,他陡然一惊,从思潮中醒来,转身看去,皓洁的月光中看得分明,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方丈师叔和师父几人

    妙智、妙空、妙弘、妙光四位万法寺中的一代高僧,踏雨而来,雨势虽大,但四位大师走过的地方,雨水却是无声分开,点滴不沾,细细看去,四人头顶正有一层淡淡金光流转的宝幢,行走间自有说不出的庄严宝相。

    妙悟连忙迎了上去,恭敬行礼道:“见过师父,各位师叔!”

    看到自己这个徒儿全身湿透,目光清亮的样子,妙空大师微微一怔,微笑道:“妙悟,为师看你若有所思,连雨也不知避,不知是否有所悟”

    &n



第70章:修佛
    荒山幽地,大雨依然!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恍惚中,耳边似乎有人在颂经念佛,还有“呼呼”不绝的风响,一股冰凉的感觉,浸透全身,等他反应过来时,陆凌轩却感觉自己正倒在松软的草地上,仰面而来似乎不断有水花打在他的面上,带来了丝丝湿润的泥土荒草的清香,本该挺舒适的感觉,然而他的脑袋正枕在背后剑囊中龙吟的剑柄上,却令他脖子一阵硬。

    “我在哪”陆凌轩兀自在心下模糊地忖测着,眼珠微睁,映入眼缝的是净明那张熟悉的脸孔。

    只是,小师父虽在念经,却为何一副焦虑的样子

    他是在为我颂经么

    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脑海中这般悄悄想过,一阵眩晕袭上他的头,霍然间,他空白的灵觉清明起来,对了,我不是在那佛海幻境中么

    高天上清冷的山雨,瓢泼在身上,陆凌轩猛然惊寤,睁大了眼睛,双手有些吃力地撑起了上半身,看着眼前古寺幽深的大门,一幕幕怪异的回忆涌上心头,随之而来是有些恍若隔世的茫然之感。

    旁边的颂经声戛然即止,只听小和尚那带着几分惊喜的熟悉话语传来:“陆施主,你醒了你没事了”

    陆凌轩怔怔转头看着他,嘴角动了动,一时却不知说什么才好,便在这时,忽有身后几个脚步声接近过来,走到他身边陆凌轩抬眼看去,正是妙智大师几位佛门高僧,他心中一惊,顾不上再多想什么,在妙无的搀扶下,有些吃力地站了起来,道:“大师……”

    没想才一开口,却被妙智大师挥手打断了,“施主无须多礼,你重伤未愈,还是需要多加注意才是。”妙智大师和声说道。

    陆凌轩一怔,点了点头,随后身上又是一阵脱力的感觉传来,有些站立不住,妙无连忙扶住了他,同时熟悉的一股气息,正是佛门真法大梵天般若之力,从他手心传来,纯正温和的佛力,将他絮乱的气息缓缓平复了下来。

    “阿弥陀佛,陆施主,师父说的没错,保重身体要紧,小僧见你突然大叫一声,从门前后退数步,便倒在地上昏迷过去,想必施主也亲身感受到这静念禅院的厉害之处,像施主这样第一次入禅院,便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人,小僧还是第一次见到。”妙无心有余悸的声音,从旁边轻轻传来。

    陆凌轩朝这位小和尚感激地笑了笑,重站直了身体,他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心中忽然一动,深深呼吸,闭上双眼,默运周天,一层久违的淡淡青光,若隐若现地从他身体里散出来,随之在众人眼中,青光慢慢转成金光,彼此交替,映着那两层淡薄的光芒,陆凌轩的脸上,仿佛也蒙上一层他这个年纪所不应有的出尘和庄严。

    妙无放开了扶着陆凌轩的手,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的举动,这还是他这些日子以来第一次看到陆凌轩修习真法,他身上腾起的柔和青光,他并不陌生,分明便是幻仙门无上修真功诀太清元道真法,而那金光所散的气息,显然是一股莫名的佛力,这佛力似乎与他万法寺的涅槃真经所修习之力很是相似,但又似乎有不少异样奇妙之处,然而给他的感觉,却分明与他身上的真法是同宗同源。

    “听闻妙灵师叔只传了释经那篇无量天残缺禅法给陆施主,而陆施主天纵奇才,从中领略出前人未有的佛法,方丈师叔前些日子又把我寺的大梵天真法传给了他……莫非陆施主身上这股佛力,便是修行了整部般若释经而修习出来的般若之力”

    妙无暗暗想着,双目异彩连连,对他而言,这乍眼所见的佛法之妙,显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妙智大师几人亦是看着陆凌轩,面上出现了罕有的严肃神情,便是这几位老人是当世的佛门高僧,阅历非凡,也不禁为之惊骇,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佛道相通之修行。

    道门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感悟自然之妙,引天地灵气入体,以凡人之身御自然造化,从而掌握天地之力,而佛家修行之道,则重体悟自身,固本培元,把**凡胎修炼到极致,以己身自成一方天地,自有强横力量从中而衍,如此独立见性,是为照见五蕴皆空。

    佛家和道门的思想自古便如此迥然而异,修行之道自然也是背道而驰,然而此刻陆凌轩在他们眼中把佛道两家截然相反的法门融会贯通,运转自若,种种神妙之处,实在不可思议



第71章:佛海
    “静竹庵”是紫盖峰殿堂楼宇中的一处僻静所在,靠近后山,周围遍布青翠“冰竹”,不时有山风吹过,竹叶轻轻摇动,给人一种静心的感觉。幻月大师向来最喜欢来到此处,一个人独处,所以紫盖峰其他弟子也对这里十分熟悉。

    张思琪走过回廊,踏上圆滑小石子铺成的竹林间小路,一路弯弯曲曲,深入竹林,很快来到了竹林中的那一间用竹子建成的精舍,从外面看去简朴无华,用珠子做成的外壁墙上,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时光,此刻已经有了淡淡的旧痕。屋子两旁,都开有一扇小窗,隐约看到里面幻月大师静坐的身影。

    张思琪走到门前,同样用竹子做成的房门虚掩着,不知怎么,她心中有些紧张的感觉,深深呼吸了一下,道:“师父,我是思琪,是你唤我来吗”

    幻月大师的声音从房子中传了出来,平淡而没有什么感情,道:“是,你进来吧。”

    张思琪振作了一下精神,推开门走了进去。屋子中的摆设十分简单,桌椅茶具,靠窗边另有一张书桌,上面有纸砚笔墨,幻月大师原本也不是个喜欢奢华的人。此刻的她正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默默注视着窗外的竹林。

    张思琪走到她的身后,看着幻月大师的背影,低声道:“师父。”

    幻月大师缓缓转过身来,看着张思琪,张思琪却似乎不愿与师父对望,把头低了下去。师徒两人,谁都没有说话,房间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其实说起来,幻月大师和张思琪谁也不是话多的人,以前这种场面在她们独处时也的确出现过,但不知怎么,今天这个时候,在师徒之间却似乎另有一种奇怪的陌生感觉,让她们的距离比以前远了许多。

    过了一会,幻月大师打破了沉默,声音平淡地问道:“你这次前去西南,一路之上还顺利吗”

    张思琪点了点头,道:“还好,一路上魔妖猖獗,但我们都尽力避开,最后找到了一个疯了的魔教弟子,这才找到毒蝎谷,看到……”

    她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面上掠过一丝清晰可见的痛楚,连她的身子也似微微抖了一下。幻月大师望着张思琪,眼中光芒闪动,似乎似在沉吟什么,片刻之后,她望着张思琪,道:“你见到他了吗”

    张思琪一怔,向幻月大师看去,幻月大师眼神虽然平淡,但却似乎一眼望见了她的深心。张思琪面上神色变幻,低声道:“师父,你、你说什么”

    幻月大师冷然道:“我是说陆凌天,也就是如今鬼煞宗里的那个陆凌天!”

    幻月的声音并不大,但对张思琪来说,却仿佛是在耳边的一声惊雷,她猛地抬头,面色苍白,但站在她身前的幻月大师明亮的目光,却仍然直盯着她的眼睛。陆雪琪嘴唇微开又合,紧紧抿住,一个字也没有说。

    沉默,又一次降临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幻月大师的脸色慢慢松弛下来,她望向张思琪的目光中,也渐渐多了一分怜惜心痛的神色。

    “琪儿,你要骗我到什么时候”幻月大师看着张思琪,慢慢地说道。

    张思琪的手紧握成拳,白皙的肌肤上因为用力而让骨节处发白,显然此时此刻,她的心里也十分激动。只见她望着这个自小将自己抚养长大的恩师,眼中渐渐泛起一阵朦胧水雾,但终究强忍住了,咬着牙,她慢慢跪了下来,在幻月大师的面前。

    “是弟子的错,辜负了师父的教诲。”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纤弱的背影仿佛也在轻轻颤抖。

    幻月大师一声长叹,眼中尽是沧桑神色,仿佛从这个弟子身上,想起了过往往事,连她自己的神情中也有几分伤心。她缓缓转过身子,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青翠竹子,仍在随风摆动,只不知道当年的人,可还记得这里么

    “你起来吧。”幻月大师淡淡地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72章:情丝
    “师兄!”

    才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安静待着师父身边的妙无已忍不住叫了起来,面上神情又惊又喜,自从浩劫一役过去,这位万法寺方丈大师的徒,便一直呆在后山之地,把满副心思都放在修行之上,这还是数月以来,众人第一次见到妙悟的身影。

    看到妙悟缓步从静念禅院走出,漫天雨花,直洒在他月白僧袍之上,竟似也有灵觉一般,无声分开,不愿在他身上留下半点烟尘的痕迹。

    这个衣袂飘飘的熟悉身影,包括妙智大师等人在内,几乎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对陆凌轩来说,这位万法寺的昔日故友容貌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气质上似乎比起印象中更为出尘脱俗。

    看妙无和妙弘几位大师的神情,似乎也有与他相似的感觉,觉得这个万法寺长门弟子身上似乎较之以前有了些莫名变化,但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没有人留意到,此刻妙智大师甚少有波动的双眼中,早已一片精光湛然,显然他也没想到过,短短数月,妙悟的修行道行,竟是进境的如此惊人,只看他站在雨中,若不是亲眼所见,或许仍谁也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赫然已达到了大梵天般若真经极为高深的地步,寂灭之境,可隔绝一切天地气息,遗世而独立,以他的眼力来看,如今净尘的进境之快,甚至隐隐有直逼佛家妙境中至难修行到的“知命”之处,那是比“真如”心境还要玄妙的境界。

    然而这种变化很是微妙,除了他这个授业恩师以外,只怕也没多少人能看出来。

    妙悟迈出了禅院的大门,向一脸惊喜的妙无点了点头,然后双手合十,恭敬地走到妙智大师几人面前,躬身施礼道:“弟子见过师父,诸位师叔。”

    妙智大师甚是欣慰地注视着自己这位徒儿,片刻后连声说了三个好字,伸手虚扶,妙悟顺势而起。

    “徒儿,看来你这些日子以来,甚有所获。”妙智大师脸上浮现出几分欢喜的神情,抚须笑道。

    妙悟合十道:“回禀师父,弟子这些时日来虽稍有所悟,但随着修行进境,却更深佛佛法之无边,佛海之浩瀚,心头之惑亦随之更多更大,弟子一直在思索,佛无边之力,尚不能渡尽世间一切厄难,所以才等子弟生于天地间,秉承佛法,广度众生,然而天命难违,世人一生,注定纠缠于种种恩怨情爱等亦乃凡人,穷尽一生之力,也未必能从中看穿佛之无怨无恨无情无欲,于世人来说,不过空谈,等存在,又生有何意”
1...6364656667...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