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花孽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懒虫慕晓语
当然,对花梨来说苏柔跟白泽的联姻实在不是时候。她离开东明去白泽山,给了大皇子可乘之机;于是大皇子在赶赴边关的途中突然变卦,折回东明夺取了帝君手中剩余无多的权利,加上自己原有的一部分,跟花梨也能划地分金。造就了东明今日混乱的局面。
太上皇一时无语,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道:“真是造孽,真是造孽,若不是造孽太多,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到了现在,他也没有责问太后一句,如果说他还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大概也就是这个了。
他们是亲兄弟,加上人族的江山能有今日全靠鼎王的本事,太上皇对鼎王可谓是兄弟情深。
所以他也不能责怪鼎王,从政治的立场来说,鼎王也却是没有做错什么。
但太后就不这么好说了,相对于他们之间的亲缘,她更加在意东明的权利是不是掌握在她的两个儿子手里。冷笑着跟鼎王说:“鼎王殿下进宫来通报此事有心了,不过哀家也不是就在王宫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东明的形势还知道一些,我儿掌握着主动,一旦开战,花梨撑不住三五日。”
鼎王看着她。道:“皇嫂的意思是会唆使大皇子杀了花梨吗亦或是皇嫂已有刺杀花梨的计划了”
这个太后不是善茬,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鼎王的态度非常不好,太后虽然生气,但没有发发作,冷笑着道:“是;鼎王殿下要阻止我吗”
鼎王摇头。道:“不,我能阻止皇嫂,但阻止了你又有什么用。只能看着花梨身死之时,魔族的大军践踏边境黎民,白泽山的大军长驱直入;诸侯四起,烽烟缭乱,东明王宫血流成河,皇族在地底下相聚。”
太上皇吓得发抖,他知道鼎王从来不拿这种事开玩笑的。道:“你说什么白泽山与东明素来交好,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鼎王道:“现在还没有,但若是花梨死了,合约也就不存在了。皇兄还不知道吧,花梨的师傅慕晓语已经是白泽的军师,坐镇大营,总管白泽山兵马;她可不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她是个很自私的人,只要对她有利,把全天下拉入战火也在所不惜。东明的大军都在边境上跟魔族对峙,一旦白泽山发兵,大军可直至东明城下。”
自花梨宫变之后,太上皇就不再管天下的事情,每日只在宫中闷闷不乐。现在听到鼎王这么一说,吓了一身冷汗,问:“诸侯国呢,他们有什么理由发兵”
半日前,公主府去了一批江湖人,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仁义之辈。失去帮助花梨打败大皇子的,可惜,花梨并没有要他们相助,而是将这些人都派到了边境;此等仁义,天下人焉能不称颂。
故而,一旦花梨丧命,诸侯国必然以此为借口撕毁合约,讨伐东明。江湖上也必然掀起不小的风波,毕竟,天下人还懂得仁义二字,如此,与大皇子有关的人等,岂能活命,杀红了眼,皇族谁能落下。
太后怒目而视,道:“那就从边境上抽调兵马回来,东明雄狮在此,凭那些诸侯国的散兵游勇,我就不信他们敢放肆。”
鼎王不屑道:“皇嫂大概是忘了,兵马大元帅可是花梨,这些人是接到她的命令去的,在她最危险的时候都没有回来帮忙,岂能在她出事之后听从我等号令。那时候,各路将军已经是各路诸侯,天下的诸侯国骤然又多了千百个了。就算有愿意听从号令的,边境上的兵马,此时也绝不能动,本王不同意,帝君不会同意,太上皇也不会同意。”
说话间,把目光看向他的哥哥。
果然,太上皇狠狠的瞅了一眼太后。吼道:“把你的人给我撤回来,把你的心思也给我收起来,否则,不要说我保不了你,就算帝君也要亲自问罪于你。”
没想到鼎王一番话会有这样的效国,太后用仇恨的目光盯着他,问:“是你替花梨当说客来了的”
鼎王摇头,道:“是来当说客的,但不是给花梨,是给东明的皇族,人族的江山。这片山河终究有本王三分力气,不忍看他再次沦落为狼烟之地。”鼎王的神色很悲伤,就像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被别人占有却无能为力。
太后不屑,冷笑道:“我若非要她死不可呢”
鼎王道:“大皇子能杀了她,你不能,若是这么做了,你一定会先死,皇兄、帝君、大皇子一个接一个都会到地底下跟你相见。”
146战与和的对决
太后的怒火已经燃烧到了极点,问他:“这里面没有你吗”
鼎王道:“没有,我不会死;大皇子虽然有些本事,但还不够本事对我出手;我也不会自杀,皇族之中,总要有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如果没有人,也只能是我了。”
鼎王到底有多是本事,太后还不知道。总之东明谁也不敢跟他动手,太后也不敢。
太上皇听了,大概明白鼎王华中之意,道:“此事,就真的非要如此收场不可吗未免也太过残忍,鼎王你是我的亲弟弟,皇族中最具威慑的人物,如果是你,一定有什么办法的吧。”
鼎王道:“有如何,没有又如何,天地是一个道场,王有王的规矩;决不能破的规矩,东明的战火是他们兄妹点燃的,也只能让他们兄妹去熄灭;我虽为长辈,却也只能在战火之后把这道场重建。皇兄不必担心,我还活着,战火能毁了东明,但毁不了人族。”
鼎王有他自己的坚持,谁都不能让他放弃;哪怕他们是兄弟,鼎王的原则也是绝不会变的。明白这点,也就不再继续说什么。叹气道:“只是可怜了两个孩子!”
鼎王的感觉似乎与他不同,道:“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成败得失,本就是世人眼中的东西,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成败得失就在自己的心里,外人说什么,想必已经都不在意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太上皇并不能完全理解。
并不是此一件事,鼎王做的很多事情他都不能理解。这两个孩子似乎完全继承了他的这种性格,所以太上皇也同样不能理解。
当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能不能理解都已经不重要了,既然阻止不了,也只能让他们自己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是天意”除了这句,似乎也没有别的可说的了。
秋,已经走过了大半。
东明城,已在一片萧瑟之中。
看似平静的湖面,也免不了要有刀光剑影,弱肉强食;水面偶尔的毫无征兆的涟漪就是最好的证明。
夜色,尚还浅。
王宫之中已燃起灯火,血红色的灯火。
不,那就是被血染红了的灯火。
正门,花梨一人一剑闯了进来。
宣政殿,大皇子与帝君都在。
斥候匆匆来报:“花梨公主求见帝君。”
帝君虽然还坐在那张至高无上的椅子上,但整个人都在发抖。
那来报的斥候,嘴上叫着帝君,余光也是看向大皇子的。
东明的政权,已经掌握在大皇子手中。
大皇子端坐着,一句话也不说,就好像隐身了一样。
帝君知道他的意思,道:“宣花梨公主上殿。”他的心里是很不愿意的,他并不想做大皇子的傀儡。
花梨进来了,披着铠甲,腰间挂着两把宝剑,一把是从鼎王手上得来的代表了兵马大元帅令出如山的黑金玄铁剑,另一把是一把木剑。
大皇子的眼睛盯着她的木剑;他知道那是一把很厉害的宝剑,比黑金玄铁剑更加强韧锋利,能在眨眼之间刺穿他的喉咙的宝剑。
斥候也盯着那把剑,因为他刚刚在宫门的时候见到了;交手之前花梨解下了黑金玄铁剑扔在一边,而这把不起眼的木剑一瞬间就斩杀了五六个要拿她的卫兵,卫兵的血飞溅在王宫的灯笼上,血红的光就这样弥漫开来。
弥漫开的,不仅仅是血红的光。还有恐惧。
花梨独闯王宫,深入虎穴,给大皇子及其部下带来的恐惧。
谁都可以看得见,花梨的眼中没有丝毫惧色。
沙场喋血,总有人要害怕。花梨不害怕,大皇子也不会害怕,所以帝君害怕了。
他虽然还高高的坐在帝位上,但谁都可以看得见他在发抖。
不止是大皇子和花梨,还有斥候,还有王宫的五万兵马,东明的百万民众。所有人都看见了,人族之主,高高在上的帝君在发抖。
但是谁也不敢说,所以大家都躲了起来,往日繁华的东明城,而今只见得到离开的人,见不到进来的人,因为大家都看见了帝君在发抖,一个发抖的王,是没法保护好臣民的。所以,逃走的不止是黎民百姓,还有士族官僚。
至堂下,拱手作揖道:“王上,坊间传闻东明皇族不和,战事一触即发,百姓逃亡,士族远盾,不日,东明将是空城,请王上下旨安抚民心。”
帝君看着花梨,道:“依元帅之意,这道旨意由谁传达最好”有花梨在的时候,他是不需要看大皇子的眼色的。因为花梨是可以跟大皇子平分秋色的人物,因为花梨是兵马大元帅。
这道旨意,不论谁去传达都不可能达到效果,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两个人,大皇子和花梨,只要这两个人同时去传旨,其他人自然不敢在说什么。
所以花梨才进宫来。
花梨道:“臣愿与大皇子共同前往。”
从进来开始,她没有看大皇子一眼,但她进宫的目的确实是要跟大皇子一同去传旨,告诉天下人东明安好。
大皇子起身,行礼道:“大元帅所言甚是,臣愿意协同。”
帝君点头,拿起帝君大印走了下来递给花梨,道:“若有人不服,大元帅可给他看此物。”
大皇子的双目露出杀意,是对着帝君的。
帝君知道,这是必然的。
但他身为帝君,终究是站在了天下苍生一边。大皇子占领了王宫,不论如何他的生活都不会好过,所以,与其苟且偷生,倒不如站在天下苍生一边,博得一个好名声。
花梨接了大印,跟大皇子一路离开王宫。
王宫大门,刚刚的血腥味已经不见了,卫兵也换了人。
见到花梨跟大皇子,十分的尊敬。
他们尊敬的当然是大皇子,这个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对花梨行礼的。
夜色,更加的深了。
今晚的天空很诡异,见不到一个星星,但月亮却很明朗。
九城兵马司,大皇子和花梨走了进来。
几个将军愣了一下,随即行礼道:“臣等参见大皇子、公主殿下。”
他们只管花梨叫公主,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元帅,是大皇子,除了大皇子之外,就连鼎王他们也不承认。
大皇子道:“都起来吧。”
虽然花梨才是传旨的主官,但他不愿给这个妹妹面子。
花梨也不在意,道:“王上有旨,九城兵马司即日起不准再对城内居民盘查,城门正常开关,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几个将军作揖接旨。这并不需要大皇子的嘱咐,因为大皇子跟花梨一起来,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传旨之后,兄妹二人上城楼视察。
观战台上,大皇子道:“东明的城墙,还是一样坚厚。使人觉得高不可攀,使人觉得威严,也使人觉得压抑。”
花梨在他前方二十步之外的城墙上,望着城外的夜空,望着白泽山的方向。道:“皇兄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是个诗人,我真是自愧不如。”
大皇子道:“你取笑我了,花梨的才能,就连鼎王叔也称赞不已;只要再由三五年的时间,皇兄就再也不是你的对手。”
花梨道:“或许吧,但已经没有那样的时间了。”突然笑了,道:“皇兄,看在兄妹一场的份上,可否答应我一个请求。”
大皇子走了过来,跟她并肩而立,道:“你说。”
花梨转过头看着他,道:“我死后,把我母亲送到白泽山,交到师傅的手里。师傅见到了母亲,自然不会再发兵征讨东明;魔族方向有二十一卫,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大皇子紧握兵器,问:“为什么,你本来可以有机会战胜我的。如果不把二十一卫派出去,不把那些江湖人派出去,我绝不是你的对手的。”
花梨长叹,道:“见到师傅之前,我的世界是东明,是人族的江山。见到师傅之后,我知道天下是很大的,比我想的还要大。到了白泽山之后,我知道了更加想去的地方。但我知道,只要我还是东明的兵马大元帅,我就绝对去不了的;所以我要离开东明,离开这个尔虞我诈的地方。唯有死,才能离开,能死在皇兄的铁蹄之下,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大皇子看着她,紧紧的盯着,问:“是什么样的地方,让你不惜一死也要去看一眼。”
花梨道:“听说是个很美的地方,跟这里完全不一样。就连师傅也挣扎着要去,不惜一切的要去。只可惜,我知道的太晚了,我若是早一些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是绝不会跟你争夺什么兵马大元帅的。所以,我想早一点投胎去,那样的话,或许还赶得及跟师傅一起离开,去那个地方。”
大皇子的手渐渐松开了,笑了笑,道:“但你不会那么容易死的;你是兵马大元帅,你的职责尚未完成,你还有八千卫兵,所以你是绝不会轻易就死了的。”
147战与和的对决
花梨道:“是啊,我还没那么容易死。只可惜,那八千卫兵要给我陪葬了,他们可真是可怜。”
大皇子不语,沉思着什么。
之后,兄妹二人不在说什么,就安静的站在城楼上。彼此只隔着两尺的距离,却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翌日,东明城在经历了二十几天的戒严之后终于又恢复了。外逃的民众也减少,并且二十天来第一次有人进城。
公主府,八千卫兵集齐。
率领八千卫军的主要将领聚集在大殿,花梨坐在上位,双目微闭。她已经保持这个姿势三个多时辰了,动也没有动一下。
终于,夜幕降临。
白天虽然已经解除戒严,但夜晚的时候还是戒严的。
就算不戒严,眼下的形势也没有人敢在夜晚上街。
公主府涌出一大批卫兵,朝着王宫去了。
王宫大门前,大皇子已经严阵以待。他有约两万的大军等在此处,每一个都是跟随他多年,身经百战的勇士。
公主府的卫兵也不急于交战,列阵之后双方僵持着。
僵持了约半个时辰,花梨终于现身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