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中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雪满林中
而他若是能够开辟洞府,那么自然就会知道,这个时候何必多问?
就在陶小吴准备退下的时候,那紫青真人忽然想起一事,道:“对了,还有一事,差点忘记了。
你的人道之火拿出来吧!”
陶小吴也不奇怪这紫青真人如何知道这人道之火的,直接将这人道之火取出。
这紫青真人一笑,接过这人道之火,笑道:“我帮你炼制一下,也算是为你多一件法宝!”
陶小吴大喜:“多谢师父!”
人道之火是陶小吴在时空副本之中建立大淅之后,无数万民气运依托所汇聚而成的火焰。
陶小吴原本还以为那些万民气运愿力,都早已经消散了呢!
却没有想到,随着陶小吴离开大淅时空,这些东西都汇聚在了陶小吴手中,成为这么一团东西。
紫青真人笑着,伸手在虚空之中一抹,无数光芒汇聚过来,形成了一团光芒。
陶小吴看得眼皮直跳:“虚空造物!”
这是地仙的招牌神通之一!
陶小吴如今也就不过只是对此刚刚有着一丝的领悟。
此刻见到紫青真人在他面前施展虚空造物的手段,顿时就知道这是现场教课,立刻聚精会神的看了下去。
这是金敕之上才会掌握的神通,能够凭着心愿,制造各种东西。
甚至传说之中,上古巫神,一念之间,就能够制造出诸多物种出来。
当然了,像是金敕级数的高手,虽然掌握虚空造物,但是顶多也就是造一些死物出来,不可能创造活物!
而且就算是这些死物,也都是一些凡物,比如石头,钢铁什么的。
想要凭空造出有着灵气法性的东西,那就不要想了!
而此刻这紫青真人却是凭空造出法宝来!
陶小吴看得入神,就见那紫青真人已经将人道之火给融入了虚空造物之中。
两者融为一团,片刻之后,就有着一座丹鼎出现在陶小吴面前。
这是一个方鼎,三足两耳,上面有着大地山川,生命百姓,无数种种。
陶小吴看得眼皮直跳,如果不是他亲眼看到这方鼎是刚刚从紫青真人手中造出,他几乎都要怀疑起来,这莫非就是上古所说的九洲鼎了?
巫中仙 第二十六章
“师父,我用这鼎,会不会犯朝廷的忌讳?”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实在是人道之火,本就已经蕴含着极其强大的人道之力,也可以说是龙气。
此时,更嚣张的祭炼成这象征意义极重的鼎器,这紫青真人到底怎么想的?
难道是要自己去篡夺大虞的江山么?
紫青真人却是哑然失笑,道:“你不必紧张,这鼎器和大虞无涉……”
陶小吴听了,这才稍稍安心下来,又问道:“这鼎叫什么名字?”
“九州鼎,你觉着如何?”
陶小吴差点吐血。
那紫青真人哈哈大笑,道:“原本是送给你镇压你那洞府的,你既然不要,我就收回了!”
陶小吴一听,顿时反应过来,急忙喜道:“多谢师父!”
所谓洞府,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空间,甚至勉强都可以说是一个半独立的世界。
有着这件九州鼎,镇压洞府,那简直是再适合不过了!
紫青真人一挥手,陶小吴的身形飞快后退,一眨眼之间,就已经重新出现在了太典山上。
依旧站在那空青南星两女身边,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他打了一个盹而已!
甚至,空青南星两女都没有发现陶小吴刚才已经消失了一会儿,经历了不少事情。
她们只以为眼前一个恍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公子?”
陶小吴刚刚想要说话,就感觉到了什么。
和空青南星两女一起抬头看了过去,无数的蒙蒙细雨从天幕落了下来,沙沙作响。
一股缥缈却又真切的喜悦随着细雨落下!
这种喜悦贯穿一切生灵,甚至就连草木都为之欢欣。
天际之间,那夜幕之上,出现了一颗紫色的亮星,其大如斗!
陶小吴忽然有所感悟:“我要闭关,我要立刻修行,恢复伤势……
对了,这里有一颗丹药。你们拿去给长卿服下,能够治疗她的伤势!”
说着,将一个玉瓶取了出来。
这颗能够治疗长卿伤势的丹药,陶小吴自然是从紫青真人手中讨要的。
那想来治愈长卿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提那空青南星两女如何欢喜跳跃,陶小吴微微一笑,身形隐没消失。
……
“想要开辟洞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除了灵脉福地之外,更需要五行灵物……
要以自身五行,配合五行灵物,方才能够奠定洞府根基。
同时,也才能真正掌控洞府!
我现在已经收集了五行灵物,如今已经可以开辟洞府了!”
代表西方庚辛的剑丸,代表东方乙木的琼树,代表北方癸水的不氼灯,再加上代表中央戊土的巫印。
最后就是代表着南方丙火的九州鼎,或者说是九州鼎之中的人道之火!
虽然说这五方灵物有强有弱,但是五行已经俱全。
开辟出来的洞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顶多洞府之中的五行有弱有强而已。
不过这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任何一方天地,乃至于洞府,五行都各有强弱,形成不同特点。
反倒是五行太过平衡,倒是一点特色都没有了!
“那么我就开始闭关,争取一口气将洞府开辟出来!”
随着一个念头传过,整个太典山上下,都戒严了起来。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忽然之间就变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此时,太典山一脉的弟子都已经成百上千。
此刻尽数汇聚在朝晖峰脚下,探头向上看着,等待着祖师,也就是太典山之主陶小吴突破散仙,成就地仙!
今日就是陶小吴开辟洞府,成就地仙的时日了。
整个太典山都在震动不休,庞大的灵脉都在震颤不已。
陶小吴已经出现在了那灵山之中,庞大的琼树仿佛遮天蔽日的巨伞一般,覆盖整个灵山福地。
而巫火这般时候就已经在陶小吴的身中,和元神之火彻底合而为一。
在突破散仙,踏入地仙门槛之后,陶小吴的肉身力量已经彻底超凡。已经不再是强大元神的限制了。
甚至就在陶小吴踏入地仙门槛之后,元神御物之力,就已经暴涨到了十万石的极限。
然而这却不过只是开辟洞府的门槛!
毕竟人力有时而穷,人身有时而尽。
就算是成就地仙之躯也是一般!
所以,地仙要开辟洞府,以自身之内天地,和外界力量形成洞府,演化一方独立天地,这才能够让自己的力量更上一层楼。
而单凭自己的体内的力量,哪怕是十万石之多,想要演化出洞府,一方小天地,也都还是力有未逮。
因此,这就还是想借助整个太典山的力量!
此刻巫火和元神之火合而为一,陶小吴就已经是一个完全体的太典之主,金敕神灵,能够调动整个太典山的力量!
只有这般庞大的力量,在转化之下,不断地扩张内五行,方才能够开辟洞府。
此刻就能够见到一圈圈的五色光芒不断扩张!
而原本数千万里的,太典山的力量投影在冥土的灵山福地却像是漏气的气球一般,不断萎缩!
毕竟,灵山福地终究虚幻,随着天地变迁,终究不过会成为泡沫。
而洞府虽然小,然而却是独立空间,或者说是依附于此方世界的半独立空间。
受此方世界的影响就会很小了!
一波波的五色光芒如同涟漪一般的扩散出去,冲击在陶小吴身前的五行灵物之上。
琼树出现,那不氼灯,飞剑,巫印,乃至于一团火焰,都出现在了陶小吴周围,代表着五方五行的宝物,此刻轰然都爆炸了开来。
仿佛开天辟地一般,整个灵山福地也都在这一瞬间如同泡沫一般的爆炸破碎开来。
就在外界,大雨忽然倾盆而下,浇的数百太典弟子们浑身湿透。
然而此刻却无一人躲避,都是面含热切的看向朝晖峰的方向。
谁都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只要开辟洞府成功,陶小吴就能够景升地仙。
而地仙相当于散仙,那完全是一个质的飞跃,不论从力量上,还是从影响力上,都是一样!
:。:
巫中仙 第二十七章
有些不恰当的比喻,散仙有些像是有钱人,不管你再有钱,如果你没有实业,对于社会的影响力都很小。
但是如果你有实业,影响力就会成百上千倍的扩大。
尽管每个人都对陶小吴有着很大的信心,但是此刻事到临头,都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不过他们也都没有紧张太久,忽然之间天际放晴,云散雨收。
一轮七彩虹光就出现在天幕之上,仿佛将整个太典山笼罩在其中。
那虹光之内,隐隐约约的还可以看到楼阁宝树,森严宫殿,还有那青山隐隐水,绿水幽幽!
“那是洞府,洞府成了!太典仙人已经成就地仙……”
朝廷派来观礼的使臣喃喃自语。
而此时,太典山上下都是欢呼一片了!
一个里许大小的空间就已经出现在虚空之中。
虽然没有太阳,然而却有着光芒从天幕透下。
一座天宫仿佛都在重重云雾之中,上下翻滚。
话说在原本世界秦汉隋唐那些早期宫殿,比起后来明清宫殿看起来气势恢宏壮观的多了。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放在这世界也是一样!
因为,早期这些宫殿,都矗立在高台之上,再加上飞檐极深,颜色素朴,看来就是恢宏大气。
而到了后来,宫殿虽然还是有着高台,然而那高度么,却就减少太多。再加上飞檐缩水。
虽然是建筑技术的进步,然而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差的远了。
最后当然是清代将故宫颜色涂的是如此鲜艳刺眼的红黄之色,这就怕是品味问题了吧……
而陶小吴这里的宫殿却是形制高古,白墙黑瓦,三层迭起。
这宫殿坐落在层层云团之上,尽管此时这洞府不过里许大小,然而却当真有着一座天宫镇压四方的感觉。
而这一切,却都仿佛是陶小吴泥丸天宫真正的具现在了这方世界一样!
这不是好像,本来就是!
这开辟的洞府,本就是陶小吴的泥丸天宫,在体内五行元力具现而出,配合五行灵物,在虚空之中所形成的洞府空间。
此时陶小吴就身化洞府,整个洞府都是陶小吴,而陶小吴也就是这个洞府。
一直到陶小吴的身形一动,无中生有一般的出现在了天宫大殿之中。
而是在那大殿深处,宝座之前,有着一具青铜大鼎。
鼎器之内金色火焰却像是水波一样的翻滚不休,看起来就像是被彩灯照耀的喷泉。
这座大鼎当然就是九州鼎了!
而其中喷涌不息的,就是巫火,也可以说是太典山的灵脉力量。
太典山的灵脉就是巫火的燃料,支持巫火不断燃烧,维持着整个洞府空间!
一棵树苗仿佛就生于这大鼎之中,翻滚的水汽之内。
只有三尺,看起来就仿佛翡翠宝石雕刻,青翠可爱。
一点也都看不出那原本的狰狞模样!
“这时候,这看起来方才有着几分的琼树模样!”
陶小吴笑着,坐上丹陛宝座,闭目而坐。
随着陶小吴开始重新归位,主持修炼。
地脉灵气加速汇聚而来,青铜大鼎之中咕咕咚咚的冒泡。
金色的光芒从其中升起,弥漫大殿,最终散入这天宫之外的云层当中。
肉眼可见的,外面围绕的云层范围就在扩大。
整个洞府的规模也都随之不断扩大!
“看来,这洞府虽然说是已经脱离了这方天地世界,但是却也不是独立而存在啊。
还需要靠外界的灵气支持才能维持……
是了,我知道了。当洞府什么时候扩张到了可以形成自我循环,自给自足的时候,恐怕就是演化为洞天了吧?
那个时候,我就能够从地仙晋升为天仙!”
想到此处,陶小吴忽然就明白了那紫青真人早先所说的拿下太乙仙界之后的机缘是什么了!
单凭三百里太典山,足以支持陶小吴的洞府而有余了。
但是三百里太典山地脉,却是不可能支持陶小吴的洞府演化为洞天的……
同时,陶小吴也越发清楚,后来的末法之世到底是怎么来到了!
他的洞府都要消耗太典山地脉,才能维持。
而要成就洞天,怕是不需要千里地脉?
这天下这般灵脉到此才有多少?
都被这些古仙人截获了。
也就难怪后来的仙人们走不了这种开辟洞府洞天的景升路子,只能另开蹊径。
也就难怪后世的灵气不断衰弱了!
“修行者,当真是天地的大贼啊!
我记得无数后世修行者为末法忿忿不平,痛骂苍天不公。
然而现在看来,其实不过只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陶小吴心中感叹,怕是紫青真人那些仙人们也看到了这一点吧?
“算了,吃过一次亏之后,紫青真人他们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会不想办法解决!
他们想要吞并太乙仙界,估计就是因为如此……
那么为什么要吞并太乙仙界?
时空分支如此之多,随便吞噬哪个不行?非要找那光明天父坐镇的硬柿子?
或者说,其他那些时空分支本源太弱,就算是吞噬了,也很难提高大虞主时空的力量?”
陶小吴心中越想越是觉着有可能,不由得深以为然!
就在这个时候,陶小吴低头向着那九洲鼎望过去,忽然就发出了咦的一声来。
原来不经意的看到虚空之中,有着丝丝白色的火花,从虚无之中而来,落入九洲鼎当中。
陶小吴目光随着向虚空看去,目光仿佛在一瞬间穿透了虚空,看到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当中。
在那里,阳光晴朗,一个少年皇帝率领着无数群臣,前往太庙拜祭:“嗣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拜祭太祖!”
随着这声大喝,大淅文武百官相继上前,拜倒在地。
景象随之破裂!
陶小吴此时回过神来,望着自虚空之中飘过来的人道之火,一时间若有所思!
“原来这个九洲鼎还有这般用处啊,即使隔着时空,也能够给我送来源源不断的人道之火!”
这么说来,只要那时空之中,大淅一日不灭,就能够一日为陶小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了!
巫中仙 第二十八章
此时,陶小吴默默闭目,稍稍体会了一下。
“隔着时空,能够为我提供的力量,只是大约相当于百万石……”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百万石的气运着实不多!
这就是陶小吴猜测原因了!
不过对于个人来说,百万石的气运已经很多了!
几乎相当于一个新的太典山!
毕竟太典山虽然大,但是地脉灵气也不可能截断,为陶小吴一人所私有。
“也就是说,我等于是有着两个太典山在为我源源不断的提供力量,支持我的洞府进行扩张!
说起来,我那位师父对我还真是不错啊!”
陶小吴这么想着,回过神来。
看向天宫大殿的入口处,此时,空青南星两女笑靥如花,带着刚刚苏醒的长卿缓缓走过来,一起向着陶小吴行礼:“恭喜公子开辟洞府,从此为一界之主!”
陶小吴哈哈大笑,道:“区区洞府,如今不过里许方圆,还说什么一界之主,传出去让人笑话!”
“洞府虽然小,然而只要开辟,就是根基,大不了日后慢慢扩张便是了……谁家洞府不是从小到大的!”南星不以为然。
陶小吴的目光望向长卿:“这位长卿姑娘,沉睡如此多年,今日醒来,可喜可贺。
再加上我开辟洞府,可谓是双喜临门,当大贺一场。
就让山下那些弟子,今日都能来我这洞府之中,也算是看看祖师洞府!”
“开辟洞府这般大事,不只是我们关起门来相贺,怕是很快就有着许多贺客都会赶来!”
……
陶小吴开辟洞府,真正成就地仙的消息飞快的传回了咸安,传入到了那天子虞宿的耳中。
时空副本之中过去了十年之久,这大虞主时空,却也过去了三年。
只是短短三年时间,年纪也就不过才近五十的虞宿,已经头发花白,看起来要比三年前老了起码十岁不止。
这三年以来,大虞朝廷虽然已经平定了天下,重新君临四海。
然而虞宿的日子却不怎么好过,新打下来的土地进行的种种改变还算顺利。
然而一旦涉及到了宛阳,青齐幽冀等帝国腹心之地的时候,就变得困难了起来。
这里是朝廷腹心,也是当初最为支持虞宿登上皇位,重建大虞的所在。
这里也是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最为强大的地方。
虞宿刚刚提出清丈天下土地,各地都纷纷反对,乃至于发生了无数叛乱。
以至于到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大虞的军队都还没有一天闲着,到处在镇压平定叛乱。
虞宿当然不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也有着一个同行,和他遇到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那就是光武皇帝刘秀,也是在开国之后,清丈田地就立刻遇到了多如牛毛一般的盗匪反叛。
那些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们的各种反扑。
尽管光武帝刘秀以铁腕手段将其都镇压了下去,但是进一步的动作却也很难再实行了。
经过那位光武帝刘秀动用了不少很巧妙的手段来对付这些强大的地方势力。
比如提倡儒学,将这些豪强功臣家族改造为地方经学世家,将其由文化武,消弭其武力。
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道德要求……让各地豪强大族都不得不转变为经学世家,为了名声也只能减轻对地方百姓的剥削。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整个东汉也就不过维持了短短一百多年,不到两百年的时间,这还没有刨除汉献帝那三十年的傀儡时间。
此时虞宿当然不会知道这些,而且他的底气要比那位光武皇帝更加足的多。
因为他有着天庭作为盟友助力,因此虽然面对天下各处此起彼伏的叛乱有些焦头烂额。
但是此刻他还有着足够的心气,一定要打压削弱地方豪强大族,留给后世子孙一个干干净净的江山!
此刻他听到陶小吴已经成就地仙,在太典山开辟出了洞天之后,沉默良久,终于缓缓说道:“从此之后,那位通真先生,算是真正的仙人了,超脱物外……”
散仙虽然逍遥,但是毕竟还是生活在红尘俗世,或者说是这方物质世界之内,依旧还要受到千丝万缕的影响。
然而地仙却就不同,开辟出了洞府,就相当于自己开辟了一方小世界,从此可谓是自给自足,很少再受到红尘俗世的牵绊和影响了。
这让虞宿感概之余,却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种打乱了计划的感觉。
原本在他的计划当中,陶小吴可以作为太子日后登基以后的强大助力。
然而如今一旦成就地仙,受到现实物质世界的影响就很小了。
恐怕很难再助力太子了……
虞宿这般想着,却是开口缓缓笑道:“通真先生乃是我和皇后当年的故人,更对太子有着教导之恩。
如今成就地仙,此乃大喜之事。派人前去贺喜,对了,加其封号为护国天师。
嗯,反正那都是巫越无人之地,就将太典山周围千里都封给天师,为其道场吧!
嗯,对了。阿朗如今也都九岁了吧?让他去太典山,也让天师好好帮忙调教一番。”
这话传出,就让李常侍微微愕然。
所谓阿朗当然就是太子长子虞灵,小名叫做阿朗。
太子长子,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日后的太子,皇帝。
怎么可以将其送到太典山呢?
然而看着那虞宿主意已定的样子,李常侍也不敢多问,隐隐猜到了也许国家有着留条后路的想法。
政治家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也许虞宿对于自己和地方豪强大族势力的战争,有着必胜的信心。
但是多留一条后路,以防万一还是需要的!
“喏,臣这就去办!”
李常侍恭敬应下,直退出殿门,方才转身离开。
而虞宿却是站在窗前,也不知道想了一些什么,叹了口气,目光迷离起来。
……
太典洞府,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辉光当中。
虽然规模不大,然而云层翻卷,天宫飘荡在其中。
整个天宫都仿佛笼罩在巨大的光圈当中,又仿佛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光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