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中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雪满林中
无他,要知道修行不仅要有功法,其他条件资源,比如法侣财地,这些也不能缺少。
没有资源,如何能出高手?
所以他再认出了陶小吴是妖魔之后,不惊反喜。
一旦做局能够把陶小吴抓住,或者诛杀,上报到陆静宫主那里去,必有赏赐。
然而怎么样也都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是一脚踢翻落水狗,却不料踢到了史前恐龙身上!
“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否则的话,你当知道下场!”陶小吴淡淡的道。
那石河当然知道落在这种妖王级数的存在手中,挣扎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陶小吴有一万种办法炮制他生死不如!
因此,这石河老老实实的回话。
不论是陶小吴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只求一个痛快!
陶小吴问过了,正要随手将这家伙了解。
却就在这个时候,一旦乌云迅速接近,乌云之中洒下金光:“石河节度使可在?陆静宫主有命,命尔等集结三百妖众,三日后在林下山汇聚,攻打光明教,不得有误。逾期不至者,格杀勿论。”
陶小吴看了那石河一眼,随手将其灰灰了结。
这家伙不老实,陶小吴可不想其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虽然不惧,但是也麻烦!
数十个金色的扭曲,宛如云气一般不断变化的字符就飞了出来,没入到了陶小吴的天宫当中,化为天宫顶上的一颗颗星辰。
“据说云纹龙章总共十万八千个,我从那空青南星两女,再加上长卿三女手中,学到了三千个。
此时,若是我将所有云纹龙章学全,是不是就能够恢复前世的力量?踏入天帝级数?”
虽然这么想着,陶小吴却是身形一动,已经化为一道乌云飞出。
只要修炼到人仙境界,就能够变化如意,更不要说如今的陶小吴了。
他化作那石河的模样飞出,大声道:“小妖听令,使者还请下来一叙,好让小妖一尽地主之谊!”
“贤弟不需客气,我还要到其他地方传令,日后再来叨扰贤弟!”
这般说着,那乌云已经飞的远了。
陶小吴落了下来,心道这家伙运气好。
若是当真骗下来,说不得也要宰了,看看这妖怪身上有多少云纹龙章!
跟着又想到:“看来是那些光明教闹的太厉害,惹恼了这些妖族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妖族到底聚集多少人马?是不是要和光明教大战一场?”
不像是石河这种妖族节度使,巡察使,都是一些散兵游勇,乌合之众。
像是那些宫主,殿主等等,都是各大妖王麾下嫡系,真正有着固定地盘的妖物。
那陆静妖宫的宫主要下面各路人马集结人手,一个不好就是上面的妖王,甚至可能是天妖下令,和光明教开战。
不过也说不太好,说不定也是那陆静宫主自己的决定!
“哦,我原本还以为这方世界没有什么好呆的了。
现在知道这些妖怪们身上有云纹龙章,那就不能错过了!”
一个石河这样的节度使级数的妖怪,身上就有着数十个云纹龙章。
这种级数的妖怪在这方时空副本之中怕不是有成千上万那么多,那岂不是有着数十万的云纹龙章?
更不要说再加上什么宫主,殿主,府主,妖王,天妖了。
不对,应该是有很多重复的!
莫非是那天帝玉弶在陨落之前,将云纹龙章故意散落到了这方世界?
否则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好事?
祂就不怕被其他几位天帝知道,截胡么?
这问题,陶小吴一时间也想不通,只能放下,暂时不去多想。
通过审问那石河,陶小吴才知道这节度使府上还关押着不少活人。
一些是用来做吃食的血食。
不过更多的却是用来服侍石河的!
毕竟,那些妖怪粗疏,智慧低下,想要过的舒服,还得人族服侍。
陶小吴一路走过去,遇到那些小妖,随手杀了,收割云纹龙章。
这就发现,每一个小妖身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云纹龙章,修为越高,掌握的云纹龙章越多。
而且,陶小吴很快就发现了重复的云纹龙章。
不过就算是如此,将整个所谓的石河节度使府清理了一遍,陶小吴所掌握的云纹龙章也多出了两百多个!
巫中仙 第四十四章
不像是空青南星两女传给陶小吴的云纹龙章是成体系的,阐述了乙木之道。
而陶小吴现在所收集的云纹龙章却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
不过陶小吴也不在意,随着自己收集的足够多,总能拼凑出一条新的法则!
将那些活人放出,陶小吴原本也没要在意,不过随手而为之。
不过他很快就在一间囚室之中看到了一个儒生,身上居然有着丝丝浩荡之气,化为火焰。
“咦,人道之火!虽然很弱,但却是实打实的人道之火……这是一个真正大儒啊!”
就见这儒生也不知道被关在这囚室当中多久了,然而看起来却是气定神闲,依旧在笔耕不辍。
没有纸笔,居然就在墙上地上书写,到处写的密密麻麻的。
便是陶小吴开了牢门,直接走入进来,这儒生也恍若不觉,依旧运笔如飞,在地上书写着什么。
“考之《尚书》,帝曰“格汝舜,格汝禹”,名其臣也……”
陶小吴自己本也就是儒学大家,在大虞主时空,也被儒门公推为天下奇才,一代大贤的,学问自是不差。
其他人看起来仿佛天书一般的东西,然而却让陶小吴,看得有趣,不由入神看了进去。
这满室之中都是文字,陶小吴随意扫眼看去,原本漫不经心,渐渐的就变得凝重来起来。
“夫人生则有父,壮则有子,父子与己,此《小宗伯》三族之别也……
舜典古时《尧典》、《舜典》本合为一篇。
故“月正元日,格于文祖”之后,而四岳之咨必称“舜曰”者,以别于上文之“帝”也。
至其命禹始称“帝曰”,问答之辞已明,则无嫌也!”
陶小吴看到这里,也都不由得微微感叹动容,说道:“先生这是要重新阐述儒门亲亲之谊么?”
此时这儒生终于感觉到了陶小吴的到来,抬眼来看,正好听到陶小吴询问,不由得站起,肃容道:“亲亲,治之始也,不敢不正!
当今衰乱之世,圣教衰微,更是不敢不正!”
陶小吴微微颔首,笑道:“诚然,治世之道,以正人心始!”
中土文明和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最大的特征本就是最初以血缘维系的。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本就是由家及国。以家族血缘而延及国,乃至于天下。
最终构建成了如此特殊的文明!
而儒家一切的礼仪,都是维系这个所在!
而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亲亲。
前一个亲是动词,亲热,亲切之类的意思。
后一个亲就是名词,简单来说就是是亲戚。
这个儒生从引经据典,从上古时代,尧舜禹之间的血缘关系,阐述这般亲亲之谊!
也许放在现代社会,这些东西也许会觉着陈旧无聊过时。
然而在这个副本时空,人道衰微,妖族横行,百姓沦落到妖族血食口粮的地方。
这般阐述亲亲之谊,就有着现实之意了。
中土之人亲亲,互相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都是所谓上古圣王之后,所谓华夏贵胄,神灵后裔是也。
可是和那些妖族没有半点血渊关系的!
理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看起来没有半点作用。
但是再有些时候,所能发挥的作用,又超出一切想象,甚至超出武力!
从陶小吴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得知,这方世界人道衰落,儒学也衰落到了极点。
这儒生似乎想要重振儒学,再立纲领!
忽然之间,陶小吴心中就生出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来:“此事大有可为,是我的机会!”
想到此处,不由得微微一笑,道:“那些妖怪已经被我收拾了,先生可以回家了。
不过这些书稿宝贵,不能遗弃在这里。
就让我帮先生一把吧!”
说着随手一挥,整个房间当中威风吹起,无数灰尘凝聚,化为一本书来,居然将囚室当中所有文字都转录书中。
这等手段,神乎其神。
看来没有搬山断岳来的震撼,实则不然,这其中所蕴含的力量掌握,物质转化,远在斩断一座大山之上!
只是这儒生外行,虽然惊骇于陶小吴居然有着如此手段,不过依旧是外行看热闹而已,并不知道这其中代表着什么。
他欢喜的抱住那书,连连向着陶小吴致谢:“我被关在此地三年,全部心血都在这些文字当中,此书一成,我无憾矣!
是了,那妖怪如何了?”
陶小吴笑道:“先生大才,日后推翻妖族,赶走景人,重建圣道还需要先生出力,如何敢说无憾?
至于那些妖怪,好叫先生得知,都被我杀了!”
这儒生浑身一震,就算是陶小吴走到这里,让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亲耳听到陶小吴说这些,也不由得让他震撼起来。
他失声叫道:“那还不快走,这些妖魔最是记仇不过……”
陶小吴淡然笑道:“先生放心,这里的妖怪都被我杀光了,一个也没有留下,段时间不用担心走漏风声。”
这儒生愕然望过去,怎么也都想不到陶小吴这么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温和有礼的人居然是这么一位煞星。
这里的怪物可是起码有着数百之多!
最终这儒生也只是一跺脚:“杀得好!
就只能妖怪吃人,人便不能杀妖么?”
陶小吴再次露出一个危险,在这儒生的眼中显得越发高深莫测:“那么先生想不想拥有抗衡妖物的力量呢?”
这话顿时让这儒生愕然:“我?”
……
孟阳城,乃是孟川这一府的府城所在。
也是驻扎着重兵。
相比于其他的县城或者乡村来说,可谓是安全了许多!
不仅城高池深,而且城头上更是架设着数十门大炮,黑黪黪的炮口对准了外面。
更是有着全身铠甲,装备鸟枪的士兵来回巡逻。
也让一般的妖怪不敢轻易冒犯!
此时,陶小吴和那位叫做李广素的儒生都已经来到了这座城中。
陶小吴猜测的不错,这位李广素确实是一位颇为知名的大儒,原本世居孟阳。
巫中仙 第四十五章
不过却是在一次出外访友的途中,被那石河给劫走,抓回了所谓的节度使府中。
这石河狡猾,也要比一般的妖怪更有见识。
将这李广素抓回去之后,并没有杀了吃掉。
而是留在府中囚禁起来,让他教导府中小妖念书识字,大约也是认识到了读书识字的好处!
不过还好,最终被陶小吴救了回家。
“你可知道,在当年的大虞时代,儒生们是有力量的!”
陶小吴浅浅的笑着,面前摆放着一杯清茶,对李广素说道。
李广素静静听着,陶小吴今天所讲的一切都是他隐约在古书上看到,却是语焉不详的东西。
毕竟距离大虞时代过去已经两千多年来!
此时,两人在李广素的家中书房,对面而坐。
陶小吴将那李广素送回家的时候,那李广素的家人三年都没有见到李广素回来,早已经认定他死了。
却没有想到能够见着他回来,自然是喜极而泣,对于陶小吴也是充满感激。
而李广素家中也只能说是小康之家,算不得豪富。
毕竟,李广素家族心念前朝大齐,一直不肯出仕景人朝廷,能够维持这般家业,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这书房也是陈设简单,并没有什么奢华布置,不过却是窗明几净,让人舒服。
“圣教何以衰落?只是因为没有力量了而已,世之显学,必与天理道德所感应,生出力量来!”
这里所谓的圣教,当然是指儒教。
所谓圣人之教是也!
自古以来,儒教就被这般称呼。
这般说着,陶小吴手中一团火焰生出,看似只是一个小火苗。
然而在光天化日之下,却也不能遮挡光芒,让整个书房再没有半点阴影角落。
“这火焰……”
那李广素见到这般火焰,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生出了一种亲切而又感动的感觉。
仿佛这就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东西一般,伸手想要抚摸,然而却有些萎缩。
就在这个时候,窗外传来“啊”的一声惊叫。
就见陶小吴手中这朵火焰忽然向外飞出,飘入窗前偷偷摸摸偷看的一个少女额头!
“摇玉……”
李广素失声惊呼。
那少女身边还有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刚才一起凑到窗前偷看,见到一朵火焰飞入自己姐姐的额头,也是不由得失声叫了起来:“姐姐!”
原来这正是李广素家的一对儿女!
他的家中只有一个妻子,一双儿女,外加一个老仆。
大女儿摇玉已经十六岁,本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只是因为李广素出事,因此守孝耽误了。
小儿子叫做虎头,却也不过七岁,还没有正式进学,因此也没有起大名。
这刻见着李广素父子惊慌,陶小吴却笑了起来,道:“恭喜李先生,虎父无犬女。
令嫒定然是一位才女,论起儒学造诣,不再先生之下!”
那李广素愕然,再看到自己的女儿也是一脸懵逼,没有丝毫伤势,稍稍放心一些。
问道:“陶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陶小吴不答,看向少女。
那李瑶玉原本懵懵懂懂,然而那火焰落入识海当中,大放光明,照耀身心,一股浩然正大的气息就从心底生了起来。
忽然之间,福至心灵,推门走了进来,拜倒在地:“多谢先生!”
陶小吴哈哈大笑,伸手虚扶,将少女扶起。
心中同时也感叹了起来:“没想到,当真没想到。
这李瑶玉居然有如此资质,能够勾动人道之火主动飞去。
此女心性不凡,若是男儿身,放在好时代,说不定就是一位大贤。
可惜了!
不过,也幸亏遇上了我,否则怕是要明珠蒙尘,宝玉怀瑕。”
没错,陶小吴手中刚才那一点火焰,正是人道之火!
人道之火,生于人道,是对王朝的心念凝聚。
甚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王气!
儒道本是人道,是中土两千年来维持人道运行的约束力量。
如果说汉儒之中还夹杂着神道力量,那么到了宋儒,就已经完完全全的是人道了!
这方世界各个时空也是差不多!
很多人会以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儒学就一帆风顺,统治中土意识形态将近两千年时间。
实则不然,在汉末之后,随儒学崩溃,所谓一线不绝如缕,一直到宋代才再次复兴。
甚至宋儒们尊称唐代后期的韩愈为韩子,号称文起八代之衰!
后人以为这文起八代之衰,是说其散文成就,其实说的是其儒学成就。
苏东坡的评价原文为: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算是一位承上启下,上承汉代儒学,下启宋儒的人物。
到了宋代,各种新的儒学思想蜂拥而起,关洛,王学,理气等等不一而足,最终由理学一统天下,这才一直维持到清末。
而在这方世界更是如此,从大虞时代之后,玉弶神庭倾覆,儒门丧失力量,再加上对于自身的怀疑,同样陷入崩溃之中。
也同样过了四五百年的时间,方才再次复兴。
只是和宋儒抛弃了汉儒的神学一般,同样也抛弃了大虞时代的神学东西,化为纯粹的人道学问。
不过儒门虽然从此复兴,主导官方意识形态,然而从此之后,却也失去了力量。
而陶小吴现在要做的就是,复兴儒门之力,并且借助儒门之力,杀光妖族,收集云纹龙章!
否则,凭他陶小吴一个人,如何能够对抗妖族那七大天妖,三十六妖王?乃至于数以千百计的妖族府主,殿主,宫主?
更不要说,还有光明教在一边虎视眈眈。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己是玉弶天帝转世,那儒门本来就应该是自己所掌握的力量才是!
也许有些中二会抗拒前世的身份力量,认为前世和今生没有一点关系,拒绝接受前世种种。
而陶小吴却绝不会如此,只要对他有利的东西,陶小吴就不会不拒绝!
巫中仙 第四十六章
更不要说,其他几位天帝转生,对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了!
天帝启对他心怀恶意,陶小吴相信其他几位天帝转生若是知道他身份,怕也是不会放过他。
人心如此,就算是他陶小吴站在这个位置上,也不希望有着老对手成长起来,威胁到自己。
从这一点来看,陶小吴其实对于紫青真人都不是那么相信。
为有自己强大,有着自保之力,那才是真的!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陶小吴还记得自己当初占卜的那一个山地剥的卦象。
果实成熟了,自己不去摘,就会被人摘掉!
而这也是如此,他放弃自己强大的机会,那么日后死到临头,也不要后悔!
存在着这种复杂的念头,陶小吴含笑的看着这个少女,对李广素的道:“可惜你这个是女儿,否则日后必成大器。你可知道这火焰是什么?”
那李广素隐约已经知道这火焰不凡,闻言急忙请教。
“此乃儒门之火,又被称之为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那李广素听得肃然起敬,终究两个世界有别,虽然都是儒门,却并没有听说过这般说法。
他不由得请教,问道:“此乃哪位圣贤所言?记载在何方典籍之上?”
陶小吴笑道:“此乃大虞之时,一位叫做通真子的圣贤所言。”
他说这些话也不嫌脸红!
不过其实真论起来,陶小吴这也倒不算是吹牛,如今在大虞主时空,他在儒门之中地位极高倒是真的。
尤其是如今大虞主时空,陶小吴和儒门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不朽和四句早已经被儒门弟子奉为圭臬。
儒门衰落的此时,更是有着无数儒门弟子隐约之间将他视为新的圣贤!
“通真子,这是那位大贤?我等怎么没有听说过?”李广素好奇,开口问道。
“这位通真子大贤,乃大虞时代之人,郡望蘅郡,曾经得到过当时大将军荀当侯梁冒的征辟,也被朝廷拜为博士。”
陶小吴将自家的经历改头换面的说了出来,微笑说道:“你可听说过三不朽,四名言?”
“哦?”这李广素越发好奇。
本来听说这位通真子大贤说出过浩然之气,已经让他为之震撼。此时听说还有什么三不朽,四名言就越发想要知道。
“敢请教?”
“所谓三不朽,乃是立言,立功,立德。”
陶小吴有意说的缓慢,让这李广素有时间体会。
果然那李广素很快就咀嚼出滋味来,叹道:“这真的说出来圣教弟子的所有抱负了!”
陶小吴笑道:“除此之外,还有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
如果说三不朽还只是让李广素赞叹的话,那么这四名言就让李广素整个人痴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陶小吴觑得空子,微微一笑,一弹指之间,又是一朵人道之火射入这李广素眉心。
那李广素顿时觉着光明充满,一道浩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力量仿佛就从心田当中升起。
一道淡淡的光芒,就从李广素眉心浮现,震荡着迅速弥漫全身。
陶小吴心中赞叹。
那李瑶玉虽然也许体质更加适合这人道之火,然而论起学问修养,养气功夫来,或者说对于人道的理解,却是远远不及乃父的。
在陶小吴的理解当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其实就是人道力量!
而人道力量宛如洪流,冲击而过,摧毁一切。
同时也是不论人,神,仙,鬼等等的基石。
人道之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其这般霸道,方才有着所谓的浩大,充塞。
陶小吴犹自记得,那紫青真人叹息说过,自己也许走错路了,那光明天父的路子才是正确的,所以在五大天帝的转生之中,光明天父最是强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