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而1926年光f1战斗机的订单就达到175架,加上其他机型以及改良、升级的需要,新整合完成的联合飞机厂至少需要提供300架飞机,正因为来自内部的需求就已经如此庞大,所以他们根本顾不上空军那些3架、5架的小订单,全部甩给菲亚特去执行了。
20辆坦克订单推掉的理由也同样如此,联合战车公司(含坦克和装甲车)正在进行生产线改造,大部分技术力量去研究新的克里斯蒂悬挂坦克,其余技术力量用于生产沙地轮式装甲突击车,上面将装备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这个订单一发就是200辆——谁还顾得上去菲亚特那些小坦克啊?
或许只有联合摩托是真心诚意地在接单,先前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已突破了1万辆大关,现在根据孔蒂尼的意见推出了中期改款,不仅继续在意大利畅销,还打入了法国、奥地利、希腊、瑞士、捷克、德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9国,甚至比原设计厂宝马公司卖得更好,再加上设计改良和出道早,还有人传言宝马的产品是山寨货——让后者郁闷得直吐血。
而军用的联合力量挎斗摩托车得到了军队和行政机构的喜欢,继意大利陆军订购了1000辆之后,宪兵、国王近卫军和警察系统均订购了200辆,而石油警卫系统也订购了600辆,订单排得满满当当,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所以大家都看好联合摩托1926年能成为a类企业。
“兵员最多的是石油警卫,我还得知有很多德国军官到意大利来服役,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都办理了退役手续,真心诚意地成为一名雇佣兵,但据我所知,西克特把这批人管得很紧,所有程序、管理、制度和条例全都是正规化的,和现役毫无区别。”
老阿涅利一惊:“英法不管?”
“懒得管,超编1-2千人不是很正常么?再说就德国防卫军现在的表现,军界都在耻笑他们,只有小齐亚诺把他们当个宝。”
“他为什么不雇佣意大利军官呢?”
“雇了,不过数量只有400多人,因为没人愿意去吃苦啊……”小阿涅利耸耸肩,“大家只想去小齐亚诺麾下镀镀金,赚点钱,谁愿意去吃苦?如果舍得吃苦,为什么不去利比亚派遣部队呢?那里同样要去北非,但干得好可以升官,小齐亚诺又不能给他们升官!据我掌握的情报,他把义勇军力量编入1000多人后,现在大概有4000-4500石油警卫。”
这里小阿涅利根本不知道孔蒂尼会把人员膨胀到7000人以上,也不明白他所没看到的、那些不穿军装的警卫还占用了很多的编制。就在这几天,根据孔蒂尼的部署,已有40多架f1战斗机前出到的黎波里一线进行部署了,除了飞行员和地勤,第一批以老兵组成的石油警卫共计一个营也部署到了的黎波里港。
他们身着全套黑制服,很好区分,但整个港口除黑制服之外,不穿黑制服的也有很多是为石油警卫服务的。小阿涅利更看不到的一点是,输油管道现在已在紧张地铺设之中了,联合集团采用的是倒铺法,先从港口这一段铺起,然后顺着利比亚沙漠走,一直到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边境线为止——这一段大概是500多公里,孔蒂尼估计至少要到8月份以后才行,那时候他的部队将完全成军,阿尔及利亚油井也会装上采油措施,对法国人摊牌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了。
“对他的部队留意一下,我相信墨索里尼不会对此视而不见,小齐亚诺要揽兵权的野心似乎有些太急迫了。”
“急迫?”小阿涅利不解,“不就是区区警卫么?”
“你这么想,政治家可不这么想,就算墨索里尼不这么想,他手下难道不会想歪——那几名干将可一直在你争我夺。”老阿涅利淡淡一笑,“靠这个干不倒小齐亚诺,不过给他添点堵可以少给我们找其他麻烦,他总是拿那些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与我们喋喋不休地叫板,我感觉甚为厌烦——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也觉得是。”
老阿涅利最后补了一句:“不过造住宅、开发房地产可以学,似乎也是一条生财之道啊……”





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一章 背后一刀(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地中海霸主 !
“利比亚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们的人和当地部落武装接上头了么?”
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内,大不列颠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吐出一个烟圈,慢条斯理地问约瑟夫·奥斯汀·张伯伦——后者现在正任大不列颠外交大臣。
在两年前的动荡中,由于保守党和自由党在经济问题上的失分,传统两强第一次丢掉了首相宝座,让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获得了组阁的权利,并前前后后当了10个月首相,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这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从此工党取代自由党变成了英国政坛上第二大政治力量,然还不能动摇保守党的地位,但自由党的势力却被急剧打压下去。
纠结于领导人个人才能导致政党兴衰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国家力量:正因为一战后大不列颠丧失了号令群雄的实力而转而开始变得保守与封闭起来后,始终恪守自由竞争的理念便显得有些迂腐了,英国政府不是没尝试过继续维持自由贸易、继续提高英镑地位、继续坚持金本位的措施,但除了让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外,就是国内经济衰落、失业率高涨,本来想维持的金本位也维持不下去,让各路投机资本家卷走了不少钱款——这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孔蒂尼和联合集团投机倒把。
虽然联合集团其实赚得不多,无非就是一起赶了个热闹,甚至孔蒂尼自己都没有感觉,因为是里奥利用他访美期间做得调头生意,一家伙吃掉了70多万英镑的汇兑差异,打了个漂亮的闪电战,论操作实力算是非常漂亮。但英国人后来查到后感觉恼羞成怒——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利用金融搞投机倒把也就算了,现在连意大利人都敢压上来?真是岂有此理。
金融界对联合集团第二个看得不舒服的是联合集团插手金融市场的行为,这里有两笔账要算:第一笔是联合银行横空出世收购不少意大利中小银行的操作,这动了英国银行界的奶酪。
原本意大利银行业规模较小,所以如果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国际收支全部通过外资银行中转,这方面瑞士银行不是强项,强的是英国或法国银行,出于传统合作关系,意大利银行基本都通过英国银行尤其是三大行中转,但联合银行成立后,一下子撇开英国银行界,直接与华尔街扯上了关系,从亲英变成亲美,英国人一下子失去了每年几十万英镑的手续费收入不说,联合银行还自己开设美国分行,并利用联合集团的产业优势,让其他未纳入体系的意大利中小银行走联合银行这个渠道。
为什么华尔街对联合集团这么感兴趣,就因为他们发现孔蒂尼和传统意大利政治家完全不同,不亲近英法,反而亲近美德——在经济、金融上亲美国,在技术、工业、人才上亲德国,这就让美国产业界打通了与意大利的关系,并可以向中欧辐射。
第二笔账是对美贷款和意大利银行的高息揽储问题。孔蒂尼前前后后已向美国方面申请了将近4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准备再次发行1亿美元的企业债,哪怕按5%利息计算,一年利息开支就在2500万美元——相当于两艘上好的战列舰,而如果按照惯性,这些贷款都应该是流向大不列颠的。
至于为什么不向英国人借款,孔蒂尼一摊手:英国人借款条件没有低于6%的,凭什么向英国贷?可英国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联合集团在美国大量采购,所以华尔街大亨才肯以5%甚至4.8%的低息发放贷款,如果联合集团把这些订单转到英国,保证也给5%甚至更低的利息。问题英国那些又贵又差的工业破烂孔蒂尼看不上,他倒是看上了罗-罗公司的公司产业和技术专利,可高傲的不列颠人不肯出售,最后只能逼得联合集团拿着罗罗发动机利用德国工程师测绘后搞“自主创新”,这就是矛盾的一大根源。
如果大不列颠依然是自视甚高的自由贸易思想,说不定这批绅士会对联合集团向哪里贷款一笑了之,但现在大不列颠也开始贸易保护了,联合集团这点利益当然不可放过。
而联合银行高息揽储的行为更加剧了金融界的不安,3.75%的利率对意大利人来说,不过是加了0.5%,但对英法等存款利率普遍在2%左右徘徊的国家来说,3.75%几乎就等于翻了一倍,这立即将大量的资金虹吸过来——法国人对此意见不大,反正本来就是放贷过日,意大利人愿意付高息最好,英国政府普遍就感觉不可容忍了。
提高本国利率?那会抽紧银根,加剧经济动荡,增加政府债务的利息开支,可不提高利率,同样会资金外流,引发社会紧缩——在原本历史时空没有孔蒂尼这个吸金5亿美元的集团,美国人还会痛痛快快向不列颠发放贷款,现在一头是意大利人贷款向美国购买东西搞国内建设,一头是英国人贷款后增强不列颠工业实力试图和美国竞争,美国人当然愿意选择前者——同样是赚钱,为什么要给自己添堵呢?
所以英国方面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不断向意大利方向流动,用孔蒂尼的话说,联合集团是这股潮流的发动机:为了和联合集团配套,有关上下游产业单元的贷款也达到了2个多亿美元,同时因为联合集团很多货物从德国订购,这又让德国在道威斯计划后实现了资金快速流入。孔蒂尼自己也不清楚,就因为他大手笔的举债,造成了两年内将近10亿国际资金流的变化,并引起了不列颠人的不安。
英国人不是没想过弥补,在科孚岛问题上他们压希腊让步是想进一步拉近与意大利的关系,没想到意大利人把好处吃了,后续的回报却不肯给大不列颠,甚至还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这一刀就是石油问题。




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二章 背后一刀(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地中海霸主 !
确切地说,联合集团在石油问题上捅了英国人三刀,瞬间让英国人控制欧洲原油定价权成为泡影。
第一刀是联合石油的伟大发现,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油田发现的原油比英国人控制的伊朗石油距离更近、品质更好,而且据说储量更大——实际上伊朗储量更大,不过英国人还没来得及发现而已。
在欧洲主要强国中,俄国本来有油,但这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三股——一股伊朗石油,一股罗马尼亚石油(受英国资本控制)、一股东印度石油(荷属东印度的原油由壳牌公司开发,但壳牌却是英国和荷兰共同合资的),这三股石油的供应量都不算太大,加起来不到1500万吨,但足够满足欧洲需求了,现在两个油田一发现,瞬间就将这种控制体系撕扯得七零八落。
更糟糕的是,现在法国、意大利都在本国殖民地发现了石油,这就意味着战事英国通过石油工业卡两国舰队脖子的期望落空了——在地中海同时与意法两国为敌?即便英国人再狂妄也不敢这么布局。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意大利和法国的石油殖民地近在咫尺,而伊朗石油到大不列颠本土却需要绕大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的石油供应线(远东的东印度油田、中东的伊朗油田)反过来有被意大利和法国切断的风险。
第二刀是联合集团与苏联的石油贸易。由于苏联拒不归还沙皇俄国的欠款,所以英国和苏联的关系继续是冷冻的——麦克唐纳只是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他左右不了经济往来,而联合集团这一杆子打下去,巴库原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欧洲敞开供应了,更要命的是,联合集团还破天荒利用了两头采购的契机——一头向苏联采购石油、一头向其他国家(主要是德国)采购工业品交换石油,这就绕开了欧洲传统用英镑结算石油贸易的体系,相当于又在英镑已摇摇欲坠的国际支付货币地位上狠狠戳了一刀。
更绝的是,孔蒂尼对外贸易除了里拉结算外,其他全部用美元,动不动就是上亿,连苏联这样的国家也能打开通道——这让华尔街大佬们高兴地不得了,美联储都对孔蒂尼赞赏有加,认为他极大地推动了美意关系发展,甚至还破天荒在联合集团发行1亿美元企业债务时说好话,以私人名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是可信赖的投资品种——对一帮大佬说话时,用私人名义和官方名义有什么区别?这就让英镑雪上加霜。
第三刀是联合集团在部署完纽约现货市场远期多单后宣布了“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原则,限定了最低限价1美元和最高限价1.25美元,使目前在低位徘徊的国际油价立即开始抬升,按理说英国人作为输出国应感到高兴才对,问题是英国人鉴于上一年的教训,在石油上进行了套保——贸易市场看多、投机市场看空,用多空对冲来轧平头寸,对冲风险。
如果肯老老实1:1配比套保,无论怎么波动都不会额外损失钱,但人坏就坏在自作聪明,石油资本家们认为远期随着苏联原油增加、北非石油开采,未来市场原油供应将大大超过消耗,因此便在远期市场上押注了空单,头寸还非常大,连同活跃于市场上的投机头寸一起,重量达到了40多万张单子——平均价格不过才0.91美元,这40多万张单子中,联合集团持有11万张对手单,换而言之控制了四分之一的反方头寸。
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声明一出来,石油价格立即跳张,从0.91飞速回升到0.97,然后又在反复权衡后突破1美元。多空双方迅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但联合集团表示自己不是闹着玩的,立即宣布了7个石油储备基地,每个都是千万桶级别的,并公开表示欢迎石油企业预定供应合同——1美元收购价收购7000万桶,另外孔蒂尼还表示将来还考虑与德国方面合作,建立中欧石油存储基地,规模至少2亿桶,同样适用于保护价,这颗炸弹把市场炸醒了。
价格一周后上升到1.03美元,仿佛嫌事情还不够大,苏联方面表示,由于内部工业建设,今后今年向欧洲输出的石油会控制在2000万桶/年以内——实际上这是孔蒂尼和苏联方面早就沟通好的,毕竟几年后北非可以大量产油,确实用不着这么多苏联石油,不过布哈林同志这个忙也不是白帮的,孔蒂尼以浮动市场价为依据签署了煤炭供应合同,约定从1928年起苏联每年要向意大利供应500万吨动力煤或焦炭,代之以减少的石油输出。
这消息让市场感觉恐慌:他们知道苏联在扩大巴库石油的产出,本以为会加大供应量,没想到得到的是减少供应的消息,这一来一去后让市场价格在2月底冲到了1.09美元,相比0.91的价格,已足足上涨了20%,而远期现货头寸保证金才不过只有5%,无数投机分子爆仓,还有人迅速转变立场,从看空转为看多,形成了长达一周的空杀空举动。
整个过程非常惨烈,价格从1.09飙升到1.27美元,相当于上升了40%,联合集团在突破1.2美元后就逐步减仓,到3月中旬的仓位以削减到6万张,等达到1.28美元时,又一口气平仓了4万张——相当于4000万桶,并把价格压到了1.23以下。
然后联合集团再次与华尔街联手重申,超过1.25美元将进行抛售,如梦初醒的市场这才反应过来……
将近2个月的绞杀战役,以联合集团和华尔街的胜利而告终,不过联合集团只吃了上半段,因为华尔街和几个美国石油巨头暗示他们想吃下半段——实际上半段他们也没少吃,无非想要更多,孔蒂尼对此满口答应,从1.28回落到1.04美元过程中,他让手下偃旗息鼓,一点都不动。整个市场震荡一共来回收割了5000多万美元。
联合集团拿了不到1000万(扣除各种建仓和拉升成本),华尔街和美国巨头拿到了2500多万,而主要亏损额除投机商人外,罗马尼亚油田、英伊石油、壳牌石油每家损失都在1000万美元以上……




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三章 背后一刀(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地中海霸主 !
高傲的不列颠人何时吃过这种亏?
在他们眼中,只有他们收割别人的份,怎么允许有其他人来收割自己?在英镑和黄金问题上被犹太财团投机一把已让英国政府非常不爽,再在石油问题上载跟斗那就简直不能容忍——三家油田公司虽然不是政府产业,但也与政府息息相关,所以鲍德温决定报复。
报复的理由不局限于一些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对利比亚的试探——这片殖民地与埃及紧密相连,英国人原本认为这是块不毛之地而没有太大兴趣,但现在石油被发现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瞬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在英国人眼里,意大利比起法国人要好对付的多,更不必说在利比亚本身还有部落武装在反抗,意大利只是明面上拥有整个利比亚,实际只控制这北部沿海只有100-200公里长条形区域,或者更干脆地说只控制在的黎波里、班加西、托卜鲁克这几个孤立据点周围一小片地区,其他根本没有纳入正式规范。
“我们联系上了,这个人或许您听说过,叫奥马尔·穆赫塔尔……”张伯伦介绍道,“目前他是昔兰尼加抵抗力量的核心,有一支高度机动的贝都因骆驼骑兵,人数不算很多,可能充其量在800-1000人之间,其他主要的武装是一群又一群的部落民兵,平时伪装成恭顺的平民,操持着各种各样的杂色武器,一旦意大利人落单或者陷入困境,这些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部落平民立即会赶来落井下石。
鲍德温仔细回忆了一下后点点头:“我想起来了,听说这个人还和凯末尔有关?”
“当初土耳其人和意大利作战时,穆赫塔尔和凯末尔是朋友,但现在……”张伯伦摇摇头,“恐怕再也恢复不到的以前的关系了,现在的土耳其和意大利之间关系很密切。”
说意大利这个帝国主义不会扩张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意大利有三次比较明显的扩张举动:第一次是1889-1996年之间,意大利占领了意属索马里、意属厄立特里亚,获得了非洲之角的立足点,然后以此为基地继续向地中海方向扩张——埃及不敢碰,碰的是阿比西尼亚,结果大家都知道,意大利在1896年彻底失败,然后结束了第一波扩张;
第二波扩张是从1912年的意土争端开始,意大利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利比亚,算是一战爆发前比较重要的战争,深刻改变了未来的历史,正由于意大利语土耳其之间矛盾尖锐、意大利与奥匈之间也存在着领土纠纷,而这些纠纷和冲突全部被协约国做了“认可”——很多都是空心汤圆,但当初意大利政府和高层是异常兴奋的,最终导致意大利背弃同盟国并加入协约国
在意土争端当中,穆赫塔尔带领20多个年轻人伏击了小股意大利骑兵,从此走上武装反抗之路。此时土耳其军官凯末尔领导的分队正在班加西附近袭扰意大利驻军,本着互相合作的原则,穆赫塔尔带人主动投奔其麾下并获得接纳。
凯末尔曾对穆赫塔尔有过这样的描述:“意大利人认为只有毒蛇才能生存的地方,恰恰是他们战斗的乐园。许多时候,当我怀疑自己的队伍会渴死在沙漠深处时,穆赫塔尔总能为大家找到出路。”这个评价充分说明了土耳其的作战模式,他们依靠小分队与利比亚游击队协同作战,故意将意大利围剿大军引诱进沙漠腹地,然后再巧妙地转移出来,留下意大利人在沙漠里活活累死。
虽然双方打得还算顺利,但土耳其人站错了对,穆赫塔尔及凯末尔等人的浴血奋战改变不了战争结局,作为一战战败国,土耳其最终与包括英、法、意大利、希腊等多国签署签署《洛桑条约》,彻底放弃前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并承认英国对塞浦路斯、意大利对佐泽卡尼索斯群岛的兼并,意大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利比亚。当凯末尔不得不回国时,他特意征询穆赫塔尔等人的意见,希望能随自己前往伊斯坦布尔,但穆赫塔尔坚定地回答:“故土珍贵于全世界!”
为打赢意土战争,意大利人创造性地将飞机运用于作战,并第一次执行了轰炸作业——这也是意大利后来痴迷于战略轰炸,并诞生了制空权理论权威杜黑的根源所在。论创新精神,意大利人是不缺的,意大利人缺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热情和作风,当然孱弱的国家实力也限制了意大利的努力。
至于第三次扩张目前已露出了端倪:意大利在一战后期一度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后来阿尔巴尼亚以萨赞岛割让给意大利为条件换取了意大利的退兵,而在历史上,1939年4月份,即德国彻底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且进攻波兰前,意大利出动了4万多部队以闪电战的方式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并宣布将该国纳入保护——这个举动还得到了英法的认可,算是意大利在欧洲扩张一个不小的成绩。不过孔蒂尼现在没心思去管阿尔巴尼亚,他并不认为意大利贸然介入巴尔干火药桶是一个好的选择,他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利比亚之上。
而现在,英国人也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利比亚上来了。
“既然能得到凯末尔的看重,说明确有过人之处,不知他怎么看待目前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关系?”
“他想得很透彻,这是因为意大利和土耳其双方在反对希腊这件事上有共同利益,要说土耳其就是心甘情愿让出利比亚,恐怕是未必。当然,他理解凯末尔,目前不会向土耳其人伸手的……”
“看来这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他现在可以收获更好、更强大的势力——大不列颠的友谊,对此他怎么看?”鲍德温追问道。
“很复杂,很耐人寻味……”张伯伦摇头道,“和我们以前遇到的不太一样……”
1...6566676869...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