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境之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场唐人
郭嘉摇着羽扇不解地说:“当年董卓迁都长安时,让段煨屯兵华阴,与李傕根本没有什么交集。两人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他怎么可能杀掉李傕呢”
“奉孝先生,”见一向足智多谋的郭嘉,也被韩湛的这份书信搞得心绪不宁,赵云便笑着说:“主公很多时候都是料事如神,当初王允除掉董卓,不也是他派沮公与推波助澜么。以某之见,既然他说李傕会死在段煨之手,那肯定就不会错,我们也不用再为如何对付李傕而费心了。这两日郿坞的百姓已迁移得差不多了,你看我们是否也尽快赶往长安”
“城中百姓如今已不足万人。”郭嘉点着头说:“明日可让他们随我们的大军一同返回长安。”
就在赵云和郭嘉二人放弃除掉了李傕的打算时,在弘农城内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张绣带着胡封的首级回到城内,交与了张济。张济得知这就是赵云送给自己的大礼后,点了点头,说道:“佑维,记住赵子龙的这番情义,他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于他。”
“那首级怎么处置”张绣试探地问:“是否挂在城门上示众”
“佑维不可如此鲁莽。”对于张绣的提议,张济立即表示反对:“李傕还在城内,如果将他手下心腹的首级示众,势必会引起他的不满。”
“不满就不满。”张绣有些不屑地说:“他身边就只剩下几十个人,就算看到我们将胡封的首级示众,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而张济作为李傕曾经的部下,则顾虑重重地说:“不管怎么说,为叔都曾是他的部下,若是和他翻脸,对为叔的名声会有影响的。”
张绣见无法劝服张济,只能长叹一声,端着装有胡封首级的木匣子走出了议事厅。等在外面的一名部下,看到张绣从里面走出来,连忙上前接过他手里的匣子,并请示说:“少将军,把这个首级拿到城门去示众吗”
张绣哼了一声,随后说道:“算了,叔父不允此事,我们也不必节外生枝。扔出去喂狗吧。”部下答应一声,捧着匣子来到府外,找了一个野狗比较多的地方,将胡封的首级扔了出去。
说来也巧,张绣和他的部下离开后不久,李傕的亲兵队长正好从此地经过,看到有一群野狗正在哄抢一件东西,便好奇地上前看个究竟。等看清楚一个首级后,他连忙驱散了野狗,用木棍翻看首级。虽说首级夜景被野狗咬得面目全非,但他还是一下就认出是胡封的首级。
亲兵队长脱下身上的战袍,将首级包裹好,抱着就返回了李傕的住处。他来到了李傕的面前,把东西往地上一放,禀报说:“启禀大司马,小的在后街发现了一件东西,请大司马过目。”说完,便将布一层层地解开,露出了放在里面的首级。
李傕看到是一颗面目全非的人头,有些不悦地问:“你把这物件弄到这里来作甚,还不快快扔出去。”
“请大司马息怒。”见到李傕有发火的迹象,亲兵队长连忙说道:“请仔细看看这是何人的首级”
听亲兵队长这么说,李傕不禁浑身一震:“难道是郭阿多的首级”他歪着头看了一会儿,虽说看起来很面熟,但并不是郭汜。他又仔细地看了半天,终于认出这是自己手下的骑都尉胡封。
“这不是胡封吗”看清楚居然是骑都尉胡
第318章 邺城内外
赵云、郭嘉等人还没返回邺城,荀彧则从冀州赶到了邺城,他此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韩湛进行商议。
见到荀彧的出现,韩湛颇为意外,他还以为是汉献帝出了什么问题,连忙问道:“荀长史,不知可有圣驾出了什么事吗”
“圣驾,圣驾能有什么事情”听到韩湛的问题,荀彧不由一头雾水。
虽说荀彧是自己的长辈,但说到公事时,韩湛还是公事公办地问:“既然圣驾无事,荀长史为何从冀州匆匆赶到邺城啊”
“春耕在即,可如今大量的人手还在修建宫殿。”荀彧神情严肃地说:“若是误了农时,那么今天冀州就有可能歉收。”
韩湛听荀彧这么一说,也觉得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春耕,修建宫殿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便对沮授说:“公与,荀长史说得有理,若是误了农时,那么今年的庄稼就有可能歉收。以本侯之见,修建宫殿一事,还是暂且延后吧。”
“不行!”谁知韩湛的话说完之后,沮授却梗着脖子说道:“从目前来看,宫殿最多还有半个月就完工了,我们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呢”
沮授急于让汉献帝尽早地住进新建的宫殿,而荀彧为了不耽误农时,又希望能将修建宫殿一事暂停。两人就为了是继续修宫殿,还是先忙春耕一事发生了争执。
议事厅里有不少朝廷的文武在场,听到两位冀州的重臣发生了争执,也自动地分成了两派。以杨彪、朱儁为首的大臣附和沮授,希望能尽快修好宫殿,让汉献帝入驻,毕竟自从韩湛派人将献帝从长安劫走之后,天下已数月无主了。而支持荀彧的大臣则认为,民以食为天,若是误了农时,一旦出现粮食歉收的情况,就会不可避免地饿死人。
见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韩湛被吵得整个头都快裂开了。凭心而论,他是想支持荀彧,先集中精力把春耕搞好,毕竟自己为了春耕,把原定的东征青州的计划都推迟了。不过一看到支持沮授的,都是朝中的重臣,他又不得不慎重考虑。
双方在议事厅里争持了半个多时辰之后,支持荀彧的太仆赵岐、太傅马日磾还是将矛盾推给了韩湛:“冀州牧,此事还请你拿个主意。”
韩湛见议事厅里的文武官员已经分成了两派,知道两边都不能得罪,因此在一番迟疑以后,说道:“诸位大人,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之策,既不耽误修建陛下的宫殿,又不会误今年的春耕呢”
他的问题一出口,原本口若悬河的文武们都闭上了嘴巴。说到做官,人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可是说到种地,对不起,那不是咱们擅长的东西。
好在韩湛从来到这个时代,曾经多次去过田间地头考察过,否则也会像议事厅里的文武大臣一般,对春耕一事头疼不已。他轻轻地咳嗽一声:“本侯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之计,也不知是否合用。”
荀彧听到韩湛这么说,顿觉得眼前一亮,连忙说道:“主公有什么好办法,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参详一下。”
朝中众文武也觉得韩湛的办法,应该是化解当前困局的好办法,也连忙附和道:“冀州牧有什么良策,不妨说出来抛砖引玉。”
“本侯听说前朝有一种耧车。”虽说韩湛对古代的农具知之甚少,但他却记得西汉时曾经推出过一种耧车,可以提高耕种效率,汉武帝还曾经下旨推广过,此刻正好拿出来应急:“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不光大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而且粮食还能增产。”
议事厅里不管是冀州的官员,还是朝廷的文武,都不是笨人,听到韩湛忽然提到了耧车,脸上都不禁露出了喜色,他们知道这是解决争端的关键。马日磾笑着问:“不知冀州牧是否打算在春耕期间推广这种农具,那样倒是可以节省人力,并提供耕种效率。”
马日磾的话刚说完,杨彪也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安排人手打造耧车,分配给农户,让他们在春耕期间使用。如此一来,便就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种,以确保有足够的人手,继续为陛下修建宫殿。”
荀彧听到韩湛提到了耧车,知道采用这种农具的确可以提高耕种效率,便没有再继续争论,而是在心里盘算,尽快安排工匠打造这种耧车,分发到农户的手中,以提高耕种的效率。
韩湛在做出了修宫殿和春耕两不误的决策后,又好奇地问荀彧:“荀长史,本侯从长安等地陆续迁入了近三十万百姓,如今都安置在邺城的南面,给他们分配土地一事,你也要尽快着手进行。”
“主公,”荀彧等韩湛说完后,连忙朝他一拱手说道:“属下公务繁忙,根本无暇兼顾新近迁入冀州的百姓。此等大事,主公还是另外委派他人吧。”
听荀彧这么说,韩湛立即意识到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全,荀彧是冀州长史,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那么多,怎么能把安置长安百姓的事情,也交给他处置了。于是点了点头,说:“既然荀长史没有空闲,那么本侯就将此事交与他人来完成。”
韩湛说完后,目光往议事厅里的冀州文武身上一扫,果断地选定了何时的人选:“荀攸、石韬何在”
被点到名字的两名文臣立即从队列里走出,朝韩湛一拱手,答道:“属下在!”
韩湛望着两人说道:“荀长史要忙春耕一事,分身乏术,因此安置长安百姓,为他们分封田地一事,本侯就交给你们二人来负责了。”
荀攸和石韬两人等韩湛一说完,立即响亮地回答道:“喏!”
接下来,朝廷的文武官员又纷纷向韩湛提出,正在新建的宫殿太过简陋,希望韩湛能把面积再扩大一些。没等韩湛说完,沮授就抢先说道:“不可,千万不可。邺城虽然是一座大城,但要在城内修建宫殿也是诸多不便,若是还要继续扩大面积,光是拆迁附近百姓的房屋,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到时宫殿完工的日期又会被无限期地延后。”
坐在正中的韩湛,听到沮授说起要扩大宫殿的面前,还需要继续拆迁附近的百姓房屋,便有些不悦地对那些文武说道:“公与说得对,要扩建宫殿,势必需拆迁附近百姓的房屋。诸位大人不知道想过没有,一旦这些百姓的房屋被拆迁,他们该到何处去安身本侯夺取邺城的时间不长,民心不稳,这种劳民伤财之事,是万万做不得的。”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里,不时有朝廷里的官员前来拜访韩湛,都是劝说他拆迁皇宫附近的百姓房屋,以便扩大宫殿的面积。韩湛对此是防不胜防,便以视察春耕为名,离开了邺城,以躲避这些如跗骨之蛆的朝廷官员。
深受韩湛器重的侍
第319章 夏家村的村民
“这是怎么回事”韩湛望着跪在地上的农夫,语气严厉地问:“既然屋里是你的妻女,听到我们在门外说话,为什么不出来相见”韩湛生气是有原因的,他心说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相貌堂堂,难道会到穷乡僻壤来强抢民女么
“不是不是,”农夫听到韩湛这么问,连忙抬起头,拼命地摆动双手说道:“公子莫要误会,不是拙荆不肯出来招待公子和各位军爷,实在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啊。”
“苦衷!”韩湛听到这里,眉毛不禁往上一扬,随后反问道:“什么苦衷”他心想难道农夫的妻女真的把自己当成采花大盗了他扭头看一眼站在身后的几十名骑兵,心说难道哪个采花大盗去采花,还会像自己这样带一群人同行吗
“有什么苦衷”罗布刷的一下拔出了宝剑,架在农夫的脖子上,厉声问道:“如果你说不出,就让你尝尝吾手中的剑利不利。”
“军爷饶命啊!”看到剑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农夫顿时被吓得瘫软在地上,嘴里一叠声地说:“军爷饶命,饶命啊!”
屋里的女眷听到屋外农夫的求饶声,也在屋里苦苦哀求说:“门外的军爷,求求你,绕过民妇的当家人吧。”
罗布冷哼一声,冲着黑漆漆的屋里大声地说:“你想救他,就自己从屋里走出来。”
谁在原本还在求饶的农夫,听到罗布这么说之后,居然扭头冲屋里喊道:“二丫她娘,你可不能出来啊!”
罗布听农夫这么说,手里的宝剑略微用了一点力,随后说道:“要是她不出来,你今天就死定了。”
“军爷,千万不要杀民妇的当家人啊。”屋里再次传出那个怯生生的女声:“民妇这就出去。”
“罗布,休要鲁莽。”韩湛觉得农夫似乎真的有什么说不出的苦衷,连忙制止了罗布,并将他的宝剑从农夫的脖子上移开,随后和颜悦色地问:“本侯是冀州牧韩湛,你有什么苦衷,尽管对本侯说来。”
听说站在自己面前的人,就是冀州牧,农夫先是一愣,随后连磕了两个头,说道:“小人参见府君。”
自从韩湛成为冀州牧之后,别人都称呼他为亭侯,骤然听到有人称呼府君,他还感觉有些不习惯。不过他伸手朝农夫虚扶了一把,说道:“既然是本侯治下的百姓,就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等农夫站起身,韩湛又冲黑漆漆的屋里看了一眼,随后压低声音问:“不知你有何难以的苦衷,不妨对本侯说来。”
听到韩湛的这个问题,农夫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迟疑了片刻,随后吞吞吐吐地说:“不瞒府君,小的家里太穷。只有一身衣服,平时谁出门才能穿。拙荆和女儿都没有衣服穿,只能在躲在榻上不敢见人。”
等农夫说完自己的苦衷,罗布冷笑一声,说道:“胡说八道,就算家里再穷,怎么可能只有一套衣服呢”
而韩湛对农夫的这种说法,却是深信不疑。别说是现在,就算是两千年后,在某些穷乡僻壤,也有全家人只有一套衣服,谁出门谁穿的情况,因此他再次制止了罗布,对农夫说道:“本侯不知你的家中居然如此贫困。来人啊!”
韩湛喊完一声,听到身旁居然没有人答应,他扭头一看,只见罗布还提着宝剑,虎视眈眈地盯着农夫,便抬脚踢了他一下,随后说道:“罗布,我叫你,你怎么不答应”
挨了一脚的罗布连忙点头哈腰地问:“主公,不知您有何吩咐”
“你身上带钱没有”韩湛简短地问道。
“有,有,有。”罗布还剑入鞘后,从袍袖里掏出了一个小钱袋,递给了韩湛,嘴里说道:“主公,都在这里,有二十枚五铢钱。”
“怎么才二十枚”听说只有这么点钱,韩湛不禁皱了皱眉头:“本侯前段时间赏赐你五万钱,这么快就用光了”
罗布嘿嘿地笑着说:“主公,那钱我就交给了八姑,这是八姑给我的零用钱。”
“没用的东西,媳妇还没有过门呢,就如此惧内。”韩湛笑骂了一句后,从罗布的手里接过了钱袋,递向了农夫,“这点钱拿去,给你家妻女买一件衣服。”
看到韩湛递钱袋给自己,农夫哪里敢收,慌忙摆动双手说道:“多谢府君的好意,小人不敢收。”
“有什么不敢的。”韩湛一把抓住了农夫的右手,不由分说地将钱袋拍在了他的手上说道:“这是本侯赏你的,必须收下。”
农夫看着手里的钱袋,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感激涕零的说:“小人夏二娃,感谢府君的赏赐!”
“夏二娃,”韩湛将农夫扶起来之后,皱着眉头问道:“村外耕作的人为何如此之少,难道都和你家的情况相似吗”
“府君猜得没错。”夏二娃点了点头,回答说:“我们夏家村原本是远近有名的富村,但是前几年遭到了黄巾贼的洗劫后,幸存下来的人家,都和我家的情况差不多。由于缺衣少穿,所以能出门耕作的人很少。”
韩湛听到夏二娃这么说,不由心生焦虑,假如夏家村按照现有的速度耕种,很有可能会错过农时,到了夏天收获的时候,他们又会挨饿的。想到这里,他问夏二娃:“村正何在”
夏二娃摇了摇头,说:“前两年闹黄巾贼,村正因不肯随他们一同作乱,就他们用石头砸死了,其余的村民也被黄巾贼杀得干干净净。我们这十几二十户人家,因出门送亲到外县,才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经过夏二娃的讲述,韩湛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的夏家村还算比较有钱,结果在黄巾之乱时,遭到了屠村的命运,夏二娃等人是因为外出不在村内,才侥幸逃过了一条性命。不过等他们回来,已经是家徒四壁,这两年的苦日子过下来,居然出现了每家人都只有一套衣服的窘迫境地。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韩湛好言安慰了夏二娃几句,随后带着自己的一帮手下离开了夏家村。出了村庄,罗布立即请示道:“主公,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韩湛离开邺城,是为了躲避那帮朝廷官员,但此刻了解到夏家村的情况后,他决定立即回城去找荀彧和田丰,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因此听到罗布这么问,他立即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还能去哪儿,当然是回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