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除了《基础算学》,还有高等算学,以及更专业的算学理论。
把《基础算学》放下后,周显左手拿起《大明历史学》,右手拿起《四书五经之文学》,摇头自言自语:
“头疼啊,这里的文字基本都能认识,不认识的也是复杂的繁体字,与华夏古代文字很像啊……而且,这大明历史,四书五经都与华夏历史差不多……日+了狗了,怎么会有这种事情……难道这个世界,在大明之后就改变了,没有了大清,取而代之的是华夏帝国”
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两日,周显得到的消息不多,但足以令他疑惑重重,搞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说不是华夏的古代吧,但手中的《大明历史学》,《四书五经之文学》都是华夏历史上的。
要说是华夏古代吧,但大明后应该是大清,然而这里却是华夏帝国……
朕的大清亡了(手动滑稽)
周显一头雾水啊!
“看来,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行。”
周显挺直身板,言道:“既然魂穿到这个世界,就让本大爷来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吧!……以本大爷的才华,至少能做个大富豪,或者大官,王侯,甚至皇帝都有可能!”
看过不少穿越的历史文,周显有些飘了……
这两日熟悉了环境后,少了不少来自前身身份的顾虑,今后周显打算步子迈得大些,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然后回话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人生。
“我才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角啊!”
周显准备大干一场。
可怜的他,以为自己魂穿到这个世界便是主角,不知道王宇和历史聊天群的各位群成员听到后会作何感想
“嘎吱!”
突然宿舍门开了。
进来三个人,都是周显的舍友。
“周显,你为何总是待在屋里看书”
走在前面进来的王锡阐看着周显,心道:这人读书也太用功了。
王锡阐今年十七岁,苏州人。
此人,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历史上明末清初的天文历算学家。明末时,他虽仅17岁却极富爱国之情,时值清军南下,弘光政权覆灭,江南各地纷起抗清,他以投河自尽表示尽忠明朝。
不过,这个世界,因为王宇的出现,以及华夏帝国的创立,王锡阐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报考并被顺天书院录取了。
跟在王锡阐后面的是十九岁的潘柽章,笑道:“周兄,这是一刻都舍不得浪费,将来必定能金榜题名!”
潘柽章与王锡阐都是苏州人,算是同乡,关系不错。在历史上也是有名,明末清初史学家,潘耒之兄。明亡后,隐居故里,用功读书,尤精於史学。
不幸的是,康熙二年,潘柽章因浙江南浔庄廷鑨明史案牵连,与吴炎同被凌迟於杭州弼教坊。著有《国史考异》、《松陵文献》。
最后进来的是十六岁的吕留良,开口道:“难得没有课,应该放松下才是。”
吕留良历史上有名,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
不过,无论是王锡阐,潘柽章以及吕留良,对于历史只懂皮毛的周显,可不知道他们三人在历史上有有记载。
“习惯了安静。”
周显简单答了一句。
他周围人都知道他少言寡语,一心读书,见怪不怪。
宿舍内,吕留良年龄最小,但也不是这次顺天书院招收学员中年龄最小的。
这次顺天书院招收学员,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年龄放宽,满足十五到三十岁便可。
王锡阐,吕留良,潘柽章三人进来后,也急忙把书拿出来,可不想被周显比下去。
潘柽章《大明历史学》拿在手中,环顾四周,道:“顺天书院不愧是华夏帝国第一书院,为我等提供了如此好的住处!”
&nbs
第212章:大佬们在华夏帝国的日常
华夏帝国,顺天书院多了个魂穿“开挂狗”的周显,身为大明王的王宇并不知道。
还有几天就是华夏帝国的第一次大阅兵,嬴政,刘邦,武则天等历史聊天群的群成员还没走。
王宇每日除了处理朝政事务外,会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他们。
从午门进入皇宫就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地面是用石板铺成的,面积比标准足球场还要大。
如今,这个广场已经成了“练车场地”。
上午,秋日的阳光很是温和。
此刻,在广场上,大明王王宇,禁卫军统领魏东正在陪同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练车。
用来练车的是从现代世界买来的教练车。
在这里不用学交通规则,不用学驾驶理论,不用认识教练车上的英文……只需要学会开车,确保安全就好。
王宇,魏东两人负责教嬴政,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等人开车。
“注意,快,转弯啊!”
“踩刹车啊!”
“要撞上了!”
“靠!”
“嘭!”
王宇和李渊开的车,撞在了宫墙上。
还好,车速不快,王宇最后时刻帮李渊踩了刹车,有惊无险。
“吓死我了!”
王宇打开车门从副驾驶座上下来,抱怨道:“唐高祖啊,我都说了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不然会很危险的!”
唐高祖李渊也下车来,满头大汗,学了两日的车,总是会紧张出错。他尴尬道:“群主,实在抱歉。看来朕,没有学车的天赋啊!”
这时,魏东,嬴政,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人也走了过来。
魏东一脸担心:“大明王,您没事吧”
秦始皇嬴政观察后,发现李渊和王宇没事,便说道:“看来是有惊无险。”
汉高祖刘邦拍了拍车盖,心有余悸道:“汽车,是个好东西,但不会开,真的很危险!”
“是啊。”
宋太祖赵匡胤也有同感,道:“要想学会,有些困难,需要不少时间。”
刘邦和赵匡胤学车的情况比李渊好些,但都觉得学车不容易。
“那是你们天赋差!”
明太祖朱元璋是他们之中学车最好的,自豪道:“用不了多日,朕便能学会。”
说着,看向王宇,道:“群主,等朕学会开车后,之前得兑换一辆给朕吧”
朱元璋还打算着,等他学会开车,弄一辆去大明,然后把朱棣,朱棡留下来,付出些代价,让王宇安排他们学车。
“暂时一辆吧,其他人还要,多了一时半会儿也没有。”
王宇点头道,他带到华夏帝国的轿车,包括几辆教练车,一共只有九辆。
短时间内,僧多肉少。
再多的,只能会现代世界买。
还好,买下车,不用太好的,一般般的都可以了,而且不需要牌照,很省事。
“暂时一辆也够了,朕带到大明去,让百官和百姓开开眼界!”
朱元璋觉得开车,尤其是在他的大明开车,独一无二,十分拉风!
一句话:装+逼!
“咸阳的街道需要改善一番!”
秦始皇嬴政也在考虑得到车后的事情。
“学车虽然难,但朕相信,只要多练就会了。”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自己不能被朱元璋等人比下去了,一定要学会开车,不然多丢面子,道:“接下来,该轮到朕开车了吧”
“魏东。”
王宇对魏东说道:“你带宋太祖去,注意安全,用另外一辆车。”
魏东恭敬道:“是。”
“哈哈……说不定是朕先学会开车!”
宋太祖赵匡胤笑着和魏东离开,到广场的另一边,用其他的教练车。
王宇,嬴政,刘邦,李渊,朱元璋等五人靠在教练车上说话。
“吕安。”
王宇向太监吕安喊道:“上茶。再把我的烟拿来。”
没多久,吕安带着两个宫女端上茶来,他自己拿着烟,打火机,烟灰缸等东西。
“好了,下去吧。”
王宇命吕安等人离开。
然后,拆开一包限量版黄鹤楼(8500元/条),看向嬴政,刘邦和李渊,朱元璋三人,问:
“香烟,你们要不要感受一下”
明朝之前中国古代人是不吸烟的。
华夏历史上吸闻鼻烟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烟草传入我国,约在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最早译音叫“淡巴枯”,大约是在明朝末年改用烟草名称。
“香烟”
“不会是华夏历史书上的鸦+片烟吧”
嬴政,刘邦,李渊,朱元璋四人疑惑,没见过没听过“香烟”,但看过“华夏历史书”,知道历史上有名的鸦片。
“这可不是鸦片,而是一种香烟,虽然有些危害,但在我的世界许多人都抽烟。”王宇只是简单解释一下,不勉强。
(吸烟有害健康,别学王宇,他有万寿果,你们没有!)
他独自拿起一个精美的打火机点燃香烟,然后很有范儿的吸了一口,吞吐烟雾,样子很酷,让嬴政,刘邦,李渊,朱元璋四人心有感触。
秦始皇嬴政先开口道:“既然群主都喜欢这香烟,想来应当不错,朕试一试。”
“给。”
王宇递给嬴政一支烟,然后为其点燃。
“咳咳……”
刚抽了一口烟,嬴政就咳嗽不已,不小心吞下了,被呛到了,弄的面红耳赤。
刘邦,李渊和朱元璋看了,无不面面相觑。
王宇笑道:“始皇帝陛下,这样,轻轻吸一口,别吞下肚子,然后想我这样把烟吐出来。”
只见王宇突出烟雾,形成几个圆形烟雾,看起来很了不起的样子。
“这……朕,再试试……”
秦始皇嬴政有些犹豫,但还是照做了。
尝试几下,似乎领悟到了精华,嬴政笑了笑,道:“感觉有些怪,但还不错。”
天啊!
始皇帝陛下学会抽烟了,被天杀的王宇带“坏”了啊!
“呵呵……慢慢的你就会喜欢上的。”
王宇得意的和嬴政两人成了“烟友”,两人一起抽烟的样子,莫名的让一旁的刘邦,李渊和朱元璋有些羡慕……
明太祖朱元璋忍不住道:“朕也试试。”
汉高祖刘邦和唐高祖李渊也不愿落后于人,也要尝试一番。
“咳咳……”
“咳咳……”
“咳咳……”
一阵咳嗽声传来,王宇和嬴政对视一笑,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能不好吗
又有几个“烟友”入坑!
没多久,刘邦,李渊,朱元璋三人领悟了抽烟的“要领”。
但唐高祖李渊抽了几口就放弃了,道:“这香烟,朕不习惯。”
“还好吧。”
刘邦和朱元璋感觉还可以。
“没关系。”
王宇打开一个精美的盒子,里面是雪茄,笑道:“此乃雪茄,与这种香烟味道不一样,唐高祖不喜欢香烟,试试这雪茄,或许你会喜欢。”
(cohiba behike限量版雪茄,发行价格为1.5万欧元/盒)。
这雪茄是王宇托詹雅茹买的,他在现代世界可没什么关系,是弄不到这种稀少的雪茄的。
“雪茄”
嬴政,刘邦,李渊,朱元璋四人又是一懵。
香烟他们都尝试了一下,不介意再试试雪茄。
于是,加上王宇,五人都点了一支雪茄。
秦始皇嬴政:“咦,味道不一样!”
明太祖朱元璋:“嗯,但都是怪怪的!”
汉高祖刘邦:“与香烟相比,不同的感受,似乎感觉此雪茄更适合朕。”
唐高祖李渊赞同道:“此雪茄,比那香烟好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