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儒家,法家,兵家,医家,墨家,农家,阴阳家,道家,小说家,音律家,算术家等等主要学说学派,在大秦学宫都能找到人。
博士,教谕,学生……各学派各学说争鸣,每日在大秦学宫的“辩论堂”都有辩论,不乏精彩绝伦之说。
大秦学宫“辩论堂”与咸阳“四方馆”一样,在里面的一切言论皆无罪,就算在里面痛批嬴政,也不会治罪。
还别说,两处地方,还真有对嬴政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判的。
有些难听的话传到嬴政耳中,即使他生气,也不能治其罪。
不过,也有阴谋者,杀害那些抨击嬴政者,以嫁祸给嬴政。
但对于嬴政来说,很容易解决。即使造成短时间的谣言,也会被“大秦报”的舆论攻势所淹没。
相比当初的大秦学宫规模,如今两年过去,大秦学宫的规模已经扩大数倍,学生多大数千。
在如今的大秦学宫,已经以各家学说学派为划分,形成了诸如:儒学楼,墨学楼,法学楼,兵学楼,农学楼,医学楼,道学楼等楼院。
每个楼院(相当于学院),有一个不小的标志性楼阁,以此楼阁为重心,建立一个学院,致力于研究各自的学术。
当然,这些楼院,并不是大秦学宫正规的学科划分。
按照学科划分(相当于专业划分,起初有王宇搭建的),大秦学宫现在有:文学学科,算术学科,法学学科,农学学科,医学学科,天文学科,史学学科,地理学科,建筑学科,自然学科兵学学科等等。
大秦学宫的学生,必须选至少一门必修学科和多门选修学科,完成考核才能结业。
诸子百家学说,会去想办法影响这些学科,从而影响学生们的想法。
比如:
墨家墨学,在算术学科,建筑学科,农学学科影响比较大。
儒家儒学,在文学学科,史学学科,法学学科影响最大。
法家法学,在文学学科,法学学科,史学学科影响大。
农家农学于农学学科,地理学科。
医家医学于医学学科,农学学科。
兵家兵学于兵学学科,史学学科,地理学科。
道家道学于文学学科,史学学科,自然学科。
阴阳家于天文学科,自然学科,算术学科。
……
大秦学宫学有所成的学生,若是想出仕,最好的机会是参加大秦朝廷组织的类似于科举的考试,或者通过举荐等等。
大秦学宫目前更多的学生学有所成后,是成了大秦郡县公塾的教谕。
……
范增,去年经人推荐,入大秦学宫当了教谕,主要负责教:史学,兵学。
在大秦学宫范增认识了项羽,刘季(刘邦),龙且三人。
项羽,刘季两人被“特殊照顾”,在大秦学宫后勤做事的同时,可以在学宫内听取任何博士,教谕的课。
龙且是之后专门来“营救”项羽的,不想最后也被套在了大秦学宫,加入了项羽和刘季的队伍中,成了大秦学宫后勤的一员。
大秦学宫后勤所在地。
刘季,项羽,龙且,范增坐在院子中。
“项籍,你打算在这里呆一辈子吗”
在大秦学宫呆了一年了,龙且想离开。
心想:大业还未成啊,怎能在此地荒废!
一旁吃着红薯干的刘季扭头看着龙且,淡淡道:“龙且,还想着灭秦复楚……怕是没睡醒吧”
项羽,龙且都是原来楚国贵族后裔,有复国动机,被始皇帝抓了,还说得过去。
而刘季最悲催,刚娶了娇妻吕雉没多久,全家莫名其妙就被抓到了咸阳,差点丢了小命。
不过,现在刘季觉得还不错。如今的日子可比在沛县当泗水亭亭长要强百倍。
他在大秦学宫后勤,不愁吃喝,每月还有不少钱拿,还能随时去听听课。
家里人有萧何的关照,都有事情可做,不用再田间地头。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成了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了。
这两年多,吕雉为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可谓是生活幸福,家庭圆满啊!
天下也太平。
刘季觉得这样十分好,于是心里鄙视龙且一直梦想着复楚的想法。
要不是某一次,刘季,项羽,龙且喝醉酒,稀里糊涂的拜了把子,刘季都懒得多说。
身体强壮的项羽,正在提着两个石头锻炼臂力,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武力。
面对龙且的质问,项羽应道:“叔父来信,说他在临淄安家了,添了个儿子。他还说,天下太平,大秦气运越来越强盛,复楚之事,他恐怕有生之年看不见了。”
原本项梁,项伯,项羽等人是一起被抓的,后来项羽,项伯留在了咸阳,项梁被流放到了临淄。
如今,项伯在咸阳安家,左右逢源,混的风生水起!
项羽每日基本待在大秦学宫!
项梁被流放后,有挣扎过,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嬴政变了,开始大肆施仁政,休养生息,尤其是大秦报发挥安抚引导作用,使得如今天下百姓。
谁还愿意跟他们谋反
大秦国运越发昌盛,项梁感觉复楚无望,于是在临淄安家了。
“项梁倒是看得明白。”
范增开口说道:“秦始皇已逆天改命,改变了他和大秦的气运。大秦气运现在是一片昌盛,而且还有更强之迹象。”
其实范增也奇怪,两年多前,大秦国运已经快终结,但突然间大逆转,他也想不明白。
所以,范增来到了咸阳查看。
看着看着,就在大秦学宫住下了……
对于项羽,范增是在教授兵学课时见到的,觉得此人不凡,是一块璞玉。
所以,才有意接近项羽。之后遇到刘季,没看出刘季现在有何帝王之气。
“难道,真的没希望了吗”
&nb
第231章:宋徽宗赵佶确认死亡
大秦学宫的正门,没顺天书院大,但给人感觉十分庄严圣神。
它告诉大秦的读书人,大秦学宫就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此刻,在大秦学宫的正门,祭酒扶苏与两位副祭酒,以及其他博士,教谕,还有学生代表等数十人已经来此迎接始皇帝嬴政的驾临。
“来了。”
不知是谁先出声。
众人看去,是秦始皇嬴政的亲卫来了,也就意味着秦始皇嬴政快到了。
没多久,一辆黑色轿车驶来。
“这……是何物”
大秦学宫正门的众人瞪大眼睛,不知道那不断向他们而来的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此乃是始皇帝陛下的新座驾。”
扶苏自豪的对众人解释道。
始皇帝陛下的新座驾
马车
可没马拉啊,而且那黑东西也不像是马车啊!
轿子
没人抬啊,也不像是轿子啊!
众人表示很懵逼。
不过,既然扶苏公子已经说明是始皇帝陛下的新座驾,众人即使万分疑惑,也不敢多问。
黑色轿车很快来到他们眼前,然后停下。
章邯一直骑马在车子前面,见车子停下,他也下马,来到车旁警戒。
后面同样骑着马的赵高,急忙下马跑过来。
萧何,蒙毅等人也在。
车门打开,赵高迎上,扶着秦始皇嬴政下车。
副驾驶的车门打开,阳滋公主下车来,好奇的看着外面,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大秦学宫。
秦始皇嬴政的儿子倒是时常来大秦学宫求学,但他的女儿们都在宫里,有专门的老师教。
车后门打开,王宇走下车,没带假发。
下车后,来到另一边,打开车门,把西施迎下来。
“谢谢。”
西施害羞,没有戴面纱。
“拜见始皇帝陛下!”
众人齐齐跪拜。
王宇和西施例外,同时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原本在门外等候的人,大部分都没见过王宇和西施。
一时间很好奇,为何王宇和西施不向秦始皇行礼跪拜。
“起来吧。”
秦始皇嬴政对众人说道。
随后,看向王宇,道:“群主,一起进去吧。说起来,当初大秦学宫建立,你可功劳不小。”
“始皇帝陛下客气。”
王宇和西施跟在嬴政后面,以示尊重,毕竟这里嬴政是主人,面子还是要给的。
车子停在学宫门外,嬴政和王宇等人进入,先参观下学宫内,看看有什么变化。
把大秦学宫看了一遍后,嬴政,章邯,王宇,西施四人来到一处亭子坐下说话。
四周有侍卫守着,无人靠近。
“如何”
嬴政喝了一口茶,问王宇:“比起你华夏帝国的顺天书院,朕之大秦学宫,如今还不错吧”
“百家争鸣,齐花百放,很是不错。”
王宇想了想,说道:
“大秦不像华夏帝国,没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禁锢,创新能力更强。”
“车子你已经用上了,就应该知道,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其中科学知识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
“只靠一位的禁锢天下人的思维,不去追求新事物,终究会落后。”
“落后就会腐朽,轻了,就是华夏内部朝代不断更替。秦,汉,唐等等,无不是如此。”
“严重了,就是落后被其他国家超越,然后被打得满地找牙,甚至可能被灭族,就像清末的华夏,民族存亡啊!”
王宇也想把先进的知识传播到古代,华夏帝国就是实验田,但遇到的困难太多。
尤其是思想禁锢,没有经过洗礼,还是会故步自封。
好在,王宇现在是华夏帝国之主,由上而下,下定决心去解决,多花些时间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在其他世界,有统治者在,他就无能为力了。
不可能把所有世界都推翻,然后由自己来控制吧
根本不现实!
嬴政既然问了,王宇就有心多说些。
大秦和之后的朝代有它的优势,就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有争论,再加以引导,便会更容易创造发明,推陈出新。
西施在一旁仔细的听着,觉得王宇说得好有道理。
她在现代世界待了两年多,了解科技知识的重要。
然而,在古代,科学发展就十分有限。
道理,嬴政自然听得明白,了解过“华夏历史书”,也知道大秦要长盛,就不能故步自封。
“虽然朕不甚了解,但也在尝试。”
嬴政把自己尝试的一些事情说出来,道:
&n
第232章:谁干的?真相只有一个……
宋徽宗赵佶的死亡消息传来,同一时间历史聊天群的所有群成员都知道了。
历史聊天群中,在线人数不断上升。
第一个开口的便是与宋徽宗赵佶同一个世界的李清照,她震惊的问道:
“赵佶怎会突然亡故”
这个消息对李清照来说,实在太震撼!
王安石紧跟着惊叹道:“太令人意外!”
王莽冒了出来,宋太祖赵匡胤,问:“赵匡胤,不会是你动的手吧”
要说历史聊天群里谁最看不惯宋徽宗赵佶,首先是赵匡胤,然后李清照,最后是王安石……
毕竟三人都是宋朝人,与宋徽宗赵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此看来,王莽的质疑也有一定的依据。
“不会吧,宋太祖终于还是没忍住”
晋武帝司马炎跳了出来,也表示怀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