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人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叫我酱油哥
令他奇怪的是,队员阿蒙请假了,只说家里有急事。
由于他走的是正规手续,又是因为都是本乡本土的实际原因,唐正也不好说什么。
正在训练的时候,突然从山下飞快的跑上来一个人。
走到近前,众人这才发现来人原来是镇上财会室的李会计,由于跑得急了,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喘了好久,这才说:“唐连长,快下山去看看去吧,阿蒙和人打起来了!”
唐正脑袋嗡一下,这段时间他抓紧训练,狠抓军纪,怕的就是战士们和地方上发生冲突。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阿蒙这个混小子,就在这时候在地方上闹事。
眼见别人都瞅上了他,尽管他心里也着急,但是身为主将必须得镇静,因此他尽量沉着的问:“为什么和别人打架”
李会计定了定神,这才说:“这不原为非作歹的头人和镇长都被枪毙了吗,镇里决定要把所有的地,都按人口平分给老百姓。
可是阿蒙回去却说,把原镇长霸占着的那五百亩地,选出一百亩良田来分给他。
这里不同意,他就拔出了枪,顶在了新镇长的脑门儿上。
现在那里正僵持着,俺这才来给您报信儿
。
”
现任的镇长就是那个原本头人的儿子杨聪,这个人受过新式教育,原本思想就非常开明。
最近又入了党,主动把家里的地都捐了出来,叫镇上分给没有地的老百姓。
想不到这边有人捐地那边居然有人在霸占土地,听了这话,所有的战士都窃窃私语起来。
还没等唐正表态,沈小果先急了:“这混小子,竟敢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李叔别着急,俺给你去看
第110章 寿桃儿
沈蒙被训斥的无地自容,他虽然进了游击队,但脑子里的还是救地主救官员那一套。
原本仗着自己的堂姐地位,想给自己多捞些好处,被人拒绝之后恼羞成怒,哪里想得那么深啊
被人狠狠的过了一顿皮带,有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这时候心里也有些后悔,被骂的说不出话来。
沈小果更加来气:“俺回来组建游击队,是为了领导乡亲们打鬼子的。
难道是为了给你胡作非为撑腰的吗俺这个指导员,难道只是为你一个人当的好的不学,专学地主恶霸那一套。
今天我明确的告诉你,只要我沈小果还在青石坝,我身边的人,就谁也不许胡作非为!”
沈蒙干脆闭了眼,不敢瞅他。
沈小果看了看众人:“杨镇长,这地该咋分还咋分,谁也不许搞特殊化。
”
原本就该这样做,大家自然没有异议。
于是众人又商量沈蒙的处罚办法,几个人商量研究以后,做出了如下判决:
沈蒙这无视军纪,寻衅滋事,拔枪威胁地方公职人员。
情节相当恶劣,如不严惩,如何向乡亲们交代撤去他一排排长职务,送他去和那些判了徒刑的犯人一起去河道清淤改造,为期一年。
改造的好将功折罪,如果改造不好,就数罪并罚。
原本军人犯了错误,应该送军法处。
但这是游击队开创不久,各种建制还不齐全,因此对于犯错误人员的劳教,只能暂时交由地方上监督执行。
回到了山上的营地,唐正和小果都在军人大会上做了深刻的检讨。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他们规定如无极特殊情况,游击队队员谁也不许下山。
除了排除打探消息的侦查人员以外,所有人员都必须在深山里训练,随时准备战斗。
前不久鬼子进行一次大扫荡以后,以为所有的抵抗分子都已被杀光,所以便把大部分精锐部队都调去了南方。
留守的就只有地方伪军部队里的各种“顾问教官”之类监督性质的日本人,这些二鬼子和一些反动的帮派分子都存了保存地盘儿保存实力的心理,既然没有人施压,也乐得少管闲事。
清风镇突变,被邻镇的人探知,也不过以为是正常的头人和赤蓝帮帮派分子之间的争权夺利,没事谁也不愿意出兵管闲事。
这些人的消极怠工,倒给了唐正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按照自己在龙魂里学来的那些知识,系统的训练这支游击队。
他也曾经派交通员去县城里,去打探原本的地下党县委机关的情况,哪知道原来的机关所在地早已人去楼空,哪有一点消息看起来在敌人大扫荡的高压下,县委机关不是遭到了破坏就
是全部的隐蔽起来,一时之间也无法联系上。
唐正私下里叹息:“如果天使在这里就好了,我们可以派它带一封信件,飞去许云良游击队,请杜政委代转省党委。
请示一下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
他零离开许云良游击队的时候,把天使就留在了陵山上,叫他承担两个游击队的信使任务。
这时候想起来未免有些遗憾。
如果手里有一部电台,倒是能够联系上。
只不过这玩意儿就算在鬼子活动频繁的莫河地区,也不是随处可见的,更何况在这相对闭塞的青石坝地区
这事急不来,他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完善这支游击队。
使它形成战斗力,尽早的创建革命根据地。
至于寻找县委机关的下落,这些事不是着急就能办到的,也只能慢慢的寻访。
这一天,镇长杨聪忽然派人来请,请他陪同自己一起去邻镇赴宴。
原来邻镇的头人杨伯举那是他的族伯,这个人在临近的五个镇子里威望都相当高。
现在更是他们这一片维持会的会长。
今年正好办六十大寿,他也接到了请柬,想要唐正陪着他一起去。
唐正皱起了眉,照这么说这个人也相当于担任了伪职,和他们走的完全不是一条路子,见他去做什么
杨聪解释道:“咱们这个镇子地形太过糟糕了,三面环山,唯一出镇的道路,还被北面的大安镇挡住。
不管是做生意也好,还是出兵也好,都非常的不方便。
我那个族伯平时和我家交情非常好,两家吊贺相通,我想借着我父亲的老面子。
去和我的族伯借一条道儿。
他在这一带威望相当的高,只要他同意借道,苗安县就有大半个天下是我们的了。
如果他不同意借道,我想请唐连长帮我‘劝劝’。
起码来说,我们生命的命脉不能被别人掐在手里。
”
听了这话唐正的脸色非常的精彩:“杨镇长,万一他不同意借道,无论我怎么‘劝’,你都不会生气吗”
“族伯一向洁身自爱,这是在意外的担任了伪职,唯恐这里面另有隐情。
所以我们也想弄清楚一下,一旦他是自愿的,那么就是我们游击队的敌人,就请唐连长随便的‘劝’吧。
”
唐正暗自点头,这个秀才镇长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却原来也是一个狠角色。
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
过去的这两个月里,他四处派人打探消息,知道祥林的几个村镇里都有自己的实业,那个杨镇长的手里就有一个炼铁的工厂。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把那个工厂,建造成一个兵工厂,并以此为根基,和县城的伪军对抗,这倒是一招妙棋。
准备好了寿桃以及其他寿礼,唐正扮成一个随从人员陪着他一起去杨伯举的家里。
同样是头人,这个杨伯举的气派要比杨聪大得多。
他在府上,不但有相邻几个村镇的镇长、头人,就连县里也来了人。
来的这个人正是当地赤蓝帮在这里的堂主马勤,此人是帮里悟字辈儿的,和这里的乐悟天乃是同门师兄弟,他现在还有一个职务,那就是这里的“剿共谍报队”(豆包队)队长。
一来到这里,就成了这里的上宾。
他们来的并不晚,由于杨聪跟着杨伯举的关系非常的近,他的礼物一送上去,那个寿桃就直接被送到老寿星的屋里。
从内饰当时出来了一个中年人,他正是杨伯驹的
第111章 新计划
游击队外出贸易的路被大安镇挡着,如果不打通这里,那么一旦县城有人围剿,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大安镇的头人杨伯举威望相当的高,在**的时候,他就是**政府的座上客,日本人占据以后也争相拉拢他,想让他当附近几个乡的维持会会长。
只不过最近他的态度一直暧昧,好几方面的人都不得罪,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于是清风镇新任的镇长杨聪就想投石问路试探他一下,在送给他的手套里塞了一封信。
心里劝他早日和日本人划清界限,以全晚节,不要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和苗寨祖先的不孝子孙。
刚开始交谈的时候,杨伯举说秀桃的馅儿坏了的意思,就是指里面夹杂着“赤化”宣传的信。
问是谁制造的这个寿桃的意思,其实是指谁出的这个主意镇长洋葱实际已经明白告诉他这个主意是唐政府的。
这个镇长非常的精明,他一下子就猜到干掉原来那个亲日的头人是糖症的主意。
唐正的态度也表明这一点,我们干掉他,是因为他背叛了中国背叛了苗寨。
暗含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也这么做,下场可能和他一样。
虽然双方打的都是哑谜,但谁也不是傻子,其中的寓意哪有听不出来的道理。
杨伯举霍然一下站了起来,“这么说你没给我送棺材,而只给我送了寿桃,我还要感谢你不成”
唐正不卑不亢地说:
“老爷子严重了,为您老人家拜寿是晚辈应尽的礼节。
日本人联合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组成所谓的轴心骨,妄图称霸整个世界。
但这只是痴心妄想,世界的人们都已经觉醒,一股正义的力量就要形成大战也一触即发。
“日本人的野心虽然大,但没有和其野心相配的实力。
国内资源匮乏,人民稀少,速战速决有可能还能打赢这场战争。
时间拖得越久,他的致命缺点就越发显现出来。
从卢沟桥事变开始一直往南推进,直到站了南京,前后用了不到几个月时间。
但一直打到现在,他也没有把中国全部打下来。
反而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这就证明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的道理。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国内抗日的武装力量逐渐加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随着时间越久,国民的韧性越发显现出来。
现在正处于相持持阶段,只要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吧,鬼子大扫荡以后,就全部到南方补充兵源。
以至于后方空虚,我们游击队的人在清风镇变了天,若换作几年前鬼子的残忍,肯定下一秒就不管不顾地过来荡平我们。
但这个事过了将近两个
月,也没有发现鬼子的动静。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已经是外强中干,其兵力固守县城有余,但想除尘清浇水,只怕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在本国的兵力不足以镇压反抗的情况下,他才处心积虑地想把中国人都变成汉奸,想借助汉奸的手来推行他的殖民统治。
这个所谓的维持会会长,就是他欺压中国人,奴化中国人的工具呀。
“但凡有血性有志气的中国人,不管他是汉人还是苗人,都不能任由鬼子摆布,变成他们杀人的刀而受万人的唾骂。
“杨老先生是我们杨镇长的长辈,在当地也是威望相当高。
我们敬重你,所以才真诚的请您出山,挑起苗安县抗日救国的大旗。
不知道杨老先生意下如何”
杨伯举眼睛微闭,似乎是有些事下定不了决心。
眉头之间的忧郁越来越浓,洋葱看了出来问了一句:“伯父大人还有什么顾虑不成吗”
“贤侄有所不知啊,”杨伯举长叹一声,“如果我有心当汉奸卖国,三天前他们来劝,想我的时候我就已经答应了。
就是因为忘不了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和苗寨祖先的遗训,这才迟迟的没有答应。
但是叫我公然的支持你们激进派,现实也不像你们想的这么乐观。
一旦我这边宣布抗日,就会把我们整个的苗安县变成一片死地。
苗安县的百姓明年就会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
杨聪也着急了起来,“叔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杨伯举再度长叹一声,说出了一段隐情。
原来在青石坝地区所辖的十几个县,都是依靠山边的古代一位清官知府修建一道长长的灌渠提供灌溉水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