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姚远吓了一跳,扔了铁锨就往家里跑,半道上正碰上抗抗。

    看到抗抗身后跟着个警察,他就急了,也顾不上装结巴了,问抗抗:“咋了,出啥事儿了”

    抗抗也不知道具体是啥事儿啊,就跟他说:“咱们回家再说。”

    跟着抗抗和警察回到姜姨家里,看着屋里的四个人,姚远倒不害怕。

    他在现代社会待过呀,你再大的干部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也得讲理。尤其是警察,不依法办事,我可以告你。

    他就问那个中年人:“你们是干啥的,为啥找抗抗啊”

    中年人这才说:“我们是镇上工商所的,有人不断告发这个姜抗抗同志,说她私自经营,牟取暴利,我们过来核实一下。”

    姚远这才闹明白怎么回事,就问那个中年人:“她一个小女孩,回城了没有饭吃,给人家做几件衣裳,挣口饭吃,这也叫牟取暴利呀”

    那中年人说:“你这么说我也没法相信你说的,咱们总得到她的牟利现场去看看吧”

    那警察倒是挺横,口气生硬地说:“你跟他什么关系,这里面有你的事儿吗你赶紧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看看!别说我没警告你,妨碍我们执行公务,到时候连你一起抓!”

    姚远还不服,梗着脖子说:“这还得抓人啊你们有逮捕证吗拿来我看看。还有你们俩,工作证呢没有证件,谁知道你们是好人还是坏人”

    警察就火了,掏出手铐来要拷姚远。

    这个时候的警察,可不是现在的警察,还给你**律。公检法都砸烂了,**律那不是笑话吗

    幸亏年老一些的中年人修养好一些,把警察给拦住了,对姚远说:“小同志啊,我们是来奉公调查,你阻拦我们调查可就不对了,你得考虑后果啊。”

    姚远也意识到,他对这时候的警察期望过高了,立刻缓下脸来说:“对不起啊,警察同志,我是有点着急。可你们也得考虑啊,她一个女孩子,身体又不好,家里就只有她妈有工资。她爸是志愿军,战场上多次负伤,身体一直不好,早早就没了。她还有个上学的妹妹,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她才给人家加工点衣服,总得想法子生活吧我也是因为可怜她们,才把房子借给她。你们都是国家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总得有点同情心吧”

    中年人就笑笑说:“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当然会考虑。可是,你总得打开门,让我们看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才好做出判断来吧”

    姚远知道,再拖延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只要能设法不让警察抓抗抗,东西没收就没收了吧。他就领着他们过去,把自己的院子门打开了。

    警察站在院子里,两个中年人让姚远带着,到东屋里去查看。

    进了东屋,姚远还不忘告诉他们,那缝纫机是他家的,抗抗连缝纫机都没有,烙铁都是他花钱给买的。

    两个中年人在东屋看看,又去姚远住的西屋看一遍,然后就出来,再去抗抗家。

    这时候,外面的走道上,已经聚集了不少轮休的职工,在院墙外面看热闹。

    那时候基本没什么娱乐,村里谁家出个什么事儿,就算最大的娱乐了,大家就都争先恐后地过来围观。尽管围观半天,也不一定能弄明白




44.买自行车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偷偷摸摸干的姜抗抗,经历了这么一次举报风波,反而变成合理合法的了。

    以后,她可以正大光明地做衣服挣钱了!

    姚远也不敢相信,没有关系,也没花钱,事情就这样稀里糊涂圆满解决了。

    只有姜姨理直气壮地说:“咱们符合国家规定,他们就得允许咱们经营。干部的权力也是国家的,不是自己的。咱们做对了,他们凭什么不许咱们干呀要怪呀,只怪咱们糊涂,就像大傻说我,整天不读书不看报,啥也不知道。这回你们倒是读书看报,一样啥都不知道!”

    姜抗抗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她终于知道,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了。女人天生是软弱的,就是她妈那么厉害的女人也不行。真正遇上事儿了,别说说话,连腿都站不住了。

    幸亏有大傻在啊,他不慌不忙,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女人,是永远离不开男人的。

    她终于理解,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妈妈一个人独自拉扯着她们两个女孩,是过得多么艰难了。

    妈妈要她嫁给姚远,就是为这个家,留住一个男人啊!

    这样说来,她就是不喜欢姚远,都必须要嫁给他,把他留在这个家里。

    可是,她已经爱姚远了,这的确是一个妈妈说的那样的,无论从哪里看,都一点不差的男人。

    原先,她还在乎姚远在别人眼里的傻子形象。自己最终嫁给一个在别人眼里是傻子的男人,多么难为情啊!她甚至试图说服姚远,要他恢复自己的名誉。

    你比别人都聪明,为什么非要别人拿你当傻子啊你就一点也不顾及我的感受吗

    她不和他一起出去,不和他一起走,是这个时代的风俗使然,也是她怕别人笑话她喜欢一个傻子,面子上过不去。

    现在,她不在乎了。她就是喜欢这样的傻子,让她选择一百次,她还是会选择嫁给他。

    既然做衣服合法了,她就要买自行车,要姚远驮着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对买自行车,姚远还有顾虑。

    这个世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什么年代,你比别人过得好了,别人就会眼红,嫉妒你,你就会无端地多出许多敌人来。这是他过去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

    姜抗抗这回不听他的话了。

    宿舍里有好多有自行车的,又不是我们自己有。原先是就我妈自己挣钱,我们买不起。现在,你也挣钱,我也挣钱了呀,我们挣钱多了,为什么就不能有自行车

    姚远觉得,抗抗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

    然后,抗抗就找姜姨要钱了。

    姜姨倒没有露富的顾虑,只是惦记着把钱攒着,等抗抗和姚远结婚的时候用。

    孩子们小,不懂事。这结婚要置办家具,哪一样都需要钱。结婚以后有了孩子,更得花钱。到时候急着用钱手里又没有的时候,你就知道那个有多难了!

    抗抗不管,有钱先花着,管那么多干吗再说了,我做衣服合法了,以后还能挣更多的钱。我就是要买自行车!

    姜姨拗不过抗抗,还是给了她钱,抗抗又去找刘夏,从她手里要了张工业卷。

    刘夏总是让她做衣服不给钱,给她张工业卷也是应该。

    然后,她就拉着姚远,一起去城里买自行车,也不怕别人看见他们在一起了。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十月一,进入秋天了。

    美美高中毕业了。因为抗抗的的那个肺结核证明,抗抗就算插过队了,美美可以不去插队,在家里等着分配工作。

    抗抗和姚远去城里买自行车,美美也非要跟着去。

    平时的时候,抗抗懂事了,再不和美美吵架,这回抗抗不干了。

    “自行车就只能驼一个人,我和你傻哥去正好。你去了怎么回来”她就问美美。

    姜美美就撇嘴说:“你都没摸过自行车,你会骑吗傻哥肯定也不会骑,买了你们也得推回来。我跟着去,还能帮你们推车呢。”

    好说歹说,抗抗就是不带她。

    姜美美就急了说:“姜抗抗,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你不就是想和傻哥出去‘闷得儿蜜’吗我又不妨碍你们,干吗不带着我呀”

    姜抗抗脸“腾”一下就红了。憋好半天说:“姜美美,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眼看姐俩就得打起来,姜姨这才出来劝架,说美美:“你个小死丫头,啥话你都往外说,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儿!就是不带你去,这是我说的,你能怎么着!”

    姜美美就一撅一撅地回里屋了。

    姜姨这才对抗抗说:“美美说的也有道理,你们俩都不会骑车子,这那么老远的买上了,咋往回弄啊”

    抗抗就说:“大傻说那个东西很容易学,他个子大,在座子上腿就能够着地,走几步就能学会,把我带回来。”

    “啥”姜姨直接不信,“那个东西我学过,没有十天半月都骑不上去。这个大傻,就会吹牛!”

    抗抗就看着她妈说:“你见他有不会的东西吗他说会肯定会,我都懒得想了。”

    姜姨认真说:“这个不可能。我从小看他长大,他爹在的时候有轿车,他家没有自行车,他不可能会。”

    抗抗就笑了说:“他不会活该!到时候我坐车回来,让他自己把自行车给扛回来!”说完再不理她妈,出门去车站找姚远去了。

    这回两个人一起走,去百货大楼买了一辆“大金鹿”出来,在门口把大梁上的包装皮给拆了,抗抗又要姚远去买那种成盘的塑料带,说将来把梁上缠上,保护漆层。

    姚远就告诉她,塑料袋和漆层会起化学反应,时间久了,梁上的漆反而会早早的坏了,不如不缠,越磨越亮。

    姜抗抗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就说,看见人家自行车上有印子,漆都白了,那就是缠塑料带缠的。

    &



45.勾画未来
    美美有点小脾气,偶尔爆发一回,谁都拿她没办法。

    这个时候,就只有姚远能哄得了她。

    大家都在小方桌跟前坐着,美美在里屋炕上躺着,就是不下地,恨得姜姨要找笤帚疙瘩打她。

    姚远冲姜姨摆摆手,就站起来,进里屋坐到炕沿上。

    想想,他就对美美说:“美美。不是你姐不带你去,是我们要去买自行车,买了就得赶紧骑回来,没时间陪着你玩啊。”

    美美干脆回过身去,把脊背对着他,不搭理他。

    姚远就又说:“你姐可是快学会骑车了,你想不想学呀”

    姜美美就哼一声说:“我才不稀罕!”

    姚远问:“真的不学”

    美美又不搭理他了。

    姚远说:“回来的路上啊,我可和你姐商量了。这车子我一般用不着,主要是用来出去买菜,也可以没事的时候去城里。反正你也毕业了,在家里等着分配工作。你也可以骑,而且,你和你姐谁先学会了就是谁的。”

    姜美美就翻过身来,看着姚远问:“真的”

    姚远说:“当然是真的了。你不生气,傻哥明天就请一天假,和你到公路上专门练骑车,你说好不好”

    姜美美就看姚远半天说:“你骗我!”

    姚远说:“我对他老人家发誓,绝对不骗你。你起来好好吃饭,不生气了,明天早上我就去带你学骑车。”

    姜美美就把小手指头伸出来说:“拉钩。”

    姚远也伸出小手指头,和她的拉一下。

    美美立马从炕上爬起来,去外屋吃饭了。

    姜姨目不转睛地盯着美美,看着她坐下,把饭篮子里的杂合面馒头抄起来,往嘴里送。就用手指头猛戳一下她的脑门,把她戳的身子一歪。

    姜姨就说她:“你多大了你,还跟个小屁孩一样,让你傻哥哄着,丢人不丢人啊”

    美美还净理由:“我是最小的,你们不哄我,还整天的欺负我,我才不怕丢人呢!”

    抗抗在一边就偷偷笑了。

    姚远果然就请了一天假,推着新买的自行车,和姜美美去了公路上,陪着她学骑车。抗抗手里有没做完的活,就自己在家里做衣服。

    姜美美高中毕业以后,因为她父亲是转业军人,立过战功,又早早没了,按照规定,姜抗抗插过队了,姜美美就可以留在姜姨身边,以照顾姜姨为理由,申请不用去插队。

    如果这事儿摊在刚刚高中毕业的姜抗抗身上,抗抗绝对不会去提这个申请,而是要响应号召,坚决去插队。

    姜美美却不一样,知道有这个政策,立刻就主动申请了,宁可让同学们骂她是落后分子。

    兴许是姜抗抗的遭遇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也许是这个时候,大家已经没有了当初姜抗抗那样的,志在四方的激情。更多的,恐怕是和姚远朝夕相处,受了姚远务实的实用主义的影响。

    美美很早就属于学校里的落后分子,基本不参加同学们组织的任何活动。在别人眼里,美美是过于老实了。可是,在姚远看来,这孩子心很重,脑子里想什么东西,是很难猜到的。

    姜美美毕业了,就很少出门,也很少说话,脸上有笑容的时候也很少。她一定是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这个时候,学生高中毕业了,只有两条路好选择,插队,或者是设法留在城里,然后等待分配工作。

    插队,姜美美已经拒绝了。留下来,恐怕也是无奈的选择。她肯跟着姚远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就说明她心里还是有更高的理想的。

    可是,在这个年代,你有再多的理想,也没有用处。

    大学都是参加工作以后,厂里推荐的。没有凭着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上大学这一说。

    而厂里推荐的名额,就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奢望的了。就是像邵玲那样的干部子弟,都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邵玲也不愿意扫一辈子大街,特别是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大,关于个人前途的忧虑,也在一天天加剧。

    姚远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不傻,在外面说话依旧结巴,和邵玲也是这样。

    所以,邵玲只知道他脑子开始慢慢好了,并不知道他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不结巴了,脑子更是聪明异常。

    平时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多是邵玲说话,姚远只是听着,很少插嘴。他怕言多必失,说多了露馅。

    大多数时候,邵玲等于是自言自语,也不需要姚远回答她什么。她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姚远算她的朋友,也算她的倾诉对象。

    她知道姚远结巴,脑子不怎么好,就不怕他把自己说的东西传出去,什么都会和姚远说,也包括关于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1617181920...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