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抗抗接话说:“还外国人,中国人也不许!在那里给我安心学习,尽量少和男孩子交往!”

    一边媛媛就说:“你们说这么一大堆条件,我姐脑子本来就不好使,她记得住吗”

    抗抗一想,可不是咋的就说姚远:“赶紧去找纸笔,把刚才咱们说的都记下来,总结成几条,写好了让摇摇出去的时候带着,贴到自己床头上,必须每天起床都看一遍,严格要求自己,不许违反一条!”

    这下摇摇是直接烦了,捂着耳朵大喊:“好啦,好啦,我在国内上大学,不去慧儿姨那里了,行不行啊”

    这下,连姜姨都乐了。感情这两口子比她要求的还严呢。这样的话,她倒放心了。

    但接着她就发现不对了,问摇摇:“摇摇,你都三天没吃饭了,哪来的这么大力气咋呼”就把目光转向了抗抗和姚远,“还说没糊弄我,摇摇这是三天没吃饭的样子吗”

    抗抗说“我去找刘姨上饭。”说罢转身出餐厅走了。

    姜姨就看姚远:“大傻你说,这绝食的主意,到底是谁出的”

    姚远说:“那什么,这事儿我一点也不知道。估计,是美美回来,给摇摇出的吧”就问摇摇,“是吧摇摇这主意肯定是你小姨出的,别人没那么多心眼儿,对不对”

    摇摇最终还是去了小慧那里上学。按小慧的意思,最好把媛媛也送来,直接在米国上高中,那样外语掌握的会更好,上大学的时候就更省事了。

    姚远没有同意小慧的建议。国内的中学教育,是国学的基础。他的闺女,第一要保证的就是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人,必须爱国才行。第二,才是去学习知识,将来好继承他的事业。

    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不热爱的人,连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都不懂,不遵守的人,学多少知识都没用,将来只能成为人渣。




330.民族之魂
    暑假的时候,摇摇的签证终于下来,要去米国她慧儿姨那里上学了。

    姚远两口子陪她坐火车,一直把她送到西苑机场。

    他背着闺女的背包,手里拽着行李箱。抗抗则空着手,只顾拉着摇摇,一路不断地叮嘱着。

    姚远个儿大有力气,跟着娘儿两个出门,自然就得兼职苦力了。

    摇摇显得有些兴高采烈,脸上根本看不出有半分要和父母分别的难过。

    直到摇摇过了机场安检,抗抗还在后面大声喊着“下了飞机不要到处跑,安心等着慧儿姨来接你!有事往家里打电话!”

    摇摇混入登机的人流,走远了,看不见了,抗抗这才住嘴。看不到闺女了,眼泪却又流了下来。

    这不由得让姚远想起当年抗抗插队离开姜姨的时候。

    那时候,抗抗就跟今天的摇摇一样啊,心里向往着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完全没有地方容纳和亲人分别的痛苦。姜姨则是今天的抗抗,心里装着的,全是闺女要离开自己的不舍。

    那个脑后绑着两个小辫子,穿了一身绿军装,蹦蹦跳跳去赶矿机的解放卡车的,即将要到山里的农村插队的小丫头抗抗,仿佛就又在他眼前出现了。那情景,就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般。

    姚远不由就叹息一声,劝抗抗说“不哭了啊孩子大了,总会离开我们,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的。”

    抗抗就抱着姚远的胳膊,把头枕在他肩上,显得是那样的无助。

    姚远就哄着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动批市场。你不老说想去看看吗这回咱们正好顺便去看看。”

    抗抗把头从他肩上抬起来,摇了摇,轻声说“不去了,没心情。”

    如今的抗抗也四十多岁了,接近了姜姨当年送她插队时候的年龄。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抗抗又会保养自己,怎么看都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比起当年的姜姨来,年轻了好多。

    有时候,摇摇陪着她妈一起出去逛街,摇摇个头比她妈高,不知道的,就以为她们是姊妹俩。

    有一回,抗抗带摇摇去买衣服,售货员竟然认为抗抗是摇摇的妹妹。因为摇摇个儿高啊,导购小姐就说摇摇,你别只给自己买呀,给你妹妹也买一件一样的。你们姊妹俩穿着出去,绝对能把这一条街给盖了!

    摇摇还纳闷儿呢,妈没带媛媛出来呀琢磨半天,才知道导购说的她的妹妹,原来是她妈!

    这事儿愣是让摇摇回来学了个活灵活现,大家乐了好几天。抗抗嘴上不高兴,说自己穿的有点嫩了,以后得穿老气点的衣服,再不穿新版的时装了。其实,抗抗为自己不显老,心里美着呢。

    摇摇走了,抗抗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连一直想去看的动批都没兴趣了。姚远只好先在机场大厅里,找个地方和她坐下来,哄好她再说。

    两个人在角落里找了个座位,坐了好久,抗抗还是不高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姚远就不耐烦说“你心眼儿咋一下变这么小了呢她就是出去上学,又不是不回来了。到年底她就回来过年,你不还是能看着她吗”

    抗抗不高兴说“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生她的时候赶上大地震,又赶上你装傻,这孩子小时候没少受苦。在我身边长这么大,就没离开过我。这一下就自己走这么远,好几千里地,我当然受不了啦,你以为都跟你一样,没心没肺!”

    得,他劝她不难过,倒换了个没心没肺。

    姚远就笑话她“摇摇在家的时候,你也不向着她,总打她,这走了,你倒舍不得了。”

    抗抗分辩说“她脾气倔,老不听话惹我生气,我不打她打谁呀我打她也是她娘,总比你这个当爹的疼她!”

    姚远就又笑“拉倒吧。那天咱妈为瑶瑶绝食发脾气,你抄那么粗的擀面轴子去打她,还说比我疼她。我就是再不疼她,也不忍心拿那么粗的棍子去打她。”

    抗抗说“我那是做样子给我妈看,你见我啥时候那么打过她啦”

    姚远就看抗抗,半天才问“原来你那是演戏啊哎,你怎么想到这招的”

    抗抗就瞪他一眼说“媛媛这小丫头教的呗。”

    姚远就更吃惊,看着抗抗问“媛媛教的她怎么知道摇摇绝食是假的”

    抗抗就笑“媛媛啊,就是个小人精。摇摇绝食第二天她就看出来了,跑过来跟我说,这肯定是你的主意。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是你的主意。可我怕媛媛小,在她姥姥那里说漏了,就不承认这事儿。”

    说到这里,就住一住,又说“我不承认,她也不多问。就跟我说,妈,你如果想让姥姥早点服软,就得让她更心疼才行。我问她,咋让姥姥更心疼啊她就告诉我,让我装着狠打摇摇一顿。她姥姥最疼摇摇,我要把摇摇打厉害了,她肯定第一个受不了。我一想这个办法不错,那天就故意抄那个擀面轴,装着去楼上打摇摇。你以为我还真拿那么粗的擀面轴子打摇摇啊,我哪能下的去手啊”

    姚远一下子明白过来。那天抗抗拿了擀面轴子,要去打摇摇,他不好出面阻止,一个劲给媛媛使眼色,让媛媛去拦她妈,媛媛却假装看不见。

    原来,这小丫头早就知道她妈是做样子给她姥姥看,故意不去阻拦。而且,这主意是她出的!

    姚远心里还是很吃惊的。媛媛才十五岁,竟然能够看穿他的计谋,而且还能帮着她妈出主意,丰富他的计谋。这份心机,他相信自己十五岁的时候,是根本做不到的。

    看来,他的事业,当真是后继有人了。不过,光有心机不成,还得把媛媛这份心机,给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这世界上,心机多的聪明人有的是啊,可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又有几个人呢关键还是心术不正,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顺才父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为得到矿机的权力,张顺才可以说是心机算尽,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什么原因心术不正。

    他昧着良心害死了姚虎夫妇,就算再怎么狠毒,也会有良心不安的时候。当姚远让姜姨冒充廖淑芬,装神弄鬼吓他的时候,他很容易就会相信,真是廖淑芬的鬼魂来找他报仇来了,这才轻易就上了姚远的当。

    当抗抗再次扮作廖淑芬,出现在山上他眼前的时候,他仍旧会毫不犹豫地相信,那就是廖淑芬,连想其他可能的机会都没有,最终被活活吓死。

    心术不正,干了坏事,当时是风光了,可事后总要被自己的良心谴责,总要疑神疑鬼,心惊肉跳,最终被自己背负的良心债活活压垮。

    张建国也是这样,总想些歪门邪道,虽然可以陡然而富,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

    所以,媛媛聪明,有心机,外表看着是好事,但必须得走正道,只有这样才能长久。

    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话,其实说的就是人有钱了,后代逐渐开始奢靡自私,不走正道干坏事,慢慢的心术不正了,最终走向灭亡。

    怎么才能保证媛媛的心灵健康呢还是得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里吸取营养啊。论语、史记、大学、中庸姚远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准则,基本都来源于这些古代典籍。

    姚远已经决定,在暑假里,开始把心思用在媛媛身上,教她学习古文了。

    可这小丫头唯一不像自己的一点,就是不喜欢古文和古董。她不喜欢,你逼着她学,她就会有办法糊弄你。你还有其他好多事,总不能二十四小时盯着她,和她玩心眼儿。

    看来,想让媛媛学习古文,就得先让她爱上古文。

    自己是怎样爱上古文的呢姚远就想。

    记的,他是在高中的时候,偶尔从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五十年代本的唐宋散文精选,又恰恰翻到了欧阳修的那篇与高司谏书,被欧阳修那文章中传达出来的,那股凛然正气所深深折服,从此爱上了古文。

    那时候,他古文水平有限,欧阳修的文章,不凭借注释和翻译,他还不能完全弄明白。

    可就是在那一年,怀着对欧阳修凛然正气的深深崇拜,他通读了当时能找到的,这位大家的所有散文。特别是那篇与高司谏书,他可以顺口背诵,至今不忘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自足下为谏官来,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这位大家在受到牵连,自身难保的环境里,犹敢慷慨陈词,痛骂高姓谏官之无耻,勾言陷害范仲淹。姚远至今背诵,仍是有字字玑珠又字字诛心的感觉。

    这封信笺送出,倘高谏官拿到皇帝面前,作者恐怕性命不保。可是,欧阳修为了正义,根本不会在乎自己的性命。

    同样,在那个燃情岁月里的姚虎夫妇,为了正义,也不会考虑自己的性命。

    在这些人眼里,唯一存在的,只有正义!

    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魂啊!

    高中时代的姚远,每次诵读这篇文章,都会被激动地热泪盈眶。

    姚远决定,就从这篇与高司谏书开始,教导他的小丫头媛媛。



331.两个人的世界
    大闺女离开她这么远去上学,抗抗心里不好受。

    姚远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就这么着和抗抗回家,那样她会更不开心。

    在机场里和抗抗说着话,他尽量引着抗抗说些高兴的事儿。慢慢的,抗抗心情就好了许多。

    姚远从小哄着抗抗,知道怎么让她高兴。抗抗也是因为跟了他这样的男人,这辈子才会过的如此幸福,也如此懂事。

    抗抗犯倔的时候,姚远会避开她的小倔脾气,哄着她高兴了,再慢慢跟她讲道理。时候长了,抗抗就知道自己犯倔的时候蛮不讲理是不对的,也会主动去避免自己这个缺点。

    另外,自己不喜欢动脑子,直来直去,不给别人留面子,这许多的毛病,在跟着姚远的这些年里,都像她犯倔这个毛病一样,慢慢被姚远引导着,让她自己意识到不对,慢慢改过来了。

    现在的抗抗,在外界眼里,端庄高雅,言语得体,不失大家风范,完全配得上姚总夫人这个身份。她又生的那么漂亮,保养到位,一点不显老,不知羡慕嫉妒恨死了多少人。

    只有单独守着姚远,抗抗的小性子才会表现的无所顾忌,仍旧是十几年前那个任性胡来的抗抗。

    多数时候,夫妻单独在一起,抗抗是故意耍小性子的,这兴许就是一种对丈夫的爱和撒娇吧。她不和姚远讲理,还是想怎样就怎样,干些小孩子才干的坏事。姚远原谅她,不和她计较,她就开心。

    其实,姚远知道,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抗抗是故意捣乱,自然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哄着她,给她讲道理。许多时候,对女人,你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女人啊,一辈子的幸福,大多数时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找到一个理性而知道爱她、疼她的男人,就是女人一辈子的幸福了。

    而大多数的女人,会在选择自己另一半的那个关键时候,只图当时的所谓爱情和幸福,选错了人。

    当她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这也是许多女人在婚后不顾家庭和孩子,毅然选择出轨的原因罢

    嫁错人的女人,最终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选择的那个男人,原本温良贤淑的女人,到最后也会变成泼妇,一天到晚扯着嗓子,吼来吼去。她们也只剩下这唯一的方法,来发泄心中的郁闷了。

    抗抗是幸福的,因为她这辈子嫁给了姚远。原本疯疯癫癫,颇有泼妇潜质的抗抗,最终变成了温良贤淑的高雅少妇。

    抗抗最终还是被姚远哄的高兴起来,跟那个二十岁时候的抗抗一样,跟着姚远高高兴兴去城里的动批市场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抗抗,不再像二十岁时候的那个抗抗那样忸怩,连和姚远并肩走在一起都不敢。

    这个时候的抗抗,挽着姚远的胳膊,几乎把自己身体的所有重量,都压在了姚远身上,依偎着他,跟着他往机场外面走,就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姚远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说她:“老实走道!都多大了,还跟小孩子一样,没个正形,不怕别人笑话你啊”

    抗抗就昂着头高傲地笑:“不怕,这里又没人认识咱们,有啥好怕的”

    不过,抗抗还是尽量恢复一点正常样子,只挽着姚远的胳膊和他一起走,不再缠着他了。

    一路走着,抗抗就念叨:“咱们谈恋爱那会儿,其实我最想这样挽着你的胳膊走了。可是,那时候没有敢这么走的,我也就不敢,只能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1...213214215216217...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