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赵俊生扭头看了看地图,心里琢磨了一下,当即说:“好,就这么办!来人,传旨给司马楚之,命其以主力牵制襄阳一线的宋国守军,另派五千轻骑快速南下当阳,等这一支轻骑到了当阳,朕倒要看看宋军五万援兵还能不能安心攻打永安!对了,这五万宋军的主帅是谁啊”
林敬辉站出来回答说:“回陛下,宋军主帅是护军将军萧思话!”
南北朝时期的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可不是杂号将军。特别是在南朝,以领军将军统管禁军,若长官的资历不足,却要让其掌管禁军,就封其官职为中领军;护军将军一般掌管军职的选用,都是实权军职。
“哦是他啊!”赵俊生倒是知道萧思话这个人,此人比他年纪大一些,却也大不了几岁,年轻时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朕明日一早就出发,诸卿若是嫌山路颠簸可留在成都城,待川蜀事毕再返回长安,亦可随朕前往巴郡!”
开什么玩笑若留在成都城,这官儿还能当多久
众公卿大臣们当然不能说不想车马劳顿而留在成都城,若是如此,以后只怕会日渐失宠,这仕途也就走到尽头了,君臣关系还是要维持的,他们是随驾大臣,皇帝到哪儿他们就得跟到哪儿,不能在皇帝的心里留下坏的印象。
翌日,赵俊生只带了龙卫军一千人和两千骑兵以及公卿大臣们启程前往巴郡,其他兵马都留在成都城,军务方面由苏戟负责,政务上由郦嵩负责。
南朝宋国时期,巴郡的行政管辖区域已经缩小的许多,但基本上都在今重庆范围之内,不过它的治所仍然在江州,到隋朝时期才改名叫巴县。
整个川蜀各地被乾军攻占的时间还不长,此时都还在处在军管时期,从长安委派的官员此时大多还在途中,甚至不少郡县的主要官员都还没有委派。
负责巴郡军政事务的千夫长段昌延,他这个千夫长此时是既管军又管民,但他只是一个粗汉,根本管理不好政务,他管不好政务并不代表他对巴郡的政务失去控制,他却把那些投降的原宋国官吏管得服服帖帖的,谁也别向糊弄他。
当初赵俊生率军追击宋将李单部,事先派杨大眼堵住了其退路一举将其歼灭,事后派了一个千人队向东挺近,这个带兵的千夫长就是段昌延。
赵俊生的本意只是让段昌延带兵东进威胁巴郡,从未得到护卫大军主力在东部外围的安全,却没想到段昌延带着兵马一路进军到江州城下,那时江州的守备已经空虚,根本无力守城,城内的官员经过商议之后就打开城门投降了,就这样,段昌延不费一兵一卒攻占江州,随后几天之内就把城内一些杂牌军收编起来,这些人打仗不行,但做狗腿子欺负老百姓还是很有能耐的。
段昌延以两百兵马监督这些杂牌军狗腿子维持江州城内外的治安和城防,然后分别派兵去攻打巴郡辖下的各个县城,那些县城的官员得知郡治江州的官员们都投降了,他们哪里有勇气守城于是纷纷开门纳降,段昌延就这样极为轻松的攻占了整个巴郡。
别看段昌延是一个军中粗汉,但粗人有粗人的精明和小智慧,他用他自己的小智慧把巴郡辖下各县的守军全部打散了重新整编,然后互相调换防区,又派自己麾下的乾军将士监督,这些原宋军兵将根本不敢妄动,只能乖乖听话。
此时从成都城到江州城的官道
第1025章 骑兵的惨败
总共只用了不少十日的时间,聚集在巴郡境内的十几万流民就先后被疏散出去,一个个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途。
赵俊生这天派人把段昌延找来问道:“段昌延,这些日子在你的主持下,流民的疏散做得不错,效率很快,事情做得也很稳,看来你还是有些理政的天赋的,鉴于你这段时间做出的成绩,朕必须要对你进行嘉奖,在职务上面也要给你升一升,你是想继续在军中服役呢,还是想退出军中转为从政”
段昌延咧嘴一笑,“陛下不说的话,末将还真不知自己有做官的天赋,这些日子做得也还算得心应手,那就还是做官吧,这样可以多为百姓们做点事情,末将小时后家里穷怕了,若是做官的话,至少能想办法让治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赵俊生点头:“不要忘记你今天说的话,做官的目的是让治下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好,朕命你做巴郡太守,但驻军的兵权必须交出来,治安部队依旧归你管!”
段昌延行礼道:“臣谢主隆恩!”
此后每隔两天都有消息从永安方向传来,刚开始几天,赵俊生还收到消息说宋军每天都在攻打永安,直到这天下午。
林敬辉匆匆过来向赵俊生禀报:“陛下,刚刚收到消息,三天前宋军已经停止了进攻!”
江州距离永安已经不太远,消息传递的还是比较快的,因此赵俊生在这边收到消息也比较容易。
赵俊生问道:“还有其他消息吗”
“没有!”
“朕让你派人探查道路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林敬辉抱拳道:“回陛下,苗疆一带地形太过复杂,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而且很多苗人对外人很敌视,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入,即便有路可以直接穿过苗疆,想要过去只怕也要先跟苗人打一仗,臣以为得不偿失!”
“目前来看,咱们这里以骑兵居多,步兵少,苗疆一带即便有路只怕也无法让骑兵通过,为了稳妥起见,臣不建议在不熟悉地形道路和当地风俗的情况下强行通过那一带,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林敬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算是宋军也不敢轻易进入苗疆地带,如果好走的话,宋军也不会走水路去夷陵攻打永安了。
几经权衡之下,赵俊生还是听了林敬辉的建议,放弃了带兵穿过苗疆的想法。
两天后,林敬辉兴冲冲过来一脸喜悦的说:“陛下,宋军退兵了!这是刚刚收到的消息。另外,臣还收到了相关消息,宋军之所以撤军,是因为司马楚之派出的骑兵南下已经抵达当阳一带,正在向夷陵一带运动!”
赵俊生闻言道:“这萧思话行事还真是果断,竟然半点也不迟疑就退兵了,他的任务是来增援川蜀守军的,就这么退兵了他也不怕宋国朝廷方面追究他擅自退兵的责任”
东方辰站出来说:“陛下,很明显萧思话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很懂得取舍,如今他不经过请示建康方面就退兵,回去顶多丢官罢职,但若他不顾军事方面的不利局面强行攻打永安,就有被前后夹击而全军覆没的危险!”
赵俊生想了想,对众臣说:“诸卿,朕既已来了巴郡,岂能不去白帝城看看此前因为前方战事紧急,朕也不去给鲁爽增加麻烦,如今宋军退去,朕此时再要去永安,诸卿应该不会阻拦了吧”
这永安白帝城是有历史典故的,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在子阳城自立为蜀王,后来公孙述假借当地一口井冒出白雾,似白龙之形状,于是他自称白帝,在子阳城建都,并改名为白帝城。
后来蜀汉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以永安白帝城为进攻江东的前进基地,但遭遇惨败,后来退守白帝城,留下了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典故。
如今这些公卿大臣们见赵俊生又要前往永安,他们不好再阻拦,而且他们也想去游览一下这名胜古迹。
于是,大臣们都没有反对。
过了两天,做好充分准备的赵俊生与公卿大臣们在三千人马的护卫下前往永安。
从巴郡到永安,赵俊生一行人马都走了天的时间,这些天,从永安方面不停传来消息,将士们士气恢复过来,战力也恢复过来。
宋军在这些天里一直退到了夷陵,正巧与抵达夷陵附近的从当阳方向赶过来的五千乾军轻骑发生遭遇。
刚开始交战,宋军应对不及、准备不足,吃了大亏,被乾军骑兵将领柳金铭带兵以三千骑兵为主力正面迎击,再以两千骑兵从右侧侧翼突然插入。
宋军主帅萧思话麾下大多都是步卒,兵马移动速度过来,没有规定的时间进行拦截,导致乾军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抵抗就冲进了刀盾兵和弓箭兵阵中,杀得宋军一片大乱。
宋军军阵侧翼和中部被乾军骑兵冲乱之后,挡在前面的宋军兵将们担心自己背后的安全,都心中害怕,不能全力对付前面的乾军骑兵们,当场崩溃,乾军骑兵将领柳金铭当即率军冲杀。
萧思话不得不下令大军后撤向夷陵城靠近,乾军冲杀了一阵,正追杀宋军溃兵,但萧思话已经在
第1026章 宋军枪和弩
赵俊生问道:“有一事朕不明白,柳金铭的人马并未冲进敌阵之中,按照战报上所说他们冲垮了宋军前面五排,但在第六排被挡住了,无论如何也冲不进去,短短的一刻之内就死伤近千人,他们只是被挡住了,没有陷入阵中,怎么会死伤如此惨重”
鲁爽站出来抱拳道:“陛下,以臣猜测,应该是被宋军的大量箭矢所杀!”
赵俊生有些不信,惊诧道:“宋军弓箭这般厉害”
“如果是挡在原地,拥挤在一起,密集度大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鲁爽说完扭头对身边一个副将吩咐:“去把咱们从战场上缴获了宋军弩拿一具过来,还有长枪,也拿两杆过来!”
副将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众人在大堂内说了一会儿其他事情,那副将很快就把带了一具宋军弩和两杆长枪。
“陛下,就是这两样玩意!”
赵俊生起身走过来,他的目光先看向了两杆长枪,这两杆长枪真的很长,只怕足足有三米左右,但他知道,长枪的长度越长,对枪杆材料的要求就越高。
他接过一杆长枪打量一番,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份量还不轻,随后他有随便耍了几招,之在使用的过程中却感觉这枪杆的材料不一般,既坚又韧,枪杆很直,刺出去受到大力也不会弯曲,但如果横向用力则又能弯曲,不会轻易这段,对面就算是一个身穿重甲的兵士,如果枪头是好钢,使用者的力量足够大,这样的长枪也能够刺穿重甲而不会折断。
此时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步兵多使用长矛,用长枪的只有将校军官,而且这些长枪都是专门制作的,成本不小,一般人用不起,还有一些将校军官用长槊,这玩意制作更麻烦,但每一杆都价值不菲,而且制作工序耗时很长,每一杆都能当做传家之宝,非将门世家没有这东西。
长矛的杆要比长枪短得多,寻找材料比较容易,历朝历代制作长矛都是用专门的木料,够结实,木质密度大,也有份量,但缺点是缺乏韧性,若是遇到大力或遭到劈砍,容易折断,所以如果用长矛兵摆出长矛阵,一旦敌军骑兵正面冲击,就算是轻骑兵,长矛兵的长矛受到撞击之后也容易折断,经常被骑兵冲垮。
将校军官们用的长枪很有韧性,一般不容易折断,有些武技招式必须要用有韧性能大幅度弯曲的长枪才能施展出来,但是如果用这样的长枪来装备普通士卒那就成本太高了。
赵俊生问道:“这就是宋军步兵用的长枪知道枪杆是用是什么木料制作的吗”
有大臣站出来说:“陛下,关于这个问题,臣以为在场之人都对这个都不懂,要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只怕还要问军器监的人!”
杨烈抱拳说:“陛下,找几个手艺好的木匠过来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那去吧!”
没过一会儿,三个手艺精湛的木匠被带了进来,等他们行了礼,赵俊生指着两杆长枪问道:“你们三个都是木匠,知道这两杆长枪是用什么木料制作的吗”
其中一个中年木匠拿过一杆长枪观察了片刻,转身递给一个年老的木匠说:“王老爹,您老是前辈,您给掌掌眼这长枪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老木匠接过长枪摸了摸,又用手指头敲了敲,对赵俊生行礼道:“陛下,将士们所用多是矛,矛杆以木料而成,因它不是太长,所以稍稍结实一点的木料都可以,不过受到大力却会折断。若是制枪,枪杆较长,稍稍用力就会折断,所以对木料要求很高,要很坚韧笔直,能弯曲。以小老儿之见,这枪杆应该是有三层结构!最内层应该是一种木料,中间一层一层不知道是什么,最外层是包裹的一层细麻绳,再刷上一层桐油,晒干之后就完成了枪杆的制作,所以这枪杆并不是光滑的!”
赵俊生指着旁边一个御前侍卫吩咐:“把其中一杆长枪拆了看看到底是不是内中外三层!”
御前侍卫走过去拔刀对着枪杆连砍了三刀,却虽然对枪杆有些损伤,却没有砍断。
其中一个木匠连忙说:“这事小人做就行了,还请陛下允许小人去把工具拿来!”
“去吧!”
工具拿来之后,这中年木匠拿起锯子就在被刀砍的位置锯起来,很快锯成了两段。
“陛下,的确是内中外三层!”
赵俊生道:“朕想知道都是什么材料,采用什么工序工艺制作的”
三个木匠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下,随后老木匠对赵俊生说:“陛下,小人等如果没认错,这枪杆的心应该是剑脊木,第二层包裹了一层薄竹片,最外层用细麻绳缠绕一圈,再浸泡在桐油之中,拿出来晒干,这杆枪就这样制成了!”
赵俊生叹道:“难怪这长枪的韧性不错,剑脊木本身的韧性就很好,再用薄竹片包裹,加强了它的硬度和柔韧性,最外层用细麻绳缠绕泡桐油既起到了固定作用,又保持了它的坚韧,拿在是手里
第1028章 火烧宋军水师
“走,去看看!”赵俊生说着起身立即向外走去,一个太监立即拿了一件披风和他的战刀追了上去。
等到赵俊生赶到江边时,河面上传来大量焦急的求救和喊叫声,似乎很多人都掉进水里了。
此时夜间,光线太暗,今晚天气不怎么好,既没有月光,也没有星空。
赵俊生扭头问杨烈:“朕此前让给你准备的火船准备得如何了有多少只”
“回陛下,臣命人准备了十艘火船,就停在下面的江岸边!”
赵俊生左右看了看,发现旁边的旌旗正在向江面方向飘动,他摇头道:“这萧思话的胆子也太大了,他真当那些水师并将都是神人,竟然让他们夜间行船传朕旨意,命火船分散出击!”
“诺!”传令兵迅速向岸边跑去。
李宝抱拳说:“陛下,臣以为萧思话这是赌,成败都有一半的机会,若是赌对了,他的兵马就会悄声无息的插到我军后方伺机而动,或者截了我军粮道,或配合正面主力偷袭我军后方,我军必败!”
赵俊生道:“这么说萧思话就是一个赌徒喽”
李宝笑道:“谁能说自己能完全掌控战局打仗可不就是在赌嘛!”
赵俊生摇头道:“这只怕不是萧思话的主意,以我们对此人的了解,只怕他干不出来这种的事情,或许是宋军之中某个立功心切的将军拍着胸脯向萧思话做过保证,立下了军令状!”
旁边东方辰说:“臣赞同陛下的看法,若是有月光星光还好,长期在水面上讨生活的人熟悉水文水道,只要能看见航道,夜间行船应该没问题,但今晚既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可视距离最多不过三四丈,如此之短的距离如果撞倒礁石或岸边,船只想停下来都来不及,随时有翻船或搁浅的危险!也只有那些自认为熟悉这里水文航道的将军才敢这么干,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会事先来一招铁锁横江!”
说到这里,东方辰对赵俊生拱手道:“陛下,以臣推测,这次南朝水师船队上的兵马应该不会太多,萧思话绝不敢把手里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这一支水师上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