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宋国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大军在外每天消耗的粮草辎重是一个海量的数字,现在宋国经济不景气,各地流民造反还没有彻底平息,民生艰难,赋税也收不上来,国库已经空得能饿死老鼠,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部署重兵在巴陵一带,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是实在负担不起了。
萧思话随后被调回建康复命,位于巴陵的江南防线由臧质接手,臧质遂迅速从建康赶往巴陵上任。
西线宋军与乾军对峙期间,宋军大将萧承之病逝,萧承之是萧思话的族兄,萧思话上书皇帝说萧承之这些年为皇帝和朝廷鞠躬尽瘁,忠心不二,劳苦功高,朝廷应当对其予以追封,并对其子嗣多加封赏。
于是萧承之的三个儿子都在萧承之死后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随后位于洞庭湖的宋军水师被抽调一半秘密前往夏口,由萧斌节制。
尽管南朝方面对于抽调一半的洞庭湖水师前往夏口的事情封锁了消息,但乾国的黑衣卫真的不是吃素的,在发现洞庭湖的宋军水师战船少了一半之后迅速上报,推测可能已经调往了夏口。
黑衣卫迅速展开调查,消息传到长江北岸各沿岸城镇的黑衣卫秘密卫所,黑卫衣在赤壁一带发现了消失的另一半洞庭湖水师战船。
这个消息被黑衣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江夏城。
江夏城的太守府大堂上,赵俊生举着记载着宋军水师消息的纸条晃了晃。
“看来西线战事应该是停下来了,南朝方面不打算也无力再在西线挑起战事,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抽调一半的洞庭湖水师来夏口,而这一半洞庭湖水师来夏口的目的肯定是要协助夏口宋军渡江攻打我江夏城的,不知诸位怎么看这事是否有良策应对”
李宝最向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臣以为我军在兵力上并不少于夏口的宋军,就算宋军渡江来攻又如何要打就打,咱们没什么好怕的!”
赵俊生听李宝的话,不由心里摇头,李宝做一员猛将还行,让他坐主帅只怕做不来。
现在在江夏和夏口一线的战线上,乾国和宋国在局势上是攻守形势反转,乾军水师被打残了,无力渡江进攻,而宋军有水师,随时可以渡江杀过来,所以乾军目前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
降将刘衮站出来抱拳说:“陛下,臣以为只要我军守住江岸方向,宋军就算集中再多战船也是白搭,他们的水师又上不了岸!我军还可以对江岸防御工事加高加固,宋军来多少我们就杀多少!”
在赵俊生看来,刘衮坚守江岸防线的决心是有的,此人急于在他面前表现能力和忠诚度,这种态度值得嘉奖和鼓励,但此人说的这些话都是废话,没有一点建设性。
“嗯,刘将军忠勇可嘉,江岸防线的防御工事的确还要进行加高加固,将士们是士气还需要提升,操练也要勤练不缀!”
“诺!”刘衮抱拳答应后退回了远处。
赵俊生的目光又在众将身上扫了一遍,落在了老将司马楚之身上。
“琅琊王,你有什么看法”
琅琊王这个王爵是在北魏时期就有的,赵俊生建国之后依旧封他为琅琊王,允许他可听调不听宣
第1065章 抓住马脚
乾军班师了,正在返回长安的途中,这毫无疑问。
一般认为,大军一旦班师,边境若是再起风云,想要再回师作战已不太可能。
原因有二:其一,大军气势已经不再,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二,将士们都等着班师回朝之后领赏,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士们是肯定不肯再掉头回去打仗的。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宋军主帅萧斌才敢迅速渡江反攻,他不怕乾军掉头再过来跟他交战,因为乾军一旦班师就没有了进攻的气势和士气,就算勉强掉头与他交战也肯定是不敌。
可萧斌恰恰想错了,他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赵俊生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下旨班师就是要让萧斌放心大胆的渡江反攻。
也就是说,萧斌中计了!
赵俊生之所以敢这么干,当然是有所倚仗,在班师的途中,他就下旨一路上把各军有功将士的赏赐逐一发下去,赏赐给将士们的钱财从哪里来自然是从攻占的各城池官府府库和地主豪强那里而来。
宋军主帅萧斌认为就算赵俊生很快得到他率军渡江反攻的消息也不可能让乾军提升士气,也没有办法给乾军大气鼓劲,因为赵俊生如果不解决赏赐有功将士的问题是绝对不可能把士气提起来的。
这场仗打了近半年,乾军又是仓促出兵,各方面准备都不足,仗打到现在,赵俊生手里肯定没有现钱给将士们发赏赐。
可打仗并非只有支付而没有进项,乾军还真有大量的进项,乾军夺取了宋国大片国土,大小城池几百座,怎么可能没有钱财
赵俊生有足够的钱财给将士们发赏赐,对于那些立下的战功足够升迁的将士,赵俊生一早就让各军拟出了升迁名单,一路北返一路颁发任命文书。
因此,乾军将士们虽然在班师,可士气却始终都很高昂。
当宋军在萧斌的指挥下渡江反攻的消息传来时,赵俊生就知道萧斌入套了。
当天下午,赵俊生就下旨命各军停下来就地扎营休息,生火造饭,这顿晚饭吃得很早,将士们吃完晚饭就被命令返回营帐休息。
到了戌时,集结的号角声想起,各军迅速紧急集合。
营地内灯火通明,赵俊生骑着马来到高台上,大声宣布:“朕收到消息,宋军趁着我军班师回朝之际已经渡江反攻,现在他们已经攻破了江岸防线并兵围江夏城!”
“若我大军将士们还在江夏,宋军岂敢如此他们只会玩这种把戏,看来宋军还没有被我们打怕打残,我们必须挥师掉头,迅速赶回去解除江夏之围,并把这几万宋军在逃回江东之前永远留下,众将还没有战斗的力量和勇气”
已经休息好,士气正高昂的乾军将士们举着兵器起身大吼:“有、有、有!”
“杀回去、杀回去”
赵俊生大声道:“好,朕命令,一个时辰的拔营准备时间,一个时辰之后各军集结,依次出发!”
将士们轰然应诺,各自散去做拔营出发的准备。
过了两刻,突然从营地内飞出一只信鸽,这支信鸽刚刚升空正在向南方飞去,一道弓弦弹出的声音传出,紧接着是嗖的一声,一支利箭射向夜空,信鸽被射中掉落下来。
“上!”随着林敬辉一声令下,一队乾军兵士迅速包围了一间营帐。
林敬辉当先冲进了营帐之内,营帐内庞法起正好站在矮几旁看着他和随后进来的甲士们,庞法起的家眷神情紧张,连忙走到他是身边警惕的看着这些乾军甲士。
“林将军,不知你带兵来老夫营帐所为何事”
林敬辉一边走过来一边说:“方才我等在营帐发现有人放鸽子向外界通风报信,但我军此时并未有消息要通过鸽子传递的,放出去的鸽子已被我军神射手射下来了,瞭望哨塔上的哨兵说鸽子是从庞公营帐这附近放出的!”
庞法起心中忐忑,脸上却是神色沉下来,“将军这是怀疑庞某通敌可有证据”
这时一个兵士走过来拿着已经中箭的鸽子,鸽子被一箭射穿,早已经死了,羽毛上还有一些血迹,一只脚上绑着一根竹管。
林敬辉从竹管内抽出一个小纸卷,展开看了看纸条上的内容,抬头看向庞法起道:“庞公,这纸条上说我军正准备掉头返回,打算连夜出发,你如何解释”
庞法起道:“这是有人在向宋军那边通报消息,但这也不能证明鸽子是老朽放的!”
“鸽子是在庞公营帐附近起飞的,庞公及家人比其他人的嫌疑都要大得多!”
“将军也说了鸽子是在老朽营帐附近起飞的,可这附近并非只有老朽一顶营帐,为何就不能是他人”
“因为这附近只有庞公一家人是从南朝投降过来,自然成为首要的怀疑对象,本将这么怀疑没错吧难不成本将还要先怀疑自己人”
庞发起怒道:“谁能保证你们内部就没有问题老朽的确是从南朝投降过来的,现在军营中出了细作你们就怀疑到老朽头上,老朽就是有一张嘴也说不明白,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早知会受如此侮辱和怀疑,老朽就是自尽以谢天下也不会投降!”
这话的意思就有些尖锐了,林敬辉沉默了一下才说:“
第1066章 杀个回马枪
林敬辉连忙躬身行礼:“陛下圣明,是臣的错,臣不该对庞法起区别对待!除了这个之外,还请陛下把写着通敌报信的消息的纸条与最上面那一张空白纸张拼接起来!”
庞法起却是心中一跳,脸色微变,他没想到这都被林敬辉发现了。
赵俊生闻言照做,把纸条与短了一截的纸张拼接,再一看,长短与底下的一叠纸张相同。
“陛下,这一叠空白纸张就是在庞法起营帐内的文案上发现的,当时他的两位女眷都在,纸条的纸张质地与下面的一叠空白纸相同!”
赵俊生把纸条的质地与其他空白纸进行了对比,点头道:“这纸张条的确出自这一张短缺的空白纸张但这些纸张是我朝官用纸张,官员们都用这等纸张,并非只有庞公一人所用,庞公的确有嫌疑,但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信鸽是庞公放出的!”
庞法起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从赵俊生的反应来看,赵俊生行事还是比较有规矩的,不会凭借好恶乱来,如果换做南朝刘宋皇帝刘骏,就凭刚才这一点,只怕他就已经被定罪了。
林敬辉不慌不忙说:“陛下请看那一叠文稿和几封书信,这些都是从庞法起的营帐内搜出来的,文稿和书信虽然看不出他有通敌的嫌疑,但是请陛下把纸条上的笔迹与这些文稿的笔迹进行对比!”
庞法起这时脸色大变,他的确没想过以改变字体笔迹的方法保护自己,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入敌人内部的细作。
赵俊生先是把几封书信看了一遍,书信是友人写给庞法起的,时间已经很长了,的确是没有可疑之处,再看那些文稿,这是平日里庞法起有感而发写的诗词歌赋,此人是文人出身。
赵俊生把这些文稿看了一遍,觉得庞法起这人倒也有一些文采,还没有达到让他惊艳的地步。
把纸条上的笔迹与文稿的笔迹进行了一番对比,赵俊生发现这笔迹的确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文稿上的字迹很潦草,而纸条上的字迹要工整得多。
赵俊生现在已经相信信鸽是庞法起放出的,其实他此前一直就怀疑庞法起突然改变态度投降是不是别有用心,但人家既然来投降,他也不能拒之门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随便怀疑对方。
赵俊生虽然可以确定庞法起是“身在乾营、心在宋”,但笔迹鉴定毕竟不是他所擅长的,关于这一点还得找几个精通此道的人,他目光一扫随行文官。
“郦卿,听闻你是字体笔迹研究方面的大家,你来看看纸条上的笔迹与文稿上的笔迹是否是出自同一人!”
郦嵩站出来拱手:“臣不敢当字体笔迹方面的大家,既然陛下有旨,臣定竭尽全力!”
赵俊生对太监康义德摆手,康义德上前端起托盘走到郦嵩身边。
郦嵩左手拿起纸条看了起来,仔细研究其笔迹笔画走势、通篇布局、字行平直、笔压轻重、字体结构、字体大小、书面整洁等等大哥方面;然后他又用右手拿起一张文稿看了起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
不久,郦嵩把纸条和文稿都放在托盘内,向赵俊生拱手道:“陛下,臣分析了一下,臣认为这纸条上的字与文稿上字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赵俊生道:“朕也看过了,文稿上的字体明显潦草,而纸条上的字体工整,没有连笔之处,你怎么就断定这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呢”
“回陛下,臣对这方面也算花了不少时间去琢磨和研究,同一个人书写无论是潦草还是工整,无论是用几种不同的字体书写,笔迹上的神韵是改变不了的,又或者是很高明的模仿高手,也只能写得形似,而无法做到相同的神韵!”
赵俊生认可了郦嵩的说法,他看向庞法起:“庞公,你还有什么可解释的吗”
庞法起脸色灰败,他看向赵俊生道:“事已至此,庞某再强辩下去也没什么作用,老夫的确是受萧大帅委派假意向陛下投降,一方面可以挽救老母和家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乾国、伺机向大宋传递消息!”
“在陛下这里,老夫之罪已是罪无可赦,屈膝求饶不是老夫可以做到的,但此事只有老夫一人知道,老母和妻小都没有参与,也不知情!陛下仁德,胸怀宽广,还请陛下在老夫死后放过老母和家小!”
赵俊生摆了摆手,几个甲士把庞法起押了出去。
大军开拔之前,林敬辉前来向赵俊生报告:“陛下,庞法起的妻妾得知他案发被斩的消息之后,双双自缢而死!庞法起的老母和子女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赵俊生道:“这等小事还要来问朕吗朕若是整天操心这等事情,还能活几年”
“诺,臣明白了!”
大军出发之后,赵俊生采取昼伏夜行的计划,尽量掩人耳目。
江夏城在宋军攻破江岸防线并四面围城之际就已经做好了守城的全面准备,东门因靠近大江不适合攻城,南门因为靠近汉水,只有西门和北门适合攻城。
针对这
第1067章 追杀
宋将谭金虽然出生贫寒,但却是真正从战斗中学习并成长起来的将领,没有系统学习过兵法战策,但他作战经验丰富。
在萧斌率宋军主力向西撤退之后,谭金并没有带着五千人马在城下等死,他很清楚在城下迎击五千乾军骑兵只怕是一个照面就会被击溃。
想要尽可能拖住乾军骑兵,为主力大军撤退赢得更多的时间,那就必须先保住这五千人。
留给谭金的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他的选择不多,首先要离开江夏城下,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城内守军冲出来攻击到;其次,必须要找一个便于防守的位置重新布阵。
西北方向五里之外有一片地势稍高的小土包,这是谭金唯一能够选择的位置,做出决定之后,谭金毫不犹豫立即率军前往,但大军撤退时不慌不忙、整齐有序。
站在城楼上观察的司马楚之见状也知道就算出城追击也讨不到太大的便宜,如果宋军在前方设下埋伏与,只怕不但无法建功,反而还会损兵折将,因此没有追击。
谭金的五千人马才赶到小土包占据有利地形,这边的动静就被乾军骑兵的前方侦骑探哨发现了,他们毕竟占据高地,想不被发现都困难。
这里虽然距离通往江夏城的官道还有一些距离,但因为这里是这附近唯一的地势较高之处,所以首先被乾军侦骑探哨列入为侦察目标。
此时司马楚之也派出侦骑从城内出来探查消息,得知谭金的五千人马占据了小土包,就猜到谭金的目的是要拖住乾军骑兵,给宋军主力撤退赢得时间。
对敌情的情况探查清楚之后,司马楚之立即下令派人出城去把宋军丢弃的辎重全部搬进城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