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过了两天,被赵东派去调查荆旻案的太子舍人陈放回来了。

    “启禀殿下,臣回来了!”

    “荆旻案查得如何了?”赵东问道。

    陈放抱拳回答:“殿下,臣找到了荆旻的管家张全,此人在荆旻被抓之后就失踪了,臣听说皇城司找了他很长时间都没有他的踪迹,这次臣在荆旻在天水城外的别院里发现此人!”

    赵东皱眉道:“那地方应该已经被皇城司搜查了很多遍了吧,他去哪儿作甚?”

    “荆旻在那别院的地下埋了一批财物,张全打算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财宝取走,然后逃之夭夭,前些日子皇城司和当地官府的人盯得紧,他不好下手,皇城司和官府的人撤走之后他才敢出来!”

    “经过臣审问,张全交代荆旻的确庇护过粟特商人史大友,那批财宝就是史大友为了活命先给荆旻的,他还为史大友开具了特别通关文牒,并派兵护送史大友前往西域!”

    赵东气得大怒:“荆旻竟敢欺瞒孤,若他只是贪点钱财也就罢了,他竟然连这种事情都敢干,真是死有余辜!”

    这时太子洗马刘宪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行礼道:“殿下,臣在刑部有一旧识,方才臣外出办事时遇到此人,我二人在酒楼喝了几杯,在吃酒时,此人告诉臣一个消息,说刑部左侍郎叶峻把荆旻的案子呈送到御前圣裁,陛下口谕让刑部派人重新调查,负责调查的是刑部主事黄德忠,据说他再次提审了荆旻,在审讯时问荆旻此事是否还有其他人牵连其中,询问时还刻意暗指殿下!”

    在场众人脸色一变,太子舍人陈放当即站出来说:“殿下,黄德忠这是要刻意针对殿下啊,如果荆旻顶不住酷刑屈打成招,供述殿下也牵连其中,那就大事不妙了!”

    赵东眉头深锁,这件事情似乎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到底是人为的原因,还是时局造成的?

    他思考了一下,对詹事宁仁吩咐:“去请少傅过来一趟!”

    “诺!”

    不久,太子少傅张炜来到议事堂。

    “臣张炜见过太子殿下!”

    赵东连忙行礼:“见过少傅,少傅请入座!来人,上茶!”

    “多谢殿下!”

    待张炜就坐,赵东就把荆旻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炜听后说道:“天水太守荆旻之事,老臣也听说了,殿下请老臣过来是?”

    赵东说:“少傅,以现在的情形来看,孤该当如何应对,还请少傅指点一二!”

    张炜摸了摸胡须,思索了片刻后说:“殿下,老臣以为此时殿下应当以不变应万变,切记不可贸然行事!须知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朝堂上下、甚至整个天下都在关注着殿下的一举一动,如果此时殿下听风便是雨,会给陛下留下沉不住气、鲁莽的印象。就算有人要针对、陷害殿下也得拿出真凭实据来,即便荆旻的口供中牵连到了殿下,那又如何呢?仅凭他一面之词,某些人就可以给殿下定罪吗?”

    旁边太子洗马刘宪说:“少傅,如果再加上粟特商人史大友的供词呢?皇城司受蜀王殿下控制,刑部当中也有蜀王的人,现在但凡有权力插手此案的都是蜀王的人,殿下这边根本就插不上手,他们完全可以把证据坐实了!”

    张炜起身对赵东说:“殿下,我们都知道陛下下旨驱逐粟特商人的目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某官员与粟特商人有关系就认定此人通敌未免也太武断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粟特商人为了行商方面结交大臣官员,以获取一定的政治上的支持,这已经很正常,就算殿下与粟特商人有些关系,那又如何呢?难道就能认定殿下有通敌嫌疑,这不是太可笑了吗?须知殿下是储君,若无意外,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殿下有必要通过与敌国接触获得更多支持吗?”

    “还有,即便荆旻屈打成招供述殿下曾经违抗圣命庇护过粟特商人,即便粟特商人史大友也供述殿下曾经庇护过他,难道就凭他们的口供能证明殿下真的做过?除非他们拿到了殿下真凭实据,例如殿下写给荆旻的信件中提到让他为粟特商人提供帮助,只有这样实打实的证据才能对殿下造成威胁,其他人的什么口供都是虚的!”

    “殿下啊,您是国之储君,只要您不犯谋反、谋朝篡位、忤逆之罪,就没有人能够真正威胁您的太子地位,即便是陛下也绝不能轻易废黜你的太子之位,否则满朝文武绝不会答应!所以,您完全可以不必着急,且看事态如何发展,然后再见招拆招,此时行动反而显得您心虚,也可能惹得陛下怀疑您真的与此案牵连!”

    赵东听完后自觉得心中豁然开朗,起身对张炜拱手道:“少傅一席话真是令孤茅塞顿开,还请少傅就在这里用晚膳,孤也好多多请教!来人,去告诉后厨准备宴席,孤要与少傅畅饮!”

    张炜连忙道:“殿下折煞老臣了,为殿下解惑是老臣的职责啊!”

    此时天牢内,原天水郡太守荆旻被绑在十字木架上,身上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

    刑部主事黄德忠对旁边的刑讯人员说:“用凉水把他泼醒!”

    “诺!”

    一盆凉水泼下来,原本已经昏死过去的荆旻又缓缓睁开了眼睛,此刻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一只眼睛肿得老高,头发如杂草一般的披着。

    黄德忠走到荆旻面前冷冷道:“本官再问你一遍,你违抗圣命庇护粟特商人史大友是受谁的指使?”




第1098章 夺嫡第一枪打响
    荆旻有气无力的看着黄德忠,“你觉得我是受谁指使的?”

    “虽然本官知道是谁,但这难道不是你立功的机会吗?只要你说出来,就说明你是真心悔过,本官可以在审讯记录上特意说明是你主动配合本官调查,有悔过和立功的表现,按照你现在的罪行,由陛下圣裁的话肯定要诛三族,但是你有立功表现,又有悔过之心,本官可以向陛下求情只杀你一人,放过你全家老小!”

    荆旻眼皮子动了动,他心动了,如果能保住老父母和妻儿,只死他一人的话,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这黄德忠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他把这件事情往太子身上牵扯。

    “我如果说是太子指使的,大人信吗?”

    黄德忠闻言露出赞赏的神色,“本官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让陛下相信才行啊,你得让陛下知道你是被太子逼迫的,你是一郡太守,也是受陛下隆恩和朝廷重用多年的官员,如果不是又人逼迫,你岂能做出违抗圣命庇护粟特商人之事?荆太守,不着急,你好好想想?”

    “我······”

    “行了,本官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明天一早,本官再来的时候希望你已经有了决定了!”

    黄德忠走后,荆旻被送回了牢房,他蜷缩在牢房里的角落,身上很疼痛,脑子却很清醒。

    他自己做过的事情他很清楚,不知为什么,皇城司那边的审讯进行到他为粟特商人史大友提供庇护就停止了,并没有刻意屈打成招、继续深挖,大理寺那边也是依据这个审讯进行了判决,这本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罪行止于他一人,不祸及家人,但刑部在复核的时候却出了问题,案件的性质就变了,这个黄德忠在审讯室把他的罪行扩大到勾结粟特人里通敌国,这个罪名就完全不同了,这是要诛杀三族的。

    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发生这么多天了,他一直没有完全搞明白,但今天他却搞明白黄德忠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件案子牵扯到太子身上,黄德忠的背后明显是有大人物,否则仅凭黄德忠一个小小的刑部主事岂敢去碰太子?这不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吗?

    他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一件件捋顺,总算有了一些眉目,这事必然与蜀王脱不开关系,但是如果是蜀王要对付太子,有些事情又做得太过明显了一些。

    例如皇城司在这件案子当中并没有做得太多,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似乎在刻意在回避,这样就能证明蜀王与此案无关吗?

    却说主审荆旻的黄德忠刚刚走出天牢,一个家丁模样的人走过来行礼后询问:“敢问是刑部主事黄大人吗?”

    黄德忠板着脸点头:“本官就是黄德忠,你是何人?”

    “黄大人,我家蜀王殿下有请!”

    黄德忠立马变脸,前倨后恭:“那就烦请小哥带个路!”

    这段时间不断有朝廷官员站在蜀王那边,与蜀王赵平颇为亲近,这个黄德忠就是其中一个,他想获得赵平的信任,一方面是要站队,不得不这么做;另一方面,他想给赵平送一份拿得出手的见面礼,正巧碰上了荆旻的案子由他来接手重新调查,他觉得这是一个向赵平表忠心示好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刚才审讯房中的一幕。

    赵平是什么人?他是皇子,是蜀王,还是皇城司主官,这几年他这个皇城司主官可不是白干的,这天下有多少他的耳目,他自己都不知道,荆旻的案子他可是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密切关注。

    黄德忠在蜀王府家丁的引路下来到了大堂,他目光一扫,发现除了赵平坐在正对面的主位上,两侧还有几个官员,这些人的官位虽都不高,却也不是无名小子。

    “刑部主事黄德忠参见殿下!”

    赵平抬手道:“黄主事不必多礼,本王一直在纳闷呢,这些日子你怎么没来了,你在忙什么公务呢?”

    黄德忠当即表功:“殿下,小臣最近在调查一桩案子,原天水太守荆旻勾结粟特商人史大友、公然违抗圣命,甚至出卖我大乾利益、里通敌国!”

    “哦?你说荆旻违抗圣命这事本王知道,他与粟特商人史大友有关系,收了人家的钱财提供庇护,违抗的父皇的旨意,本王就是因为这个下令皇城司相关人员去抓捕他的,可你说他向史大友出卖我大乾利益,里通敌国,这事本王怎么不知道?有确实的证据吗?”

    面对赵平的问话,黄德忠知道这是自己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于是立即说道:“殿下,小臣正在找证据,荆旻应该会同意配合!小臣知道他是太子的人,这一次只要他交代是受太子指使,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太子定然在劫难逃!”

    赵平沉默了半响,说道:“黄德忠,你的想法本王明白了,你是为了本王好,本王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只是这事······其实在皇城司抓捕了荆旻之后,本王有足够的机会和手段让他就犯,但本王并未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吗?”

    黄德忠这时意识到他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了,额头上冒出虚汗,“小臣愚钝,还请殿下指教”。

    赵平道:“本王老早就知道荆旻是太子哥哥的人,皇城司是受本王辖制的,若本王对他采用非常规手段,朝野上下就会认为本王真正的目的是冲着太子哥哥去的,朝野上下会不会怀疑本王会对他采取了例如屈打成招这类的手段呢?甚至包括父皇都会认为是本王在刻意挑起与太子哥哥的争斗,你认为父皇会高兴本王的做法吗?”

    黄德忠顿时面如土色,“殿下,臣······臣不知道殿下······臣把事情搞砸了,臣······”话没说完就跪下去。

    赵平脸色平静的抬手:“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但以后行事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打乱本王的计划!”

    “是是是,小臣本想在殿下面前表现一番,可没想到······小臣再也不敢了!”

    黄德忠说完又小心问道:“殿下,那接下来,臣这边······”

    赵平道:“你不是逼着荆旻配合你吗?你继续进行下去!”

    “啊?这······”黄德忠有些懵了。

    “事情做到这一步了,已经是得罪了太子哥哥,就算你中途停止,你觉得太子哥哥会领本王的情吗?战斗已经开始了,我方若单方面偃旗息鼓的话,太子哥哥那边肯定认为本王怯懦,到时候他们向父皇状告我等屈打成招、罗织罪名,本王只怕顶不住他们的反击,到时候首当其冲受到报复的就是你黄德忠!而且,本王也想借着这件事情试探一下东宫方面的反应和实力!”

    赵平的话让黄德忠醍醐灌顶,他当即行礼道:“是,殿下说得对,臣回去之后就继续进行这事!”

    这时太子詹事宁仁走进来禀报:“殿下,大理寺正卢林求见!”

    “他来做什么?”蜀王府大堂内的官吏们都面面相觑。

    赵平也有些纳闷,卢林的官不大,却也不小,大理寺内有六个单独审案的寺正,这卢林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与此人并不熟识,不过此人前些日子向他递过拜帖,他因为此人是卢玄的族侄并未刻意亲近,唯恐被人误会与卢玄有关系。

    卢林的仕途并不是依靠卢玄提携,也不是因为父辈的功劳获得的官职,而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考上来得到官职一路升迁做到大理寺正。

    考虑了一下,赵平道:“请!”

    卢林年龄四十多岁,面貌端正,可能是因为家学渊源的缘故,他身上的儒士气息很浓郁。

    “臣大理寺正卢林拜见殿下!”

    赵平笑着抬手道:“卢大人不必多礼,不知卢大人此次来见本王是有事吗?”

    卢林拱手行礼道:“殿下,荆旻的案子是臣根据皇城司的审讯结果进行判决的,却没想到判决书送到刑部之后竟然没有通过复核,刑部还呈送陛下御前进行圣裁,这案子又要重新调查,这都是臣的错,如果臣当时不那么着急,把这案子押几天,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臣可能坏了殿下的事,臣今天来是向殿下请罪的!”

    不止赵平,大堂内的其他人听完这些话都明白了,这卢林说是来请罪,实则是来向赵平示好的,向赵平投效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他以为这案子是赵平用来对付太子的,所以当审讯的卷宗送到大理寺之后,他很快就判了。

    赵平真是哭笑不得,卢林和黄德忠都是想向他表忠心,想拿出一些功劳来证明他们对赵平是有用的,可他们偏偏却好心办坏事、帮了倒忙,在赵平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提前打响了与太子夺嫡的第一枪!

    事情已经发生了,赵平知道自己生气也是无用,这两个人的本意是好的,他不能因为此事而责怪他们,否则会打击其他站在他这一边的大臣官员们办事的积极性。

    思考了一阵之后,赵平对卢林说:“此事也不能怨你,现在案子已经交由刑部重新调查,本王估计这案子到最后还是要交给大理寺进行第二次审判,如果还是由你负责的话,到时候还请卢大人提前告知本王一声,可好?”

    卢林当即作揖到地:“殿下放心,下次臣绝不会再鲁莽行事了!”



第1100章 大殿问案
    叶峻不慌不忙又拿出几封信,双手呈给赵俊生说:“陛下,根据荆旻的交代,他在天水城外有一处别院,他把太子写给他的几封信用木匣子装着埋在了别院外的大槐树下,为了留个自保的退路,我们根据他的交代把这封信取出来了,请陛下过目!”

    赵俊生没想到还真有实物证据,这可就完全不同了,他接过信件一一打开阅读。

    很快,赵俊生的脸色就变了,笔迹就不说了,这就是赵东的笔迹,几封信上说的都是机密,都是太子赵东暗中指使荆旻所做的事情,其中有一封上的内容证实了荆旻违抗圣命庇护粟特商人史大友并与之勾结进行暗中走私的事情。

    赵俊生看完所有书信,起身道:“摆驾回宫!”

    东宫。

    太子是国之储君,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朝代,太子是需要精心培养的,要学会如何治理国家,所以太子要学会处理政务,赵东就经常被赵俊生命令协助他处理国政。

    朝廷和衙门、各地官吏送上来的奏章被赵俊生看过之后选择一些送往东宫,由太子先做处理,写出处理意见,然后在呈送皇帝处御批,皇帝若觉得太子的批复有问题,就会派人去把太子叫来。
1...360361362363364...3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