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万四国
这天李澜歌收到了来自边关的信件,是海棠先生写的,之前他已经让许风带着人回去了,这边有了沈知书和玉斐帮忙,自己也轻松不少,而且因为燕相的失踪,他的残党也都躲起来不敢再轻易出头,至于朝中剩下的都是一些翻不起风浪的虾兵蟹将。海棠先生在信中说了一下边关的事情之后,说起了万四国三皇子胡猛来拜访的事情。沈知书和玉斐刚走进御书房的时候,就看到李澜歌正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信不知道在想什么。玉斐和沈知书对视了一眼走上前说道:“看什么呢这么投入,我们来了都不知道?”听到声音的李澜歌抬起头,然后将手中的信纸递给了他们二人:“海棠先生的来信,你们看看吧。”玉斐接过信纸和沈知书二人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沈知书想了想说的:“万四国,我似乎听说过。”“一个在南方角落里的边陲小国,成国了也不过三年的时间。”李澜歌懒洋洋的坐在椅子上,“不过这个万四国在我印象当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玉斐这会儿则坐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是眉头紧锁看起来似乎在想什么,沈知书和李澜歌对视了一眼,李澜歌开口说道:“你想什么呢,表情那么严肃。”“嗯,我在想,这个万四国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地理位置是在山沟沟里,而且会不会是和他们的地下资源有一定的关系?”听到这话,李澜歌和沈知书猛地抬起了头,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丞相,沈知书的脑子自然反应要更快一些:“我记得这个万四国所在的地方是个山沟没错,但是地底下会产一种十分昂贵的药玉,据说这种药玉治百病!”“原来如此。”李澜歌眼睛一亮,不过随后又十分疑惑的说道,“那这个万四国为何要来和我们合作?”李澜歌的话已出口,在场的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就在这个时候小李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张大人求见。”李澜歌愣了愣说道:“让他进来吧。”这张大人是礼部新提拔上来的礼部侍郎,为人聪明圆滑会办事,不过对李澜歌倒是十分的忠心耿耿,这会儿来找李澜歌估计是有什么事情。李澜歌话音刚落,张大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在看到沈知书和玉斐的时候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不过很快就回复了正常。他之前就听人说李澜歌这个皇帝和沈知书玉斐还有远在边关的许风和海棠先生的关系很亲密,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不过这些事情也不是他这个为人臣子能说三道四的,看到了就当做没看到,皇帝的舌根谁敢嚼,那怕是活腻歪不想要命了。李澜歌欣赏张大人的一点也是因为这个人不喜欢乱说话。“张爱卿来见朕,不知道是所为何事?”“启禀陛下,臣今天下朝去礼部打卯的时候,看到了一份比较特殊的礼单,因为拿不定主意怎么处理,索性就拿来给陛下看看。”张大人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礼单了放在李澜歌面前的桌子上,李澜歌拿起来看了看之后,眉头微微一挑然后递给了沈知书。玉斐见状也凑过来一看,顿时睁大了眼睛:“万四国?”张大人点点头:“臣也曾听说过这个万四国,但是咱们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往来,不知道他们这份礼单是什么意思,而且上面写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十分的贵重。”这份礼单自然也是万四国三皇子送过来的,上面除了真金白银之外,还有一百车的药玉,这就十分让人匪夷所思了。南边的那些小国都知道自从李澜歌登基之后国内就不太平,现在谁都不想和这边掺和到一起,结果这个万四国却是反其道而行,在这种时候来示好,用意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让张大人留下了礼单之后,李澜歌微微皱着没说到:“你们两个怎么想的?”沈知书抿抿嘴:“看不清他们的用意,万四国地处偏僻,但也不是没有物资,相反我听说他们国家的土壤肥沃,因为人口不多,每个人都是生活富足,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外交渠道,也没道理如此着急的来投靠我们。”玉斐摸了摸下巴:“我倒是觉得这个三皇子胡猛有点问题啊,按道理来说,他身为皇子,为什么要自己来当使者,而且这个礼单也是他亲自拟定的,他老子都不管他的吗?”李澜歌觉得现在去猜测也没有什么用,干脆给海棠先生去了一封信,将礼单的事情告知之后,让他派人想办法去万四国打探一下消息,看看这个小国到底是抱着一种什么心思来求和的。信是快马加鞭送来的,万四国的事情在许风回了边疆之后自然也知道了。他看着李澜歌亲自手书的内容,有些担忧的看向坐在身旁的海棠说道。“先生可知道这个万四国是有何居心?”海棠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这个三皇子胡猛看起来天真无邪,而且年龄也不大,但是我无法看透他来此的目的,而且这个礼单可以说是价值连城,药玉的价值你我都心知肚明,眼下只能按照陛下说的让人去一探究竟了。”之后许风和海棠在帅帐里商量了许久,最后派了人连夜前往万四国,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还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派去的人第三天就回来了,然后带回来了一个十分惊天的大消息。“你说什么?万四国现在几近灭国?”海棠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免的大吃一惊。“是的,属下达到万四国境内之后,发现有不少南疆其他国家打扮的人正在到处开采万四国地下的药玉,而且还当街调戏妇女,甚至绑走一些长的好看的大家闺秀。”“看来,这个三皇子来找咱们也是无计可施了。”许风微微眯起了眼睛,随后他赶紧修书一封让人送往京城。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盟
原来在这万四国的国土下面,是整个南疆的药玉命脉在此,据说得到这条命脉的国家就能永远存活生生不息,得到这些消息的国家自然都坐不住了,只有李澜歌这边什么反应都没有。
年少无助的胡猛只能孤注一掷的去求助于李澜歌等人,希望他们能帮忙出面庇佑自己国家的百姓,药玉命脉没了就没了,只要人活着,总归还有希望。
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沈知书笑了笑说道:“我猜测,这其中一定有燕相那个老狐狸的手笔,他现在是有家不能回,在自己的主子面前肯定也丢了脸,他想翻盘,那么就要找一个机会。”
玉斐听了他的话继续说了下去:“这个时候他无意间发现了万四国的秘密,他将消息透露给了其他国家的人,这些国家自然要去争取传说中的药玉命脉,而三皇子胡猛年纪小没有心眼,我们没有收到消息自然就不会去分这一杯羹。”
“所以,就等于燕相强迫胡猛来找我们联盟,到时候再换一个说法,就可以联合南疆诸国来对我们挑起战争。”说到这里,李澜歌忍不住用力一拍桌子,冷笑道,“这个老杂碎,算盘打的还真是够响的。”
“陛下,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沈知书站在那里问道。
“既然人家都送上门了,我们也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礼单接了,人自然也就是我们的了。”李澜歌扯了扯嘴角,“我就不相信燕相那个老狐狸能再给我翻出来个什么天儿来。”
玉斐点点头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只是不知道这个胡猛心里到底有几分是真心实意的来求我们同盟的,就怕他到时候和燕相里应外合,我们就惨了。”
沈知书听到这话倒是丝毫不担心:“我觉得胡猛未必是带着算计来的。”
“怎么说?”玉斐和李澜歌两个人同时看向他。
沈知书站起来一边溜达一边分析道:“其实我们能看出来,不管是之前假装来使还是现在给我们礼单,都是是明明确确的写着这些事情是他三皇子胡猛自己作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他的父皇还有其他兄弟可能根本不知道。”
“但是他一个小孩儿哪来的这么大的权力。”
“这必定有朝中的大臣的暗中支持。”李澜歌这次反应很快,毕竟他也是皇子过来的,对这些事情自然十分的清楚。
玉斐听了这话之后点点头,然后继续看向沈知书,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我觉得在接纳胡猛三皇子之前,我们得先想办法探听一下万四国皇室的动向,看看这个三皇子胡猛到底是不是个被派出来博取同情的傀儡。”
以此同时,远在军营的海棠自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现在人不在京城,但是这几个人的想法他还是十分了解的。
海棠和许风商量了一下之后,就找了一小队人马乔装打扮成他国的人去万四国里面挖药玉,看看万四国皇室到底是个什么口风。
有了海棠和许风在这边做应援,在京城的李澜歌等人只要坐着等消息就好了。去当探子没有那么容易,倒是这个三皇子胡猛是有点着急了。
不过海棠随便找了个理由安抚搪塞他了一下,这个小子倒也是深信不疑,这让海棠有了那么点欺骗小孩子的内疚,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这也是为了彼此好。
如果这个合作达成,中间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谁都负担不起,与其日后麻烦,倒不如现在就直接斩草除根来的痛快。
边疆这边暂时无事之后,李澜歌在进城也得重新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朝堂中的腥风血雨和尔虞我诈自然影响不到老百姓。
全国各地的百姓依旧按娱乐业,大家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朝中有什么暗流涌动,不过这也是李澜歌的目的,一旦因为燕相的事情动摇了百姓的话,那么到时候的麻烦可就不止这么点了。
现在文武百官之中有了沈知书坐镇,倒也是相安无事。
一些本来对沈知书有些意见的人这会儿也担心自己沦落到燕相的下场,索性就当鹌鹑什么也不说了,那些之前还明目张胆侵吞钱财的贪官也让沈知书兵不见血的都暗中处理掉了,然后扶持上位了不少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年轻栋梁。
这也让李澜歌十分的开心,因为有了这一层的提拔,这些心思活络的年轻人自然也十分欣赏李澜歌这个皇帝,现在每天的早朝都是一片祥和,大家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不像有燕相在的时候那么针锋相对。
对于朝堂上的改变,李澜歌也经常写信给远在边关的海棠,让他了解形式。
就这么过了两个月,京城中的局势也算是终于稳定了下来,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让海棠和许星儿回京了。
不过在回京之前,许风派出去的一对人马也终于凯旋,带来了关于万四国皇室的消息。
“也就是说这个万四国现在的皇帝是个胆小怕死的人?为了保命直接大开国门让那些人进去挖药玉折腾他们国家的子民?”坐在海棠对面的李澜歌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是这样的。”海棠叹了口气说道,“这个皇帝是真的昏庸无能胆小怕事,他的所有皇子里面只有今年十六岁的胡猛是一个聪明有胆识的好孩子,而且也在朝中培养的自己的根基。”
“这么说来,这个胡猛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上的人了?”玉斐在旁边吃着巧克力说道。
“嗯,是这样没错。”海棠点点头。
听了海棠带回来的消息,李澜歌微微咋舌,他是真的没想到这个万四国会变成这样,不过既然能确定这个胡猛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将来来求助,那么李澜歌没有道理不帮助他,而且根据海棠说的,这个胡猛是个十分聪明的帝王之才。
和这样人的人结盟,只要你别去忽悠人家,对方必然会以礼相待,不会太过分。
想到这里,李澜歌招呼来了小李子,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了胡猛。
第四百四十四章 赟王
这边李澜歌等人还在为万四国的事情头疼的时候,许久不见的赟王却申请要面圣。之前因为燕相的事情,李澜歌和赟王之间就闹得有些不愉快。
这会儿看到赟王自己找上门来了,李澜歌扯扯嘴角表示自己这次一定要给赟王好看。
玉斐听了李澜歌的话也忍不住点点头,倒是站在旁边的海棠先生和沈知书两个人有些不同意李澜歌这么做。
虽说赟王很明显和李澜歌是有二心的,但是赟王毕竟是个王爷,他手里还有一定的权势,目前看来燕相的人是基本上树倒猢狲散了,但是谁都知道,燕相没死,他还在找机会东山再起。
虽说现在文武百官有沈知书带头镇压,可是不代表这是一个稳定的长久之计。
赟王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变数,如果这其中的关系处理不好,那么赟王很有可能直接反水和燕相联手,到时候怕是有十个海棠先生也救不了李澜歌了。
李澜歌也不是什么莽撞之人,他也就是想想罢了。
“我也就是想想,赟王现在还不到对他出手的时候。”
海棠先生听了这话点点头道:“陛下你知道就好,我们先静观其变,看看这个赟王到底有什么打算。”
第二天,李澜歌下了早朝之后,就听到小李子说赟王已经在御书房外候着了。李澜歌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李澜歌走到御书房门口的时候,就看到赟王似乎正在和海棠先生说着什么,只是海棠先生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看起来并没有因为和赟王交谈而有什么厌恶的情绪。
小李子见状赶紧通报了一声,听到声音的海棠先生和赟王转过身给李澜歌行了礼。
李澜歌点点头道:“平身吧,不知道赟王这次进京是有什么要事要找朕来商议的?”
之后小李子给三人看茶就离开了。
海棠先生从进了御书房就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说话,表情淡淡的,饶是赟王想从他的脸上知道点什么情况都十分的艰难。
看着赟王有些飘忽不定的眼神,李澜歌的嘴角微微翘起,他知道,这个赟王这次来京绝对是为了探听什么消息的。
李澜歌也没有催促赟王,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拿起杯子抿了一口茶,然后对海棠先生说道:“这茶味道不错,改明儿让小李子准备点给你和和知书送过去。”
“好。”海棠笑了笑,和李澜歌之间的气氛仿佛是友人一般。
赟王见状轻咳了一声说道:“皇上,臣这次上京是因为听说了之前燕相的事情。”
“哦?不知道赟王都听到了些什么消息?”李澜歌微微的抬起眼皮,淡淡的说道。
自从燕相逃走了之后,李澜歌身上的帝王气也越发的浓烈了起来,在面对朝中大臣的时候,也比以前更像模像样了。
这倒是让海棠和沈知书他们深感欣慰。
赟王看了看李澜歌的脸色然后开口说道:“说是燕相得罪了朝中大臣,然后被联名上书弹劾。”
听到这个话,李澜歌和海棠皆是一愣,这个一听就是谎言,这个赟王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赟王这个传言倒是有趣。”海棠轻笑一声,似乎是被赟王逗乐了一般。
赟王微微皱眉看向海棠,眼中明显的写满了不悦之情,毕竟他从一开始就对海滩有一种莫名的敌意和情绪。
“听海棠先生这个意思,是不相信本王所言了?”
“海棠自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之前海棠一直在边关,对于燕相的事情了解的不多,没想到今天听到了一个新的版本,一时之间感觉惊讶罢了。”
海棠说这话的时候依旧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并没有打算起身给赟王赔个不是,这个态度放在李澜歌的眼里是要多爽有多爽。
至于赟王,心里已经不知道把海棠和李澜歌骂了多少遍了,只是这些他来京城就是为了摸清目前的局势,也不好太明目张胆的和李澜歌对着干,这会儿也只能忍气吞声。
没等赟王开口,李澜歌就将手中的茶杯放到了书案上,开口道:“赟王这次来京就是为了打听燕相的消息?难不成赟王和燕相之间还有些什么朕不知道的关系在里面?”
听到李澜歌这么说,赟王顿时感觉背后冷汗直冒,赶紧行礼说道:“陛下多虑了,臣也只是不敢相信燕相居然能做出来这种事情。”
李澜歌点点头道:“朕也没想到燕相居然会做出这种通敌卖国为人所不齿的事情。”
听到通敌卖国四个字,赟王的身形微微一僵,随后又恢复了正常,只是这些小变化并没有逃过海棠的眼睛,他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