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五零巧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当然了,如今元宵节是不放假的,该上班的还要上班,该上学的也还要上学。

    只是下午的时候,下班会早一点儿。

    曲维扬照常回单位上班,到了单位安排了一下工作之后,曲维扬就出去了,到中午才回来。

    下午的时候,曲维扬接了一个电话,听完电话,就给县供销社下属的各乡镇供销社打电话,通知负责人,明天上县里来开会。

    过节嘛,下午总是要早一点儿下班的。

    下午三点,曲维扬就给大家伙放了假,于是众人各自回家过节,曲维扬也骑着车子往回走。

    等他到家刚进了家门,还没等推门进屋呢,就听见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曲维扬笑笑,看起来这可真是过节啊,家里真热闹。

    “媳妇,晚间预备吃什么啊需不需要我帮忙”曲维扬推门进来,还没等进东屋呢,就大声问道。

    “维扬,快进屋,咱家老三回来了,还有婉瑛也回来了呢,我们打算包饺子。”

    东屋里,巧莲领着儿媳妇美琳,未来儿媳妇玉淑和婉瑛,还有自家闺女佳莹,正围着面板忙活呢。

    那边,嘉康嘉俊嘉和几个,也坐在炕沿上拿着擀面杖擀皮儿,见到老爸进门,嘉和赶紧站起来。

    “爸,我跟婉瑛回家来过节了。”

    二哥都跟他说了昨天的事儿,嘉和看着老爸,生怕老爸翻旧账,清算他伙同二哥二姐瞒着家里人的事情。

    “回来好,回来好,哎呀,这下咱家可是大团圆了啊,如今就差佳媛了,这要是佳媛能回来,那就好了。”

    好在曲维扬没那么小心眼儿,根本没提这个茬儿,嘉和总算松了口气。




第881章 儿子们都懂事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正理是应该吃元宵的。

    不过早晨起来已经吃过了,再者嘉和婉瑛还有嘉俊都回家团圆,还是包饺子更热闹。

    鲜香美味的饺子,让在外有些时间的嘉俊嘉和他们,都怀念不已。

    “还是咱家里的饺子好吃,我们在外头,过年的时候倒是也包饺子了,可就是不如咱家的味道鲜。”

    嘉和咬一口刚出锅冒着热气的饺子,美的他连连点头。

    “对,对,我也这么觉得,我们过年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包饺子。

    哎呀你们是没见着啊,那饺子包的五花八门,等着一下锅,差点儿就全都成了片儿汤。

    就那样儿,大家伙也吃的可起劲儿了。还是咱家的饺子香,真好吃。”

    那头嘉俊也很是赞同弟弟的说法,哪里的饭菜也比不上家里的香。

    巧莲一看俩儿子那狼吞虎咽的模样,知道孩子们在外面吃的肯定不算太好,当下心疼起来,赶忙给儿子又端过去两盘饺子。

    “好吃就多吃,咱今天包的多,你们可劲儿吃也够了。”

    说完,又给婉瑛那边端过去一盘,“婉瑛,你也吃啊,在咱家不用客气,随便吃。”

    “嗯,嗯,婶子,我自己端就行了,婶子什么时候见着我装假

    我每次回来,都吃的可饱呢,这要是在家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我能胖一圈儿。”

    婉瑛笑的可开心了,未来婆婆这么疼她,那是她的福气呢。

    “对了,还没问你们,文艺汇演后来怎么样了你们的节目拿奖了么”巧莲忽然想起这事儿来,忙问道。

    “嗯,拿奖了,一等奖。已经确定被选拔上,秋天要进京参加演出呢。

    而且接下来我们要在全省各地演出,我们文工团排的几处歌舞剧都特别好,不管在哪儿演出都很受欢迎。

    我们领导说了,这都是嘉和写的本子好,嘉和现在已经被正式聘用为编剧了,工资也提了好几档。”

    嘉和才华横溢,到哪里都能发光,更不要说还遇上了杨团长这样的伯乐,自然不会被埋没,反而越来越受人瞩目。

    “这一次去省里演出,省文工团还点名要我俩呢,想让我俩留在省里。

    杨团长说啥都不放人,我们这才回来的。”婉瑛想起当时的情形,既好笑又觉得惋惜。

    这要是他们借机会留在省城,往后的发展会更好。

    当然,留在通化也不错,毕竟不是哪里都有杨团长这样爱护晚辈的领导。

    “嗯,不管是在省里还是通化,都一样,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排练、演出,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会被埋没的。

    挺好,这就挺好,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脚踏实地慢慢来。

    一步登天固然好,却是根基不稳,还是稳扎稳打好一些。”

    巧莲倒是觉得,留在通化就挺好,谁知道省城啥形势

    再说了,省城文工团里人才济济,婉瑛嘉和这样的在通化是尖子,到了省城可未必。

    就算真的留下了,如果不受重视,还不如在通化呢。

    “是,我跟嘉和也是这么想的,想安安稳稳在通化站住脚了,以后再说。

    我俩都年轻,见识浅经验少,还是要多磨练才好。”婉瑛的想法跟巧莲差不多。

    巧莲就喜欢婉瑛这个稳当踏实劲儿,女孩子最要不得的就是心太野。

    尤其是在文工团那样的地方,女孩子长得出色又有才华,再野心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容易惹出祸事来。

    “对了,嘉俊跟玉淑两个,过一阵子要结婚,嘉和,你跟婉瑛呢,你俩啥时候办喜事”

    巧莲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这俩年轻人,笑问道。

    “妈,我俩倒是想早点儿结啊,不过杨团长说,最好等一等。

    婉瑛正是上升阶段,她要是这时候就结婚生孩子,那就太可惜了。

    我也觉得,我俩现在还是先努力工作吧,稍微缓一缓不急。

    反正我这才十九,还不到结婚领证的年纪呢,稍等一等吧。”嘉和看了婉瑛一眼,笑道。

    得,以前最急着结婚的那个,这回又不着急了。

    巧莲想想也对,孩子的前程重要,反正他们成天在一起,早结婚晚结婚的都一样儿。

    “那这样吧,秋天的时候先给你俩订婚,就在你们进京演出之前选个日子。

    等着过了年,我就给你俩张罗结婚,今年先紧着你二哥娶媳妇。”

    孩子们都大了,一年一场婚事,这也就是曲家,换成别人家一想就头大。

    即便是曲家这家底儿,巧莲也得琢磨琢磨,毕竟娶一个媳妇要花不少钱呢,总得让家里缓一缓才行。

    “嗯,行,一切都听妈安排。妈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对了,妈我这几个月的工资都在呢,等会儿我拿给你。”

    嘉和也知道家里负担很重,这么多人吃喝花用,光指着爸妈的工资根本不行。

    所以嘉和在外面很省,能不花的就不花,都攒下来拿回家里。

    “对,妈,还有我的津贴,我也带回来了,昨天忘了给你,等会儿拿给您保管啊。”

    嘉俊一拍脑门儿,就说么,他好像有什么事情给忘记了,原来是这个。

    昨天光担心和玉淑的事情了,把津贴给忘在了脑后去。

    巧莲本想说不要孩子们的钱,可转念一想,这俩都大了,眼瞅着要结婚,也该让他们知道家里不容易。

    既然孩子们攒了钱拿回来,她索性就接着,等孩子们结婚给添进去也就是了。

    “行,那我就收着,没结婚之前呢,你们的工资啊,津贴啊,妈可以收着,到时候贴补在你们的婚事上头。

    等着结了婚以后,钱就不用交给我了,都交给媳妇保管。”巧莲当着俩没过门的媳妇,直接表态。

    玉淑和婉瑛这下都不好意思了,“妈,都给您管着,就算结婚了,也该让您管着才是。”玉淑笑道。

    “我才懒得管呢,我这操心了一辈子,就等着他们几个结了婚娶了媳妇,有人接手。

    到时候啊,我乐的清闲,才不管你们小两口的那些事儿呢,自家的钱自己管去。

    你们老妈我啊,从今往后可就轻松喽。只等着你们给我生几个孙子孙女出来,我就哄孩子好了。”

    巧莲摆手,她可不是那些老古板,儿子结婚了还非得把持着财政大权。

    这些混小子们结了婚啊,都分出去自己过,也让他们都知道,这过日子没那么简单。



第882章 举报人
    一家人欢聚团圆,热热闹闹的吃了饺子,然后又聊了一阵,天色不早了,嘉康和美琳这才要走。

    巧莲少不得又收拾了不少吃的,光是饺子就装了两饭盒。

    “给你妈和你爸送去,过节了,没能喊他们来热闹热闹,带点儿饺子给他们尝尝味道。”

    巧莲每次都是这样,家里只要有好吃的了,肯定会想着蒋云秀和徐崇璟。

    “妈,那我替我爸我妈谢谢您了。”美琳满感动的,能遇上这么好的婆婆,那真是她的福分。

    一般人家,儿媳妇但凡往娘家拿点儿东西,婆婆都会不高兴的。

    哪像他们家啊,婆婆主动提出来让她带东西回去孝顺爸妈。

    “一家人谢什么啊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吧,明天万珍出门子,咱还得过去凑凑热闹。”

    巧莲笑着送儿子媳妇出门,看着嘉康骑车带美琳离开,这才转身回屋。

    刚一进门,俩儿子就把各自的工资津贴递过来了。

    嘉俊在组织上一年多了,他级别提的快,现在津贴不少。

    加上这孩子在外头不舍得花钱,这一年多来,攒下了五百多块钱呢。

    嘉和到通化时间短,这才两个来月。

    他工资最开始不高,好在写的本子、歌词等都有奖励。

    这一次通化文工团的节目能在省里拿一等奖,嘉和也是功不可没,所以团里给了些奖金。

    划拉到一起,也有二百多块钱了。

    “行啊,你们兄弟两个都出息了,没少攒啊。

    得,既然你们给我钱,我就收着,等你们结婚的时候,多给你们添置些东西,日子过的也宽裕些。”

    儿子孝顺知道顾家,巧莲能不高兴么于是欢欢喜喜接了钱,转身放到柜子里,实际上是收在了随身仓库里面。

    一家人又在一起聊了阵子,时候不早,这才各自休息去。

    第二天正月十六,是万珍出嫁的日子,所以一大早众人就全都起来了,随便吃了几口饭,巧莲就领着孩子们去陈家凑热闹。

    倒是曲维扬,没有一起过去,他还要处理供销社的事情呢,今天要召集所有人开会,所以不能去陈家了。

    陈民安家这边挺热闹的,万珍出门子,陈家这些亲戚都在。

    巧莲他们赶去的时候,新郎赵青雨已经带着人过来迎亲了,一群年轻人在院子里嘻嘻哈哈的特别热闹。

    当然,赵青雨的父母都没能来,也就是集体户那些小青年儿,过来帮着忙活一下。

    赵青雨是集体户的小青年儿,没什么根底,赵家那边也有些情况,根本不能帮忙张罗操持。

    所以陈家跟赵青雨商议之后,决定婚事一切从简。

    赵青雨那边也不用摆酒席了,就在陈家这边请一请亲朋好友,就算是大家伙吃顿饭互相认识认识也就算了。

    赵青雨也知道这是委屈了万珍,可他也没什么办法,他一个人挣那点儿工分,哪有能力办酒席

    年前蒋梦依跟柳慎宏结婚的时候,啥都没置办,就是这么搬一起去过了。

    好歹赵青雨和万珍结婚,陈家还给陪送了嫁妆,预备了酒席,赵青雨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

    陈民安一家重新搬回大营也没多久,在这边没什么人情往来,街坊邻居来贺喜的少,也就是自家亲戚。

    所以大家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了,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说笑聊天。

    等着到了快中午,预备出几桌饭菜来,一起吃完了,赵青雨再接了万珍去集体户那边,婚礼就算完成。

    不管怎么样,陈家这边还算热闹。

    而此时的县供销联社的会议室里,曲维扬却是一脸凝重,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则是表情各异。

    “这就是我从调查组拿回来的那封信,信后面明明白白写着举报人的姓名,李富春,仙人桥供销社的职工。”

    “来,大家伙都传者看一看,这就是咱供销系统的出来的人。

    大家伙不是不知道,调查组那些人早就看着咱供销社是块肥肉,早就想占过去了,他们就是没有机会没有借口而已。

    这可到好,有人竟然写举报信来举报我。

    要不是我立身正,从来没犯过什么错儿,没有半点儿把柄落下,那这一次,咱县里的所有供销社,闹不好就得插进去调查组的人。

    有那些人在,还不把咱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全都给搅和了”

    曲维扬想要查一件事,那简直太容易了,他昨天出去一上午,很快就找到了相关人员,问出了举报信的事情。

    昨天下午那一通电话,就是让他过去取这个举报信。

    “那个,邵主任,你仔细看看,这上头是不是李富春的笔迹
1...274275276277278...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