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巧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那些都离着远也不回来,就他们俩年年寒假都回来陪着我,有孩子在跟前儿,我是真高兴。
别管钱多钱少,就是哄孩子高兴,咱家孩子都懂事,我相信他们,会管好自己的钱。
你就放心吧,家里不缺钱用,我等着年后就去上班了,到时候我和你爸都挣钱。
你们一个个也都不用花家里的钱了,亏不着我们。”
“好了,这是我们老两口的心意,就这些,多了没有,你让孩子们拿着就是,让他们自己学着管理。
打小就得让他们有钱的概念,知道怎么花钱怎么挣钱。
你不给他们钱,他们连钱能干什么都不知道,往后你还能指望他们懂怎么过日子么”
巧莲笑着扯住了美琳,不许她管孩子们要回来钱。
自家婆婆是什么脾气,美琳再清楚不过,既然婆婆这么说,她要是还坚持把钱还回来,婆婆肯定不乐意。
“妈,那就今年这一回啊,明年可不能这么给他们钱了,太多。”
这年月的二十块钱,真的不少。一个孩子手里有二十块钱,搁以前谁敢想啊
可既然婆婆说了,美琳也不好意思把孩子的钱收起来,那就只能让他们自己拿着了。
那边,巧莲不接美琳的话,反倒是跟晴宝和昕宝说话去了。
“钱呢,你们自己拿着,但是怎么花,要琢磨琢磨。
等下我给你俩一人一个小本子,你们每花一次钱,就在上头记上,等着下回来奶奶家,我可是要查账的。
我得看看,你俩都拿这个钱干什么了,有没有胡乱花钱,懂么”
巧莲这是想慢慢引导孩子们学会记账,学会有效的管理自己的钱,为将来打基础。
俩孩子向来都听话,当即点头,“好,奶奶,我们肯定都记账。”
晴宝可干脆的答应道,那边昕宝也跟着点头。
俩孩子在家住了一个多月,吃的好,又长胖了,圆乎乎的小脸,特别可爱。
&nb
第1057章 万珍回来了
俩儿子这一出去念书,家里可就真的只剩下曲维扬两口子了。
巧莲在家呆的腻歪,索性过了正月十五,就去县医院上班。
县医院去年扩建,各个科室都扩大,医务人员紧缺。
巧莲一去,就是外科主任,跟雪梅玉芬等人,又在一个单位上班了。
巧莲医术精湛,别看她休息了一年多,回到医院后很快就能上手,出门诊、给病人做手术、负责病人的全程治疗等等,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一些人听说巧莲来县医院上班,还是外科主任,更有专门点名让巧莲做手术的,所以巧莲还真是不轻松,每天都挺忙。
当然,忙也有忙的快乐。
尤其是现在不当院长了,不用成天去开那些没意义的会,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医治患者中,巧莲觉得还真不错。
反正她工作的满有劲头,值班熬夜也不觉得累,每天都挺开心的。
两口子都在县里上班,却住在石嘴子,每天骑车子来回,其实真的不太方便。
每天光来回骑车子就两个多钟头,这要是赶上天气不好,下雨下雪之类,更不方便了。
可曲维扬那边新单位才一年多,巧莲刚到医院上班,公房轮不到他们。
俩人最终商议了一下,决定在县里找个房子先住着,等着允许房子买卖了,他们就想办法买个差不多的。
俩人在县里租房子住,家里头也不能扔了,平常日子拜托赵家给烧点儿火,周末要是能赶上巧莲休息,俩人就回去一趟看看。
一转眼春暖花开,处处春意盎然,巧莲正好赶上周末休息,就跟曲维扬一起回大营,去看一看老太太。
结果一进陈家院子,就听见屋里好像不少人说话,“大嫂,家里有客人啊”巧莲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
王氏一听见动静,从东屋探头往外看,见是巧莲两口子,当即就笑起来。
“是万珍回来了,这不是过来看看咱娘么
大家伙也有些日子没见面了,都想得慌,凑在一块儿,问问万珍在省城咋样儿。”
“二妹妹这是休息啊你这一去县里上班,可倒是挺忙,难得能看见你一回呢。
走,进屋,咱娘挺好的,啥毛病都没有。”王氏如今也快六十的人了,这些年改变很大。
这要不是亲眼看着,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好吃懒做就知道耍小心眼儿的王氏,能变成如今这一脸和气的模样
“嗯,难得赶上周末休息,就回来看看咱娘。”巧莲迈步进东屋,一看屋里坐了不少人呢。
万珍万玲、万福万祺、林红秋萍,还有刘氏和陈民安,大家都在屋里说话呢。
见到巧莲和曲维扬进来,年轻的赶紧都站起来打招呼,巧莲朝着众人笑笑,把手里的吃食放在了老太太跟前儿。
“娘,这是给您带了点儿吃的,家里快春耕要忙了,要是饭菜不及时,您自己垫一口。”
大营公社虽然选了新的书记,可就像巧莲预料的那样,人心已经散了,很难再拢到一处。
加上去年公社大田种植结构改变,几个作坊都没有原料,所以尽管是换了书记,作坊依旧没能开成。
没有了作坊,就没有进项儿,大家伙就指望着种地了。
好歹今年说是允许种小片荒,陈民生兄弟俩已经打算好了,今年多捡点儿小片荒,多种粮食,不然指着啥过日子
这么一来,家里肯定忙,难免就有饭菜不及时的时候。
巧莲给老太太送些吃的来,真要是饿了,随便垫一口也能过得去。
老太太还是不说话,只朝着巧莲含笑点头。
巧莲也习惯了,不觉得什么,跟老太太絮叨两句之后,扭头去跟万珍说话。
“万珍啊,在省城咋样儿赵家人对你好不好青雨回去念书,你们娘三个的日子能过下去不”
说起来,巧莲倒是
第1058章 万珍有脑子
“万珍,按说呢,你这个想法不错,城里人口多,总有那早晨不想自己做饭的,随便买点儿吃。
只要你做的东西好吃,价钱还算实惠,其实生意不会差了。
不过呢,现在这政策可是没下来,这个还属于投机倒把。
你这要是让人逮着了吧,会有麻烦。”巧莲琢磨了一下说道。
既然侄女信得过她,那她该说就得说,把利害关系都给分析了,至于万珍能不能干,全看万珍自己了。
“你要是听我的呢,稍微晚一阵子也行,我估计啊,往后政策会放宽。
现在就能看出来不太一样了,估计顶多再一年,会允许老百姓干点儿啥。”
就像万珍说的,如今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在做点儿小买卖了,就是得躲着,不敢工商的人抓着,抓着就是麻烦。
但是局面不会一直这样,随着进城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各地下乡的青年陆续返城,城里闲杂人等会越来越多。
不论是为了治安也好,为了经济发展也好,上头肯定要把政策放宽,到时候干点儿小买卖就能允许了。
当然,小摊小贩还是要受管制,但是比以前不让干,会好很多。
巧莲的建议,是让万珍先等一等,别急,等着政策下来了,好歹不用东躲西藏。
不然这一天挣点儿钱,还得提心吊胆的。
万珍听了巧莲的话,若有所思,最后摇摇头,“二姑,我觉得现在就得干。
这事儿我既然能想得到,别人就也能想到,要是晚了,别人干了,还有我啥事儿
我早晨五点来钟就出去转悠,到六点半七点我就回家,那时候都没上班呢,应该没事儿。”
城里过日子哪都要花钱,虽然万珍手里还有些钱用,可也不能一直这么坐吃山空。
她还是想干点儿啥,最起码挣个家里的吃喝出来,日子不是也宽松么不然大人能省吃俭用,孩子呢
巧莲叹口气,不得不说,万珍这话有道理,不管什么买卖,第一个干的人肯定挣钱,等大家伙都一窝蜂跟上来,那就不挣钱了。
“嗯,你这话也在理,那你打算都弄点儿啥早餐啊”
这年月想做个早餐卖也不容易,第一个就是粮食没地方淘换,全都指着供应呢。没有米粮,咋做吃的啊
“二姑,别的暂时恐怕不行,我寻思着弄点儿大碴子小豆腐,简单还便宜。
这粗粮好整,我在省里转悠过了,不少人周围农村的,都来城里卖粮,能淘澄着,要是以后能买着别的,我再添其他样数。”
万珍很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就是需要有个人给她肯定和鼓励。
“嗯,行,我看这个可以,反正这两样儿也不需要太多家什。
你都不用什么三轮车,就一辆自行车,两头挂两个水桶就行。
要是你一早起能两桶都卖了,咋地也能挣出来自家吃喝。行。”
巧莲听了万珍的话,点点头,这个很容易,不需要另外添置锅灶,就自家的锅,每天早点儿起来做就行了。
顶多也就是小豆腐需要个磨,城里要是没有电磨,整个小石磨也不打紧。
毕竟馇小豆腐不用太多,泡两碗豆子就足够一早起卖的了,就算用石磨推,也费不了多大工夫。
“反正就是得小心注意,千万留神,可别让人抓着了。”巧莲没忘了嘱咐万珍,多注意这个。
“嗯,二姑放心吧,我晓得。”万珍笑笑点头。
她已经琢磨很久了,每天老早就起来转悠,也转悠了很长时间,早就看明白了,只要她小心点儿,不会有问题的。
这边姑侄俩说话,旁人都听傻了,“她二姑,这事儿能行么
哎呀,万珍啊,我怎么听着就觉得悬呢
要不然,让你二姑帮你想想辙,在省城里找个临时工干着,也比你这么胡闹腾强啊。”
刘氏觉得闺女这就是异想天开,这不是胡闹么
&n
第1059章 永成要来住
七八年上半年,似乎并不太平,天灾接连不断。
五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日,大营、松江、兴隆、东岗、漫江、泉阳、北岗等地区连续降晚霜,成灾面积接近五万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六月十九到二十一号,松江、兴隆、新屯子、东岗、松江河等地区降冰雹,受灾面积一点七万亩,其中松江公社有一千三百亩地绝收。
接连的自然灾害,让百姓们都垂头丧气愁眉不展,大营公社也因此元气大伤,好多人都愁着,今年的日子怎么过。
同时,众人很怀念前几年的日子,那时候最起码各家各户都能有余粮,能吃饱饭,可今年这情况,大家都心里没底了。
六月二十六日,省里派了人下来视察,县里开会决定,全县开荒二十万亩,其中三个省属林业局十万亩。
上面下了命令开荒,各地方赶紧行动。
可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开荒能种什么就连土豆地瓜,都有些晚了,也顶多就是种菜。
百姓都是经过挨饿年头的,知道挨饿的滋味,哪怕是种菜,也都挺积极,好歹抢着种了些萝卜、胡萝卜、白菜等。
“维扬,你没问问嘉康那头咋样啊我听说东岗那头受灾不轻。”
巧莲挺担心的,东岗那边离着长白山近,海拔也高,本来气温就低,作物长的不好,结果这又接连受灾,这秋天不得挨饿啊
“你看你,又在这瞎操心了,嘉康是在参场,他们都是工人,吃供应的,跟社员能一样么”
曲维扬一听巧莲这话,摇摇头,媳妇这是忙晕乎了吧都忘了他们儿子不是老农民,人家是正经的工人呢。
“再说了,咱儿子把你的本事都学全了,还能让参场的人吃了亏
他把废弃的参地利用的够彻底了,除了那栽天麻的种五味子的,其余的参地,头一年种黄豆,第二年种土豆。
那边的晚土豆还是你给淘换的种子呢,下晚霜那时候土豆还没出苗。
这一场雹子虽然影响些,估计损失不会太大,毕竟土豆是在土里长的,顶多减产一些而已。”
“至于黄豆嘛,估计会减产一些,可也不太要紧,那黄豆都是用来给人参追肥的,不是给人吃。
你就放心吧,他们有工资,吃供应粮,再有咱儿子这么谋划着,肯定饿不着。”
曲维扬一边说着,一边帮巧莲把饭菜做好了收拾上来。
巧莲叹口气,虽然她心里也明白这些,可就是忍不住担心。
没办法,儿子不管多大,在她眼里也都是孩子。
其他几个都算是脱离了农业口,就是这个嘉康,虽说是领着工资吃着供应粮,实际上干的还是老农民的活,她能不惦记着么
“唉,今年这年头是真不咋好,种地的,又要吃苦了。”
巧莲叹口气,给曲维扬盛了饭,两口子坐下来吃饭。
“幸亏咱这一家现在算是都离了农业口,要是还在生产队里,指着挣工分,就这两场灾,怕是要影响不少呢。
也不知道大营受灾严重不,得空还得回去看看,咱娘咱哥他们毕竟还在那边,要是日子不好过,少不得还得搭把手帮一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