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五零巧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娘,你操劳了一辈子,为儿女们费尽心力。

    如今父亲的冤屈昭雪,可以重见天日,咱们家又得了那么多钱,正是要过好日子了。

    您却就这么去找我爹,离开了我们,您让我们怎么接受这个事实啊”巧莲跪在那里,眼泪又落了下来。

    其实她明白,这些年老太太表面上看着乐呵呵没愁没忧的,可老太太心里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和痛苦。

    等啊盼啊,等了这些年,总算等到了丈夫昭雪,儿女们也得到了大笔的补偿,以后生活无忧了。

    老太太一直绷着的这根弦终于松开,那股子精气神一散,自然就走了。

    可是明白归明白,却无法减轻心中的悲痛,亲人骤然离世的痛苦,换成谁也没办法接受。

    尤其是昨天老太太还跟她们有说有笑呢,今天就要接受母亲已然离开的现实,换成谁怕是也没办法接受。

    曲维扬一直在巧莲身边呢,见巧莲这样,自然心疼极了。

    “媳妇,你别这样哭,你这样,咱娘在天之灵也不能安心的。

    娘不在了,可接下来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啊,你不能光是哭。

    得帮着咱哥,把咱娘的身后事办明白,一切都按照咱娘说的去做,这才行。

    你要是这么一个劲儿的哭,伤心过度倒下了,咱娘知道不心疼么”曲维扬不舍的劝说道。

    &




第1093章 操办丧事
    陈家老爷子陈明德,被葬在承德平泉下面的黄土梁子公社小龙潭沟村,那里属于冀、辽、蒙三省交界的地方。

    离着大营这边很远,离着青山沟也不近,到那边需要倒车好几回呢,很麻烦。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陈明德的坟还在不在了,迁坟合葬说起来,真的是挺困难。

    可这是老太太的遗愿,再者陈民生等人既然知道了老爷子葬在了哪里,不管多么难,也必须把老爷子的尸骨接回来。

    于是陈民生三兄弟,加上曲维扬等人抽个空就在一起商议。

    最终决定,等老太太停灵三天之后,先入殓装入棺椁当中,但是不送去坟地掩埋。

    陈民生和陈民安兄弟两个,领着万禄万祺前去黄土梁子,想办法寻找陈明德的坟地,找到之后往回发电报。

    如果那边找到了,就地将尸骨起出来火化,带骨灰直奔青山沟。

    这边接到电报,也把老太太火化,陈民丰还有万福等人,带着老太太的骨灰,动身也往青山沟走。

    到时候大家在青山沟会合,将陈家老两口葬入陈家老坟地去。

    这是大家在一起商议的最妥善方案,于是陈民生拍板,就照着这个来做。

    老太太是农历十月十八,公历十一月十八凌晨没有的。

    按照东北的习俗,这叫大三天,也就是十八、十九停灵,二十早晨出殡。

    往年十一月天气就挺冷了,有时候大雪已然盖上了地面。今年好像冷的晚一些,这两天也没有那么冷。

    也幸好是这样,灵棚搭在外头,守灵的人好歹不是那么遭罪。这要是赶着特别冷的时候,跪在外面守灵也受不了啊。

    陈家大门外已然挂上了烧纸,老太太八十一了,那烧纸挂了长长的一大串。

    公社里的人早起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陈家门口的纸,当即明白,这是陈家老太太不在了。

    “哎呀,咋这么突然呢昨天不是还好好儿的过生日么这咋今天早晨人就没了呢”街坊邻居一见,也都议论纷纷。

    “这生老病死的谁能说清楚啊阎王爷叫走,旁人还能留住啊

    陈家老太太八十一了,这么大岁数没了也正常,咱公社有几个活到八十一的

    这就是陈家晚辈都孝顺,还有巧莲这个大夫照看着,老太太这些年没病没灾的,也算享福了。

    就是可惜啊,眼见着陈家这日子是越来越好,子孙后辈都成器了,老太太没能看着第五辈儿人啊。”

    也有人觉得,陈家老太太这么突然就走了,也是件好事情。

    这要是病上个三年五载的再走,把儿孙们也都折腾的够呛,自己遭罪。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那些跟陈家有来往有礼的人家,都纷纷前来吊唁。

    今年好像形势好一点儿了,再者又是在农村,反正也没人管什么,多数的人都是送烧纸,也有一些送了幛子之类的过来。

    陈家这边安排了专门的人接待写礼账,然后吊唁的人往里走,来到灵前行礼,孝子还礼之后,客人被请到一旁喝茶。

    这时候地里早就没啥事情忙了,粮食该脱粒的脱粒,就剩下苞米还没干透呢,等着干透了脱粒之后,就可以往上交粮食。

    春天受灾不轻,今年这些粮食交完公粮之后还能剩下些口粮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酿酒啊

    至于土豆地瓜就更不用说了,口粮不够吃,得先紧着肚子,也不可能弄去做粉条了。

    作坊已经两年没能开工了,今年也不可能,大家伙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没有了作坊,到这个时节大部分人都闲着,既然陈家有事,不少人得到了消息就过来帮忙。

    一般来说在乡下,看一家人的人缘好不好,就看这红白喜事的时候帮忙的多不多。

    陈家兄妹六个,除了陈民丰和巧云没住在大营,其余的都在。

    &nb



第1094章 找到了
    前几年不让讲究封建迷信,好多规矩都省了,可是再省,有一些事情该做也得做。

    帮忙的女人们就在屋里叠金元宝银元宝,陈民生还找了公社里会纸扎手艺的人,给老太太扎了一头牛还有个牛童。

    巧莲等人白天都跪在灵前守灵,晚间换班留两三个人守着,其余人休息。

    到了十九这天晚间,一行人抬着牛和牛童,还有叠好的那些元宝以及一些烧纸,到了西边路口去烧了,这叫做送盘缠。

    送完盘缠之后,就不用再烧纸了,晚间留人守灵,其余人去休息。

    等到二十这天早晨八点,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帮忙,将老太太的遗体装入了棺椁当中。

    封棺的那一刻,陈家上下老老少少,全数跪在了地上,放声痛哭。

    之后陈民生将丧盆摔碎,一群小伙子抬着棺椁快步离开,直奔送陈家的自留地里。

    之前就商议好的,老太太暂时不入葬掩埋,但是也不能一直把棺椁停在陈家,那样太吓人了。

    所以陈民生就说,先把棺椁停在自留地里,等着他们去找到了老爷子的尸骨,到时候把两位老人的骨灰送回青山沟合葬。

    有那岁数大的人,看着老太太的棺椁,看着那几个健步如飞的小伙子,连连点头。

    “看见了么这棺材飘轻飘轻的,就好像一点儿分量都没有呢。

    知道这是啥意思不这就证明了,死者是急着走的,不像有人死的不甘心,那棺材,死沉死沉的,抬着可累了。”

    “得了吧,赵大叔,您可别说这些了,如今不让宣扬封建迷信。”

    旁边的人听了,忙打断那老爷子的话,不许他再说了。

    女人不去坟地,只绕了个圈便回到了陈家。

    巧莲巧娟巧云、王氏刘氏周氏几个,都到东屋老太太住的那铺炕上坐了一会儿,之后便赶紧下地,去张罗酒席招待所有来帮忙的人。

    乡下办白事也是要摆酒席的,只是上菜用单数,多数有豆腐,没有四喜丸子。

    帮忙的人多,大家伙齐下手,做菜倒是也挺快,没多少时候,这酒菜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正好,那些抬灵柩的人这时也从外面进来,洗手之后就各自入席。

    白事酒席不论时辰,只要上山的人回来了就开席,所以家里这些女人赶紧就往上收拾。

    今天这天气挺好,太阳暖烘烘的,索性就在院子里摆上酒席,大家多少吃一口就算那么个意思了。

    一般红白喜事都要请个张罗,这一回就是韩运鸿给张罗的,见到大家伙全都坐下来入席,酒菜也都齐了,韩运鸿就站了起来。

    “多谢各位乡邻帮忙,才能让陈家婶子的丧事办的这么圆满。

    今天民生兄弟几个,备下了薄酒素菜,以示谢意。各位别嫌弃酒菜粗糙简单,大家都随意。”

    接着,韩运鸿又把陈民生兄妹几个都叫了过来,众人给宾客行礼,这是孝子答谢。之后,这酒席就正式开始。

    陈民生和陈民安他们着急要出门,故而只端着酒杯敬了众人三杯酒。

    然后就换了衣裳带着行囊,急急忙忙往仙人桥火车站赶,他们这就要坐车走,往黄土梁子那边去。

    从大营到那个黄土梁子公社,路途很远,一路上要倒很多次车。

    从仙人桥到通化、通化到沈阳,从沈阳坐上那趟往首都开的火车,半路上在平泉下车。

    然后再想办法从县城往黄土梁子走,再到小龙潭沟,往那边去。

    顺利的话,也得三天多能到,不顺利就得四天,不容易。

    老太太的棺椁不能一直停在自留地里,还是要尽早安葬。

    所以陈民生兄弟领着万禄万祺一点儿都没耽误,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只求尽快到地方,寻找老爷子的坟。

    一



第1095章 巧莲病倒
    大营这边,陈民丰和万福一直等着消息呢。

    接到电报,得知老爷子的坟已经找到,这边也赶紧把老太太的遗体火化,将骨灰装好了,准备带着前往青山沟。

    陈民丰是三儿子,万福是长孙,由他们去护送老太太骨灰返回家乡,理所应当。

    巧莲姐妹几个是闺女,已经嫁到了别人家去,这合葬的事情就轮不到她们了。

    曲维扬和张文广常文远他们都是女婿,这事儿也不用他们插手。

    再说了,曲维扬和常文远都有工作,请三五天假期还差不多,这要是请假时间长了也不行啊,所以老太太出殡之后他们就都回去上班了。

    巧莲因为母亲去世的事情,伤心难过熬夜劳累,加上老太太出殡之后,天气骤然变化降温很大,巧莲一个没小心就感冒了。

    这一场感冒来势汹汹,高烧不退,都快把巧莲给烧迷糊了。

    刚开始巧莲还犟着不去医院,曲维扬急得不行,硬把巧莲送去了医院。

    雪梅玉芬等人一看,连忙给用药治疗,好歹的算是控制住了体温,不再发烧。

    “媳妇,你可吓死我了,你要是再这么烧下去,我就得给佳媛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了。”

    看着病床上躺着,刚刚清醒的巧莲,曲维扬真是吓的手都哆嗦了,还没见过感冒这么凶险的呢。

    巧莲发烧了将近三天,几乎也没吃什么东西,挺虚弱的,见到曲维扬坐在病床边一脸担心的模样,巧莲也挺不好意思。

    她素来身体健康,很少生病,没想到一个感冒就给她打趴下了。

    “维扬,不好意思啊,让你担心了。”巧莲发烧烧的嗓子都哑了。

    曲维扬一听媳妇这声音,知道她肯定嗓子不舒服,赶紧给巧莲倒了杯水,扶着巧莲起来喂她把水喝了。

    “这还说啥好不好意思啊人吃五谷杂粮哪还有不生病的就是你这生病有点儿吓人,我是真让你吓着了。”曲维扬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你要是还继续烧,我就得打电话把佳媛星熠给喊回来了,幸亏你醒了,不然还不得把孩子们也吓着啊”

    “媳妇,咱娘已经走了。

    从心里讲呢,虽然咱娘这么突然的走,我心里也不得劲儿,但是更多的,我其实还是替咱娘高兴。

    咱娘走的干脆利落,应该说是一点儿罪都没遭就这么走了,说起来这是福分。”

    “你想啊,要是咱娘跟别人那样,病了在炕上躺个三年五载的走了,那样就好么

    那样不但咱娘遭罪,咱们这些伺候的人也遭罪。

    久病床前无孝子啊,要真是到了那天,还不知道啥样儿呢。

    所以咱们应该替咱娘高兴,她这一辈子也算是圆圆满满了,没什么遗憾的。”

    曲维扬生怕巧莲还想不开,于是又劝了一回。

    “哦,对了,咱大哥打回来电报了,说是咱爹的坟已经找到,他们会尽快把那边处理好,然后带着骨灰去青山沟。

    咱三哥他们今天也把咱娘火化了,说是明天一早就坐车往青山沟走。

    你病着呢,再说就算是不生病,你也不能回去做这些。

    所以我就让人给咱三哥捎去了五十块钱,让他们到时候多买些纸,在爹娘坟前多烧点儿,也就算是咱们的一点儿心意了。”

    巧莲烧了几天,已经都迷糊了,哪里还知道这些事情听曲维扬这么说了才知道。

    “我还以为,你想要跟着一起回去趟呢。”

    巧莲笑笑,他知道曲维扬心里一直惦记着要回老家,还以为这次能跟着一起呢,没想到曲维扬倒是不提这个茬儿了。

    “这是陈家办事儿,我跟着回去干什么啊

    要是想回去,等着啥时候孩子们都在家,咱一家子回去一趟,这回我可不能跟着掺和。”

    曲维扬想要回青山沟是要祭拜自家先祖,而陈民丰他们这一次回去是安葬父



1...365366367368369...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