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五零巧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说实话这些年我心里一直愧的慌,嘉康是长子,我是曲家长媳,我俩没能回报爸妈什么,相反还占着家里的便宜。
孩子是妈帮着哄大的,又管着他们读书学习,没有妈这么用心,雪晴和铭昕不可能学习这么好。
我们跟爸妈住一起,家里一切花销都是爸妈出,我们什么都不用费心,下班了回家还有现成饭菜。
跟弟弟妹妹们相比,我们得到太多,付出的太少了。”
“妈,我们以前没能力,一直羡慕老三老五他们几个。
如今我多少挣了点儿钱,您就让我也表示表示吧,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将来要是我挣钱多了,我也多孝敬二老一些。”美琳很是诚恳的说道。
美琳这一番话,倒是说的巧莲不得劲儿了,“你看,你这话说的不就见外了么?
你们是长子长媳,我和你爸将来不得靠着你们养老啊?
那几个都在外面,离着远,真有点儿啥事儿,他们能顶用么?不还得是你们两口子?
你光看着跟我们在一起住,好像你俩占便宜了,可你俩不得费心照看我们么?
我对孙子孙女好,那是应当应分的,将来我们两口子老了,还指望他们照顾呢。”
“妈,不管怎么说,这钱你收着。
你要是不收,我心里不得劲儿,会觉得您这是嫌钱少了。”美琳还是坚持要把钱给巧莲。
“得了,巧莲啊,既然美琳要给你,那你就收着吧。
你们婆媳俩相处这些年,感情好的跟娘俩儿差不多,何苦在这点儿事情上僵持。
美琳有孝心,你也该成全她,要是她做买卖手里钱不够用,你再给她就是了。”那头,钟翰轩开口劝道。
巧莲一寻思也是,钱在她手里也花不着,等明年美琳要收货的时候,再给美琳就是了。
明年的行情肯定上涨,别看美琳手里有四十来万,估计也不够用的,到时候她再给添一些钱就是了。
“好,既然六叔说了,这钱我拿着。”巧莲没办法,收下了美琳给的钱,直接塞到柜子里去。
美琳辞职做买卖,秋天张罗的动静不小,单位的同事、左邻右舍,都知道美琳如今倒腾人参了。
而今年人参行情上涨太快,已经成了新闻,尤其是孙主任白白错失两百万的事情,县里早就传遍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倒腾人参特别挣钱。
所以知道美琳回来了,好多人都来打听,想要问一问美琳今年挣了多少钱。
美琳自然是不能直说,只含混说是挣了几万块钱。
这话人家自然是不信的,都说人参价格翻了一倍呢,之前装车的时候大家也看到了,那么多箱子怕是得有两三千斤,那得挣多少钱啊?
一时间,整个儿县城都在传,好多人都在暗地里猜,不知道美琳到底挣了多少。
就连曲维扬和嘉康的同事,也都明着暗着的打听,曲维扬父子不说,这些人就说一些酸话。
反正曲维扬和嘉康也不在意,爱说什么就说去吧。
就这么传扬了半个来月,这天嘉康正上班呢,桌子上电话响了。
接起来才知道,是县长身边秘书打过来的,说是县长有事找嘉康。
“曲局,林县长找您,请您来办公室一趟。”
嘉康一听就愣了,林县长是县里的一把手,大忙人,怎么单独叫他过去?有什么事?
他最近工作有失误?没有啊,他工作一直认真仔细,这些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啊。
得,别管找他什么时了,赶紧过去一趟吧。
于是,嘉康挂了电话,收拾一下桌子上的东西,跟外头的人说了一声,便去了前楼林县长办公室。
“林县长,您找我?”嘉康敲门,得到里面允许后进门,赶忙打招呼。
“呦,小曲同志啊,来来,坐,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有件事想找你聊聊。”
林县长态度非常客气,喊了嘉康坐下,还亲自给嘉康倒了杯茶。
“来,喝杯茶吧,我这也没有太好的茶叶,你将就着喝。”
这下,更是把嘉康给闹懵了,“林县长,有什么工作您尽管吩咐,我一定尽力去做。”
大领导这么客气,嘉康有点儿不适应。
林县长坐回椅子上,看着嘉康就笑了,“没什么事儿,就是找你唠唠家常。
我听说,你妻子徐美琳同志,从参茸公司辞职了是么?怎么?看不上参茸公司的工作啊?
我还听说,徐同志今年自己收购人参去南方,挣了不少钱啊。”
嘉康一听这话,心里开始打鼓,大领导亲自提起这件事,这是什么意思?不允许?
不对啊,现在放开市场搞活经济,允许个人商业活动,美琳做的不犯法啊。
“林县长,是不是我家那口子犯什么错了?”嘉康十分忐忑的问道。
林县长笑着摇头,“别紧张,徐同志没犯错儿。
她之前在参茸公司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个好同志。
现在虽说不上班了吧,做的也都是正规生意,没什么错处。
咳咳,我直接跟你说了吧,你应该也听说了,今年由于参茸公司孙主任操作不当,咱们县白白损失了近两百万。”
“这个孙主任呢,是别处调来的,对人参交易这方面不懂行,根本不明白这里面的事儿,给咱们县里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经县里研究决定,撤了孙主任的职。
如今参茸公司没人接管,我的意思,能不能让徐同志回去,把主任的位置接过来啊?”





重生五零巧媳妇 第1453章 (嘉康篇七)不回去
嘉康听见林县长这么说,当时就愣住了。
“那个,林县长,这事儿我不好替我妻子做主,我回去问一下吧,不管她同不同意,明天我给您回复。
不过我感觉够呛,我妻子那脾气也挺倔的,她已经从参茸公司出去了,想让她回头挺难。”
其实嘉康心里也不希望美琳再回什么参茸公司了。
原本那个主任的位置就该是美琳的,结果来了个后台硬的就挤了美琳的位置,还对美琳多方排挤,气的美琳辞职回家。
哦,如今那姓孙的不称职,造成损失了,这才想起美琳来,晚了吧?
美琳这一次去南方挣了那么多钱回来,她还能看上一个主任的位置?一个月挣那一两百块钱?根本不可能的。
嘉康话里的意思,林县长哪能听不出来啊?
当即叹口气,“好,这事儿你回去商议一下,不管成不成,给我个答复。
小曲啊,你在农业局上班,工作一直很努力,县里领导都看在眼里。
好好干,你年纪不大,前程锦绣,别辜负了父母和领导的期望。”
林县长这人不错,跟曲维扬关系也挺好,这是把嘉康当晚辈看待了,所以才这么说。
“多谢领导栽培,我一定好好工作,不会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
嘉康说完,站起来告辞,离开了林县长办公室。
嘉康下班回家,晚饭的时候跟父母还有美琳,提起了白天林县长找他谈话的事情。
“美琳,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不管你回不回去,我都支持你。”
嘉康说完,当即表态,不管美琳怎么选择,他都支持。
美琳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扭头看巧莲,“妈,这事儿我听您的,您要是说让我回去,我就回去。”
在美琳眼中,婆婆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不管什么事情,还是听婆婆的话没错儿。
巧莲一听就笑了,“你自己的事情问我啊?行,那要是我说呢,就别回去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当初你在参茸公司让人挤出来的,现在还回去干嘛?
再说了,你觉得参茸公司还有几年红火?
今年人参价格大涨,明年别说是参农,怕是各个单位但凡有点儿闲钱有点儿能耐的,都想跟风种点儿人参了。”
“你说这些单位种了人参,他们能乐意参茸公司从中间扒层皮?谁不想多挣点儿?
就参茸公司给那个价钱,也就是前些年公社没办法只能卖给他们罢了。
现在公社没有了,参农不受管制,人家爱卖给谁就卖给谁,往后参茸公司能收到的货会越来越少。
等以后人参交易形成规模,外地客商直接到咱这收购,你觉得参茸公司还能维持下去么?
这个估计很快,用不上几年,你还回去当什么主任啊?”
巧莲并不怎么看好参茸公司目前的形势,在她看来,参茸公司早晚办不下去。
就算美琳回去当主任,也没几年红火,保不齐回去就是接烂摊子,回去干啥?
刚开始巧莲说不让美琳回去,曲维扬那边还有点儿不理解呢。
在他看来回去上班才是正路子,参茸公司毕竟是正规的单位,主任挣的工资不低,福利待遇好,往后老了有退休有保障。
这做买卖虽然是挣钱,可不稳定啊,谁敢保证就一直都挣钱?要是哪年行情不好赔了呢?
再说了,做买卖现在看着是挣钱,可以后呢?等美琳老了没退休,全指着啃老本儿?
但是经过巧莲一分析,曲维扬也觉得有道理,参茸公司的前景怕是不怎么美妙。
就像供销社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也不限制在供销社了。
今年县里开了一家百货公司,还有一些小卖店也都冒头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供销社也没几年红火。
参茸公司,估计将来也跟供销社差不离,所以美琳不回去,是对的。
“嗯,你妈说这个也在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想回去就回,不想回去就拉到。”曲维扬咳嗽一声,没什么明确表示。
“妈说的跟我想的差不多,其实这两年参茸公司收购量明显就比以前降下来了。
要是照着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估计连十年都用不上,参茸公司就得凉,所以,我不打算回去,没意思。”
美琳听了婆婆一番话,笑起来,要不说她们婆媳关系好呢,好多事情上眼光都是一致的。
婆媳俩意见一致,那边爷俩不支持也不反对,钟翰轩老两口不发表任何意见,至于俩孩子就不用说了,没有发言权。
于是这件事就此定了下来,第二天,嘉康去见林县长,给林县长一个答复。
林县长其实已经想到这个结果了,所以并没有多么意外,只点了点头。
“好,我知道了,参茸公司那边,县领导再商议吧。”人家不愿意回来上班,那还有什么办法?县里只能另外想辙了呗。
林县长没说别的,嘉康也不好多留,于是告辞离开了林县长办公室。
结果他刚回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没半小时,就接到了一份文件。
县领导开会决定,将参茸公司重新归到农业局下属,由农业局长曲嘉康暂时代理参茸公司主任一职,等着有合适的人选,就不用嘉康再管。
“县里这些领导,挺会打算盘啊,一份工资让人干两份活。
这就是故意的,因为美琳不肯回去接参茸公司主任,他们就把活塞给嘉康。”
晚间嘉康下班回家,跟家里人一说,巧莲就不乐意了,这不是巧使唤傻子么?
“妈,事情已经定局了,也没办法,原本这就是我们农业局下属的单位,你说我还能看着不管么?
反正这时候也没什么可忙的,我先管着吧,等来年说不定上面就派人来了。
我这么身兼两职不合规定,不可能长时间这样。”嘉康见母亲生气了,只能含笑安慰。
县里已经定下来了,巧莲说什么也改变不了啊,“那还能怎么样?就是你受累呗。
好在今年的人参都已经卖了,那边不怎么忙,等着年后你琢磨琢磨人选,就从参茸公司那头找一个岁数大点儿资历够的,报上去。”
赶在明年秋天之前,把参茸公司主任的差事交出去,省的挨累。
“嗯,妈,我知道,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嘉康原本就是参茸公司的人,里头的职工谁有这个能力,她自然清楚。




重生五零巧媳妇 第1454章 (嘉康篇八)雪晴高考
八五年人参价格迅猛上涨,到八六年夏天,不论是参户还是参场,都在想办法扩大人参种植面积。
以前栽三十丈的,现在想栽五十丈甚至一百丈,县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政策放宽,鼓励农户种植人参。
以至于各乡镇政府、各级单位,都想办法发展参业生产。
一时间,乡镇办参场、企业办参场、林场办参场,各种参场如雨后春笋冒出来。
嘉康美琳从八三年开始就种人参了,八三年三十丈、八四年五十丈、八五年栽了八十丈。
到了八六年,美琳一狠心,直接买了两百丈参土,雇人刨出来整理好,又从一参场那边走关系定了不少参栽子。
人参栽种,可以是深秋也可以在春天,两个时间各有优缺点。
秋天人参处于休眠状态,芦头不萌发,时间上可以适当延长,没那么着急。
但是秋天栽进地里直接过冬,土壤疏松加上人参重新栽种根系未能融入土壤中,很容易冻坏,导致出苗率不好。
春天栽种就不一样了,栽到地里就成活,长一夏天之后已经有抵抗力了,再过冬就不怕冻死。
但是春天人参萌发,芦头里面的嫩芽非常容易破,栽种速度稍微慢一点儿,人参嫩芽就破封而出。
嫩芽容易折断,栽种过程中稍微有点儿碰撞就白瞎了参栽子。
嘉康还在上班,参茸公司那头没找到合适的人接管,嘉康身兼两职忙的不可开交,自然顾不上参地里的活。
美琳要带着人起回来自家收获的三十丈人参,还要在家加工,之后还要去收购干货,她也忙不开。
巧莲一看家里这么忙,就直接写了辞职信,一份上报到省里相关部门,一份给了药厂。
她已经五十六了,按理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去年就该退下来。
如今药厂的生产也没啥需要她操心的了,西南边疆也不需要那么多药物供应,就算她辞职回家也不影响什么。
药厂那头自然是巴不得巧莲不干才好,当然,该装模作样还是要走个过程,厂长等一众干部都来劝说,表示不舍得巧莲离开。
巧莲哪能不知道这些人想什么啊?不管谁劝,就说是身体不好,实在是不能再受累了,想要回家好好休养。
巧莲坚持,药厂那边顺水推舟,也就同意了巧莲的辞职申请。
就这样,巧莲辞了药厂的工作,回到家里,帮着美琳忙活。
三十丈人参里面,有二十五丈是今年做货。
嘉康和美琳侍弄人参用心,产量不错,平均算下来,一丈差不多二十七八斤。
二十五丈人参起回来差不多七百斤鲜参,又是刷洗又是蒸熟,还得摆叉子晾干,光是这些活就不少,婆媳俩忙不过来。
幸亏巧娟彩琴都来帮忙,一起收拾了好几天,总算全都蒸熟晾在叉子上了。
自家的货还没等晒干呢,美琳就带着钱出去收货了。
如今的价钱可不是去年,收购的价格差不多也翻了一倍。
美琳手里这四十来万估计也就能收三四千斤干货,有点儿不太够看,于是巧莲又给准备了二十万。
不光给准备了钱,巧莲还跟着美琳一起去东岗、万良、泉阳等地方收货。
到后期巧莲学的差不多了,就让美琳带一批货先去南方,她在家帮着收货,收够了再发过去,省的耽误了行情。
婆媳俩配合默契,一个人各处收货发货,另一个人在广州卖货,卖了钱就赶紧汇过来再抓货。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一月中旬,美琳从南方回来,算了一下账,这一年挣了二十来万。
毕竟像第一年那是特殊情况,那种机会可不是轻易能遇见的。
到了八七年春天,曲维扬退休,两口子这下都没什么事情了。
春天帮着嘉康美琳,把两百丈人参都栽到地里去,然后两口子便去了首都。
在首都一直住到了六月十来号,天气实在热的受不住,再加上雪晴要高考了,老两口不放心雪晴,于是赶紧往回走。
七月七八九三天的高考,牵动了亿万人的心,所有考生家长都提心吊胆,不知道自家孩子考的什么样。
“大孙女受累了,快,给你煮的绿豆汤,放冰箱里冰了一会儿,喝着正好。”
巧莲就坐在大门口,看见雪晴一头汗回来,赶忙拿着干毛巾给孙女擦汗,然后端出来绿豆汤,让雪晴吃一些。
“这几天也不下雨,闷呼呼的就是热,我也不敢让你吃冰棍儿雪糕,怕你吃太凉再拉肚子。
你将就着来点儿绿豆汤吧,等考完试,想吃啥跟奶奶说,奶奶给你做。”
巧莲一脸慈爱的笑容,看着雪晴一勺一勺舀绿豆汤喝。绿豆消暑,比直接吃冷饮好。
“嗯,奶,我知道,这绿豆汤煮的真好,有点儿甜,但是不腻,温度也好,凉凉的喝着舒服。”
雪晴知道奶奶一番苦心,自然领情,一口气喝了一碗绿豆汤,只觉得身上挺舒服,刚才那点儿燥热劲儿全都消了。
“累不累?要是累了就进屋歇会儿吧,你那屋铺着凉席,还有风扇,一点儿也不热。
回屋睡一会儿养养精神也好,下午还有一科吧?养足了精神好考试。”
八几年高考还没采取三加二模式,现在理科要考语数外、理化生和政治,文科考语数外、史地政。
雪晴学理,要考七科呢,三天考完很累的。
这才是高考第一天,巧莲就怕孙女累着,赶紧撵孩子回屋休息。
巧莲从系统里找了八七年的高考题,掺在其他复习题里面,让雪晴做过,效果不错,所以巧莲心里很有底,比谁都淡定。
该复习的都复习了,该做的题也都做了,到这个时候再一味的啃书没用,还不如放空脑子好好休息算了。
“哦,好,那我躺一会儿去。”雪晴知道奶奶是为了她好,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回屋之后打开风扇,躺在凉席上,真的挺舒服,不知不觉还真是睡着了。
雪晴在屋里睡觉,巧莲和美琳赶紧忙活着做饭。
等着雪晴睡醒了,午饭也做好,清淡可口的饭菜让人胃口大开,一家人都吃了不少。
“大孙女,第一科考的怎么样啊?”饭吃完了,曲维扬才想起来问孙女考试的事情。
“还行,那些题目都不难,而且我之前都做过。
就是您和我奶奶从首都带回来的那套卷子,大部分的题都在里面了,连作文都挺像的,我感觉应该考的不差。”




重生五零巧媳妇 第1455章 (嘉康篇九)雪晴的志愿
“奶奶,我回来了。”最后一科考完,雪晴一身轻松的回家。
看见奶奶依旧坐在大门口等她,雪晴上前一把就抱住了奶奶。
“瞅你,多老大的丫头了,还跟奶奶撒娇呢。考完了是吧?咋样啊?自己感觉有底不?”
之前怕给孩子压力,巧莲一直没问考的咋样,这回都考完了,她才问。
“挺好的,考试的题基本上都做过。
您给我带的那套卷子真不错,好多题都押中了,首都的老师就是厉害。”
雪晴不知道这是奶奶一番苦心,只当是首都的老师厉害,出的题很准,都能押对题呢。
“好,那就好,只要你心里有底就好。
累坏了吧?赶紧回家休息去,这回什么事都没有了,好好放松几天。”巧莲一听这话就笑了。
那些题她当初是拆开了混在好几套卷子当中,更没跟雪晴说什么,就是想暗地里试一试雪晴的底子而已。
当然,以雪晴平常的成绩来说,就算是没见过这些题,也能考的很不错。
“好,奶奶,那我先回屋了啊。”雪晴考了三天试,也是觉得累了,于是回屋休息。
曲家大门口坐着的可不光是巧莲,还有街坊邻居好几个人,听见这祖孙俩的对话,也是羡慕不已。
当初雪晴不考中专要念高中,大家伙都不太赞同,就怕姑娘孩子到了高中心思多,成绩不好。
可谁也没想到,曲家这孙女可真是争气。
三年高中成绩一直很好,年级前三里必定有她,高三这一年不论大考小考,基本上都是第一。
这个成绩,考北大清华都没问题。
“弟妹啊,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孙女,你说你家雪晴怎么学习就这么好啊?太让人羡慕了。”
“对了,你家雪晴报了什么学校啊?报北大清华没有?”
旁人最关心的,自然是雪晴的成绩,和她报考的志愿了。
这么好的成绩,不考最好的学校,那就可惜了。
“志愿?她好像报的是首都医科大吧?我家大闺女工作的那个医院,就是医科大附属。”
提起雪晴的志愿,说实话巧莲当初知道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
她一直以为雪晴对医学不喜欢呢,从来也没见到她对这些方面感兴趣。
结果这孩子一声不吭的就报了医科大学,巧莲跟曲维扬从首都回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就懵了。
“哎呀,那是什么学校啊?咋都没听过?你看你们家就这样,什么事儿都依着孩子。
当初她不想考中专想上高中,你就由着她念,可这高考志愿多大的事儿啊,咋还由着孩子胡闹呢?
1...471472473474475...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