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师兄,我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踏上这个阶梯之后,每走过一段距离,就明显地感觉到,步伐加重了几分,身体的体力消耗也随之增加,再这样下去,恐怕师弟我根本就爬不完这些栈道。”
说到最后,张静修忍不住抬头看向前方,那无边无际的青石阶梯,宛若直通云霄一般,顿生一股莫名的无力感。
这个时候,顺着张静修的目光,常压也神色复杂地看向栈道的前方,再次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随即接话道“是啊~如果所料没错的话,上古之时,古蜀国或者是其他强者,在这栈道的周遭,应该布置了重力法阵,筛选上山之人的资格之时,也是在锻炼修炼者的体魄。”
“如果在这栈道之上砥砺修行,不仅可以锻造修炼者的体魄,修为境界亦是如此,只要适应了这种重力法阵,体内能够运行如常,一旦回归到正常环境,法诀的运转势必更加的流畅,更加和体魄相契合!”
说到这里,常言的话语一顿,深邃的眸子里有着莫名的神采,情绪也愈发的复杂起来。
“可是,在重力法阵中修炼,实在太艰难了,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修炼资源,以维持身体修炼的需要,还需要无比坚韧不发的大毅力。”
“否则的话,单单是在法阵中长年累月的修炼,枯燥的生活,就非是常人所能够忍受的,即便是那些崇尚强悍体魄的武者,也难以忍受这种磨难。”
这个时候,听到常言的这番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情,郭老实不禁缩了缩脖子,一向是爱说话、爱热闹的他,此时却是人如其名,老实的很。
“郭师兄,你怎么了?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不解其理的张静修,难免起疑,看到如此模样的郭老实,不由地关心了一句,常言却是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
“还能怎么着?张师弟,你现在虽然是龙门派之人,却并未进入山门,更没有经过那种门徒选拔,自然不会知道,龙门派招收门人的途径不只有一个。”
“具有一定资质的灵根,自然可以轻易地进入龙门派。但是,像那些灵根低劣者,亦或是根本就没有适合修真的灵根,却可以通过另一项选拔,成为龙门派的门人。”
“喔~常师兄,什么选拔?”枯燥的前行之路,听到这里,张静修不由地来了兴致。
“喏~和这个栈道很相似,”。
然而,常言笑了笑,对着前方的栈道努了努嘴,颇为神秘地来了这么一句,不等张静修作出回应,进而补充道“这一项选拔,也是考核一个人的体质和毅力,尤其是后者,显得尤为重要。”
刹那间,张静修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郭老实为何变得这么安静?神情为何变得这么不自然?
第一百三十七章 嗤之以鼻
经过张静修这一连串急促而短暂的传音,渐渐地,常言也好,郭老实也罢,点拨之下,冥思苦想起来,相继冷静了下来,眸光流转间,露出一副不经意的模样,实则却是在偷偷地左顾右盼,观察着周遭的情况。
有心之下,在张静修的眼中,前后左右的周遭之人,其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不再那么的纯粹,总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企图,有意无意间,所流露出的行为举止,和正一教的那些人何其相似
隐隐间,都有着逼近古蜀国后裔的架势,只是被这莫名的阵法很好地掩饰了而已。
渐渐地,不仅仅是心思细腻的张静修,就连常言与郭老实,随着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诸多留意之下,越来越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那种大战之前的一触即发氛围。
这一刻,张静修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思绪飞速流转,几乎是刹那之间,脑海里涌现了大量的信息,这近乎于一种本能,一种在世俗中养成的思考习惯,一种属于读书人的思维逻辑。
尤其是在父亲张居正的教诲之下,日积月累,这种思维逻辑来得更加敏感,反应更加的迅速而强烈。
每每遇到一件事情,特别是身处于某种微妙的环境之中,还对自身的安全有着相当的影响,就会以一种阴谋论的态度,去思考突发事件。
简而言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天府宝藏,古蜀国后裔,五胡后裔家族,天眼神通
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蹦出,浮现在脑海里,杂乱无章的排列在那里,使得张静修毫无头绪可言,但对未知危险的本能性,又不得不穷极思考,寻找其中的内在关联性。
忽然间,一丝明悟自张静修的脑海里闪过,却又是转瞬即逝,就好像是冥冥中寻找到了某种说不明、道不尽的线索,却又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始终捉摸不透,只需捅破这层窗户纸,就能洞悉诸多的因由,就能解释的通眼前的这一切。
“师兄,难不成,瓯雒两族真得寻找到了古蜀国的传承”
就在张静修苦苦没有思绪之时,郭老实向常言的传音,也进入了张静修的耳中,不管常言的反应如何,有着怎样的回答,但张静修却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悟了全部,捅破了那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窗户纸。
天眼通
在郭老实与常言传音交流的过程中,也没有瞒着他,张静修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三个字,确切的来讲,应该是上古大能遗留下来的一双天眼,虽没有通天彻地之能,却有着一丝丝大道法则,残留着上古大能的一缕气息,些许精纯能量。
于低阶修士而言,这些许的能量可以迅速提升他们的修为,提高他们的实力,而没有丝毫的弊端,但是,要想感悟那一丝丝大道法则,缺少相应的修炼心得,没有相应的修炼年限,恐怕是千难万难。
然而,对于当今修真界的强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化神期及其以上的强者,那些许精纯能量才是鸡肋般的存在,而一丝丝大道规则却是有着莫大的诱惑力,可以让他们突破瓶颈,修为更进一步。
最为关键的是,领悟这一丝大道规则之后,可以更加容易这一方世界的世界屏壁,进而“得道飞升”,进入灵气更加浓郁的界面,也就是传说中的“仙界”。
“郭师弟,现在看来,古蜀国后裔应该找到了他们的传承。”
容不得张静修深想下去,听到常言的再次传音,张静修不禁虎躯一震,直直地看向了郭老实,而后者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边走边传音而来。
“师兄,恐怕应该就是这样。”
郭老实的脸上已经换上了少有的郑重,更是传音补充道:“就算没有找到古蜀国的传承,恐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线索,否则的话,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阵仗,诸多势力的觊觎,以及五胡后裔的穷追不舍。”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一个声音回荡在阶梯之上,郭老实的传音顿时被打断,诸多的目光相继看向某个位置,循声望去。
“诸位,在下知道诸位心里想着什么,但绝没有丝毫的隐瞒,我们瓯雒两族只是找回了古蜀国的金色权杖,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不过是当政者的一种标志而已,犹如世俗界的帝国的传国玉玺,并没有找到古蜀国的传承,至于上古神通,天眼通,不管它是真是假,是否真得存在,但至少我们两族并未寻找到,更没有丝毫的线索可言。”
无论是还算数得上名号的正一教,还是其他修真界或大或小的修真势力,亦或是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诸多散修和武道修炼者,此刻都不再掩饰自己的觊觎之意,那隐藏起来的窥视之心,不在刻意伪装,纷纷站了出来,几乎将古蜀国后裔团团围做了一层有一层。
然而,随着众人的围拢,紧张的氛围并未因为古蜀国领头人的开场白缓和许多,不仅如此,看似真诚的话语,如此的坦白直言,不仅没有化解不利处境,反而还引来了诸多的轻视与不屑。
尤其是一想到瓯雒两族之前的诸多作为,为了“争夺”金色权杖而打生打死,一副恨不得立即将对方团灭的架势,这一番的苦肉计,使得众人对于古蜀国后裔领头人的话语更是不以为然。
或者说,用嗤之以鼻来形容,更加贴切一些。
众人的沉默以待,渐渐逼来,隐隐形成咄咄之势,尤其是那诸多纷杂的嗤笑之音,无一不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在告诉他们古蜀国后裔,任你红口白牙,说得天花乱坠,休想只凭两张嘴,就能骗得了我们。
只要不是傻子,稍有头脑之人,都能读取到这一信息,更不用说身为瓯雒两族的领头人。否则的话,若是没有那份能力,没有那份聪明和玲珑心思,又怎对得起他的身份
呼
几乎于一种不能,思绪复杂的瓯雒两族的领头人,不知是不是缓解心中的沉闷之气,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更是摆出了愈发坦荡而真诚的姿态,缓缓再次开口了。
“诸位,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我们古蜀国后裔真得获得了传承,找到了那双天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下这些人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即便是不能修为大涨,但以天眼通的神通本领,应该早就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进而趋吉避凶,又何至于被困于天府之内而无法脱身”
第一百三十七章 嗤之以鼻
经过张静修这一连串急促而短暂的传音,渐渐地,常言也好,郭老实也罢,点拨之下,冥思苦想起来,相继冷静了下来,眸光流转间,露出一副不经意的模样,实则却是在偷偷地左顾右盼,观察着周遭的情况。
有心之下,在张静修的眼中,前后左右的周遭之人,其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不再那么的纯粹,总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企图,有意无意间,所流露出的行为举止,和正一教的那些人何其相似
隐隐间,都有着逼近古蜀国后裔的架势,只是被这莫名的阵法很好地掩饰了而已。
渐渐地,不仅仅是心思细腻的张静修,就连常言与郭老实,随着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诸多留意之下,越来越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那种大战之前的一触即发氛围。
这一刻,张静修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思绪飞速流转,几乎是刹那之间,脑海里涌现了大量的信息,这近乎于一种本能,一种在世俗中养成的思考习惯,一种属于读书人的思维逻辑。
尤其是在父亲张居正的教诲之下,日积月累,这种思维逻辑来得更加敏感,反应更加的迅速而强烈。
每每遇到一件事情,特别是身处于某种微妙的环境之中,还对自身的安全有着相当的影响,就会以一种阴谋论的态度,去思考突发事件。
简而言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天府宝藏,古蜀国后裔,五胡后裔家族,天眼神通
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蹦出,浮现在脑海里,杂乱无章的排列在那里,使得张静修毫无头绪可言,但对未知危险的本能性,又不得不穷极思考,寻找其中的内在关联性。
忽然间,一丝明悟自张静修的脑海里闪过,却又是转瞬即逝,就好像是冥冥中寻找到了某种说不明、道不尽的线索,却又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始终捉摸不透,只需捅破这层窗户纸,就能洞悉诸多的因由,就能解释的通眼前的这一切。
“师兄,难不成,瓯雒两族真得寻找到了古蜀国的传承”
就在张静修苦苦没有思绪之时,郭老实向常言的传音,也进入了张静修的耳中,不管常言的反应如何,有着怎样的回答,但张静修却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悟了全部,捅破了那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窗户纸。
天眼通
在郭老实与常言传音交流的过程中,也没有瞒着他,张静修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三个字,确切的来讲,应该是上古大能遗留下来的一双天眼,虽没有通天彻地之能,却有着一丝丝大道法则,残留着上古大能的一缕气息,些许精纯能量。
于低阶修士而言,这些许的能量可以迅速提升他们的修为,提高他们的实力,而没有丝毫的弊端,但是,要想感悟那一丝丝大道法则,缺少相应的修炼心得,没有相应的修炼年限,恐怕是千难万难。
然而,对于当今修真界的强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化神期及其以上的强者,那些许精纯能量才是鸡肋般的存在,而一丝丝大道规则却是有着莫大的诱惑力,可以让他们突破瓶颈,修为更进一步。
最为关键的是,领悟这一丝大道规则之后,可以更加容易这一方世界的世界屏壁,进而“得道飞升”,进入灵气更加浓郁的界面,也就是传说中的“仙界”。
“郭师弟,现在看来,古蜀国后裔应该找到了他们的传承。”
容不得张静修深想下去,听到常言的再次传音,张静修不禁虎躯一震,直直地看向了郭老实,而后者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边走边传音而来。
“师兄,恐怕应该就是这样。”
郭老实的脸上已经换上了少有的郑重,更是传音补充道“就算没有找到古蜀国的传承,恐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线索,否则的话,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阵仗,诸多势力的觊觎,以及五胡后裔的穷追不舍。”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一个声音回荡在阶梯之上,郭老实的传音顿时被打断,诸多的目光相继看向某个位置,循声望去。
“诸位,在下知道诸位心里想着什么,但绝没有丝毫的隐瞒,我们瓯雒两族只是找回了古蜀国的金色权杖,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不过是当政者的一种标志而已,犹如世俗界的帝国的传国玉玺,并没有找到古蜀国的传承,至于上古神通,天眼通,不管它是真是假,是否真得存在,但至少我们两族并未寻找到,更没有丝毫的线索可言。”
无论是还算数得上名号的正一教,还是其他修真界或大或小的修真势力,亦或是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诸多散修和武道修炼者,此刻都不再掩饰自己的觊觎之意,那隐藏起来的窥视之心,不在刻意伪装,纷纷站了出来,几乎将古蜀国后裔团团围做了一层有一层。
然而,随着众人的围拢,紧张的氛围并未因为古蜀国领头人的开场白缓和许多,不仅如此,看似真诚的话语,如此的坦白直言,不仅没有化解不利处境,反而还引来了诸多的轻视与不屑。
尤其是一想到瓯雒两族之前的诸多作为,为了“争夺”金色权杖而打生打死,一副恨不得立即将对方团灭的架势,这一番的苦肉计,使得众人对于古蜀国后裔领头人的话语更是不以为然。
或者说,用嗤之以鼻来形容,更加贴切一些。
众人的沉默以待,渐渐逼来,隐隐形成咄咄之势,尤其是那诸多纷杂的嗤笑之音,无一不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在告诉他们古蜀国后裔,任你红口白牙,说得天花乱坠,休想只凭两张嘴,就能骗得了我们。
只要不是傻子,稍有头脑之人,都能读取到这一信息,更不用说身为瓯雒两族的领头人。否则的话,若是没有那份能力,没有那份聪明和玲珑心思,又怎对得起他的身份
呼
几乎于一种不能,思绪复杂的瓯雒两族的领头人,不知是不是缓解心中的沉闷之气,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更是摆出了愈发坦荡而真诚的姿态,缓缓再次开口了。
“诸位,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我们古蜀国后裔真得获得了传承,找到了那双天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下这些人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即便是不能修为大涨,但以天眼通的神通本领,应该早就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进而趋吉避凶,又何至于被困于天府之内而无法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