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末最后一个神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掌擎天

    “前辈,晚辈有一事不明,你为什么就认为,云执事的那套理论就是正确的还会对炼丹界造成重大的影响呢”

    不知是什么原因,藏身于和氏璧中的轩辕雄,却在这个时候沉默了,并没有回应张静修的询问。

    “前辈,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吗”

    “没没,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轩辕雄就好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猫,随着张静修的再次开口询问,这才匆匆忙忙的回应了一句,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有失一个前辈高人应有的风采,连忙进行了补救。

    “这个啊,很简单,按照本尊的理解,在上古时期,炼丹师虽然也讲究各种炼丹材料的属性平衡,尽可能地使用各种炼制手法,从而促进各个炼丹材料的融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最终将各种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达到提高修炼者修为的目的。”

    “可是,这种对各种炼丹材料的认知,尤其是草木之类的属性,都是停留在宏观上面,而非是微观,可以说,对于草木之类的内部属性,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转态,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所以,不管是上古时期的神话时代,还是后来的英雄时代,当时最伟大的炼丹师,炼制的丹药,成功率也不足七成,看似很大高,却是建立在大量的炼丹材料之上,得以成功的。”

    张静修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不断地在回味轩辕雄的话语,虽然不能明白全部的意思,却也听懂了一个大概,所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云执事的这套理论,将会提高丹药炼制的成功率。

    换而言之,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即便炼丹的手法再多,再如何的成熟,却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只是在大方面研究炼丹。

    即便是有着微观上的研究,那也只是仅限于炼丹整个过程中,对于各种材料融合的细微研究,不断地调控火候,催发药性,达到融合的目的。

    因此,自古以来,除了云执事以外,最起码明面之上,没有人对炼丹材料做出细微的研究,多数的通常做法无非就是,定性各种材料的属性之后,再进行研究。

    简而言之就是,将各种材料的属性定性为单一属性,而非是像云执事这般,引入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将每一个炼丹材料看作大的整体,内部还有各种属性,只是以其中的一个属性为主而已。

    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对于各种炼丹材料的属性和内在,就能更加的了解,炼制丹药之时,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控与调整各种属性之间的平衡,从而更好地溶解。

    如此一来的话,炼丹的成功率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轩辕雄的那句话,掌握了这套理论之后,并能够灵活运用,很有可能创造一个神话,达到传说中的神级丹师存在,甚至是至尊级别的丹师。

    听着轩辕雄的徐徐讲述,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所思所想,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张静修的心中一动,忍不住地出口问道“前辈,这套理论,是否对世俗界的医道有效啊”

    按耐不住心中的那股澎湃的蠢蠢欲动,不等轩辕雄做出回应,张静修迫不及待地再次开口了,说出自己的想法。

    “前辈,晚辈曾经接触过一个世俗的医者,也算是世俗界的医学大家,对于世俗界的医道深有了解,有着不俗的成就,更是编著了一本医书。”

    “晚辈听那个人说,修真界的丹道与世俗的医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有着相通的地方,比如治病救人,都是以天地间的材料,去炼丹,或治病救人。”

    “所以,晚辈想要用世俗界的草药,去检验一下云执事的那一套理论,毕竟,关于草木的属性,和世俗界的药草药性,是相通的。”

    这一刻,轩辕雄如果现身的话,张静修就会发现,轩辕雄此时的表现,和他刚才的反应,那是何其的相似

    如出一辙

    同样是凝神静听着,不时地露出思索之色,有沉思,有震惊,更有意外,更多的还是惊喜,看张静修的眼神都变了,心中更是暗叹,这小子还真是炼丹界不可多得人才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更是不受修炼界的那些固有思想的束缚,既有主见,敬重权威,却又不盲目的相信权威,而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去检验自己的认知,去检验权威的言论。

    凡是都是事实为主,讲究一个眼见为实。

    这不仅仅是成为大丹师的基本素养,更是能够成为绝对强者的一个修炼之人应有的特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正在侃侃而谈的张静修,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话音戛然而止的同时,神色变得不自然起来,那种疑惑之色越来越明显。

    “小子,怎么了”

    “嗯”

    就好像是不自信一样,张静修犹豫了一下,进而才缓缓说道“前辈,会这样的,晚辈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极聪明,因此,也并不觉得,我是第一个想到这个方法之人。”

    “尤其是云执事,作为这套理论的创始人,他更应该想到这个方法,通过世俗界的医药,侧面检验这套理论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可是他为什么就没有呢”

    “还就有就是,或者云执事想不到,亦或是不屑于用这种方法,可是,凭他在百花谷的地位,还有三品炼丹师的身份,就算无法亲力亲为用这种理论炼丹,完全可以和其他人合作啊,哪怕对方只是一个二品炼丹师,甚至是初级炼丹师”

    张静修停了下来,结果却是,言虽尽,而意无穷,引起了轩辕雄极大的深思,忍不住也猜测其中的原因。

    是啊或许云执事想不到这种方法,或许力不从心,亲自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是,却可以与其他人合作,只要证实理论的正确性,云执事的身份和地位就会水涨船高,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尴尬。

    最起码也不至于像今天这般,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衣钵传人,都是那么的艰难,等了那么久。

    忽然间,轩辕雄的心中一动,想到了许多,更猜到了些许眉目,也就愈发的沉默,并没有和张静修说自己的猜测,久久不语,任凭张静修如何的呼唤,也没有任何的回应,就好像是再次陷入了沉睡一般。






第五十章 超出能力范围
    


    云南,沐府

    大厅里一片沉寂般的平静,身为现任的黔国公,沐昌祚端坐于上做,而云南巡抚刘世曾列坐于一侧,两人并肩而坐,神色肃穆的看着诸将。

    虽未有任何的言语,却是不怒自威,没有一个人敢造次,露出轻视之意。

    虽然对缅作战刚刚结束,还是大胜而归,不仅驱逐了缅军,还收复了大量的失地,然而,从众人的神情之中,并没有看出大胜之后的那种高兴与喜悦,却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

    “各位,对于此次的缅军入侵,大家怎么看”

    不管是爵位,还是官阶,亦或是个人的威望与资历,毫无疑问,沐昌祚都是无人出其右,当之无愧的会议主持着,也就由他打破了这种近乎于压抑的沉寂。

    见没有人回应,显然沐昌祚也没有想过众人能够回应自己,略微停顿了一下之后,目光缓缓转移,边扫视着众人的同时,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虽然此战取得了大胜,缅王莽应里也退回了缅甸,还收复了大量的失地,但是,东吁王朝的精锐尚在,此战并未伤其根本,以莽应里的贪婪本性,随时都有可能率军卷土重来,再次进犯。”

    “而且,缅军此次进犯,每到一处,必然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城池和房屋被损毁殆尽,整个云南境内的南部边陲,可谓是百废待兴。”

    “还就是,缅军的多次入侵,一年之内,相继进犯两侧,来犯之时,边防形同虚设,缅军如入无人之境,足以说明,西南的边防有着莫大的问题,亟待整顿和加强。”

    依旧是不喜不悲,不管是巡抚刘世曾,还是两侧的诸多将领,还是一脸的凝重之色,保持着沉默,静静地听着黔国公沐昌祚的讲话。没有人接话。

    “邓将军,刘将军,会议结束之后,你们两个拟定一个章程出来,如何增加西南的边防交给本国公,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随着沐昌祚的一句话,几乎是同时,左右两侧,顿时分别有两个人站了出来,来到场中央,双手抱拳行礼的同时,更是躬身回道“是,黔国公,末将遵命”

    紧接着,又是一番的群议之后,诸将相继离去,黔国公沐昌祚和巡抚刘世曾来到大厅的门口处,并肩而立,心情十分的沉重,静静地看着众人离去的方向,渐渐消失于院落之中。

    “黔国公,表面之上,西南的战事看似暂停了一段落,可是,或许别人不知,但你我的心里都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却是暗流涌动,一个弄不好,西南将会有更得战事发生,风波很有可能席卷整个西南之地。”

    这个时候,云南巡抚刘世曾满脸的忧心忡忡之色,显得是那么的不安,看似平静的外表,隐隐间,却有着一颗十分焦虑的内心,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镇定。

    尤其是话语中的那种焦灼与迫切之意,愈发的明显起来,就连看向前方的目光,也是越来越深邃,有着无限的怅然与沧桑之意。

    “刘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也知道你指的是什么事情,可是,你我二人虽然身居要职,算得上显赫一方,但在那些人眼里,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刻,沐昌祚的内心也是那么的沉重,三言两语间,都会忍不住地长叹一声,夹杂着毫不掩饰的无力感,即便是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公爵之一,但在一些势力面前,依旧是那么的渺小。

    “好了,刘大人,那件事情已经超出了咱们的能力范围,不是咱们能够处理的,现在这个时候,咱们能够做得事情,唯有如实上报朝廷,由皇上来定夺,”

    “黔国公所言甚是”

    似有所悟一般,刘世曾附和了一句的同时,忍不住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进而补充道“是啊那些势力太强大了,拥有的力量,即便是朝廷,也不得不慎重以待,否则的话”

    言虽尽,而意无穷。

    刘世曾的话语虽然戛然而止,但黔国公还是听出了后面的未言之语,其中的弦外之音。

    刘世曾的意思很隐晦,但作为西南的封疆大吏,镇守云南的一方诸侯,已经有好几代人了,黔国公沐昌祚不同于其他的勋爵和官员,那是绝对的实权人物,知道太多的辛密,世上鲜为人知的事情。

    就比如修炼者的存在

    嘉靖帝炼丹求长生,在世俗人的眼里,或许那是不切实际的荒谬想法,那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不过是妖道在妖言惑众,诓骗皇家的一个噱头。

    可是,沐昌祚却是知道,那不是荒诞无稽之谈,有着相当的事实根据,只不过这个所谓的“事实”鲜为人知而已,再加上儒家的刻意妖魔化,因此,在修炼界再正常不过的求道修仙之路,反而被看做是那么不务正业了。

    沐昌祚知道的这些,不仅仅是听说,还有亲眼所言,沐府里就有供奉的修炼者。

    虽没有吞云吐雾和排山倒海的那种神奇本领,但那种诡异莫测的手段,由不得沐昌祚不相信,不得不惊叹和信服,但震惊过后,却也有着欣喜不已,原因很简单,有了这些供奉的守护,他们沐家就可以在西南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的是,在叛乱与进犯的西南,他沐昌祚也能更加的安全。

    那些修真者的诡异手段,绝对是防不胜防,此时此刻,随着相应的记忆涌来,犹如历历在目,飞剑凌空飞行,数十米之外,就可以砍断一人环抱的大树,更遑论一个人的脑袋符箓化为火焰或雷电,亦或是水之类的攻击,根本就让人防不胜防,无法抵挡。

    如果修炼者出现在世俗界的战争之中,无疑是霹雳手段,谁拥有的话,就等于掌握了战争胜利的筹码。

    不难想象,如果修炼者进行刺杀的话,专门刺杀那些将领,相应的将领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机会不说,单单是修炼者的这一行为,除非有相应的修炼者对抗,否则,主将必死无疑。

    主将一死,也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另一方想不胜利都不行。

    “哎现在只能这样做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黔国公忽然长叹了一声,更是有一些无力地补充道“现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希望朝廷能够派出相应的强者过来。”





第五十一章 认可
    


    京师

    虽已是深夜,但慈宁宫依旧是灯火通明,然而,偌大的宫殿内,却是只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彩风两人,平静之中,气氛显得是那么的沉重,近乎于压抑。

    虽只有二十一岁,随着主政,从张居正那里夺回了皇权,经过两年多的磨炼,朱翊钧有着这个年龄少有的成熟与沉稳,冰冷的眸子里犹如鹰隼那般犀利。

    我儿真是长大了,有了一个皇帝的模样。

    此刻,卧靠在床榻上的李彩风,凝眸看着朱翊钧,看着儿子沉稳而成熟的表现,不禁心中叹息了一番,脸上的神色渐渐和缓、慈祥了起来。

    “母亲,你请看”

    这个时候,朱翊钧从衣袖里掏出了一本奏折,递了过去,然而,李彩风就好像没有看见一般,也没有听到一般,并未有任何的理会,依旧那么端详着朱翊钧。

    自从张居正病逝之后,身为太后的李彩风,渐渐将朝政还给了朱翊钧,尤其是今年查抄张居正的家以后,几乎再也没有过问过朝政,自然而然地,朱翊钧也就成了实至名归的大明皇帝,大权在握,乾坤独断。

    更是凭着铁腕手段,清算张居正的同时,也废除了改革,从而彻底奠定了个人的威望。

    这种威望,不仅仅是来自于朝野上下,更是获得了修真界的那些修真势力的一种认可。

    相对而言,获得修真界势力的支持和认可,才是朱翊钧最想要的,至于前者,反而是可有可无,并不是很看重。

    看到母亲并没有理会自己,就好像是走神了一般,呆呆地看着自己,年轻的朱翊钧并不会天真的以为,母后真得是走神,而没有听到和看到自己的言行。

    经历过张居正事件之后,聪明的朱翊钧很清楚,自己的母亲真得很爱自己,因此,也就真得决定,退出朝政,不再干涉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聪明才智,大展拳脚。

    查抄张家,或许有着很大的私心,能够让自己的亲弟弟有一个丰厚的家底就藩,在藩地获得舒坦一些,但朱翊钧却知道,那一切都是表象。

    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树立自己的真正权威。
1...6970717273...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