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这个时候,众人为之恍然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淡淡的落寞,一种失望,幻想中的天庭,原本是遥不可及的地方,现在却是近在咫尺,距离自己那么近。
距离一下子拉得那么近,就显得是那么的平凡,让众人心里不禁唏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就好像突然的心理落差,使得众人有一些失望。
“那个,师父,徒儿还有一事不解,还望师父能够为徒儿解惑”
就在众人心绪复杂之时,张静修却是再次开口了,而云执事也是含笑着回应道“徒儿,什么事情”
张静修做思索状,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侃侃而谈道“师父,据徒儿所知,修真界有着不成文的规定,修炼者不可以干涉世俗的局势发展,也是为什么,世俗界很少见到真正的修炼者,多是以骗子居多。”
“可是,宗门的这一次号召,还有其他的修真门派,虽是以历练的名义,但可以说,是堂而皇之地直接干涉世俗界的局势,帮助世俗朝廷对抗外敌,拱卫疆土,这是不是违反了修炼界的规矩啊”
“而且,令徒儿不解,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东吁王朝的修炼界,难道他们没有相应的规矩,不可以干涉世俗界的事情不然的话,这也太于理不通,不能只有华夏修炼界有这个规矩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
除了云执事一脸的平静之色,其他人的反应何其的相似
茫然,不解,疑惑,愣愣地看着云执事,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三章 密旨
虽是在武当,虽未在真正的修真界行走,但关于这条规矩,众人还是知道的,不可以干涉世俗界的局势发展,朝代更替,否则的话,将会面临诸多修真势力的群起讨伐。
有着这么一条规矩,并不是说,真得就没有修真势力干涉世俗界的朝局,只是没有那么肆无忌惮,总会有着一定的顾忌,行事很隐蔽而已。
即便是那些妖邪的邪修,在世俗界为非作歹,也都是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的行踪和所作所为,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其中就不无这个规矩的原因。
现在不一样了,宗门这一次的召集令,可谓是堂而皇之了,由不得修真者不去置疑这条规矩,真得还有约束力吗
云执事久久不语,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使得众人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霾,心中沉重不已。
因为,他们仿佛明白了一些什么,只是没有戳破而已,否则的话,只会显得现实更加的残酷,让他们难以接受。
不戳破,最起码还有一丝期许,还有一丝希望,心中不至于太过于绝望。
“好了,翀昇,宗门历练的召集令不是写得很清楚吗”
然而,云执事最终却给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答复,明显是在搪塞,不等张静修做出回应,进而对着众人命令道“都准备好了,目的地就快到了。”
云南
巡抚府,书房中,巡抚兼都御史的刘世曾,此时正在接待朝廷副使李材,两人近乎于窃窃私语般的交谈模样,更像是密会,秘密商谈着什么事情。
“刘大人,你放心吧,朝廷已经向各个世俗的修真势力发出了救援,对方也已经做出了回应,各个修真势力的弟子门人,不日就会抵达云贵等地,一举剿灭东吁王朝的修炼者,为朝廷扫除修炼者的障碍。”
“最不济,也会阻止东吁王朝的修炼者,无法干扰两国之间的战争。”
刘世曾的心里微微一松,不禁轻轻呼吸了一口气,就好像心上压了一块大石,现在总算可以放下。
“呼那就太好了,李大人,大军之所以迟迟按兵不动,无法乘胜追击缅军,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东吁王朝修炼者的威胁,不然的话,战事早就结束了。”
李材面带些许的笑意,颇有附和之意地轻轻点头,算是做出了回应,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神色为之一敛,变得郑重起来。
“对了,刘大人,本官此次充当副使,前往这云贵等西南之地,受朝廷之命,不仅仅是为了驱除外敌,平叛西南之乱,更兼具重任,有密旨带给刘大人你。”
“密旨呢”
刘世曾心中一紧,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口,实在是,李材郑重的表情,无以伦比认真的语气,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一举动,近乎于一种本能地反应。
“刘大人莫急,密旨在这里呢。”
说话之间,李材右手探进怀里,从贴身之处提出了一块黄布包裹的物什,缓缓而敬畏的打开之后,将密旨递过去的同时,进而补充道“对了,刘大人,皇上还有过交代,大人看过密旨之后,为了保密,一定要将密旨销毁,免得走漏了消息。”
紧张与忐忑的心绪之下,刘世曾的心里不由地生出了一丝好奇,皇上究竟要让自己做什么事情,居然有这般小心行事
接过密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尽管心中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内容,但碍于自己的巡抚身份,刘世曾还是故作一副镇定的模样,缓缓展开,不紧不慢地浏览了起来。
似乎是不甘于平静,亦或是万历皇帝的交代,李材再次开口了。
“皇上一再的嘱咐,这件事情关乎甚大,一定要在暗中进行,越少人知道越好,这件事情关乎到大明的国计民生,百年大计,可以说是西南之行的头等大事,咱们的首要之务。”
渐渐地,面色平静的刘世曾,就好像是没有听到李材的叮嘱,完全沉浸于密旨里的内容,确切的来讲,是震惊于密旨里的内容,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身为巡抚,朝廷的二品大员,也算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刘世曾当然也就了解到更多的辛密,自然也就知道,一直以来,朝廷都有着招揽修炼者之心,并一直都在做,从未放弃过。
可是,却是收效甚微,属于朝廷,属于皇家的修炼者,少之又少。
即便是招揽到的那些修炼者,也是水分极大,最高修为者,也不过是筑基大圆满这一级别的实力。
可以说,朝廷的修真力量,完全掌握在正一教的手里,自然而然地,也受制于人,朝廷被正一教牵制着,否则的话,也不会那么纵容正一教的门众。
对于正一教违法乱纪、祸害百姓的门众,朝廷不是不想管,而是有心无力,没有那个力量,只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时候,为了避免引起老百姓的恐慌,避免引起民怨沸腾,朝廷还不得不为虎作伥,掩盖他们的恶行。
刘世曾的脑海里快速地闪过这些念头,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密旨,心里更是知道,看来,朝廷这是下定了决心,发展和壮大,真正属于自己的修真力量。
即便不能与修真势力对抗,也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占据更多的有利态势。
“可是,李大人”
似乎是有着什么难言之隐,或是什么顾忌,说话的时候,刘世曾有一些迟疑,没有将事情挑明,而是转而问道“李大人,这事情能成功吗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显然,刘世曾并没有想过能够从李材那里得到答案,因此,不等李材开口回应,他就已经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说话的语气,显得是那么的语重心长,又有着满满的无奈之意。
“据本官所知,那些修炼者的性子是极为的高傲,莫说是世俗的达官显贵,就是皇族,他们也并不放在眼里,别看一副仙风道骨、很随和的样子,实际上,他们根本看不起世俗的任何人。”
“除了一些修炼者,向往着世俗的奢靡生活,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愿意投效朝廷,或者归附一些权贵,绝大多的修炼者都是痴迷于得道成仙,破碎虚空而去,根本就不在意世俗的金钱与美女诱惑。”
渐渐地,刘世曾的气势不断地攀升,有着几分愤慨之意。
第四章 竞相招揽 新
“就算朝廷这次肯花大价钱,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招揽修炼者,为朝廷所用,可是,那些前来助战的修炼者,真得肯放下世外高人的架子,愿意为朝廷效命吗”
刘世曾一呆,李材的反应,再次出乎他的意料。
没有意料之中的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没有意料之中的满面愁容,事情难办的模样,反而是一副风轻云淡之态,换个角度来讲,这是自信的表现。
否则的话,又怎会如此的平静
一时间,刘世曾的心中猛然一动,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更多的念头。
朝廷之前不是没有这样做过,不惜花费极大的代价,也要招揽修炼者,可是,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可想而知,十分的不理性,即便是修炼界的散修,也看不上朝廷开出的价码。
更不用说那些修真势力的门徒了。
何况,此次的招揽,也不必从前,不仅有内部因素,还有外部的紧迫,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有那么的精力吗
毕竟,西南的大战也是迫在眉睫
虽然东吁王朝的主力已经被驱逐出去,但对方并未伤筋动骨,战力犹在,朝廷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莽应里也已经灰溜溜的逃回了缅甸。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战事已经结束。
否则的话,朝廷也不会向诸多修真势力求援,许以那么的报酬。
“刘大人,放心吧,今时不同于往日,事情没有您想象的那般糟糕,朝廷此次一定能够招揽到不少的修炼者。”
就在刘世曾陷入诸多思绪中而无法自拔,情绪也随之越来越低落之时,李材的轻笑之声,那满含自信的口吻,顿时将其拉回了现实。
尽管李材说得信誓旦旦,极为的真心,但刘世曾还是保持着相当的怀疑,极为平静地看了过去,等待李材后面的话语。
毕竟,刘世曾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活与社会经验,怎么可能凭那么几句话,就会相信
如果没有理由,没有相当的说服力,刘世曾更多的选择还是一笑置之,当一个笑话听罢了。
李材并未让刘世曾等得太久,很快就给了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昆明
黔国公府,此时,同样是在书房之中,不同的是,沐昌祚夫子等人交谈的氛围却是那么的轻松,处处透着兴奋般的喜悦。
“睿儿,你们夫妻两个要做好准备了,不仅要招待好那些修炼者,还要尽可能地予以方便,如果可以的话,留心观察,尽可能地招揽其中的一些人,为咱们沐王府所用。”
“父亲,这样能行吗那些修炼者愿意归顺咱们沐王府吗”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身为黔国公府世子的沐睿,面有为难的迟疑之色,不由连连反问了一句,更是补充道“父亲,先不说以咱们沐府现在的实力,已经无法供养更多的修炼者,即便是有,以那些人高傲的性子,看不起世俗之人的傲慢性格,他们能愿意效力于沐府吗”
“毕竟,有着太多的前车之鉴,父亲你也知道,就算招待的再如何的周到,再如何的奉若上宾,轻易都会受到他们的折辱,言语轻视,甚至是极为无礼的对待。”
“父亲,这样吃力不讨好之事,难道你还没有受够吗”
然而,面对于儿子沐睿的冒犯,近乎于无礼的指责,似乎是能够理解他的反应,亦或是其他的原因,沐昌祚不仅在笑,反而还是一副风轻云淡之色,就好像是在看着一个小孩子在委屈的无理取闹。
“夫君,不可如此顶撞父亲啊”
这个时候,似乎是从沐昌祚的反应中读取到了什么,不由地心中一动,身为妻子的陈氏,连忙拉住沐睿的同时,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无救场之意,更是疑惑地看向沐昌祚,似有所悟地试探性的问道“父亲,难道事情有变,此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沐昌祚笑而不语,颇为欣慰的轻轻点了头,看着陈氏,使得陈氏心神一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心中的那份猜测。
“睿儿啊多多向你妻子好好学学,凡事不要总是这般毛毛躁躁,你将来可是要克继大统,接替为父为这黔国公的爵位,不仅要主持这沐府,还有云南的军政大权,怎么还可以这样下去”
过了片刻之后,就好像是在熬炼沐睿的沉稳心性,沐昌祚这才敲打了一番,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么一番话,眉宇间闪过一丝一丝隐晦之色,神情有一些复杂,更多的还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生气。
嫡长子继承制,让沐昌祚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让沐睿继任为世子之位。
何况,他沐昌祚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因此,面对这么一个急躁的儿子,内心深处,有一些怯弱,沐昌祚唯一能做的就是,言传身教的同时,找那么一个儿媳,弥补沐睿的性格缺陷,从而达到性格互补的目的。
最终,维持沐府的长盛不衰,维持沐府在朝中的地位。
呼
想到这些,似乎是觉得太过于压抑,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沐昌祚不禁长长地呼吸一口气,但在他人眼里,更像是一种生气,一种对沐睿不满的表现。
一时间,看似愤慨的沐睿,在沐昌祚灼灼的目光下,顿时就蔫了,不敢再肆意地发牢骚。
沐昌祚转而又看向了陈氏,脸上的欣慰之色渐浓,看到对方沉稳而平静表现,心中愈发地满意起来。
虽然身着华服,一副名门贵妇的打扮,但这丝毫掩饰不住儿媳那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尤其是眉宇间的那股英气,身上散发的那股气质,使得沐昌祚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媳在,从旁辅佐,就算沐府不再昌盛,却也不至于衰败的过于厉害。
这个儿媳的大局观,所特有的睿智,遇到大事情事的沉着冷静,无疑是沐府的一大助力。
在紧要关头,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看似很多的话语,却不过是沐昌祚的一个念头,从沐睿的置疑,直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直至这个时候,沐昌祚这才正面回答陈氏的询问,依旧是那副慈祥般的笑容。
“胜兰啊你猜的不错,事情确实有变。”
第五章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