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惊奇公司现在确实很惨,自己有意卖身都无人问津。

    只有罗晟知道只用一年的时间,《钢铁侠》的票房大爆让处于生死边缘的惊奇公司在一夜之间翻转了过来,所以要趁早啊,错过了这个时间点,等一个月以后《钢铁侠》上映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到那个时候,惊奇公司即便同样需要认干爹,但很多人都会向漫威抛出橄榄枝,收购代价就会大幅增长。

    张博文竖起一根手指头:“ok,我再加1亿美元,16亿美元。”

    阿维·阿拉德还了个价:“20亿美元,至少这个价,否则我说服不了董事会。”

    闻言,张博文内心笑了笑,对方一还价他就知道绝对可以比20亿美元压得更低,收起心中思绪不动声色的回道:“我必须得要说的是,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了,《钢铁侠》上映日期定档在5月初,一旦票房惨败,美国队长、雷神等ip角色的版权就是我蓝星科技的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阿拉德面色微变,不由得看了眼美林证券的人,心里也是对其大骂一通。

    该死的华尔街!

    片刻之后,张博文补充道:“保险期一过,到那个时候,一旦《钢铁侠》票房惨败,惊奇公司可能真的就一文不值,有价值的ip角色基本没了。”

    张博文打的是明牌,直接把底牌翻开来打的,这种阳谋谈判策略是让对方最没辙也是最无奈的。

    因为,惊奇漫画公司也对《钢铁侠》的成功与否没有太大的信心,输不起啊,一旦票房失败,一线ip角色都没了,惊奇漫画公司的价值可能会低于7亿美元,甚至还不是下限。

    “我们需要内部好好讨论,这件事情过于重大,事关公司生死存亡。”阿维·阿拉德没有继续讨价还价,而是以这样的回回应对方。

    “没问题,我会在这边逗留两三天左右,只有三天。”张博文如是说道,旋即也起身了,阿拉德也连忙起身,双方握了握手,这次见面算是就此结束了。

    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打成太多实质性的共识,牵涉到十几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谈成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时间不会太久。

    无论这场并购交易邀约成功与否,都会在《钢铁侠》电影上映之前结束,所以实际上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了。

    但最着急的显然不是蓝星科技集团,而是惊奇漫画公司。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想要把自己卖掉,不想承担《钢铁侠》惨败的巨大风险,最好是在影片上映之前促成这笔交易案,等同于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到时候就算电影惨败了,有新东家蓝星科技集团来兜底。

    影片上映的一前一后,意义完全不一样。

    惊奇漫画肯定不敢赌《钢铁侠》电影100%会成功,这是赌身家性命的节奏,能有个更缓和的出路,谁也不愿意赌上一切。

    ……

    张博文所在的酒店,此刻正直半夜,他正在与国内的罗晟展开卫星电话专线联络。

    “出资5.5亿美元的现金并购,剩下的资金以蓝星科技集团的股票交叉持股完成并购。”通讯器的另一边罗晟传来了声音。

    “明白!”张博文点点回应,通讯很快就结束了。

    全部用现金收购是很蠢的决定,拿现在的蓝星科技股票交叉持股,把这里腾出来的现金在下半年的时候用来回购公司的股票抄底,到时候并购惊奇的钱等于是一分钱都不出反而大赚了一笔。

    一方面惊奇漫画持有的蓝星科技股票可以通过这笔资金的回购全部对冲掉不说,还能买入更多的股票,那当然就赚的更多,因为罗晟料定蓝星科技的股票还会进一步暴跌,远远不到抄底的时候。

    同时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全部拿现金并购,拿惊奇动画的核心层可能就会套现离场,说不定漫威宇宙计划会出现变故甚至玩砸了,这笔十几亿美元的投资可能就打水漂,变成一笔不良资产了。

    交叉持股,把惊奇漫画绑在蓝星科技集团的战车上,也间接把核心层绑在一块,他们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在里面才能更加尽心尽力的把漫威影业做大做强。

    现在股市整体下挫严重,蓝星科技的市值也在不停的下跌,不过这对于漫威公司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靠一家大集团,以及起码的周转资金能到位就足够了。

    股票市值这种东西,说重要是想要套现离场的时候最重要,但想要继续在漫威事业上做出成就,股票市值的波动没有任何影响。

    ……

    与此同时,阿维·阿拉德也在和惊奇漫画公司的董事会召开会议进行紧急商讨,就蓝星科技集团并购公司一案进行了讨论,股东们大多数都同意把自己卖给蓝星科技,找个大腿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完美对冲风险。

    唯一有问题的地方就是并购价格的问题,大多数股东都觉得蓝星科技报价稍微低了那么点,要是能够再高一些,这事情很快就能达成共识。

    要知道,惊奇漫画公司也很着急,都希望在《钢铁侠》上映之前找到新东家,把潜在风险转嫁到蓝星科技集团身上,有大集团兜底,这样惊奇漫画公司就不用面临破产清算这种生死存亡的危机了。

    ……

    到了张博文与惊奇漫画掌门人见面后的第二天,媒体突然刊登了一则消息并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

    《纽约客》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风声,文章报道蓝星科技集团的全球执行副总裁正在与惊奇漫画公司的ceo洽谈并购问题。

    张博文在当天上午就看到《纽约客》的报道,他想也没有多想,肯定是华尔街放出的风声,目的很简单,为了拉动惊奇股票。

    果不其然,消息传出来之后,惊奇漫画的股票应声上涨,市值达到了29亿美元。

    恐怕不只是华尔街,惊奇漫画的一些股东肯定也偷偷地对媒体透漏了这一消息,这在正常不过了,一旦发生一家公司对另一家上市公司的并购案,哪怕这家上市公司当前处境很糟糕,股票也会逆势上涨,因为有人买进肯定就会上涨,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

    但同样也是有风险的,因为蓝星科技也有可能不买,那对于一些炒股的人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可就惨了。

    风险与收益是并存。

    这一事情曝光出来之后,在好莱坞也是闹得沸沸扬扬,16亿美元的报价算是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小幅偏低,可没办法啊,惊奇漫画的处境摆在那里的。

    正所谓好事多磨,收购的事情曝光之后,紧接着其它相关的事情也在同一时间浮出水面。

    当天,另外两件与惊奇漫画公司相关的事情也被《洛杉矶报》、《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竞相报道。

    一件是一份版权声明让此次收购案起了新的波澜,另一件事情是迪士尼突然进来横插一杠子。

    ……




第258章【惊奇气急败坏急眼了】
    这两件事情成为了蓝星科技并购惊奇漫画的变数。

    版权声明是杰克·柯比的家人在当天通过媒体发布了45份终止版权的通知书,并交给了惊奇娱乐、蓝星科技、迪士尼、派拉蒙、索尼影业、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影业,以及其他曾经使用过这些漫画角色公司的手上。

    蓝星科技因为从美林证券手里买下了惊奇漫画的债权,所以也得到了一份。

    “真是好事多磨啊!”

    住在酒店里张博文看着《纽约时报》的内容苦笑摇头,这一切的原罪都要怪惊奇漫画公司自己,早些时候大肆对外出售ip角色的版权,不过也不能完全怪惊奇,用爱发电也不现实,不卖这些ip活都活不下去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而这份声明通知书表明,他们计划最早在2014年取回部分柯比创作角色的著作权。

    杰克·柯比是一位北美著名的漫画家,他的《x战警》、《神奇四侠》、《雷神托尔》、《绿巨人》堪称惊奇漫画公司的镇店之宝。

    而在前天,蓝星科技意欲收购惊奇漫画的消息被曝光,加上在此之前索尼哥伦比亚拥有《蜘蛛侠》的版权,福克斯拥有《神奇四侠》和《x战警》的版权,派拉蒙和环球则拥有部分电影的发行权。

    要想理清这里面的关系,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蓝星科技集团和惊奇漫画的并购案,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在《钢铁侠》上映之前出结果。

    这一并购案也是在业界和好莱坞备受瞩目,毕竟蓝星科技在电影娱乐产业的投入已经相当不菲了,上个月是与各大电影公司签下的数字电影版权租赁合同,总金额超过52亿美元天价。

    这次蓝星科技对惊奇漫画发起并购,好莱坞实际上也非常警惕,迪士尼突然跳出来横插一杠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有意思的是,惊奇漫画公司对此非常愤怒,按理说有人跳出来抬价惊奇该高兴才对。

    若果真如此,惊奇方面当然高薪了,但问题的关键却是迪士尼影业并没有什么诚意真的想要收购惊奇漫画,只是想要阻挠蓝星科技集团而已。

    好莱坞六大电影巨头抱团是出了名的,这里面的利益,他们几家分,极为抗拒外来者进入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要知道当年索尼进入好莱坞那也是交了很多学费的,亏了很多钱财在好莱坞站稳了跟脚,最终才被好莱坞的几大传统电影巨头认可。

    现在,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同样如此。

    但这对于惊奇漫画公司而言是无比愤怒的,你不买还不想让别人买,这不是逼惊奇漫画走上悬崖嘛……

    商场博弈哪会有那么多情义?

    唯独对美钞上的富兰克林是真心实意的热爱,没有任何虚假成分在里面。

    突然爆发出来的著作权争夺战,其关键点在于杰克·柯比创作的漫画系列,纠纷的点在于到底是他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后卖给惊奇公司的,还是作为惊奇公司的雇员完成的职务作品。

    柯比早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他在惊奇漫画工作期间,曾经与该公司的另一位台柱子斯坦·李一起创造了许多经典漫画人物。

    柯比的家人跳出来之后,什么妖魔鬼怪都跟着出来了。

    例如一家洛杉矶律师事务所也跳出来发表声明,称他们在今年初已经打过类似的官司,帮助《超人》创作者杰罗姆·西格尔的继承人取回了部分版权。

    显然,这家律师事务所是想要让柯比的家人官司委托给他们,让他们接下这个单子和蓝星科技集团或惊奇漫画公司来打官司。

    这里面还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斯坦·李长年作为惊奇漫画的代言人出入各大场合,反而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柯比的名字了。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杰克·柯比转投惊奇漫画的死敌dc 的原因之一。

    而根据北美著作权法,作者或是继承人可以在经过最初授权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重新开始取得版权的程序。

    换句话说,到了2017年,柯比的孩子就可以对外宣称他们拥有《神奇四侠》的版权,而《绿巨人》和《x战警》也将分别在年版权到期。

    惊奇漫画是急了,非常着急,而且很气,大骂华特迪士尼杀人诛心,你丫不当我爹,还不准我认别人为干爹,你就想让我死是吧?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的迪士尼压根就没有想要收购惊奇漫画的意思,罗晟的上一世迪士尼收购漫威是因为《钢铁侠》的空前成功,终于看到了其中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才有了42亿美元收购漫威影业,也就是惊奇漫画公司。

    但是现在,这家北美漫画巨头根本就不值这个价。

    仅仅在事情发酵后的次日,也即是张博文与阿维·阿拉德面谈的第三天,惊奇漫画的发言人对外拒绝对此事件发表评论。

    而张博文和蓝星科技集团也没有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做,在一场临时的媒体发布会上,老张亲自出席宣称表示:此次版权纠纷在蓝星科技集团和惊奇漫画公司的并购案中已经被充分考量。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风险越来越大,惊奇漫画公司这回是真的急了,害怕这次从眼前走过的大腿没有抱住而溜走。

    于是,在4月17日这天,阿维·阿拉德终于摆平了董事会并且当天就乘坐飞机前往华国。

    因为一周前,张博文已经回国了,并没有在美国逗留太久的时间。

    这其实也是一种策略,蓝星科技是很想把惊奇漫画公司并入麾下不假,但对外表现的却是可有可无的兴趣,这样反而让急于“找干爹”相认的惊奇漫画公司着急相认。

    ……

    就在张博文回国后的第二天,蓝星科技集团正式对外披露了2008年第一季度审计财报。

    截止200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报,蓝星科技集团的全球总营收为44.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4%,环比下降了31.7%,净亏损高达亿美元。

    去年2007年无疑是蓝星科技集团成立以来最高光的时刻,全年年营收高达亿美元,不计汇率变动兑换为人民币大约1900多亿,是国内私营企业当之无愧的第一。

    对比铧为在去年2007年的全年销售额为160亿美元,虽然这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但蓝星科技明显已经领先了一大截。

    但进入2008年之后,业绩终于不可避免的大幅度下滑,这是不可避免的,眼下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寒冬期间,对于严重依赖广告利润和海外收入的蓝星科技集团而已,业绩大幅波动也是在预料之中。

    经济危机来了,各大企业纷纷缩减预算,不断的开源节流,广告开支这些肯定是能砍就尽量砍掉。

    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大环境姑且如此,蓝星科技集团作为一家世界级跨国科技集团,海外收入占比超过80%以上,自然是受到大幅度的波动。

    亏损也是必然的,因为在收入大幅度减少的同时,罗晟并没有对公司进行开源节流,缩减运营开支预算,利润净亏损也就不意外了。

    非但如此,他反而还在寒冬期间大肆买买买,几十亿美元一笔的投入毫不眨眼。

    ……

    (今天有一章月票加更,名词被爆了~哇的一下就哭了)



第259章【并购[2400月票加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了的2008年第一季度,铧为的收入不降反增,第一季销售额达到了亿美元,其中75%均来自海外市场。

    关键是铧为在保持两位数急剧增长,照这个势头下去,2008年的铧为搞不好全年销售额会破230亿美元。

    有的实体经济被冲击剧烈,但是铧为的主业即通信业务却丝毫不受影响,这个行业的整体规模正在上升,铧为的竞争力在今年反而更大,因为经济寒冬的到来,客户也没有多少钱。
1...104105106107108...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