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蓝星科技集团的这些钱啊不知道是为什么,是怎么花都花不完的节奏,而且公司的资产规模是越花越多,越花越多。
罗晟倒好,现在一句话还要对外发债筹钱,emmm……
张博文倒是很敏锐的感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可没有忘记罗晟当初说的,准备抄底自己的公司。
换而言之,张博文意识到难不成世界经济距离彻底大崩盘已经不远了。
罗晟说道:“嗯,我觉得蓝星科技集团到目前为止,企业都没有负债,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所以必须要负债,不欠点钱浑身不得劲儿,分享嘛,财散人聚。”
众人:“……”
老张心中一动,旋即看向罗晟:“罗总,既然发债,那公司打算要对外发多少债券?发行利率多少?”
罗晟琢磨了片刻说道:“85亿美元吧,五年期,利率7.19%,评级为3a级企业债。”
众人一听这数据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7.19%,就算现在是处于的经济寒冬,这样的债券恐怕很多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知道了,说什么都会拼命勒紧裤腰带能挤多少钱出来就挤多少钱出来买下蓝星科技的债券。
要知道现在一般投资理财是4左右,存银行大概3%左右。
一个很现实也很残酷的问题是,银行永远愿意把钱借给从来不缺钱的大公司,理由很简单,不怕对方还不上,基本上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相反,即便经济环境再好,银行业都不愿意借钱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理由也很简单,你破产了银行跟着你倒霉,风险太大。
面对这两大场景,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是可以用脚投票决定的。
与会的众人看到罗晟的表情态度,大家都知道,这事儿基本上就这么定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这件事情上罗晟不想和部属们讨论太多,免得错失良机。
嗯,这里就不民主了,总之我梭了算!
只要看准了,出手就对了。
张博文立刻对此进行备忘,心里已经琢磨着执行上的问题了。
罗晟补充道:“这是一笔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对外送钱的傻帽行为,最好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呵呵……”
一笑过后,罗晟继续说道:“这85亿美元,再从公司的账面资金拿出30亿美元来,总共115亿美元资金,我们的目标就是回购蓝星科技集团大约10%左右的股票,太多的话肯定不行,华尔街也不是吃素的,很有可能会有别的机构跟着我们出手。”
一般情况下,公司在把股票回购完成之后会把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不过罗晟的决定是不这么干,而是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下来,依然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
这些回购的“库藏股”保留下来在今后移作他用,发行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等,或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将其售出。
所以,放长远来看,今天决定发债85亿美元,利率7.19%,看似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只要不久的将来股票大幅度增值,不了几年就可以通过回购来的股票完成一小部分的清算就能把这里的支出给补上,而绝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的收益啊。
不严谨的说,这和空手套白狼没有区别,等于基本没有付出什么代价,然后就回购了大约10%左右的股票,而今后蓝星科技集团还会继续向外发债,那今后发债所需要的利率就可以用第一次回购的股票去摊薄了。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个小钱钱越滚越多,这个债啊是越欠越有钱,如果将来公司急缺资金什么的,就可以靠卖点库藏股什么的勉强度日的样子。
但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众人如果是这样想的,那只能说太小看罗晟了。
在秦微木这位个人参谋幕僚的建议之下,罗晟采纳了她的建议,所以这只是他的起手式而已,真正的目的是把回购的股份再按照当前市值的溢价卖给自己的离岸信托基金。
要知道罗晟现在手握450多亿美元随时可以调用,这么一大笔资金不运作起来实在愚蠢。
而如果觉得这就到头了,那还是太年轻了,只能说秦微木这女人在金融资本的运作套路上堪称花样百出,而且一切合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秦微木这位贤内助,罗晟的个人资产是轻轻松松的翻了个一两倍,当然她自己的资产也翻倍。
回购股票这件事情在会议上敲定完成,会议也就结束了,罗晟没有在蓝星科技集团待太久,在这边处理了半个小时的工作事务便着手蔚蓝海岸公司的研究事宜。
目前,蔚蓝海岸公司方面有三大计划,在巩固已有的业务运营的同时,旗下的研发部门正在加紧下一代azure手机的研发。
第二个计划是开源操作系统wos的研发,这是用来应对谷歌旗下android系统在开源生态领域的竞争,闭环生态和开源生态,罗晟绝对不做选择,两手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三个计划就是最近才立项的游戏主机开发,这是将是蔚蓝海岸公司的第二大硬件板块的业务,其意义绝非表面上一款游戏主机那么简单,重走索尼曾经的失败之路,目标是剑指英特尔,挑翻其霸主地位。
从pc这个战场与英特尔进行角逐,罗晟就算能赢也得脱层皮,在别人最刚强的正面对拼,这不是勇,而是蠢。
索尼的思路是对的,意图从游戏机打开局面,有了一个牢靠的战略支点,然后再谋求下一步的进攻路线,游戏机本就是索尼的主场,恰恰英特尔又不是这里的绝对霸主,综合起来是最容易挑翻牙膏厂的战略方针。
罗晟就是决定这么干,虽然他也是游戏机领域的新玩家,但起码避开了对手最硬的一面,向对方相对薄弱的点进攻。
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奠定全局的胜利,伟人的思想在商场竞争上依然无往不利。
此外,另一个罗晟很关心的就是科技综合体大厦的超级计算机了,不出意再给曙光科技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搞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6月22日,蓝星科技集团正式对外披露拟发行票面高达85亿美元企业债券的消息。
这一消息一经披露,业界为之震惊,并且第一时间就被华尔街的各大金融机构盯上。
一下子各方资本应声而起,纷纷竞相奔走,纷至沓来,可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过这高达85亿美元,约合580亿元的企业债券的绝大多数的面额只能在境外发债。
无他,罗晟需要的是85亿美元,而不是580亿软妹币,最后还是要换汇,而毋庸置疑的是,经济好的时候都未必能换到这么多,眼下的环境基础那更是绝对换不到85亿美元的外汇。
那只能进行境外发债了。
而这种利好一出现,高盛是从来都不会缺席的主儿,而且是动作最迅速的那个。
就在消息披露不到两个小时,保罗·沃森直接一个私人电话就从大洋彼岸打到了罗晟的手机里,这就是人脉资源的优势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朴实无华。
……
(ps:晚上还有一章月票加更,求票~~)
第271章【真有钱的在哭穷,真没钱的在装阔[2600月票加更]】
蓝星科技,执行副总裁办公室。
“好的罗总,明白了,嗯。”张博文结束了通话,把座机电话放回去,背靠老板椅不禁感慨万千。
昨天蓝星科技向外披露了发行85亿美元企业债券的消息,在业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媒体也不出意外的炸锅了,同时也撬动了华尔街的金融资本纷至沓来。
张博文刚刚的通话是与罗晟进行的,老张这才知道高盛的人昨天直接打给了顶头上司,并且很快就谈成了一笔债务合作。
高盛集团虽然臭名昭著,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你自身足够的硬,有胆魄和自信,与这样的资本大鳄合作是非常给力的,好处是多多的,如果你自己不够钢,那铁定会被高盛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张总,怎么样了?”
办公室里,老张的助手好奇的问了一句。
张博文点了下头,说道:“罗总在两个小时之前和高盛的人谈成了38.45亿美元的企业债券,高盛一家吃下了。”
老张的助手愕然震惊道:“真的是38.45亿美元而不是人民币?高盛不是在第二季度中期阶段都在哭穷要破产,喊话北美当局救命吗?现在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闲钱?”
闻言,张博文哼声咧嘴一笑,淡淡的道:“你以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如临大敌,那些大投行个个自身难保?如果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仅高盛现在有钱,其它资本财团都很有钱。世界很混乱,真正有钱的都在哭穷,而真正没钱的公司都硬装自己资金没问题,已经贷款了,但他们不是真的想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你爆出资金危机会失去客户,更加恶性循环……”
北美当局肯定是希望这些大银行、投行积极的去救市,这些银行非常想要拿到大量的资金,但是对于北美当局非常警惕,亨利·鲍尔森把华尔街各大银行家的掌门人召集起来开会,要求大家出钱救市。
这些大资本家们第一直觉就是非常警惕,尤其是对于北美当局意图干预他们的运营这一点极度抗拒,当局者干预商业运营这种事情在北美那边是非常严重的,北美当局也没辙,甚至都不能以行政的名义要求一家企业破产,因为这是违背老美的宪法。
此次蓝星科技集团对外发债,华尔街突然就有闲钱了,不拿出来救市,反而去买蓝星科技集团的企业债券,这让北美当局和很多贷不到款的企业非常不爽,可也无可奈何,因为你没法干预啊,也没什么好解释的,解释就是自由市场行为。
此次高盛、jp摩根都很有“闲钱”,仅这两家华尔街的金融巨头集团就拿下了70%,剩下的由其他的公募基金、私人基金账户完成了认购。
这85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很快就被抢光,而且是第一梯队的金融机构就全拿下了,次一级梯队都捞不到,至于散户想要卖到这种3a级债券那只能洗洗睡,梦里啥都有。
对于外人来说,这就跟送钱没有任何区别,就好比是我给你100亿美元,五年后你还我150亿美元左右的本息总款,而且稳赚不赔。
几乎是零风险,收益却爆炸,在眼下的经济环境之下,蓝星科技集团竟然没有负资产,本身就有上百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作为一家集团巨头这是非常惊人的,根本就不用担心蓝星科技的偿还能力,这笔3a级企业债券和那些房贷抵押债券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距。
不过蓝星科技发债这件事情,在业界和媒体界却是闹的沸沸扬扬,网上也是议论纷纷。
“这个冬天比预想中的要冷啊,连蓝星科技这么有钱的公司都在大肆发债借钱。”
“估计蓝星科技的资金链出问题了,搞不好很多业务都是应收账款,现在的经济环境,大量的企业都在接连倒闭。”
“楼上的老哥们都是怎么想的呢?也太单纯了吧,如果真的是资金链出问题那应该是公开募股才对,再一个不是说蓝星科技现在还有一百多亿美元的账面现金么。所以借钱肯定有其它原因,但绝对不是资金链出问题的原因,这些大集团的骚操作一个比一个秀,不要想的太简单了。”
“额……”
“搞不懂这些大公司的操作,那么有钱了还借这么多钱,利息高的吓死人。”
“85亿美元,全部境外发行,罗哥不地道啊,估计内地的金融机构眼红死了,甚至在背后破口大骂,这都还不让自己人挣钱,非要送给华尔街。”
“那怎么办嘛,人家要的是美元,人民币根本不缺,只能在国内流通,外国人家不认,你要是有美元肯定找你借的啊,这锅扣给罗总有点冤枉。而且根据上个季度披露的信息来看,蓝星科技集团的资产配置方面,现金有差不多200亿左右的人民币,这些钱只能在国内花,蓝星科技的业务海外是重头,得要大量的富兰克林进行交易。”
“唉,万恶的美元霸权!”
“蓝星科技这种3a级债券,散户什么的就不要想了,看看就好,顺带骂一骂发泄一下就行,看新闻消息的报道据说基本都是蓝星科技创业期间的投资大股东消化掉了,基本上都是华尔街,国内的大机构都不一定能够认购到。”
……
其实国内还是有一部分认购到了的,罗晟还是给国内一些金融机构挣了点钱,其实他根本不需要,但还是给了一些,不过数额有限,在85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当中,有不到8亿美元是在国内发行,也就是发债大约50亿人民币左右。
其实真的没有多大意义,借来了也是躺在公司的保险柜里,蓝星科技集团现在的人民币完全够用了,200多个亿满足内地发展是搓搓有余。
之所以这一次发债内地也要给一点,这就是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了,有钱大家一起赚,少赚也是赚,总比一分钱不赚的好,起码卖了人家面子,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蓝星科技集团的路才好走。
财散人聚,越散越多的道理罗晟还是懂这个道理的。
……
时间来到了2008年八月份,蓝星科技集团今年的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比往常推迟了一周的时间才发布。
本季度总营收为47.7亿美元,业务营收再一次大幅下降,净利润再度为负数,亏损了12.81亿美元。
如果蓝星科技在眼下的经济寒冬来临的时期进行开源节流,利润还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并没有。
别的公司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而蓝星科技集团的招聘信息始终挂着人力资源市场,到现在为止还在不停的扩招,眼下还却是招聘到了不少的优秀人才,大环境不好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因为原来所在的公司破产而失业。
正是大肆收割人才的好时机,公司真的非常缺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技术岗也好、管理岗也好,都是奇缺无比
之前又立了一个新项目跨平台聊天应用whatapp。
第二季度审计财报一经披露,蓝星科技集团的股票应声下跌,当然,眼下的情况股票市场本来就一直跌跌不休,所以并不意外,只不过这份财报披露出来之后加快了跌势。
当天盘后交易蓝星科技的总市值跌到了1279亿美元,市值方面也从原本全球十大上市it公司排名第二跌到了第三位。
思科的市值在这段时间反而逆势上涨,达到了1400亿美元,思科的竞争对手铧为也在这个时候业绩抢眼。
但微软也一样在暴跌,虽然依旧牢牢统治着it上市公司第一的宝座,但如今的市值已经跌至2493亿美元。
而被硅谷誉为it新秀“双子星”之一的谷歌排在同样是“双子星”之一的蓝星科技集团后面,目前的市值为1262亿美元,两家公司目前是跌的不分伯仲。
有趣的是,蓝星科技集团的市值大跌,罗晟及其核心层管理团队很高兴,但有一个奇葩的神经病群体却是比他们更高兴万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