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现场的投资者们发现罗晟的话是越说越大,大家都很想钻进他的脑子里看看到底都想的是什么。
太超前了!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那在场的投资人肯定把他当做神经病在这里大放厥词。
但是罗晟现在可是江湖人送外号“it界的巴非特”,当代最炙手可热的科技大咖,至今为止从来没有翻车过,奇迹一直在延续。
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由不得他们不好好想想,多想一想,万一他又对了呢?
眼睁睁的看到触手可及之间错失掉,到时候心态绝对会原地爆炸。
而罗晟继续高谈阔论道:“晟峰资本投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希望在它到来和爆发之前就进去,追逐时代的浪潮前行。那么具体的来讲,晟峰资本将会主要投资如下五大领域:新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可控核聚变,这五大方向才是真正酝酿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地方,而不是外界所述的互联网、4g、5g技术或云计算,这些都不过是第三次信息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当然我们肯定也会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
说到这里,罗晟不由得微笑,看向众人云淡风轻的说道:“这就我的胃口,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感兴趣否?”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对话。
罗晟画的这个大饼简直大到前所未有,一时间高盛、摩根、创投这些投资人都陷入了纠结当中,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个太缥缈了,但另一方面罗晟又一次次打了他们的脸。
万一这次又被打脸了呢?
这才是重点。
要是再次被打脸,可就不是损失一点两点了,错失这样的机会是不可原谅的,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罗晟有一句话不禁在各大投资者的脑海里浮现:试错成本只是损失一点钱,犯错成本是生存危机。
末了,一位在场的投资者忍不住发问道:“恕我直言罗先生,这不该是一家企业该做的,这已经超过了一家企业所能承载的极限,这是国家级力量才能办到的事情。”
罗晟笑眯眯的说道:“换个角度想,做到了回报也是堪比国家级的,对不对?”
那名投资者顿时语塞,不得不说的是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着致命般的吸引力,即便那些世界顶尖投行的人也不禁感到汗颜。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的胃口是最大的,但发现和这场宴会里最年轻的那个人的胃口比起来,简直感到羞愧。
但更多的是心潮在澎湃。
就在这时,在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罗晟身上的时候,秦微木悄悄地离开了宴会大厅,一个信号或者说一个指令,从这里向外传到了世界各地,然后又从海外传到了宴会大厅里那20支基金负责人的手机当中。
期间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而,秦微木悄悄地出去又若无其事的回来,不久之后与会的20支基金的负责人陆陆续续的翻出了口袋里手机。
又过了一会儿,这20支基金的负责人开始登场表演了。
“罗先生,斯维尔基金愿意投资50亿人民币!”
“思睿创投出资48亿人民币!”
“天弧资本跟投70亿人民币!”
“万维基金出资37亿人民币!”
……
随着一连串的表态出资的声音传出来,在场的刘文、李岩亦或者保罗·沃森等人当场就听傻了的节奏。
“这尼玛什么情况?”陈韬低声骂咧的说道,他们的表情都是震惊的。
“这些外国人是不是疯了?是不是过于盲目了?罗晟的效应真的就这么可怕吗?就不怕他利用这种心理挖坑么?”同在一桌的刘文呆呆的说道:“刚刚有多少人喊话了?”
就连孟丘都有点傻眼,这事儿他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这种事情只有罗晟和秦微木两人知道,孟丘在心中瞬间对罗晟佩服的五体投地,坐在他旁边的李岩带着沙哑的声音说着他们一桌能听到的音量话语:
“每一笔不低于30个亿,具体不知道,但我没听错的话,粗略一算已经有超过1000个亿的资金原因进入晟峰资本……我的天,我都傻了真的!”
他知道现在很多人对罗晟有种盲目的崇拜,盲目的自信,但现在经过这番切身感受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罗晟的个人魅力。
超过一千个亿啊,这不是一千万,而是一千个亿!
其实,对于这20支投资基金的负责人来说,他们也很疑惑,也很震惊,但这就是他们来此的目的,基金的实际拥有者要求他们这么做的。
那显然,老板的要求,你不理解也得按要求办事,反正亏了也不是自己的钱。
终于,局面开始发生转变了,在超过一千个亿实际上是1300亿人民币愿意进入晟峰资本之后,别的投资者要说还能无动于此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这帮精英们此刻也摆脱不了《乌合之众》里面描述的从众效应。
总之,这么多人都跟,那肯定有道理在里面。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对冲风险也得跟。
于是纷纷喊话,只见得刘文咬咬牙说道:“创投基金愿意跟投人民币8个亿。”
刘文能够调动创投基金20亿人民币量级的投资,他没有全部all-in下去,不过8个亿也不是小数目了。
紧接着坐在同一桌上的李岩也不甘落后:“软银资本跟投人民币75个亿!”
20支基金成功的把节奏带起来了,超过一半的外部投资人纷纷报价,没有一个是低于1亿人民币投资的,在这里1个亿都不好意思拿的出手,那还不如不投了呢。
出手最阔的还是软银资本,老孙简直就是“凯爷”的典范,其次是高盛和摩根两家大投行,也都分别投资了5亿美元,即34亿人民币。
这场景罗晟分成满意,小钱钱都到口袋里来,多多益善,来多少都照单全收。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最终,这场私人宴会上,罗晟成功私下募集到不可思议1677亿人民币,当然其中自己自导自演的投资1300亿,剩下的377个亿都是与会的外部投资人砸给他的钱,大大超乎了意料。
……
随着私下募集资金结束,罗晟高举酒杯再度拿起麦克风爽朗的笑道:“这个世界能成功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另一种是敢跟着傻子玩的疯子。1677亿人民币,只用了33分钟的时间我们募集了这个数,这将会是一项难以被打破的世界纪录,我觉得我的人气确实高的离谱。”
说完,罗晟邀杯示意,众人也纷纷致敬,一位投资者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的笑说道:“哈哈,我们都已经等着躺着数钱了,希望这一天快点来。”
罗晟微微一笑:“把钱交给我,然后回家躺着耐心等待准备数钱数到手抽筋。一如既往,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
众人会心一笑,罗晟潜台词就是:跟着我干,大家都有肉吃!
刘文等人对于罗晟口中这三个“什么也不”最为体会深刻,当初他也是这么说的,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如他说的那样。
例如创投基金现在就持有蓝星科技6%左右的股票,随着科技股快速复苏,蓝星科技集团的市值在本月已经达到了上涨1700亿美元了,重回2000亿美元大关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无比乐观。
以当前1700亿美元的市值来看,创投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价值102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过了147.4%,并且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
真正的数钱数到手抽筋,罗晟确实说到做到了。
而眼下,他又挖了个更大的坑,关键是大家全都兴高采烈的跳了进去,无不期待着下一场饕餮盛宴的到来。
随着这场私人晚宴的结束,晟峰资本在33分钟内私下募集资金高达1677亿人民币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么多家资方,根本就不可能瞒得住,罗晟也没想过要隐瞒。
这个的消息曝光可不得了,消息也飞快的传到了国资办办公室,震惊了钟元宏,而媒体界、吃瓜网友以及各界人士都是集体炸锅了的节奏。
……
第314章【国资办回访】
“疯了疯了,新闻都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一场私人晚宴募集1677亿软妹币,沃的马鸭!”
“流弊(破音)!!”
“卧槽!除了卧槽还能说什么啊卧槽!”
“这尼玛我看到新闻标题都傻了,33分钟就从投资人那里‘骗’走1677亿,这不是1677块啊。”
“恐怕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纪录了。”
“有钱人的世界果然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
这场前所未有的融资神话已经占据了当前国内外新闻的头版头条,罗晟在封神的道路上算是一去不返的节奏了,许多人在首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下巴都快惊掉在膝盖上,眼球也被惊掉一地。
甚至,受此消息的冲击,蓝星科技集团的股票应声大涨,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跟蓝星科技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还是有关系的,因为罗晟的关系,大概这也算是事件驱动产生的效应。
当天盘后交易市值,蓝星科技集团的总市值被推到了1800亿美元,排名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第九位,排名下降了一位,因为全球股市正在复苏。 手机端::
微软公司已经回升到了2000亿美元市值大关。
……
国资办办公室。
此刻,国资办的一把手和钟元宏等人就这件事情展开讨论。
“难怪他会对国资的五百个亿进入晟峰资本的事情兴趣缺缺,罗晟是招商引资的典范啊,要是能把他请来负责招商引资肯定效果拔群。”国资办的一把手带着微笑打趣的说道。
钟元宏等人也不由得一阵低低的哄笑,不过这肯定只是一句玩笑话了,罗晟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海外资本界的影响力,通过这件事情远远超出了国资办的预估。
接地气的说就是根本没有料到他的人气会这么爆棚,到现在国资办的这些领导们都没有想通,那些风投基金怎么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把如此天量资金放心的交给他去做投资管理。
要知道,那些风投基金在把钱投给晟峰资本,同样也要接受罗晟的那三个苛刻的条件,把钱砸进去就要做好打水漂的准备,当事人还不用背锅负责。
这样的投资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要不是罗晟的战绩过于彪悍,投资者也不敢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
“罗晟这个年轻人现在已经成势了,势一旦起来了就是势不可挡,可谓如日中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由于从来没有失败过,他画的大饼看不见摸不着也感觉香气四溢,闻者无不怦然心动。”一位与会者感慨的说道。
钟元宏看向一把手:“刘主任,那国资办还要不要进入?”
刘主任点点头干脆利落的说道:“进,当然要进,既然成势了,那我们就再推一推,助力这股势更猛烈一点。”
钟元宏说道:“如果要进,恐怕罗晟这个年轻人不会让步。”
刘主任笑道:“1677亿人民币都进去了,说明这事情有很大的概率能成事,类似‘汉芯事件’应该不会在这位年轻人身上发生,那些外资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说明这里面很有搞头啊,再说搞什么没风险嘛,有时候胆子可以大一点,激进一点,这一点罗晟同志年纪轻轻却敢为先。”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国资办的这场会议很快结束,并且达成了确切的议程。
一个字:进!
……
两天之后,钟元宏再次来到了苏城,到科技综合体大厦拜访罗晟。
此刻,罗晟正在接待钟元宏,两人正在一间大厅里的沙发处坐着畅聊。
钟元宏笑道:“罗晟同志,你最近搞出来的动作着实不小啊,国内国外的头版头条通篇都在报道你的事迹。”
罗晟笑道:“说句实在话,我也没有想到,但在我看来这1677个亿不仅仅是一笔巨量资金,更多的是投资人对我的莫大信任和责任。”
对于罗晟滴水不漏的言谈举止,早前已经与之见面打过交道了的钟元宏并不感到意外,或许正因他有着远超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沉稳又不乏魄力的因素,才能轻轻松松的募集到如此海量的巨资。 电脑端::/
简单的聊了几句客套的话,钟元宏主动切入正题,微笑的说道:“罗晟同志,国资办现在进来还不算晚吧?”
“什么时候进来都不算晚。”罗晟毫不犹豫的应道,不过片刻,旋即带着笑意补充道:“国资办要是能够进来,对于晟峰资本来说,声势立刻就能上一个台阶,求之不得。”
闻言,钟元宏笑哈哈的说道:“经过组织内部研究,我们决定答应你提出的那三个条件,以国资的形式向晟峰资本增资500个亿。”
这次见面,正事谈的非常顺利。国资办现在携以500个亿进入晟峰资本,占有的股权肯定不会达到70%以上,而是只占21%了。
不过对于国家来说,这都是次要的,其实最主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提振国产半导体业乃至各大科技产业的发展,而罗晟能够进入到国家的视野,是看到了他坚定走一条科技自立,独立自主的道路,并且是真的是实打实的在拿出巨额资金想要打造不受制于人的国产半导体事业。
这一点让国家相信罗晟不会是“汉芯事件”第二。
正事谈妥了之后,接下来都显得轻松惬意,钟元宏笑道:“我道听途说你成立晟峰资本是为了布局第四次工业革命,好家伙这目光之长远,令人震惊啊。”
这话不是客套,而是真的为之感到震惊。
要知道现在人类还进入第三次信息化工业革命阶段才二三十年不到,谁能想到罗晟竟然已经把目光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布局去了。
即便一国也未必有如此长远的战略规划,但罗晟却这么干了,而且现在加上国资办的资金,已经募集到了2377亿人民币的总资金。
这是一笔真正的天文数字。
钟元宏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难怪上级会对罗晟这个年轻人如此之重视,这样的人绝对是非常之人,六年的时间就问鼎世界首富,这样的人又怎可能是一介普通人?
“据说我所知,你在前段时间的私人晚宴上说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在新材料、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量子科技和可控核聚变这五大领域酝酿……”钟元宏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不过片刻便注视着罗晟补充道:“你这话是忽悠人都还是实话,有几成是真,几成是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