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说完,施乙公便拿起了他写好的推荐信交到了杨宁的手里,后者拿着信件点了点头“谢谢老师,没别的事情我就去实验室了。”
施乙公摇头道“别研究了,工作的事情暂时搁置再说,拿着这封信先去一趟苏城与罗晟见一面再说,为自己的前途上点心。”
杨宁“那好吧,我听老师的,这就去准备。”
施乙公点头笑道“去吧。”
罗晟的信几天前就发过来了,施乙公也担心太久没有回应不但不礼貌,说不定到时候就被别人给占了位置,还会给人一种恃才傲物的不好印象,不管怎么样都得尽快回应人家。
毕竟,这可是世界首富的求贤信。
今天三更,可以求下票不咯
第434章【华国科学之星】
正文
12月初。
杨宁辞去了她在青华大学的工作,带着一封推荐信便南下前往苏城,当初拒绝的很干脆,现在辞职也很干脆,像她这种天赋异禀的年轻学者,国内外的顶尖大学机构或科研机构都是抢着要的人才。
这天上午,罗晟正在健身室内进行日常的健身训练。
小娜的声音忽然传来“主人,一位自称是施乙公教授引荐的科学家来访,她自称杨宁。”
正在做拉伸运动的罗晟一听顿时停下,目光透着诧异。
杨宁
施乙公引荐
罗晟很快就记忆里搜索出了前几天给施乙公写的一封亲笔信的事情,稍加思索便大概率猜测到了这位叫杨宁的人是何方神圣了,一时间不由得想起了上一世的记忆。
虽然不在同一个领域,但罗晟也对这位女科学家有所耳闻,主要是年轻天赋异禀,也是有着“开挂”般的人生,所以才有所耳闻。
杨宁在2009年开始,便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也就是在业界被简称为s的三大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科研论文,其研究成果在2009年就成为了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30岁不到成为青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岁时她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领域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个世界的科学难题,这是业内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
后来又斩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塞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华国科学之星”。
罗晟立即联系管家把人先招待好,他也迅速离开了健身室,简单迅速的冲洗了一个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便前去会见对方。
会客室。
罗晟见到杨宁带着颇为轻松的语调笑道“哇偶,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科学家,你可以不叫杨宁,叫颜值得了,简直颠覆了我对女科学家的想象。”
杨宁是典型的年轻科学学霸,学术生涯也近似开挂,但她其实并非是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到分子里不苟言笑的科学家。相反,她是一位穿着打扮时分时尚的知识女性。
罗晟刚刚在杨宁对面的位置坐下,不料这简单的一句开场便遭到她直接反击开怼“请不要叫我女科学家,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非要在前面加个女字呢这叫歧视”
听到这话罗晟不由得了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之后旋即面带微笑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我向你道歉,只是关于女性科学家在内地太少见了,而像你这样取得巨大成就的更是罕见。”
罗晟并没有因为杨宁的耿直开怼而有任何的芥蒂,反倒是对她这样的性情中人颇为欣赏,这不禁让他想到了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里面描述的一句话
为什么科学家基本都是九流的行政人员或许只因为他们惯于处理弹性较少的自然现象,而不懂得如何应付善变的人心。
虽然初次见面,但罗晟表现出来的涵养以及对科学事业的尊重,让杨宁对于这位比自己还小8岁的年轻富豪上升了不少的好感,过了片刻不由得说道“去年我参加瑞典结构生物学年会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在瑞典,女性科学家演讲者的比例竟然占50,而在内地、包括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女性科学家的比例都少的可怜。”
说到这里,杨宁不由得端起杯子喝了口清水补充道“那时候我不禁自问,女科学家都去哪里了我的学生中,女生都很优秀,可最终选择科研这条道路的女生却少之又少。”
罗晟点了点头“或许女性在面对家庭和事业选择时容易陷入困惑,外在因素影响了众多女性选择坚持走科学之路。”
下意识的说出这句话时,罗晟觉得面对当事人不大妥当,因为杨宁现在还是单身状态,这岂不是暗示她事业成功而个人情感家庭是失败
不过杨宁没有这么去想,而是顺着他的话延伸道“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让这个社会慢慢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成功,我一直在鼓励自己的学生,遵从自己内心,勇敢做自己。”
罗晟缓缓点头表示认同,并且快速略过这个话题“我比较好奇你是怎么走上科学之路的”
闻言,杨宁欣然的分享了这个问题“我的科学梦想源于小时后看的西游记,当看到孙悟空可以无限变小的时候,忽然幻想如果小到可以进入细胞内部会怎样呢就是这样激发了我走近科学,对细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走上了结构生物学的道路。”
罗晟又进入下一个话题“我看到有些业内消息,对于一些声称通过饿死癌细胞可以治疗癌症的说法你这位专家是怎么看的”
当下在网上,只要搜索“杨宁”的名字,就会跳出很多新闻“青华大学教授说可以治疗癌症”、“青华大学教授说可以饿死癌细胞”等等这些颇具眼球效应的标题。
杨宁很干脆的摇头,并现场为罗晟辟谣解释道“现阶段饿死癌细胞是无法实现的,也并不正确,科研从基础研究到制药,或者产生一个疗法,实际上还是漫漫长路。”
她一直把罗晟当成一个超级富豪,或者说是一个对科学事业大力支持的富豪,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可能会想到罗晟上一世本身就是一位通才,所以此刻是深入浅出的为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
罗晟笑道“的确,科学是严谨的,当它变成一种大众媒体上的一个标题的时候,其实就会变成了误导。”
对此杨宁深感认同的点点头“作为一名科学家,我自己研究的越多越有谦卑感,越能试图去理解生命,带着好奇去研究生命的奥秘。”
和罗晟简单的闲聊了一会儿,杨宁感觉与这位年轻的超级富豪聊天颇为愉快,罗晟的确是一位很会聊天的人。
过了一会儿,闲聊结束了,杨宁拿出了一封信函递给了罗晟“罗先生,这是我的导师写给您的信件。”
罗晟接过信件拆开一览。
此刻,双方一言不发,而坐在他对面的杨宁内心颇为期待,还有一缕忐忑在里见面。
来苏城的这一路上她越发的感激自己的恩师,同时也更加清楚能够成为申城结构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主任能对自己的研究视野和个人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ok,申城实验室的主任就交给你来当家。”罗晟迅速的看完了这份推荐信,非常干脆的回应,如此果断就连杨宁也感到颇为意外。
在她的设想里,应该是罗晟看完推荐信之后肯定会考虑一两天才给出回应,没想到当场就做出决定不说,居然还答应了。
她并不知道罗晟对她的了解和未来即将取得的成就胜过她自己,仅此一点就足够了,而且罗晟非常有信心,杨宁在他旗下的实验室一定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突破。
这件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下了,罗晟放下信封看向杨宁笑道“申城实验室的建成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最快的进度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们争取一年搞定。刚刚听你说已经从青华辞职了,这一年的研究肯定不能浪费掉。”
“你看这样是否可行,在实验室没有建成投入使用之前,我和自己母校复大的人联系一下,安排你在里面暂时工作从事你的个人研究,所需经费不用通过复大,生命科学基金直接给你拨款。”
杨宁“谢谢。”
简单的两个字,对于罗晟如此周密的安排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好,总之相当满意,也越发坚信这一次选择是无比明智的。
s这不是女主,不出意外,以后的剧情推进也应该不会有新的女主角出现了。
第435章【南岭P4实验室的当家人】
正文
正事谈妥了之后时间也不早了,罗晟邀请她在这里共进午餐,对此杨宁也是欣然接受了世界首富的邀请。
通过一个上午时间的短暂了解,杨宁发现她立刻对罗晟有了全新的改观,不仅仅限于之前了解的那样,只是一位世界首富。
因为她发现罗晟在期间请教的一些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不但相当专业,有时候一些独到的思维与见解也是让她倍感惊讶。
如果不是面对面的交谈,而是在网上匿名聊天,杨宁甚至觉得与她对话的人应该也是个同行。
午餐过后,杨宁也没有久留,交谈了一段时间便告辞离去,也没有在苏城滞留太久,当天便动身前往申城。
而罗晟同样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杨宁一并带走,到了申城把这封推荐信交给复大的人,虽然没有罗晟的这份推荐信,以杨宁现在的成就复大也是热烈欢迎,哪怕只是暂驻一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有了罗晟这封信又不一样了,一定会让复大当做贵宾来看待,也有利于杨宁在接下来的一年更为顺利的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
罗晟对于自己旗下的科学家还是非常上心的,无关性别,也无关身份,更无关其他方面。
当天下午茶时间,秦微木来到了科技综合体大厦。
此刻正在大客厅与罗晟谈论着正事,青雪妹纸则是在客厅里默默地打理家政工作,不过也没有在这里呆太久。
秦微木说道“4实验室,我们请到了一位重量级大拿来当家,美籍法国人的分子病毒学家恩斯特温纳克,不过他不喜欢别人称他教授或博士,而是希望被人称之为医生。”
罗晟一听不由得点点头“这位算是业界顶尖大神级科学家了,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恩斯特医生有着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和耀眼的头衔。
他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等等。
迄今为止发表过的论文高达500余篇,其中在自然、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等sci收录杂志发表350余篇论文,还主编出版了人工肝脏、传染病学等个人著名专著四十余部。
去年开始还承担了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任务,获取众多原创性成果,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具有高度评价的一位生物学家。
上一世同样作为科学家身份的罗晟很清楚一个研究机构拥有一位超级大神坐镇是有着怎样的意义。
罗晟不仅仅要请诸如杨宁这种国内的天才,国外的大神也不例外,不过国外的大神级科学家能请到像恩斯特温纳克这样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不愿来内地的就安排在生命科学基金旗下还海外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工作了。
不管是在内地还是在海外,只要是在罗晟的生命科学基金旗下从事科研工作就行了,而且还有两大好处。
一个好处是获得更多的顶尖学者进入麾下,另一个就是可以从内地选拔一些有天赋的年轻可造之材去生命科学基金海外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跟着外国的大神们学习。
外国人控制的顶尖实验室或科研机构其实对国内的学子还是有芥蒂的,不是像杨宁这样的天才人物很难触及到核心,不可否认天才很重要,但勤能补拙也有出头之日,有时候就是缺乏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而生命科学基金旗下的实验室就不一样了,虽然这里面的顶尖大拿也许没空,基本上会醉心于自己的研究视野,但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要做一个课题项目的研究,尤其是带实验性质的是不可能他一个人完成全部的任务,尤其是实验科学家,总是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助研团队。
对于年轻的研究生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机制其实和罗晟的两家科技公司从内部宣布优秀的员工,资助其前往海外深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也能让生命科学基金成为有志于当科学家的年轻人所向往的地方,通过加入生命科学基金,然后能更好的获得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最后取得成就了基本上也会继续留在生命科学基金从事后续的研究工作。
最大概率的把人才留下了。
人才,始终是罗晟非常关心的东西,从来没有降低过优先级,不仅仅要在世界范围内挖人才,自己内部也要积极培养人才。
三天之后,恩斯特温纳克从美国抵达了申城,罗晟也来到了申城,这次秦微木倒是没有跟过来,因为他们接下来要前往南岭,4实验室的落成地去看看。
12月6日上午,恩斯特温纳克所在的航班在申城国际机场顺利降落,他一身从简轻装而来,除了他本人之外还有一个年轻的助手帮他提着行李背包,里面一件衣服都没有,都是一些书籍或手稿等研究资料,当然这些都是前沿科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未完成的论文资料,也不是什么绝密的东西,否则美国人也不可能让他带过来,早就被cia的人截留了。
来到航站楼的时候,他助手眼尖的看到了前方的人群中,有不少的记者,不过并不是对着他们两个的。
而他也看到了记者镜头对准的方向有人高举这一个牌子,上面写的赫然便是恩斯克温纳克的名字,不一会儿又看到了一个超级大咖真站在旁边。
不是谁,正式当今的世界首富罗晟。
显然,出现在这里的记者都是因为罗晟现身在航站楼,不少的媒体人异常惊讶,能让罗晟现身在航站楼接待的人可不多见,无不好奇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助手的提醒下,恩斯特温纳克终于反应过来,也看到了罗晟,而对方正投以微笑的目光望来。
不一会儿,双方正式见面了。
罗晟伸手与之相握并笑道“您好恩斯特医生,您能来我的4实验室是这座实验室的荣幸。”
恩斯特温纳克谦逊的回应道“能让世界首富在航站楼接待,我也受宠若惊,非常荣幸。”
罗晟这种尊重的态度和行动让恩斯特非常高兴,他也没有想到对方会大老远在这里亲自等候接待,身为世界首富,全球科技界和商界的领袖级人物,没有一点架子,并且充分的表现出了对科学家的尊重,在恩斯特这里的好感度直线飙升,也对接下来到华国的工作更加充满期待。
“接风宴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到酒店再说吧。”罗晟微笑的说道,双方寒暄了几句也没有在航站楼逗留太久。
消息很快就出现在了媒体上,能让罗晟这么高规格接待的恩斯特温纳克也备受媒体的关注,吃瓜网友们不关注不知道,一关注才知道被罗晟接待的这位神秘的外国人居然也是生物学界的顶尖大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