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这就是金属货币的弊端,张毅也没有办法。发行信用币?别闹了!不是现在官方有没有信用,就是有信用也没有印刷材料,这时候纸的质量很不好,而且还很贵,甚至赶得上绢布了。
还有很多困难,都是张毅暂时无法解决的,这些东西得一点点弄。不过现在张毅,比较着急一件事,那就是樊梨花的事情。
九月,张毅将李鸿章从濡须口召回来,将这件事和他说了一遍。
李鸿章当然高兴了,不过却在一件事上和张毅意见不同。张毅刚刚的说法是娶妻,但是李鸿章却认为是娶妾。
一字之差,就有天壤之别。
妻妾的意义当然不一样,现在张毅的地位好了,不能娶一个身份低的女子为妻,这叫门当户对。
不要小看这个门当户对,这是上层阶级互相拉关系的重要途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张毅其实并不打算让自己的婚姻充满了政治,但是李鸿章一句话就让张毅改变了主意。
“男主外,女主内。妻者,相夫教子,樊氏女行兵打仗很厉害,但是相夫教子却不行。主公日后肯定会子孙满堂,需要一位德行良好的女子为妻,才可教好子孙。子孙皆贤,主公的家族才会兴旺,秦二世而亡,便是前车之鉴。”
张毅想了想,李鸿章说的真有道理啊!樊梨花打仗是很厉害,但是相夫教子还真不行。自己以后打下来的天下,肯定要交给儿子、孙子的,要是她教出来一堆莽夫,那怎么办?
所以就要一开始将这个祸患掐死,樊梨花只能当妾了。也不知道,樊梨花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有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樊梨花其实没有太大的想法,她在古代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存在,能够有人娶就好了。她可不是孙夫人,历史上孙夫人虽然舞枪弄棒,但是人家是孙权的妹妹,有权有势。樊梨花只是樊能的妹妹,樊能都已经死了,没有人给她撑腰。所以,她和孙夫人的命运也不会一样。
不要说不认命,这时代就是这样,想要不认命都不行,这就是一个男人掌控的世界。
所以,对于妻的位置,樊梨花从来没有想过,只要张毅能够娶她,她就很满意了。
在李鸿章的操持下,很快就对樊梨花完成下聘,然后两人在十月份的时候,进行了婚礼。因为是娶妾,所以婚礼并不隆重,要不是张毅坚持进行婚礼,可能连仪式都省了。
要知道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哪有那么多的讲究?看看曹操,拿下邹氏、杜氏的时候,哪需要什么仪式啊!
洞房花烛夜,张毅和樊梨花饮了合卺酒,然后宽衣解带,开始传宗接代的准备工作。
因为张毅父母双亡,所以第二日也不需要樊梨花起来拜见公婆,两人你侬我侬的拖到了快到晌午才起床。
张毅这次纳妾,并没有让外面的将领回来祝贺,但是在寿春的将领、文臣还是不少的。刘晔、李鸿章、李商隐、魏文通、甘宁、丁奉、石秀、时迁,鲁肃派回了孟良,诸葛瑾派回了杨志,狄青也派了史进到寿春。
不管怎么说,张毅这也算是结婚,诸位大臣们派人回来送礼,也是不错的。
不过这些礼物里面只有范仲淹和李靖的礼物让张毅最高兴。
范仲淹为人节俭,只是让人送来了一包稻米,这是他在淮河南部进行,亲手种植的。随着这包稻米而来的,还有一份年记(一年工作汇报,主要记录粮食、赋税收入),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增产了十二万石的粮食,比去年翻了一番,赋税增加了一万两千贯,是去年的三倍。
而李靖则给张毅献上了豫章的军事布防图,从图上看,整个豫章都被很好的防守了起来。
张毅指着这两个礼物,笑着说道:“范仲淹、李药师知吾心,诸位当以二人为楷模。”
张毅没有怪罪其他人,却让他们向这两个人学习。同时也是向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喜欢能干的臣子。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三十五回 李药师掌兵攻城
“啪——”“啪——”“啪——”……
军杖一下又一下的打在史进的屁股上,而且还是当着很多士卒的面。史进内心拥有一种耻辱感,但是这事是他自找的,要不是刘晔求情,他现在已经身首异处了。可是他现在这样,还不如杀了他呢!所以史进哪怕疼的浑身冒汗,依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围看的士卒也在心惊胆战,张毅军中很少有打人的刑法,只有那些非常严重的错误才会上军杖。别的诸侯手下则不一样,动不动就上军杖,动不动就杀头,以振军威。
所以很多别的军队又加入张毅麾下的士卒,都感觉这里很好,也更加有尊严。现在他们也看到了史进被打,要知道史进可是将军,而且立过赫赫之功,说打屁股就打屁股,说开除军籍就开除军籍。
这时候,士卒们才看到了张毅军法的严格,既不重罚也不轻判。说明张毅执法公正,是有大仁德的。这样的主公,当然能够服众,士卒当然愿意效命。
在这个乱世,能够出头的诸侯,不是过于宽济,比如袁氏兄弟、刘表、刘璋等人;要么就是过于严苛,比如曹操、孙策等人,真正能够做到公正的,只有张毅一家。
很快,史进的一百军杖打完了,魏文通让人把史进送上船,送回濡须口,再送回舒县,并且将史进的事情通报全军,告诫诸将。
李靖赶到了春谷县外,和李宝汇合。一万大军再一次扩充营寨,砍伐树木,制造楼橹(井阑)。
然后,李靖命令雷绪寻找一个挖地,然后从洼地挖一条沟渠过来,准备将护城河的水引到洼地去。挖出来的土就交给李宝,然后李宝带人在楼橹的掩护下往春古城下推土。先找一片护城河填平,然后直接往城下堆土。
春古城周围因为被水泡过,所以很湿润,根本不适合冲车、撞车的进攻,所以李靖只能选择这种进攻的方式了!而且他自己还带人挖掘地道,将挖掘出来的土也都堆到城下去。
太史慈带兵不断的干扰李宝的堆土,不过因为城外兵多,他也不敢出城,怕中了城外敌人的计策。只能在城头上,对着城外射箭!当然,也不会全军都射箭,而是挑选一部分神射手出来,避免箭矢浪费,城内也没有太多的箭矢。而且城外的楼橹也在往城内射箭,上去太多的士卒,只会增加伤亡!
这些攻城器械可不是盗匪的简易式的,而是特别精致的,防守能力并不比城墙差,而且上面挂着布幔,既可以放箭,又可以防火!只要使用火箭射上来,烧着的那块布幔就丢下去,一点都不影响楼橹本身。
城上的箭矢稀稀拉拉的往下射,命中率还挺高的。不过都是更多的都是射在了士卒的土筐上,攻城士卒的土筐很大,运土的时候放在前面,遮挡身体,回去的时候放在身后遮挡身体。这样一来,就将大半的身体都遮挡住了。
李靖也没有要求多少时间将土堆做好,李宝也就自然不会让手下的士卒冒险。
几天之后,护城河的河水引走了,土堆也堆到了城墙外面,地道也挖到了城墙下面,一切进展的很顺利。
程普带着伤走上了城头,对太史慈说道:“子义,城外在挖地道!”
“地道?”太史慈的脸一变,上一次在南昌,他就吃过一次地道的亏。对方的地道挖的太复杂了,根本无法防御,孙贲都因此送了性命。
“怎么了?”程普看到太史慈面色有异,不由得问道。
太史慈将南昌的事情和程普说了一遍,程普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
说实话,当初孙贲在南昌的防守其实做的已经很到位了,应付这个时代的地道战,绝对没有问题。
出问题的是,出了张毅这么一个异类。他直接将抗日时期的地道战思想拿了过来,将地道挖的四通八达的,并且还有防水攻、防烟攻的措施,城内的应对他都想的差不多了,都做了反制手段。
要是这样,还攻不下南昌,那就怪了。
虽然守城是优势一方,但是有优势必然就有劣势。守城的劣势就是被动,只能在攻城方出招了之后,才想着化解。顺着这个思路,再进行反化解,相对就容易多了。
“那怎么办?”程普问道,他在有伤在身,根本无法发挥全部实力,心多少有点发虚。
太史慈想了想,不由得笑了起来:“应该没事!我们给主公送信,已经好多天了,相信主公的援军已经差不多到了。”
程普一听,就点头说道:“确实该到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是谁领兵来支援。”
这时候,一百里外,一直四千多人的军正在向春谷城进发。
“徐将军,我们还是加快点速度吧!”韩当来到一个年轻将军的身边说道。
“不能急!”那个徐将军正是孙权的表哥徐琨。孙权接到军情之后,立刻请徐琨再次出山,和韩当,带着谋士陈端,前来支援春谷。
徐琨之前介绍过,韩当大家也都熟悉,这个陈端要介绍一下。陈端字子正,广陵人,是孙策的四个谋主之一。
《三国演义》当中不是说孙策在平定江东的时候,征张昭、张纮二人,号称二张。
但是其实是四人,还要加上陈端、秦松。这两个人并没有在史书上立传,是因为他们的寿命都很短。陈端是孙策死后没两年就死了,而秦松是赤壁之战后不久死的。
而现在陈端还没死,只是身体有些欠佳。但是军情紧急,孙权只能让他随军出谋划策。
“虽然说兵贵神速,但是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太过着急也是会坏事的。”陈端说道:“程将军、太史子义在春谷已然修筑城墙,张毅想要攻破春谷,绝非一月之功。”
韩当听了之后,也觉得有道理,这是他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在他们两里之外的山坡上,一个斥候清晰的看到了他们的行军路线,然后飞奔而走,回去报告。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三十六回 张子果围点打援
孙权为什么只派了这三个人过来支援春谷呢?周瑜呢?为什么没有派来?
其实周瑜也有出动,他从新征集了不少船只,准备再一次和张毅水军,进行战斗。
这一次他不准备偷袭水寨了,上一次偷袭水寨搭上了凌操,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搭上谁。所以周瑜开始想办法用既安全又保险的办法打败张毅水军。
古时候的打仗绝招,无外乎就是水火,在大江无法使用水攻,但是可以使用火攻啊!可是该怎么使用火攻呢?有点把周瑜难住了。
张毅的水军很强大,可能和荆州水军一样强大了。等等?荆州水军?或许可以联合荆州水军啊!
前一阵子听说张毅好像抓住了黄祖的儿子,敲诈了黄祖好大一笔钱财,黄祖应该不会甘心吧!
周瑜立刻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既然现在自己没有想出办法来,那就先来一个借刀杀人吧!
不过周瑜在丹徒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周瑜水军顺江而下的话,丹徒也是很危险的。
现在唯一就是指望春谷方向不要损失太大,毕竟哪里是张毅的主攻方向。幸好张毅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两万多,加上他漫长的补给线,能够到春古城下的,大概只有一万多人吧!
还真让周瑜猜对了一点,春古城下是只有一万多人。但是张毅能够动用绝对不止两万多人,而是四万多人。
虽然新一批的预备役还没有训练合格,但是张毅完全可以用他们换防不是前线的县城,还有江边大营。一边防守一边训练,进入防守环境之后,他们的训练进度也会加快。
张毅早在两天前就准备好了一万大军,准备去增援春古城。不过李靖回报,“春古城高池深,绝非一日之功。若是其援军到来,非三五月不得破。”
张毅看过了李靖的部署,觉得怎么也要半个月一个月以上才能进行攻打,就将目光看向春谷周围的县城。自己是不是应该越过春古城,去攻打其他县城呢?
可是当他看到丹徒和春谷之间的距离,默默算了一下,孙权的援军应该快到了吧?
现在能够支援春谷的也就只有孙权所在的丹徒和吴景所在的宛陵。不过宛陵兵马不多,顶多也就三千多。张毅之前派林凤祥攻取陵阳、黔县,林凤祥很容易就拿下了这两个西方,并且就地征粮,又向东攻泾县。泾县距离宛陵不远,吴景应该不会冒着宛陵丢失的风险去救春谷才对。
那么春谷的援兵应该就只有丹徒方向了,春谷的丹徒距离数百里,敌人到来肯定会很疲惫啊!或许可以打一下!
于是张毅就直接来到春谷东北方向的隐蔽处,将斥候直接撒出去将近百里,就等着孙权的援兵到来。
徐琨、韩当、陈端的援兵接近之后,就被张毅的斥候发现了。斥候赶回来,将看到的援兵告诉张毅,张毅算了一下两方的距离,立刻下令:“开始休息,明天中午拔营!”
到了第二天中午,全军拔营,迎着孙权的援军行军,行至傍晚,便找了一个地方安营。
“杨延玉、俞敏,你二人再次扎营!”
张毅带来的这些人,丁奉留在了江边大营,刘晔也留在江边大营给丁奉查缺补漏。再留下杨延玉和俞敏,能够用的就剩下魏文通了。
杨延玉和俞敏已经被张毅从亲兵当中调了出来,升官到了都尉。虽然看上去升的很快,但是这里面是有玄机的。
他们之前是都伯,之前一仗就因公升到了屯将。从亲卫当中调出去之后,可以平升两级,就是都尉了。
都尉领一千人,两人带着两千人驻守营地,张毅带着八九千人继续行军。
张毅已经得知了孙权援军的驻扎地,就在他们十里之外,所以张毅才会扎营驻守。
八九千缓慢行军,在三更天就来到了孙权援军的大营外。
张毅也不让军队歇一下,因为晚上一歇就容易犯困,还不如一鼓作气杀进大营去呢!
一边向营内摸去,一边盯着营门口的敌军。
终于还在五十步的时候,敌军发现了有人,立刻大喊起来:“敌袭!”
张毅立刻大喝一声:“冲!”然后一马当先的冲向营门。
“杀!”张毅身后的魏文通立刻大喊一声,一阵猛冲,冲过了张毅,变成了第一个!
张毅瞪了他一眼,但是却不好说什么,魏文通毕竟是想保护他。
“嗖!”“嗖!”“嗖!”……
一阵箭雨从冲锋的队伍当中射了出来,笼罩住营门附近。立刻打乱了营门想要反击的举动。
趁着这个时候,魏文通冲到了营门,大刀高高举起,用力劈下,直接将一个拒马砍断,然后一脚踹开,冲进了营门。
“杀!”几个刚从箭雨当中缓过神的孙军,就被魏文通吓住了,转身撒丫子就逃。
张毅也感到了营门,手中大戟直接挑开将挡在前面的拒马一一挑开。他的力量比魏文通要大不少,但是他可没有向魏文通那样将拒马毁掉,毕竟这玩意也可以成为战利品的。
“杀!”杀进大营之后,张毅带着魏文通直奔中军大帐,帐下的校尉、都尉立刻带着手下开始向营地给出杀过去。
中军大帐当中就那么几条大鱼,张毅和魏文通都不够分呢!他们想要掺和进去了,可能其他的功劳也都没有了。
中军大帐,徐琨被喊杀声吵醒了,他立刻拿起衣服,一边穿一边走出大帐,到了帐外,“哪来的喊杀声?”
他的亲卫已经很害怕了,“四面八方都有。”
徐琨向四周看去,果然四面都有火光,看来敌人是四面攻打。
这时候韩当已经穿戴整齐了,跑过来说道:“徐将军,赶紧走!敌人要比我军多,我军已经被包围了。”
徐琨立刻说道:“陈先生呢?”
“您先走,我去找陈先生!”韩当说道。
“那就拜托韩将军了!”徐琨也不客气,立刻带着亲卫就走。
“将军我们从哪里突围?”亲卫问道。
“向西突围!营中喊杀声为西面最少,定是薄弱之处!”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二十回 修道观兮以揽葛洪
众人听到之后,立刻明白了张毅的意思。这是在告诉他们,不要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只要给我干出业绩就可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懂,来的那些武将们,没有那么多的心眼。但是他们回去之后,向他们的上官汇报,他们的上官都是人精,立刻就领会了张毅的意思。
于是,从这之后,所有的官员就都知道自己的主公不喜欢奢华,只看政绩。上有所好,下比从焉,张毅治下的官员们都将心思放在了治政上。
张毅新婚燕尔,都不太想理政了。但是樊梨花并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女人,就在早上去了军营,晚上才回来。
张毅身边没有了樊梨花,自然就将心思放在了政事之上了。
时间到了十一月,北方传来了曹操打败袁绍的消息。曹操在袁绍降臣许攸的指点下,亲自率兵偷袭了袁绍的屯粮地乌巢,将袁绍的粮草全部烧掉了。
没有了粮草的袁绍,就被打败了,官渡一战差不多就改变了北方的格局。为什么说差不多呢?因为袁绍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损兵折将,依然势力很强。
这完全归功于袁氏的家底雄厚,他手下的能人太多了。而且冀州是天下财富之地,只要给袁绍一两年的时间,就又可以组织出来数十万的军队。
但是曹操肯定不会给袁绍这个时间,他现在正在消化官渡之战的胜利果实。这一战,曹操不但战胜了袁绍,而且还招降了袁绍的两员大将张郃和高览,他们都是带着军队投降过来的。
而且这一次战斗当中,他也觉得可以信任的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张绣!张绣在此次战斗当中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这一战,曹操收获的太多了。要不是粮食不足的话,他肯定会陈胜追击,一举消灭袁绍。
想带这里,曹操都会向东南望去,然后咬牙切齿一番。要不是那个白眼狼,他肯定不会赢得这么艰苦,也不会落下很多不好的名声。
曹操落下不好的名声,在这个时空还真和张毅有不少关系。不过这事也怨不得张毅,这个名声本来就属于曹操的,而且九江郡本来也不属于曹操,曹操也是在官渡之战后才占领九江的。
张毅不知道曹操在惦记他,他现在正在忙。
春天开始建造的道观已经建成了,这个道观直接供奉的就是天地两字,是张毅从西游记里面学过来的。
因为张毅真的不知道要供奉哪个神仙,供奉老子?老子在这时候还不是太上老君,也没有三清。
三清是道教根据佛教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佛一体来构建,这个时候应该还是在改造当中。
也不能供奉庄子,庄子在道教里面是南华老仙,传说是张角的老师,张角学的《太平清领道》就是南华的著作。
不过,因为张角的关系,南华就是汉末统治者的忌讳,供奉南华就等于和其他人叫板呢!
也不能供奉天师,道教四大天师只有张道陵出现了。不过人家的道承在汉中亲孙子那里呢!
也不能随便找一个神仙或者杜撰一个神仙来供奉,人们都不知道这个神仙,推广就有问题了。
所以,张毅亲自书写了天地二字,让人用名贵木材刻成木牌摆在供桌上,我们就供奉天地好了。
张毅亲自给木牌上的天地二字涂上金漆,算是给道观完成了剪彩。
“恭喜宿主,道观建成。葛洪奉迎天命前来本道观,担任观主。天降福瑞,保佑寿春五年风调雨顺,保佑九江郡三年风调雨顺,保佑宿主所有领地一年风调雨顺。”
张毅一听,高兴的不得了。不过他马上就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系统,真的能够保证风调雨顺吗?”
“当然可以!”
“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好像游戏一样?你还能控制天象?”
“俗话都说:一场游戏一场梦。宿主,你着相了!”
哎呀!我去!你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竟然用着相了?
系统没有回答。
不过葛洪来了。
“贫道葛洪,此处道观又祥光闪烁,与我有缘,我意再次修道,还请使君恩准。”
张毅看着眼前的这个牛鼻子老——嗯!看着眼前的葛洪,认真打量着他,系统,给我扫描一下。
“葛洪,武力:82,战策:73,计略:85,内政:90,教育:99,外交:90。特性:天师。”
“天师者,高德之道也!葛洪善医术、懂炼丹,发明火药。”
等等,葛洪发明的火药?张毅真的长了见识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好像都不是一人之功吧?
指南针最早的记述在皇帝时期,风后造指南车。造纸术可以推到西汉,蔡伦改变了造纸配方。印刷术要到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火药一直找不到一个代表人物,直说是方士炼丹所得,怎么归到了葛洪身上?
但是系统没有回答。
葛洪却发现了张毅发呆,“使君?”
张毅惊醒,赶紧对葛洪说道:“道长能够看得起这座道观,是毅的荣幸。正好此观还没有观主,不若道长就在观中当个观主好了?”
葛洪欣喜的说道:“如此多谢使君。”
张毅就和葛洪聊了起来,然后张毅一步步的将话题向医学上引,他一直想要建造一个医院,不过因为只有孙思邈一个名医,有点不够用。而且孙思邈一直都忙于救死扶伤的,教导学徒,根本没有时间建立医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