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一大片战船都不点灯,只有离战船一定距离的巡逻船才会点灯,既可以观察是否有人靠近,也可以防止敌人发现战船泊地,顺流放出火船,来个一网打尽。
黄祖也是如此,他的战船也进行了灯火管制,只有周围几条巡逻船才点灯。
张顺带人摸到了训练场附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是不熟悉水战的人,肯定会被训练船骗过,仅仅攻击巡逻船就被发现了。
但是张顺不一样,他让水鬼们呆在远处,自己仗着水性好,靠近观察。终于从巡逻船的路线上猜测到了黄祖战船的停泊之处。
回来叫上水鬼,张顺就带着他们潜过巡逻船的路线,直接摸向了战船所在。
黄祖这一次出动了大小战船一百多,在水上占据了一大片,只要摸到了附近,很容易就会发现。
因为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张顺,并没有说话,而是轻轻挥动了三下手臂,通知所有水鬼只有三盏茶时间,也就是一刻钟。
这一刻钟就按照之前预定的,先凿大船,再凿小船。
水鬼们散开,张顺也向战船群内潜去,摸到了一艘大船下,潜到船底,拿出铁锤和铁凿,在船板接缝处凿了下去。
这时候大船都是木质的,而且还是四方型的,船底是平的,接板是插槽的,只要将一块木板的插槽部分凿掉,就可以破坏一块木板的一头,在水中很难修复。
这样凿出来的伤口,一开始漏水还很少,根本无法察觉。可是随着时间越久,或者船只走起来,水压就会增大,这个口子也就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木板都会抛飞出去。
若是一开始发现了,或许可以用胶泥堵住。但是若是发现晚了,想要堵住可就难了。
凿掉了一个,张顺就立刻向另外一艘大船潜去。凿船也是一个费力的活,水下用力费事,凿一艘船也需要半盏茶的功夫,三盏茶最多也就凿四五艘船而已。
张顺水性好,水下力气大,而且游得快,三盏茶他愣是凿穿了六艘船。
但是这也到了他的极限了,张顺立刻向外游。
游到了一半,里面就听到船群当中有人喊:“敌袭,有水鬼凿船!”
喊声透过夜幕,传的老远,惊动了很多黄祖水军。黄祖军士卒,都惊醒了,纷纷点火燃灯,查看自己船只是否漏水。
张顺在水中一凛,还没有到预定时间,肯定还有兄弟没有脱身。他立刻向着一条小船游去,小船上黄祖水军正在查看自己的船只。
张顺突然从水中窜了出来,一把把住船帮,另一只手抓住一个黄祖水军,将他拉到水下,然后潜到水底,一凿子刺在其咽喉,稳稳按住,等他不在动弹了之后,才将他按向水底。
张顺再一次浮上来,直接窜到了船底,然后摇晃着,将小船上的几个水军全部摇晃下去。
“啊啊——”
黄祖水军吓得大叫,立刻引起了周围战船的注意。
“有敌人,这里有敌人!”黄祖水军立刻纷纷招呼同伴,然后往战船周围射箭。
“不要射箭,有自己人!”在战船上摇晃的黄祖水军吓得大喊起来,刚刚有几支箭差点没射到他们。
张顺见引到了一部分战船的注意,立刻不再动作,直接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潜过数条战船,在另外一条战船下换了一口气,然后才向外潜去。
张顺潜到了芦苇荡,发现已经有不少水鬼回来了,便问道:“还有多少兄弟没有回来?”
“还有三十多人!”
张顺眼睛一缩,看了一眼黄祖的战船群,“再等一刻钟,我们就回去。”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水鬼回来了。待到一刻钟的时限到了,还有十多个水鬼没有回来,张顺恨恨的在水面上砸了一下,“我们走!”
现在是冬秋之交,虽然鄱阳湖地处南方,但是水温依然很冷。张顺不能让这帮水鬼兄弟泡在水里等人,时间再长,他们都会筋疲力尽的。
回到船上,张顺又让等了一刻钟,趁着这个功夫大家才干净身上的水,裹上了毛毯子。这些毛毯是张毅从治下为数不多的羊身上弄到的羊毛织成的,很保暖。
又等了一刻钟,还是没有一个水鬼找回来,张顺知道,他们是回不来了。
另一边,黄祖暴跳如雷,一百多艘战船,竟然漏了九十多艘,剩余的也都出现了损伤。
经过一晚上的补救,成功就回了八十多艘,但是还是有十三艘需要沉没了。而且救回来的八十多艘,也有一大半需要回船坞维修,这如何不能让黄祖生气?
“先将人给我捞上来,然后我们回到柴桑口!”黄祖下令道:“至于那些,水鬼的尸体,就让他们喂鱼吧!”
等黄祖将落水的人和尸体都打捞上来了,看着上百的尸体,和湖内漂泊的十余条水鬼尸体,黄祖的脸上怒色更胜。
但是他忍住了,这时候他再生气也无济于事,因为现在的水军已经到了非走不可的程度了。
黄祖倒是想退,但是张顺却不想让他退走。张顺带船尾随在黄祖身后,然后不断的向其攻击,不让他走的太过于顺畅。
黄祖对于张顺的骚扰很无奈,想让人断后,多了就走不远,少了还不够给张顺塞牙缝的。
也不知道张毅怎么造出这么多的大船,这些战船大的甚至比自己的还要大。他从哪里找到的造船匠?
黄祖疑惑的地方,正是周瑜疑惑地方,周瑜这段时间没少和甘宁对垒,但是每一次都被对方的大船给打败,要不是他见机跑得快,说不定早就将江东水军给消耗干净了。
“他从哪里找到的造船匠?竟然可以造出这么大的船。”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四十五回 周公瑾烧船不得
周瑜是真的很纳闷,九江、庐江他可都是呆过。庐江舒县是他的家乡,九江他在历阳当过官,孙策过江的时候他就是舍弃了历阳的官职,跟随孙策一起走的。
所以他对九江、庐江两郡的造船匠非常熟悉。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能够造大船的造船匠在,要是知道了根本不会留给张毅,早就招揽走了。
要是能够招揽到造大船的工匠,现在还用被甘宁用大船欺负吗?
虽然打仗一般打的是人,但是水军打的完全是科技。一是要看船只大小,防护能力;二是要看船只的攻击能力。
这一盾一矛,是水军的基础。在大炮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水军的攻击,无外乎就是弓箭、弩炮,外加火船。
弓箭是常规手段,弩炮的科技含量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代还没有足以击沉船只的弩炮,只有稍微小一些的弩车。但是还不是水军装备的,因为弩车上弩箭笨重,船上摇摇晃晃的很难给弩车上弩箭。
所以在没有造出建议的给弩车上弩箭的装置之前,弩车这种东西并不是常规的水战武器。
而弓弩和火船,双方都可以使用,所以在矛这方面,两方其实是相当的。
既然矛相当,那就提升盾好了。所以谁的船大,谁的船坚固,就占据了上风。
张毅因为召唤了孟康,所以才可以造出远超这个时代的船只。这让张毅在水战上具有优势,只是之前李鸿章在水战上非常保守,可能和其守财的一面有关。
现在甘宁成为了水军东部的都督,其性格强硬,爱冒险,所以在面对周瑜所率领的水军的时候,总是处于进攻的一方。
几次接触之后,周瑜等人也算摸清了甘宁的性格,就开始准备进行一次计划。
周瑜召集了蒋钦、黄盖、陈武等水军将领,说道:“甘宁莽撞,易于冒险。我意诱敌深入,然后其火船烧其战船,一举歼灭甘宁水军。”
黄盖也性格暴躁,但是却颇有计谋,和张飞很类似,“都督,前锋诱敌之事便交于我吧!”
周瑜点头说道:“黄老将军,此番诱敌,事关重大,一切拜托了。”
周瑜与孙坚留下来几员老将关系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周瑜年轻,现在也不过二十六岁。从资历上来看,根本轮不到他来当主将,但是不管是孙策还是孙权,都非常信任周瑜,让其督导一方。
对于这件事,程普、黄盖等人并不是很服气。程普最为不服,所以孙权借江北兵败一事,将其派到了春谷县和太史慈一起募兵抗敌。
将黄盖这个比较识大体的老将,派到了周瑜麾下,辅助其管理水军。而韩当则留在身边,以安自心。
而周瑜这人有雅量,对于几位老将军非常尊重,说话的时候,处处都照顾老将的面子。
周瑜给黄盖面子,黄盖也自然给周瑜面子,他拱手说道:“定不负都督之命!”
周瑜选定的战船就在江水的转弯处,江水过濡须口是向东北流,但是到了秣陵县,就改向东流。
江水自古很少改流,所以水道宽阔,宽数里甚至数十里。所以只要在江边的芦苇荡当中埋伏起来,很难被发现。
所以周瑜让蒋钦、陈武在秣陵周围的芦苇荡当中备上火船,越多越好,只要甘宁被引诱过来,便用火船截住甘宁的退路,火船顺江而下,定会将甘宁水军一网打尽。
黄盖领命之后,立刻向甘宁寻战。
甘宁听到黄盖来攻打自己,立刻狐疑起来。江东水军本来就处于弱势,这些天来,一直都是自己处于主动,周瑜可以说节节败退。
如果不是主公不让自己孤军深入,他早就打到丹徒了。虽然不知道主公是何用意,但是甘宁还是从最近的军报当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主公现在已经打到了宛陵,过宛陵之后便可直插吴郡,截断孙权南下之路。只要将孙权留在江边,肯定需要水军封锁江面,避免孙权逃到广陵。
南北皆走不通,孙权便成了笼中野兽,早晚必擒。
在如此形势之下,黄盖的目的也就不难理解了。甘宁并不是愚笨之人,相反,他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黄盖此举,定是想要与他提前决战,甚至做好了圈套,等着他钻。
甘宁立刻让李俊带着十条大战场驱赶黄盖,并不与其作战。
见李俊船来,黄盖很是失望,因为十条战船还不到濡须口水军的五分之一。引诱这点战船回去,根本得不偿失。但是如果不引,自己怎么办?
黄盖略一沉思,便决定吃掉这十条船。不然甘宁肯定不会全员出动的,可是该怎么吃掉呢?
大船坚固,黄盖也曾派水鬼去凿船,但是根本凿不透?大船高大,使用弓箭对射,也不占便宜。大船唯一的弱点便是速度很慢,但是也比火船快很多。如果不是拥挤在一起,火船根本烧不到他。
黄盖尝试了各种办法,但是都拿李的这十条船没有办法,反而损失不小。
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黄盖只好先行撤退。回去之后,将这件事报告给周瑜,周瑜也皱起了眉头,甘宁根本不出战,诱敌之策根本实行不了啊!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周瑜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几天之后接到了孙权的命令,张毅兵临宛陵,孙权让其带兵去救援。不然宛陵一破,江东就会大势已去。
周瑜接到命令之后,也呆住了。张毅竟然打到了宛陵?春谷的程普和太史慈呢?他们都在哪?
周瑜立刻将水军交给黄盖,然后带着陈武,快速上岸,然后去见孙权。
“主公,可有春谷战报?”
孙权将几案上的一份战报递给了周瑜,周瑜看了之后又惊又怒。其上写着,张毅累土攻城,太史慈被抛石机砸中,昏迷不醒。张毅趁势破城,程普借地道逃了出来。被追击中,程普旧伤复发,至今未醒,而太史慈则被张毅所得,生死不知。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二十八回 召唤李宝带猛人
周瑜带着海军顺江而下,一个时辰之后终于摆脱了甘宁的大船,成功脱逃。这个时候,后面才传来了凌操战死的消息。
周瑜听到了这个消息,不断的拍着船帮,“凌操之死,我之过也!”
周瑜返回丹徒之后,就向孙权禀报了凌操的死,并且将凌操的儿子凌统接过来,亲自抚养。
甘宁看着江东水军越走越远,只好收兵返回濡须口。
濡须口,李俊看着救回来的十几艘大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好损失的不多,不然的话自己就是可就要受重罚了。
这一次被江东军偷袭,被烧坏了大船七艘,小船十八艘,烧毁了小船六艘,一共是三十一艘战船无法使用。
甘宁回来之后,看着水寨当中的狼藉,也不由得直皱眉头,看来要清理好久才能清理出来了。
李俊见到甘宁回来,立刻对甘宁拜道:“多谢兴霸建议,不然俊便将所有船只都毁了。”
甘宁谦逊道:“李将军,不必如此,分兵也是李将军决断,宁岂敢独占其功。”
李俊知道甘宁这是在给自己分润功劳,连连拜谢。
两人客套一番,然后开始将战事经过都写下来,命人送往寿春。
张毅接到战报,不由得直拍几案,“李俊在干什么?我三番五次都在告诫他,小心江东水军的偷袭,他还是被偷袭了。”
刘晔说道:“主公,如今水军虽然被偷袭,但是甘宁也射杀了敌人一将,江东水军定然士气消沉,正是我军渡江之良机。”
张毅点头,对刘晔说道:“传我命令,三日之内召集士卒,开拔去居巢。”
“诺!”
刘晔出去之后,张毅便让系统通报一下甘宁杀死敌将的召唤情况。
“恭喜宿主,宿主所在势力杀死历史名人凌操,召唤历史名人李宝。”
“李宝,武力:92,战策:90,计略:82,内政:61,教育:72,外交85。特性:水将。”
“李宝为兖州济阴郡乘氏人,因为曹操杀人为粮,从而带人反抗曹操,兵败之后逃到寿春,前来投军。”
张毅一听,立刻感兴趣起来。这个李宝他没有听说过,但是从属性上看,肯定不是一个无名之辈。
而且系统对他的身份植入很详细,肯定有过人之处。要知道之前召唤出来的杨延玉和俞敏两个人,系统可都没有介绍植入,结果就是这两人都直接被植入到了他的亲兵当中,担任都伯。
张毅现在算是看出来了,凡是不介绍植入的,基本上都会直接植入到自己的麾下。而那些进行了详细植入的,大多多需要自己去寻找。
既然他来投军,那么张毅就直接起身,前往军营。
张毅一直都在招兵,军营当中每个月都要招收一批士兵。不过因为张毅新兵的训练期是半年以上,所以这些士兵只能算是预备役,大概能够达到了三万人。
这三万预备役,一万五在九江郡,一万在庐江郡,五千在豫章郡。这一批训练结束实在两个月之后,只要张毅在这两个月不撤兵,两个月之后,就不用担心士卒不够用了。
到了军营门口,张毅就看到在招兵点,有两个大汉正在报名。
这两个大汉身高七尺多,快和张毅一边高了,而且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两员猛将。
张毅走过去问道:“你二人是哪里人?”
那两个大汉看到张毅一身铠甲,知道这是军官,连忙拱手说道:“我等是济阴乘氏人,唤作李进、李宝。”
李进?张毅一听到这个名字,仿佛被打开了记忆一样,这人不会是打败吕布的那个猛人吧?
吕布在正史上记载的也是不可一世,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打败他。但是,就是这么不可一世的吕布,在乘氏就栽了跟头,被一伙儿地方武装打败了,这伙地方武装的领头人就是李进。
系统,快!给我查查这个李进的属性。
“李进,武力:95,战策:75,计略:73,内政:62,教育:65,外交:71。特性:豪强。”
武力才95?战策75?计略73?就这属性怎么可能打得过吕布呢?更不要说吕布还有陈宫相助,简直就是不可能嘛!
而且,这个特性还是豪强?这是什么特性?简直就是胡闹一样。
“豪强者,一方之霸也!拥有此特性的人,在家乡的时候可以可以发挥出超乎意料的能力。”
超乎意料的能力?李进不会就是就是凭借这个特性才战胜吕布的吧?不过这个特性的局限性也太大了吧?
“主公!”登记的士卒也发现了张毅,立刻过来对张毅行礼。
李进、李宝,还有很多前来报名的人立刻对张毅行礼,“拜见镇东将军!”
这些前来报名参军,大多数都不是寿春本地人,都是北方逃亡过来的。北方曹操和袁绍一战,打的惊心动魄,让很多人都流离失所了,不断的向南逃,好躲避战乱。
可是到了张毅的地盘之后,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生活。而当兵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特别是对那些好斗分子和亡命徒来说,所以张毅才会让招兵点全年开放,将那些流民和亡命徒都招揽起来,省的影响治安。
张毅看着李进、李宝,李宝看来应该是被植入成李进的弟弟了,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将李带过来。
虽然李进的特性在这里算是废了,但是张毅还是想将他收归己用,95的武力值已经很高了,至少比杨志、花荣他们高处不少,冲锋陷阵应该没有问题。
“你二人可愿进入我的亲兵来?”张毅对李进、李宝问道。
李进和李宝对视了一眼,立刻点头说道:“我兄弟愿意。”
张毅点头,对招兵的士卒吩咐了几句,然后就带着两人回了府邸,将两人交给了魏文通。
魏文通带着两人安顿下来,然后看了看他们的本领,然后就安排两人做了什长,跟着大家一起训练。
李进、李宝一开始,还有点不忿,认为给他们的官职小了。但是训练了两天之后,两人才发现,这个亲兵队里面简直就是卧虎藏龙,能人辈出!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四十六回 边鸿自保献宛陵
张毅在春谷安葬了太史慈之后,就开始命令李靖为先部,兵发宛陵,同时令林凤祥攻略宛陵南部各县。
李靖到达宛陵之后立刻将宛陵团团围住,然后派人劝降吴景。
吴景见到李靖的使者,盛怒不已,“吾乃孙氏外戚,岂能背弃姻亲,投敌求荣?来人将其给杀了。”
但是却被属吏边鸿所劝阻,“使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如今张毅势大,却如此看待使君,使君却斩杀其使,乃是不仁义的做法。”
吴景说道:“不杀他,怎么证明我的忠诚?”
边鸿说道:“使君谬矣!使君忠与不忠,不是通过杀人来证明的,而是通过使君的做法来证明。使君可回信斥责李靖,并且将回信全军诵读,让满城军民知道使君的心才是正理。”
吴景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就说道:“阁下所言,确是良言。”
于是吴景就写了一封回信,交给李靖的使者,然后让人将使者赶出城。并且开始全军诵读这封信的内容,以期全城军民团结一心,攻抗外地。
李靖拿到回信之后,却是笑了起来。他收到的并不是一封回信,而是两封。
出了吴景的一封义正言辞拒绝信外,还有一封投诚信。
吾等皆闻张镇东之义举,心向往之。孙氏与张镇东相比,相去甚远。孙伯符虽然雄才大略,然为人苛责,杀许贡,诛于吉,暴虐如斯。孙权亦暴虐之辈,其杀(前)吴郡太守盛宪(江东名士,和孔融是好友),逼迫其旧部戴员、妫览逃入山中,非人君之像。张镇东体恤臣民、任事公允,乃是明主尔。吾等祈盼归属张镇东,牵马坠蹬,为之效死!
这封信写的是言真意切,肉麻无比!但是李靖还是从中看得出来,写信的这个人不过是看到张毅势大,想要找个借口投奔而已。
不过这个人的名字很有意思,叫边鸿!三国时期姓边的很多,虽然没有被立传,但是却左右了整个三国历史。
边章!西凉的名士,改变了凉州的形势。边让!兖州名士,改变了曹魏的形势。而这个边鸿,虽然不是名士,但是却改变了吴国的形势,因为历史上他杀死了孙权的弟弟孙翊。
而现在,他要杀的人可能要换一换了。
李靖看着这封信,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边鸿一定会“造反”,怎么才能让边鸿造反的更加容易一些?
想了一会儿,李靖突然看到了边鸿给自己的信。这封信不是用木简竹简写的,而是用纸张写的,卷成了一个小卷,藏在了使者的身上。
李靖眼睛一亮,立刻对雷绪说道:“雷将军,将大营内所有的纸张和会写字的士卒都集中起来。”
雷绪疑惑的问道:“大人,不知做什么用?”
“等会儿你就明白了。”
雷绪听了之后,虽然还是很疑惑,但是还是去执行了李靖的命令。
等人找到之后,李靖就让人传令:将纸裁成纸条,上面写着:镇东将军张,于春谷以诸侯礼葬太史慈,更春谷名为慈县。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士卒在所有的纸张上都写下来,然后绑在箭上,射进城中。
雷绪带着大批的弓箭手到了城下的时候,吴景也是吓了一跳。但是等他到了城头上的时候,却只见满地的箭矢,未见攻城的敌人。
刚要去询问怎么回事,吴景就发现士卒从箭上拆下来的纸条。吴景立刻让人给他一张,看到上面的字就愣住了。
太史慈死了,这吴景多多少少有一些预料,所以吴景并不吃惊。吴景吃惊的是,张毅竟然以诸侯之礼葬了太史慈,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太史慈都不够诸侯之礼。太史慈出身不高贵,官职也不大,知识也不渊博,名望也不高。
1...4142434445...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