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林凤祥问道:“当前的剿抚并用,已经是很好的策略了,为什么你却说不是很好的策略呢?”
王守仁说道:“虽然张镇东的政策和兵力,都非常的好。但是却杀了一样东西!”
“缺少了什么?”林凤祥不解的问道。
“缺少了一个可以让山越俯首的人!”
“让山越俯首的人?”
“就是在山越当中极其有威望的人!”王守仁说道:“山越之民,更加淳朴,他们敬佩一个人之后,可以愿意为这个人去死!如果张镇东想要彻底收服山越,就要找到这样一个人!”
林凤祥觉得王守仁说的很对,就对他说道:“如果我拍你去见主公,你敢将这些话对主公说一遍吗?”
王守仁自信的说道,“当然!”
林凤祥立刻点头,“我马上派人送你去见主公,我想主公很乐意见到你的!”
张毅这个时候,还真没有时间见王守仁,因为曹操已经开始攻打刘备,他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要放在救刘备上。
经过了一些天的准备,曹操终于打造好了攻城器械,于是一声令下:“攻城!”
曹操的敢死队,立刻开始推着攻城器械,向城墙发起了进攻。
曹操的攻城部队很凶猛,是因为他的敢死队都是死囚组成的,悍不畏死,所以才能帮助曹操攻克一座有一座的城池。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四十六回 边鸿自保献宛陵
张毅在春谷安葬了太史慈之后,就开始命令李靖为先部,兵发宛陵,同时令林凤祥攻略宛陵南部各县。
李靖到达宛陵之后立刻将宛陵团团围住,然后派人劝降吴景。
吴景见到李靖的使者,盛怒不已,“吾乃孙氏外戚,岂能背弃姻亲,投敌求荣?来人将其给杀了。”
但是却被属吏边鸿所劝阻,“使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如今张毅势大,却如此看待使君,使君却斩杀其使,乃是不仁义的做法。”
吴景说道:“不杀他,怎么证明我的忠诚?”
边鸿说道:“使君谬矣!使君忠与不忠,不是通过杀人来证明的,而是通过使君的做法来证明。使君可回信斥责李靖,并且将回信全军诵读,让满城军民知道使君的心才是正理。”
吴景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就说道:“阁下所言,确是良言。”
于是吴景就写了一封回信,交给李靖的使者,然后让人将使者赶出城。并且开始全军诵读这封信的内容,以期全城军民团结一心,攻抗外地。
李靖拿到回信之后,却是笑了起来。他收到的并不是一封回信,而是两封。
出了吴景的一封义正言辞拒绝信外,还有一封投诚信。
吾等皆闻张镇东之义举,心向往之。孙氏与张镇东相比,相去甚远。孙伯符虽然雄才大略,然为人苛责,杀许贡,诛于吉,暴虐如斯。孙权亦暴虐之辈,其杀(前)吴郡太守盛宪(江东名士,和孔融是好友),逼迫其旧部戴员、妫览逃入山中,非人君之像。张镇东体恤臣民、任事公允,乃是明主尔。吾等祈盼归属张镇东,牵马坠蹬,为之效死!
这封信写的是言真意切,肉麻无比!但是李靖还是从中看得出来,写信的这个人不过是看到张毅势大,想要找个借口投奔而已。
不过这个人的名字很有意思,叫边鸿!三国时期姓边的很多,虽然没有被立传,但是却左右了整个三国历史。
边章!西凉的名士,改变了凉州的形势。边让!兖州名士,改变了曹魏的形势。而这个边鸿,虽然不是名士,但是却改变了吴国的形势,因为历史上他杀死了孙权的弟弟孙翊。
而现在,他要杀的人可能要换一换了。
李靖看着这封信,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边鸿一定会“造反”,怎么才能让边鸿造反的更加容易一些?
想了一会儿,李靖突然看到了边鸿给自己的信。这封信不是用木简竹简写的,而是用纸张写的,卷成了一个小卷,藏在了使者的身上。
李靖眼睛一亮,立刻对雷绪说道:“雷将军,将大营内所有的纸张和会写字的士卒都集中起来。”
雷绪疑惑的问道:“大人,不知做什么用?”
“等会儿你就明白了。”
雷绪听了之后,虽然还是很疑惑,但是还是去执行了李靖的命令。
等人找到之后,李靖就让人传令:将纸裁成纸条,上面写着:镇东将军张,于春谷以诸侯礼葬太史慈,更春谷名为慈县。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士卒在所有的纸张上都写下来,然后绑在箭上,射进城中。
雷绪带着大批的弓箭手到了城下的时候,吴景也是吓了一跳。但是等他到了城头上的时候,却只见满地的箭矢,未见攻城的敌人。
刚要去询问怎么回事,吴景就发现士卒从箭上拆下来的纸条。吴景立刻让人给他一张,看到上面的字就愣住了。
太史慈死了,这吴景多多少少有一些预料,所以吴景并不吃惊。吴景吃惊的是,张毅竟然以诸侯之礼葬了太史慈,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太史慈都不够诸侯之礼。太史慈出身不高贵,官职也不大,知识也不渊博,名望也不高。
张毅用诸侯之礼葬了太史慈,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向孙氏的臣子们表态,我非常看好你们,不要给孙权卖命了,来给我卖命吧!你们看,太史慈这样和我敌对的,我都那么重视,更何况你们这些还活着的。
张毅当初厚葬太史慈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么想过。但是到了吴景这里,就变成了这番模样。
吴景害怕起来,大声的说道:“快!快将这些纸条都收集起来!”
吴景怎么可能将所有的纸条都收集完呢?士卒们当然肯定会私藏一些。
而且吴景显然忘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多少历史都给我这样的教训。
很多人都在暗中的不满起来,边鸿开始组织一些被吴景不满的人,在夜里冲进了吴景的家里,将其抓了起来。
吴景怒视着边鸿,愤怒的斥道:“贼子,你欲如何?”
边鸿冷笑的看着吴景,“孙氏残暴,杀许贡、于吉、盛宪等名士。如今张镇东扫平江东,吾等欢欣鼓舞,拿你送于张镇东,为吾等之礼。”
吴景愤然说道:“吾乃忠臣,岂能让你这贼子得逞?”
说完吴景挣开按着他的士卒,一头撞在柱子上,当场而死。
边鸿看着吴景已死,立刻皱起了眉头,他想了一下,才笑了起来:“既然吴景已死,那么你也没有必要活了。”
边鸿带人进入了吴景的后院,冲进了一个房子当中。
里面赫然是程普的几个亲卫,他们持着刀剑,见到边鸿冲进来,立刻冲上去拼命。
但是,他们如何是一群人的对手,很快就被杀死。而在他们的身后,塌上正躺着一个人——程普。
边鸿走到了程普身边,一剑将其刺死。
杀死程普之后,边鸿下令:“打开城门,放李将军进城。”
城门打开之后,边鸿就在城门等候李靖进城。
李靖得知边鸿开门献城之后,立刻笑了起来,他对雷绪说道:“派人给主公送信,宛陵拿下了。还有,让主公到了宛陵之后,不要进城,继续围困宛陵!”
雷绪疑惑了起来,“大人,这是何意?”
李靖笑着说道:“敌人不知道宛陵出了变故,或许可以用这个吊一吊大鱼!”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一回 薛仁贵突袭期思
曹操开始攻打的消息,很快就被狄青探知了,狄青一边准备进攻曹仁,一边准备通知张毅。
张毅得到消息,想了一下,派人叫来薛仁贵,然后让他带着本部人马,也就是下蔡的一千士卒,前往阳泉国,到狄青麾下效命。
薛仁贵接令之后,立刻赶往阳泉国,赶在了狄青发兵之前赶到了阳泉国。
狄青召集诸将,校尉花荣、杨志以及张毅刚刚派来的薛礼。
“刘备严守固始,曹操据期思县,曹仁东拒蓼县,吾等要救刘备,无外乎几条道路。一是直接攻击期思,二是攻击曹仁,三是从蓼县绕道,直奔固始。”狄青指着地图问道:“诸位都有什么想法?”
固始、期思、蓼县、阳泉等地挨得很近,固始就是今固始县。固始是汝南郡最东南的县,是一座坚城,自古就是南北通衢之地,南依大别山,北邻淮水。期思(今期思镇)在固始西北四十里左右,蓼县在固始东面六十多里,阳泉在蓼县北方六十多里,距离期思百里。
所以说,从阳泉要救援固始,只有狄青说的这三条路是最近的。当初狄青为什么没有驻兵蓼县,只是驻兵阳泉、安丰二国呢?因为一来要防备慎县夏侯渊,二来要给自己和曹操之间留下缓冲地带。曹操盛名太久,狄青对曹操还是有一定的忌惮的。
花荣说道:“曹操盛名已久,非是寻常人物,直取期思不可取。而曹仁也是军中宿将,以善守著名,若是攻打曹仁,恐怕费事无功。不若在蓼县则一佳地,和固始成掎角之势。”
杨志发对道:“花兄太过于保守!曹军勇猛不假,不过我军也不差!曹操猛攻固始,兵多将广,攻之不易。但是曹仁不过五千兵马,只要击溃了曹仁,曹操定然忌惮。”
听了两人的话,狄青也点头,两人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花荣谨慎,杨志激进。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的想法,他手上有上万的大军,都是训练了一年多的士卒了。而且在庐江郡这一年多剿匪无数,所向披靡,所以他认为自己能够做的更多。
这时候薛礼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杨校尉所言甚是,只要打败曹仁,定能让曹操惊惶!不过若是则一奇兵,突袭曹操,则更能让曹操忌惮!”
花荣有点皱眉,这个薛都尉胆子太大了,竟然喜欢弄险,若是有本事还好,若是没本事恐怕会牵累全军。杨志倒是对薛礼有一定的好感,毕竟薛礼同意了他刚才的提议。不过他也觉得薛礼这人过于大胆了点,“此计过于胆大,怕被曹操识破。”
狄青倒是很感兴趣,对薛礼问道:“薛都尉可以有什么具体计策?”
薛礼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就说道:“我军可以分为两部,一部牵制曹仁,一部突袭曹操。牵制曹仁的要确保曹仁在大营不动,不能让他攻入庐江,也不能让他回防期思。突袭曹操,只要以震慑为主,应当以骑兵为主,快速突袭曹操。能胜则驱曹操向北,不能胜也要立威,让曹操不敢异动!”
狄青眼中异彩连连,对薛礼问道:“若是薛都尉领兵突袭曹操,你会怎么做?”
薛礼说道:“若是吾袭曹操,会直奔战场,克其锋锐,已示强势!而后游弋曹操后方,使其重兵押运粮草。顺便攻击各县,毁掉农田,不让曹操取汝南之粮,迫其分兵,以缓解固始之攻势。”
“好!”狄青鼓掌大赞,“吾麾下有骑兵三千,就交予薛都尉突袭曹操!”
花荣站起来说道:“使君三思,主公只有四千骑兵,如果这三千骑兵折损,主公定会怪罪!”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正当用兵之时,何故惜哉?”狄青将骑兵的虎符交给了薛礼,“薛都尉,骑兵乃是主公最重视的军队了,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薛礼平复了一下心情,保证道:“将军放心,礼定然会将他们安然带回来的。”
就这样,薛礼带着三千骑兵,向西沿着淮水进入期思县,渡过了几条淮水的支流,就来到了一个期思县附近。
稍微休息了一天,薛礼开始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曹操军队的情况,还有周围各县的情况,看看周围有多少曹军。
曹操自己擅长偷袭别人,所以也怕别人偷袭他。这可能在他十年前讨董的时候就吃过亏,所以记忆终生。
所以薛礼的部队很快就被曹操的探马抓到了蛛丝马迹,曹操招来了荀攸和郭嘉,就问道:“探马在附近发现了一个骑兵部队,应是张毅派兵过来袭扰我军粮道。有什么办法将这支骑兵抓出来?”
敌人在明处,并不可怕,只有在暗处的敌人,才是最危险。曹操的想法两个谋士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这种事情荀攸并不是很擅长,他更加擅长一些大略上的计策,这种事情,是战术上的东西,是郭嘉比较擅长的。说起来,曹操的这些谋士,在各个层次上都有人才,国家大计上有荀彧、钟繇,战略之上有荀攸、贾诩,具体的战术有郭嘉、程昱。
当然,不是说他们这些人只能在一个层次上,而是更加擅长而已。
郭嘉说道:“欲劫粮草,定然会侦测粮道,主公可以使用运一批粮草,让敌军去劫便是!”
曹操一听,立刻笑了起来,找来曹纯,对他耳语一番。
曹纯就找了一些带军队返回了平舆县,那里现在由李通驻守,是曹操的后勤基地。到了平舆之后,曹纯就找了一些粮车,里面却没有装粮食,而是装上了士卒,然后浩浩荡荡的向期思进发。
曹纯的动作,薛礼不知道。不过薛礼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劫这次的粮,他要做的更多!
他终于探明了曹操的大概兵力,然后就逐渐靠近了固始战场!曹操大营防守严密,用骑兵冲营是很愚蠢的,骑兵是野战的兵种,有曹操的攻城部队可以攻击,为什么不直接攻击呢?反而要去攻击大营呢?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四十七回 赴宛陵再招二将
张毅本来想要在春谷将所有的后续事务都做完的,可是不到几天,李靖竟然派人来报告,宛陵拿下了!
拿下了?张毅看着眼前的使者,没有闹明白,“宛陵怎么拿下的?”
使者就是雷绪的手下,也是雷绪的亲族,他的职务也就是一个都伯,“回主公,据说是城内有人打开了城门投降了。不过我来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些。”
张毅想了一下,问道:“李靖有什么要带给我吗?”
“有!李将军说,请主公立刻赶往宛陵,但是不要进入宛陵,而是继续围困宛陵。”
张毅看着地图,继续包围宛陵,这是要拿孙权的援军开刀啊!这一次会是谁来增援呢?周瑜吗?应该会是他吧!
如果是周瑜的话,会不会看破这个布置?以他的聪明才智,应该不难吧?
张毅并不看好这一次的计策,不过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好先将探马撒出去,先找到敌军援军的位置再说。
张毅派出探马之后,就将春谷的事情交给了李进来处理。李进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现在被张毅认命为春谷县的县令。
张毅率着大部队直赴宛陵,到了宛陵之后,直接入住李靖之前的大营。
李靖先向张毅报告了宛陵的情况,“郡从事边鸿杀死吴景、程普投降,宛陵没有耗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
“恭喜宿主,宿主所在势力杀死吴景、程普,召唤王恺、汤和。”
“王恺,武力:72,战策:65,计略:62,内政:78,教育:75,外交:73。特性:世家。”
“汤和,武力:93,战策:92,计略:90,内政:82,教育:80,外交:61。特性:大将。”
“世家之子,名声显贵,精通经史,人脉通达,骄奢淫逸。”
汤和张毅是知道的,朱元璋的水下大将,和他是老乡,而且是为数不多寿终正寝的功臣。
让张毅疑惑的是王恺。王恺?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啊?白子画?
张毅笑着摇摇头,扯哪去了!王恺!王恺!世家的王,那么不是琅琊王氏就是太原王氏了。
世家活跃的时候,应该是晋朝的,西晋、东晋都非常显赫,不过琅琊王氏更胜一筹。
想起来了,这个王恺应该就是和石崇斗富的那个吧?好像是王朗的孙子吧?
对了,王朗应该还在江东呢吧!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王恺现为王朗之子,暂居秣陵。汤和现为钟离县尉。”
好嘛!又有两个不在自己身边的。最近召唤的怎么回事?都不在自己身边,难道是因为自己现在势力太大,或者是地盘太多了?
还有,那个刘穆之已经召唤了出来好长时间了吧?怎么现在还没有过来投效?不会不来投靠我了吧?
李靖见张毅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说道:“我意伪装宛陵仍在抵抗,引诱孙权援兵的到来,将其引入城中,然后一网打尽。”
张毅轻轻摇头,“这一次来的应该是周瑜,他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李靖说道:“出其不意,成则江东可定,不成也无大碍!”
张毅知道李靖喜欢弄险,不然他绝对不会被誉为用兵如神。但是弄险也是需要分对象的,和周瑜玩伪装,张毅并没有多大信心。
主要是《三国》演义上周瑜的智谋太让人害怕了,群英会上蒋干盗书,害得曹操中计,反间计用的那叫一个溜啊!
虽然张毅知道群英会这顿是不存在的,但是历史上的周瑜绝对比演义当中的周瑜更加厉害,谁也没有办法确定这厉害到底厉害在哪里,万一是计略上呢?
所以张毅并不准备冒这个险,一旦被周瑜找到破绽,宛陵可能会被周瑜夺回去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策?”张毅问道,如果没有,他还是会按照既定的策略来办,让李靖直插吴郡。
李靖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再有就是在半路埋伏了!不过这个比之前的事情更不保险,很难实现。”
半路埋伏?张毅看向北方,想要找到一个有利地点来设置埋伏。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算了,暂时不找了。
“将边鸿叫来,对于这样的功臣,应该给他奖赏了。”
李靖这时候说道:“主公,边鸿乃是背主之人,不会对任何人忠诚的。”
张毅笑了起来,“这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忠臣,很多忠臣只不过是没有人给出超过他们忠诚的价码而已。”
李靖一听,立刻默然。
卫兵将边鸿叫了过来,边鸿对张毅行礼,“属下见过镇东将军。”
“边先生多礼了,要不是边先生,我怎么可能进入这宛陵城?”张毅亲切的拉着边鸿的手说道。
边鸿却心里一缩,张毅比他快要高出一头,而且身材魁梧,让他心生畏惧之心。他讪笑道:“镇东将军说笑了,将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这小小的宛陵城怎么可能阻挡得了将军。”
张毅摇头说道:“孙氏在江东三世,根基深厚,若不是有边先生这样的义士相助,我很难扫平江东的。我意以先生为丹阳主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边鸿谦虚的说道:“将军说笑了,鸿自认才学不足,无法担任主薄一职。”
张毅见边鸿推辞了,立刻询问系统,边鸿的属性。
“边鸿,武力:71,战策:69,计略76,内政:72,教育:63,外交:59。特点:辅佐。”
“辅佐,属官之才,怯于主政。”
这个边鸿就是一个属官的命啊!但是边鸿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怎么也应该赏赐一下吧?
这时候边鸿说道:“将军,若是将军不弃,吾为将军推荐两位贤士如何?”
张毅好奇的问道:“不知是何贤士?”
边鸿说道:“前不久孙权杀死名士盛宪,盛宪的属下妫览、戴员逃入山中,属下可以将其二人找来。”
妫览、戴员,就是被孙翊妻子杀死的那两个色鬼吗?男人好色不是什么大毛病,或许这两人是可用之才呢?
张毅说道:“如此,就麻烦边先生了。”
“将军客气了。”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二回 狄汉臣围战曹仁
狄青派出去薛礼之后,又将部队分成三路,让花荣、杨志分别领两千兵马一南一北的包夹曹仁,他自己在正面对敌。
曹仁发现了狄青的动作之后,也开始紧密防守,然后派出探马,看看狄青是否还有其他的动作。探马刚刚撒出去,就遭遇到了花荣的截杀,曹仁就知道狄青肯定还有其他的动作,只是不知道这个动作是什么,他就越发谨慎,死守营寨。
不到两天,曹操派来的使者就到了曹仁大营,告诉曹仁,狄青手下派出了一支骑兵,去袭击曹操的粮道了,责问他为什么没有发现。曹仁这才知道自己这两天是误会了,连忙向使者解释一下,将使者送走。
送走使者之后,曹仁也有一些恼怒,他没有想到狄青竟然胆子这么大,竟然派骑兵去进攻曹操的后方。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单就曹操在乌巢一战打下来的威名,也很少有人敢打曹操粮草的注意了。
但是狄青偏偏就这样干了,曹仁根本没有想到,这和他是一个谨慎的人有关系,他有想到狄青会直接攻打他的答应,也想到了狄青可能会在蓼县绕道选择一个靠近固始的有利地形,和刘备形成掎角之势,就是没有想到他敢派兵偷袭曹操。
稍微冷静一下,曹仁开始想对策。张毅身处扬州,骑兵定然不多,他派兵过去不过就是袭扰,迫使自己退兵,那他就不退兵,狄青还能拿自己怎么样?
想明白之后,曹仁就心思稳定下来了,开始想着如何反击。狄青三面包抄,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打破这个包围圈,不然的话他太过于被动了。
于是他就想着南面的花荣部队,展开了攻击。曹仁也不是自己带队过来的,曹操也给他安排了副将,朱灵和曹休。
朱灵、曹休,一个是大将,一个是曹家的千里驹。
朱灵原本是袁绍的部将,后来派来支援曹操的,他对比了两个主公之后,发现曹操比袁绍强多了!于是他就留了下来,从此就呆在了曹操的麾下了。他一般都是独当一面的,不过因为当初刘备杀车胄占据徐州的时候,朱灵没打过刘备,被曹操责备。所以现在就将他配在曹仁麾下,给他当了副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