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霍峻这才站起来,拜倒:“霍峻拜见主公!”
张毅说话算话,一纸调令就让升霍峻为校尉,调往夷陵。
张毅自己也动身北上,大军出动,一直到编县才追上狄青的军队。编县已经距离襄阳不远了,但是距离文聘、王威驻扎的鄀国更近。
在鄀国,李靖已经将文聘、王威围住了。文聘一开始还想靠着自己的勇武,鼓舞一下士气,李靖的军队太多了,不鼓舞士气很被动。结果战斗一开始,秦琼就直接杀到了文聘军阵当中,一连砍杀了都尉校尉四五个,直接就将文聘的军队就冲散了。然后文聘就被李靖给压制在城内了,硬拼都打不过,战术也玩不过,只能守城了。
张毅在编县和狄青汇合,他现在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向东北直接去鄀国,和李靖一起攻打文聘。这样一来襄阳就没有可用之兵了,张毅想要怎么收拾都可以了。不过这个选择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刘表可能放弃襄阳,北上投靠曹操。
一想到这个弊端,张毅果断选择直接北上襄阳。只要将襄阳拿下来,再收拾文聘、王威也没有问题。和可能逃跑的军队比起来,张毅更加希望得到襄阳的人才。
决定之后,张毅便让狄青北上中卢,封锁襄阳向外的陆路。并且给张顺送信,让其沿汉水北上,封锁襄阳水路。
狄青再一次带着军队出发,不过这一次全部都是快速的部队,是轻步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襄阳。
张毅在狄青出发之后,也跟着出发。他带领的是大部队,还有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很多都是从江陵运送过来的,这些都是围困襄阳的基础。
三日之后,张毅也来到了距离襄阳不远的中卢县。中卢县也是一个小县,它更多的是帮助襄阳挡住来自南方的敌人,是襄阳的南部屏障。不过这个屏障被刘表自己废了,驻扎在中卢的王威被调往了鄀国。中卢没兵把守,在两天前就被狄青攻下了。
一夜之间,襄阳就被围了起来,刘表一下子就慌了。他连忙让自己的大儿子刘琦去组织守城,这个时候他只能相信自己的儿子了。刘表也没有办法,现在襄阳连一个像样的将领都没有,他也没有办法。
他还连夜召集了谋士们,“现在张毅已经兵临城下了,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谋士们也都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局势会败坏成这个样子。太快了吧?从他们接到张毅进攻的消息,才一个月张毅就达到了襄阳。太快了,快的让他们所有的布置都失效了。傅巽还没有传回来消息,就算传回来消息,曹操也没有时间过来解救自己了。
就算是智计出众的蒯良、蒯越兄弟现在也无话可说。
“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刘表大声的质问道:“怎么都不说话了?”
无计可施,这些谋士当然没有话了。张毅在城外有一万多的大军,而襄阳城内只有数百人,这个时候张毅要是退兵,那就是傻子。他们能够用的唯一手段,就是找一个说客去游说张毅。
可惜!刘表手下还真没有这么强的说客,就算有也不能开出让张毅满意的条件,没有什么比整个荆州更加吸引张毅的了。
见到手下依然不说话,刘表更加生气了。他本来身体就不好,这下就更加不行了,气息不稳,猛地就咳嗽了起来。
“主公!”蒯良连忙站出来说道:“现在为今之计,只能是守住襄阳,派人通知文聘、王威两位将军返回襄阳。然后死守襄阳,等待曹操的救兵。“
刘表听了之后,心气顺了不少,但是依然止不住的咳嗽。蒯良给出的建议等于没给,但是却打消了他多余的奢望。刘表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投降,他也是一个骄傲的人。少年成名的他,贵为汉室宗亲,并且是“八俊”之一,他是不会像任何人投降的。之前面对袁术他也有想要投降的想法,现在更加不会投降。
文人追求的就是节操,刘表现在都要死了,他更加不会丢到节操了。
刘表不是刘琮,刘琮投降曹操是蔡瑁和蔡氏的决定,也不是刘琮本人的。所以,刘表根本就不会投降,大不了就一死而已!
既然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刘表无奈的挥挥手,“子柔,我的身体不行了,襄阳就交给你来守了!”
“主公放心,柔一定竭尽所能!”蒯良郑重的说道。
蒯良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他对刘表还是挺忠心的,比他弟弟蒯越强多了。这和辛评、辛毗的情况差不多,还有张肃、张松也是一样,也是够奇怪了!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四十五回 搁置矛盾暂团结
邺城,大将军府,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看着战报,这是渤海郡传来的,不到十天的时间,阳信失守,其周边的乐陵、重合、高城都遭受到了洗劫,损失人口大概在四万多,粮食上千石,财物合计十万金以上。
“敌人到底是谁?”袁谭很生气的问道,“不要告诉我曹操穿过青州进攻了阳信?”
袁尚脸色不是很好的看了他一样,继续看着地图没有说话,他和自己的这个大哥已经势如水火了,他不想和他说话。
好在袁熙打了圆场:“我们也不知道是谁,不过据说敌人是从海上过来的,乘坐的是大船。”
袁谭立刻看向袁熙,“海上过来的?你不会说错了吧?据我所知,好像只有辽东曾经渡海攻打过东莱。”
袁氏兄弟都不是庸才,作为汉末家庭教育做好的世家,哪怕纨绔子弟袁术都不是一个泛泛之辈。袁绍这一辈儿,兄弟众多,最没有才华就是袁术,其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不是凡人。袁绍就不说了,河北王嘛!
袁胤是袁术的从弟,也就是堂弟,他一直跟着袁术混,官至丹阳太守,不过后来被孙策打败了。原本历史上的时候,他会在袁术死后抬着袁术的棺椁去投靠刘勋。不过因为张毅攻打寿春,袁胤就和袁术的女婿黄猗趁乱溜了出来,直接投奔了刘勋。刘勋失败之后,他们两个也跟着刘勋一起到了许昌,现在供职于朝廷,担任光禄大夫。
袁胤的才能比袁术强,不过因为袁术是嫡长子,所以袁胤就只能跟着袁术。
袁遗是袁绍的从兄,讨董的时候是山阳太守。后来袁术进攻陈留,袁绍和曹操合兵打败了袁术,袁术就到了九江郡。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死了,一说是病死,一说是被袁术杀死。袁绍就命袁遗为扬州刺史,但是在上任的路上被袁术打败了,撤兵到沛郡的时候被乱兵杀死了。
小一辈的袁氏三兄弟也不是泛泛之辈,他们从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并且曹操很知道锻炼他们,让他们很早就带兵打仗,而且身边还各自都有人教导。所以就算是草包,他们也是一个拥有金玉其外的草包。
他们在大智慧上可能没有什么天赋,但是在小智慧上却没有问题。袁谭对于他执掌的青州还是很熟悉的,虽然他并不准备永久的呆在那里,但是他怎么也会要为通知所有地方做准备。
而袁熙也不是傻子,“应该不是公孙度,他现在能够自保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再有多余的兵力进攻阳信。要知道自从公孙瓒时候,乌桓就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他抵抗乌桓都够忙的了。而且阳信那里有四五千兵马,公孙度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那会是谁呢?”袁尚也好奇了起来,“还有谁有能够造出来这么多的大船呢?”
“好像还真有!”袁谭说道:“我听说张毅曾经派人在海上将孙翊、孙静等人抓回来了。”
“张毅?”袁熙想了一下,感觉不可能,“张毅远在江东不说,他完全没有进攻我们的理由啊!如果我没有记错,他好像正在和曹操作对。我们就算不是朋友,但是也有着同一个敌人,远交近攻的道理张毅应该不会不知道啊!”
“所以他打的是曹操的旗号!”袁谭说道。
“那他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呢?”袁尚说道,“难道不是我们联合起来才更能对付得了曹操吗?”
袁熙好像知道了什么一样,他看着袁谭和袁尚,轻声说道:“或许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我们联合起来吧?”
“什么意思?”袁谭问道。
袁熙说道:“自从显甫接任大将军之后,我们袁家就好像分家了一样。逢纪、审配、辛评、郭图互相敌视,已经形同水火。曹操攻邺城时,他们还有所收敛,曹操才撤离不久,他们就故态萌发了!”
袁谭和袁尚互相看了看,都有一些尴尬,其实这四个人都是支持他们两个的。逢纪更是因为争权夺利,被袁谭杀掉了。袁熙特意将逢纪说出来,其实就是在明摆着说他们两个。袁熙没有点破,也只是给他们两个留面子而已。
袁尚是大将军,他其实也不想和袁谭争,毕竟最好的已经被他拿到手了,所以袁谭杀死逢纪他也没有和袁谭撕破脸,并且默认了袁谭车骑将军的职位。所以只要袁谭做的不过分,他也不准备拿袁谭怎么样,毕竟袁谭是他的亲大哥,还是嫡长子,他夺了位子已经有一些不应该了,再赶尽杀绝就不好了。
他觉得袁熙说的有道理,就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袁熙说道:“论雄才大略,我们不如父亲。父亲在拥有那么多能臣猛将的情况下都打不过曹操,我们想要战胜曹操,就更加别想了。现在我们要摒弃成见,团结起来。”
袁谭好像也感觉袁熙说的比较对,就问道:“怎么摒弃成见?”
袁熙说道:“我们需要请一个人来主持大局!”
“谁?”袁谭、袁尚问道。
“沮公!”
沮公就是沮授!本来沮授应该在官渡战败之时就死掉的。但是因为张毅在背后扯了曹操的后腿,曹操在追击袁绍的时候,追击的并不彻底,被沮授逃脱了。后来田丰被杀,沮授心灰意冷,就不在管事了,但是一直住在邺城。
袁谭和袁尚一听,都感觉这个人不错。沮授可以说是邺城之内声望最高的人了,他本来就是袁绍手下名声最大,官职最大的人。只不过他没有另外四人会拍马屁,所以袁绍对他并不是很听从。如果袁绍听从他的话,也不至于兵败身死。
于是三兄弟亲自到沮授门前求见,沮授看到了三兄弟突然放下成见而来,也是很高兴。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袁绍的儿子,不管怎么样,袁绍都是他的主公!只要他们三个能够一直保持这样,战胜曹操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二十一回 文仲业退兵被俘
张毅将襄阳围起来,就没有想要攻打的意思。襄阳被刘表经营了十多年,已经成为一个大城了。而且城中世家林立,每家的私兵都有很多,只要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就有上千人了。襄阳城中民众数万,就算有再的粮食,也不会坚持太久,张毅有把握围城一年。
张毅既然选择了围城不攻,那么就要在其他的地方找到缺口,张毅盯上了文聘、王威的部队。张毅特意将刘表派出求援的人给放了过去,让他去鄀国给文聘送信。
文聘现在也一筹莫展,他自己也被李靖给围了,若不是张顺离开了,他的军营还可以从水上进出,他说不定早就选择突围了。
就在这个时候,刘表的使者到了。
“什么?襄阳被围?”文聘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襄阳竟然被围了,“怎么回事?”
使者连忙说道:“张毅攻破江陵,不过几天就发兵围了襄阳了。”
张允冲过来,抓住使者:“江陵破了?那么我舅父呢?”
使者说道:“蔡都督音讯全无,可能已经遭遇不测了。”
张允听了之后,愤怒的将使者推开,“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显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文聘大声的喝止了张允:“张将军,稍安勿躁!”
王威上去拉住张允,对着使者说道:“你把襄阳的情况说清楚。”
使者就将襄阳的情况全部都说了出来,文聘三人听完就让使者去休息了,他也跑了一天一夜了。
使者下去之后,三个人开始商议起来。
王威说道:“襄阳被围,却依然能够有人出来送信,其中会不会有诈?”
张允说道:“这个人我认识,是主公的一个家将,不是敌人那边的人。”
文聘说道:“怕是张毅故意放出来的!”
“那怎么办?”张允急切的问道。
“没有其他办法!”文聘说道:“不管是不是计,我们都要返回襄阳!”
王威和张允听了之后,一阵默然!他们现在的情况的确如此,陆路上已经为李靖给围上了,想要运粮根本不可能了。现在补给全部需要从水路运过来,运粮船还要通过敌水军的封锁,苏飞可没有霍峻的心理负担,能抢到一艘粮船就是一艘。
继续在鄀国防守,只能坚持月余,想要长时间防守根本做不到。而且继续防守也没有意义,襄阳如果被攻下来,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退兵!文聘不假思索就决定了退兵。他看向张允说道:“张将军,这次撤兵,你的水军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船。”
张允说道:“船肯定不够!而且我们如果要是水路返回襄***本就行不通。我们的战船比张毅的战船差太多,舅父应该就是被伏击了,才会没有回到江陵。”
文聘点点头,“那就找一个地方,将我们运送出去,然后水军和我们一起上岸,返回襄阳之后,和我们一起突围进城。”
张允同意了,他也没有好的计策,现在想要保住战船根本不可能,没有了陆上军队的帮助,他连苏飞的水军都打不过,早晚会被消灭的。还不如走陆路呢!走陆路有文聘保护,会安全的多。
商议既定,文聘也不耽搁,越耽搁变数越大。连夜文聘就让张允将手下运过对岸,鄀国在汉水北,襄阳在汉水南,若是不在南岸上岸,到了襄阳附近就要在张顺水军的阻拦下过汉水了,那是在找死。
而上南岸,还有两条路,是走宜城县还是邔国。走宜城远一些,但是安全,走邔国近一些,但是很危险。
文聘纠结了,挑路线也是一种计谋的体现。就好像《三国演义》当中,曹操挑路线一样,这里面也是有计谋的。
文聘选择了宜城,他想选择安全点的录像。
宜城县城当中,庞统完成了最后的部署。这是庞统第一次领兵,领的兵不多,只有三千人,但是张毅给他了一个副手,一个叫做刘崇的校尉。这个刘崇还是挺不错的,是一个将军之才。
邔国城当中,张毅也做好的最后的准备。他早就想好了如何对付文聘了,文聘就剩下四五千人,加上水军也不过七千人,两厢夹击之下,文聘定然成擒。
张毅已经预料到了文聘的会从汉水之南返回,这是阳谋!逼得文聘不得不从汉水之南返回,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文聘选择才从汉水之北返回的话,襄阳就危险了。如果文聘真的选择了汉水之北,张毅还真拿他没有办法,这个计谋算计的就是文聘的忠心程度。
结果很显然,文聘很忠心!他带着军队到了宜城县外,就遭遇到了阻拦。
文聘脸色急变,立刻拨转马头,大声的喊道:“快撤!快撤!”
然而还未等他的话音落下,后面就杀出来数只队伍,将他们团团围住。李靖率军冲到了文聘军队的身后,秦琼骑在战马身上,率领百十骑兵直接冲上去,直接就冲开了文聘散乱的军阵。秦琼手中长矛随手一捅,就捅死了一个敌兵,战场上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示。
秦琼左右冲杀,杀得是酣畅淋漓!但是在文聘的眼中,这就是一个噩梦,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这样的猛将,“快!射死他!射死他!”
弓箭开始对着秦琼射过来,一支流矢射在了秦琼的肩上,但是他看都不看就一把折断,继续冲杀!
不到一刻,秦琼就身中四五支流矢,身中七八创,满身是血。有他自己的,但是更多的还是敌人的!
文聘部看到秦琼如此威猛,都傻眼了!看到秦琼冲过来,全部都避开,如同看到了鬼神一样。
李靖和庞统立刻趁势挥军攻打,文聘部直接就崩溃了。
两个时辰之后,战斗结束。庞统过去和李靖会和,刚说两句话,就见到士卒们压着三个人走了过来。
“将军,我们已经擒拿到了文聘、王威、张允!”士卒汇报说道。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二十二回 傅巽许昌搬救兵
李靖和庞统停止了谈话,看了过去。文聘和王威倒是威风凛凛,张允则是英武不凡,很符合这个时候人们的审美观!
“庞士元?竟然是你!”张允一眼就看到了庞统,他很吃惊,但是更多的则是愤怒!蔡家和庞家也是有亲戚的,没有想到庞统竟然投靠到了敌人那边去了。
“是我啊!”庞统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他走到了张允面前,“见到我很意外吗?”
“你为什么要去了张毅那里?难道主公没有征召你吗?”张允悲愤的问道:“庞家也是荆州大族,你竟然到了江东……”
“这不是很正常嘛?”庞统打断了张允的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再说我们这些大家族不都是不在一个篮子里面放鸡蛋嘛!我找一个新主公也很正常啊!而且刘景升德行不足,我为什么要为他卖命啊?他可不是一次嫌弃我丑来着?你们也嫌弃过吧?”
张允张了张嘴,庞统说的话真的,襄阳的上层人士都是帅哥,对庞统这个丑鬼自然不会不太待见。庞统能够有现在的才华,和他被嫌弃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叫知耻后勇。
李靖也走过来,对庞统说道:“不必和他们浪费唇舌了,我们还是赶去襄阳吧!”
庞统点头,“我这就让人给主公送信!”
张毅接到了庞统的信息之后,也从邔国撤兵,返回襄阳。
许昌,傅巽来到这里已经大半个月了,但是搬救兵的事情一点进展都没有。他刚到许昌就拜见了曹操最得力的手下荀彧,荀彧对他的求援很重视。
但是很可惜的是,荀彧并没有同意,“公悌兄,现在吾主正在北方用兵,就算有救援刘荆州之心,也没有余力啊!”
荀彧的话是实话,傅巽也知道,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失望,“荀令君(荀彧为尚书令),张毅兵势强大,短短数日就攻下了江夏,若是得不到救援,荆州很难守住了。张毅独占江东便已经不可一世,若是再得荆州,朝廷再想讨伐张毅要远比现在还要难。”
荀彧也知道傅巽的说法很对,但是他还真的无法决定,如果要救援荆州,北方的战事肯定要停掉,这件事还是需要报给曹操的好。“公悌兄,这件事事关重大,我需要报与主公。”
傅巽听到荀彧这样说,也只能暂时作罢。他只能暂时在许昌留下来,不停的拜访许昌的达官贵人,比如杨彪、董承这些和皇帝东来的人。还有一些留守许昌的人,但是这些人也都无法做出决定。
好在荀彧将这个信息传往了邺城,曹操在邺城接到了荀彧的军报,也是愁眉不展。他也很纠结,要知道现在南方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只需要给他一两年的时间肯定会全部弄好。但是这个时间就是不给他,他很想什么都不管,一心扑在北方。但是如果任凭张毅拿下荆州,那么他就被动了!
张毅拿下荆州,就位威胁到许昌!本来为了防守张毅,曹操已经在汝南驻扎了大军了,如果张毅再拿下荆州,曹操必然会在南阳再布置大量的兵马,如果不这样,那么许昌就危险了,他就只能迁都了。如今的汉室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董卓迁都到长安,致使司隶生灵涂炭。汉帝东逃,也又让破败的司隶更加破败了!
可以说每一次迁都都是一场劳师动众的事情,而且曹操手下适合做都城的地方只有刚刚攻下来的邺城了,如果将都城迁到邺城,那么朝廷的局势将会更加复杂。曹操新定邺城,邺城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平定,就算迁都也需要几年时间,等曹操将邺城的势力捋顺,并且清楚了周围的威胁,才有可能。
至于之前的都城洛阳,也不适合当都城,因为司隶还没有彻底平定下来。
曹操想了半天之后,还是无法确定,就叫来了郭嘉问道:“奉孝,现在张毅正在攻打荆州,几日就攻下了江夏,黄祖疑似被杀,刘表派人向我求援,你说我改怎么办?”
郭嘉并不擅长战略上的问题,不过他懂人心。曹操在问他的时候,问之前很纠结,但是问了之后却很放松。
“主公既然已经做了决定,还来考教我?”郭嘉开玩笑的说道。
曹操也笑了起来,“我也是问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准备回许昌主持大局,只是邺城交给谁我还未决定。”
郭嘉说道:“此时正是考验主公魄力的时候!”
曹操思索了一下,便说道:“那就让辛毗为冀州刺史。”
让辛毗为冀州刺史是一招险棋,辛毗的家族可是被审配杀死了,这个仇很大,可能致使辛毗的性格暴虐,让邺城变得不稳定。但是如果辛毗能够克己奉公的话,曹操就可以缩短控制邺城的时间。这是一把双刃剑啊!曹操当然会纠结啊!不过曹操大的纠结都做出决定了,也不差这个小的了。
曹操也给前线的部队下了命令,让他们转攻为守,巩固现在攻打下来的地方。
曹操带着虎豹骑,日夜兼程的赶回许昌,在许昌见到了傅巽。傅巽见到曹操之后,立刻拜倒请求,“曹公,还请速速发兵救援荆州!”
曹操将傅巽扶起来,“傅君放心,操此次回来就是要救援荆州的。”
傅巽当然知道曹操回来就是为了救援荆州的,但是时间来不及了啊!
“昨日,巽收到信息,张毅已经攻下江陵,兵围襄阳。若是曹公不快速发兵的话,只怕襄阳守不住太久!”
“什么?”曹操大吃了一惊,张毅竟然包围了襄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