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82章 两条路
鲁肃得知此事后,心中已然觉察到此事的非同寻常,于是急忙将周瑜请到了自己的厅堂之中,原原本本将此事说与了周瑜。
在与江夏交界的地方发生军士失踪之事,不用说,多半也是江夏之中的守军所为,此时周瑜的这处营寨才刚刚在这里设置不长时间,就算是孙权和曹植有意嫁祸此事给诸葛亮,也绝不会这么快就在敌人的地界之上将此事做成。
周瑜听罢此事后好生沉吟了一番,而后看向鲁肃颇有些凝重的问道:“子敬原本心中所想,此番江东之事上,取得多大的功劳方才算是完满?”
鲁肃听罢愣了片刻,不知道为何周瑜忽然问及此事,但还是苦笑着答道:“公瑾对我自然是十分了解,无过便是大功,若能趁着诸葛亮与孙权交战之机拿下江东一些郡县,便算是不小的功劳,既然主公将此事全权交由我来处置,想来也并未想要借我之手全取江东之地。”
显然,鲁肃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的,他知道自己就算是对付吕蒙和陆逊都不见得能够占得多少便宜,这其中再加上一个深谋远虑的诸葛亮,多半不能有什么太大的功绩。
周瑜知道,造成鲁肃如此畏手畏脚的最大原因,就是荆州的主力就只有这些水军,而其他兵种除了正在各大重镇之中守城的军士之外几乎没有,而似襄阳,江陵这等重镇,魏国也正在时刻紧盯着城中的守卫情况,故而决不能冒险将这些城中的守军调集去攻打江东。
而刘封除了给予鲁肃所谓的便宜行事之权外,却并没有调派任何的兵将帮助鲁肃,这让鲁肃实际上可以调动的兵力相比于诸葛亮和孙权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也就无怪乎鲁肃并没有什么信心立下大的功勋,毕竟资源和智计全部都有限,他也是无能为力。
“既然如此,此事便好解了,我军士失踪之事,定然是江夏守军所为无疑,至此江东之战陷入关键的时期,诸葛亮如此挑衅于我军,看似是下策,其实则不然……”
听了鲁肃那番胸无大志的话后,周瑜直接便将此事盖棺定论,言语之间,仿佛此事并非是什么重大的问题一般,这让鲁肃又是不知何言以对。
“此事当真是诸葛亮遣人所为?”和诸葛亮打了不少次交道的鲁肃,此时还有些不能相信诸葛亮竟然会做出如此之事,他实在是想不出,这样做一旦惹怒了在荆州镇守的自己对于诸葛亮会有什么好处。
“子敬莫要被纠结于此,此事的关键在于看清诸葛亮为何要如此行事,江夏身为荆州重镇,乃是我军最后一个未取得之地,且处在我军,孙权与曹植的重重包围之中,虽有张飞在此镇守,却实在不应随意招惹事端……”
“正是如此,自我到了荆州之后,虽在江夏周围并未设置许多军士,但是江夏之兵也是一直恪尽职守,从不敢跨越雷池半步,这才保得江夏的安宁,如今诸葛亮又是已然将其一直奉为主公的刘禅转移到了江夏,故而此事更为蹊跷。”
鲁肃还未等周瑜说完,便摇着头将自己的反驳之言说了出来,这件事是诸葛亮挑起的,他终究是有些不信。
周瑜见鲁肃想法还颇有些固执,一面摇头一面又是问道:“子敬以为,若是将江夏之地和整个江东之地放在子敬面前,当如何选取?”
鲁肃闻言眉头一皱,下意识的答道:“自然是选择江东全境之地,江夏之地虽好,但却是腹背受敌之处……”
“在此事上,诸葛亮与子敬的想法却是如出一辙,故而才有了这挑衅之事。”周瑜见鲁肃回答的倒是不慢,面上不由得挂着一丝笑意道。
“诸葛亮与我想法如出一辙?这……”鲁肃起初还以为周瑜是在取笑于他,但转念一想,终于发现了周瑜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何事,当下便不再出言,而是沉思了起来。
良久,鲁肃的面上才终于露出了一丝喜色,他直接站起身来,在周瑜的面前言道:“莫不是诸葛亮心中已然有了如何攻破孙权鄱阳与吴郡之地的计划,但又唯恐我等此时发难,这才以张飞在江夏骚扰我等,想要将我等的目光吸引到江夏之地,一旦我等对江夏发动攻势,诸葛亮便会利用我荆州此时机动兵力不足的情形,同时与孙权发动攻势,夺取江东全境?”
一股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鲁肃发觉周瑜那微微颔首的动作已经说明了自己猜测的正确,他不由得长叹一声,自顾自的言道:“此举一旦不成,诸葛亮便是鸡飞蛋打之局,何人给了他如此勇气,敢于用江夏这样的重地作为诱饵,只为了让我等不掺和进江东的战局。”
鲁肃自问若换做是他,绝对想不出这样冒险却又一定会奏效的计策,对于诸葛亮,鲁肃心中不由得又是暗自敬佩了一番。
“若非如此,他又如何能够担得起那卧龙之名,子敬莫要管诸葛亮要承受如何巨大的风险,实则此事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等手中,子敬只管告知与我,是想要全力争取江东境内之地,还是安稳的将诸葛亮平白送与我等的江夏收入囊中,而后再做打算。”
显然,如今摆在鲁肃与周瑜面前的有两条路,荆州的兵力并不如何充足,诸葛亮自然是知道的,他这样做,正是向鲁肃表明了自己深知荆州的弱点,若是鲁肃以此为契机,对江夏发动战争,张飞多半会在抵挡一阵之后在江东的战况明朗后便放弃江夏入了江东,这样一来,荆州全境几乎全部落入刘封之手,鲁肃这个便宜行事的功劳也算是不小。
若是鲁肃不管此事,执意参与江东之战,那么诸葛亮会用什么样的策略,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这样做了,冒险的也就变成了鲁肃,诸葛亮的这个诱饵,抛的不可谓不大。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83章 成全诸葛亮
周瑜此时在荆州,不过是以鲁肃的幕僚身份辅佐,虽然鲁肃知道周瑜能够到此其中一定有着刘封的影子,但是既然刘封没有出现,没有派兵,更没有让周瑜以一个更大的身份在此行事,那就只能说明这荆州的决定还是要由他鲁肃来做。
周瑜的到来就像是鲁肃的指路明灯一般,将之前鲁肃混混沌沌看不清晰的地方全部都摆在了他的面前,鲁肃知道,自己决不能再如在江东那般依靠周瑜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了。
思虑良久之后,鲁肃的面上终于是显出了一番坚毅的神情,而后看向周瑜,缓缓说出了几个字:“既然如此,我等改变成全了诸葛亮也是并无不可,接下来的戏他若是演不好,我等再参与进去,也未可知!”
见鲁肃少有的如此坚毅做出选择,周瑜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若是换作以往,鲁肃面对这难以抉择之事实在是难以为继,今日竟然能够在如此快的时间之内做出选择,足以见得刘封对他的委以重任对其是一种极大的锻炼。
而此言一出,周瑜也是早早做好了自己作为一名幕僚的觉悟,并没有再出言反驳,颔首道:“既然如此,我便协助子敬先将这诸葛亮双手奉上的江夏取来,而后再做打算!”
见周瑜对于自己的决定还是十分支持的,鲁肃这才微微松了口气,而后又是出言分析道:“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名正言顺的率领关张等将领,所依仗者,皆是刘备的亲子刘禅,而这刘禅前次刚刚在襄阳之战时被诸葛亮转移到了夏口,我等若能趁此良机突袭夏口,想来也是能够将这刘禅收归囊中,诸葛亮大军没了刘禅,距离其分崩离析便不远矣。”
听了鲁肃的这般分析,周瑜却是摇头道:“既然诸葛亮敢于挑衅我等,那定然便是已经做好了放弃江夏的准备,此时此刻,怕是江夏城中已经没了任何重要的人物,只剩下张飞率领着一队能征善战之兵在等待着我等的到来,莫要说刘禅,就是百姓,怕是大部分也已经跟随诸葛亮去了江东。”
“这……那诸葛亮的计策便是放弃江夏,我等依照他所想的去做,岂不是中了他的计策?”听到周瑜的这般分析,鲁肃又是开始犹豫这夺取江夏到底有无益处。
“子敬不必担忧,诸葛亮之所以行此下策,乃是无奈之举,子敬代表着的乃是当今中原与曹植不相上下的刘封,对于诸葛亮而言,本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子敬已然在刘封麾下待了这许久时日,怎能还未转变过来?”
帮助鲁肃树立信心,也是周瑜在前来此地之前就想好之事,故而见鲁肃如此犹豫,他又是适时的劝诫道。
“公瑾说的是……”面对周瑜的劝诫,鲁肃倒是十分能听得进去。
“对于刘封而言,此时要做的并非是以一日之功便将江东夺取,那样的话,得到的不过是一个一团乱麻的江东,刘封此时最需要的乃是稳定,故而他夺了襄阳之后便率军返回了益州,并未继续有所动作,如今襄阳稳固,当真到了夺取江夏的时候了,江夏一取,不管江东之战结果如何,江东都只能是刘封瓮中之鳖,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大可先行与曹植分出胜负,到了那时,江东自会不战而降。”
周瑜口中所言,无疑是一个欲擒故纵之计,而这样的心胸,和刘封自然也是有一拼的,能够将江东这样一大片领土任凭诸葛亮取了却丝毫没有任何色变,在鲁肃眼中这样的周瑜自然是能够配得上在刘封的朝堂之上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既然如此,就如公瑾所言,不知我等何时前去攻取江夏?”鲁肃显然已经是被周瑜说动,当下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去攻取江夏了。
“此时急不得,为了吸引我军,张飞前期想来会不遗余力的抵挡我等,直到接收到诸葛亮的消息之后才会撤走,故而我军定要准备就绪再行前往,不然在张飞的手中有所折损,此事便不美了。”
显然,周瑜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即便知道江夏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但依旧不想在与张飞的交战之中有什么损失,张飞的能力,周瑜还是颇有些了解的,即将失去江夏这样的重地,一定会让张飞心中十分恼怒,而化解这样的恼怒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多斩杀一些荆州的水军了。
但周瑜既然已经知道了张飞极有可能的企图,自然也就不会再让张飞的计划得逞了。
当日,黄盖与甘宁,凌统尽皆聚集在了江陵城中,显然是商议如何攻取江夏。
足足两日的寂静过后,荆州水军忽地发兵三万之数,聚集在与江夏十分之近的营寨四周,剑指夏口,理由则是要入江夏搜寻之前失踪的荆州水军兵士。
这样的理由,镇守的江夏郡中的张飞自然是不会平白便答应。张飞不但没有松口,反而一刀斩杀了前来送信的信使,这就像是引燃了一个火药桶一般,将荆州水军的怒气尽皆激发了出来,鲁肃当日便下令对夏口开战,三万大军直接乘着战船攻向了江夏。
出乎张飞意料的是,黄盖率领着荆州水军前部登陆之后并未如同他们表达出来的那般向江夏郡中狂攻,而是在岸上扎下营寨,不再进攻,这让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手段的张飞有些有力没处使的感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本是用在攻方的词语,但在这一次的攻防战之中,用来描述张飞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双方对峙了两日之后,张飞已经是完全没有了荆州水军刚刚到来之时的那种锐气,而是心神不宁的等候着诸葛亮的消息,一旦诸葛亮命他撤军到江东境内,那便是诸葛亮已经搞定了江东之战。
但就在张飞的精力并没有放在荆州水军身上之时,他内心之中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却是发生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84章 无奈的张飞
一天夜里,张飞如同往日那般巡查了一番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寨之中,但正当其准备歇息片刻之时,营外一阵兵马嘶吼之声让张飞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中了敌军的计策,当下连忙将自己才刚刚脱了一半的铠甲又穿在了身上,快步向营外走去。
到了营外,所见的情形让张飞心中一震,半个时辰之前,自己还看到荆州营中已经是一片灯火昏暗,并且远远看去军士们都在埋锅造饭,很难想象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后,荆州的兵锋已经是到了自己在营外,触目可见,此时再摆下阵势已经是有所不及。
但张飞深知,诸葛亮的消息还没有送到,自己万万不能此时就放弃了夏口撤入江东,那样的话诸葛亮没有战胜孙权自然也不可能分兵去接应张飞,一旦荆州大军一路掩杀,不但这江夏一郡之地不保,就连江东的外围郡县多半也会有闪失。
此时的荆州重镇夏口,已经是如同当初的襄阳一般,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等行动不便之人,大量的钱财和能人异士只要是支持诸葛亮的,都被诸葛亮在这段时间之内转移到了江东,而之前鲁肃所想的刘禅,自然也早就到了豫章郡中。
张飞之所以不在夏口之内迎敌,也正是因为夏口城内所剩下的百姓皆是对诸葛亮与张飞愤恨非常,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飞也只能是选择封闭城门,自己率军在城外迎敌,原本他并没有将资历平平的鲁肃看在眼中,却不想此番出征的荆州水军竟然如此深谙兵家之道,他又哪里知道如今鲁肃的身边坐着的到底是何许人也。
一恍惚之间,荆州水军又是近了不少距离,张飞深知不能再行拖延,于是银牙一咬,命麾下军中速速列队,与其前去迎敌。
张飞在军中向来是以严苛而闻名,麾下军士对其稍有不遵之意便是施以重罚,故而他的一声令下,在军中确是十分管用,果然,其麾下的军士就近集结,拿起武器准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敌军。
让张飞颇为惊异的是,据之前诸葛亮与他的了解,刘封在荆州的守军分明全部都是水军,但如今这些军士登陆之后,远远看去气势竟然也是不俗,并不弱于一般的步卒。
而这让张飞惊异的地方,也正是周瑜敢于让黄盖率领着这些军士登陆攻打张飞营寨的原因。
早在刘封在士夑手中得了南海一郡之地,并且将这水军练兵之责交由甘宁之时,便是有言在先,他想要的,是一支水陆皆勇猛的队伍,而非江东水军那般只能在船在逞威风的队伍。
这样的要求,起初让甘宁心中也颇为不能理解,直到一次在颇为荒芜的南海郡遭遇了匪患之后,甘宁才明白了刘封的良苦用心,那些南海的山匪见得甘宁所训练的乃是一支水军,便颇为不以为然,依旧是在郡中我行我素,直到甘宁率领着这些军士之中的精英之士下了战船,在陆地上将那些山匪打得人仰马翻,不得不归降了甘宁,这才让甘宁的内心之中坚定了训练好一支既能在船上称雄,又能在陆地之上扬威的队伍。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这数年的苦功中,荆州的水军其实远远比诸葛亮和张飞所认为的具有更强大的战力。
这样的背景,在张飞率军与黄盖,甘宁二人所率的荆州水军刚一交手便呈现无疑,张飞脑中预想的自己所率的大军如同虎入羊群那般景象并没有出现,而是黄盖与甘宁二人各率一支军队,利用张飞仅有一人统率,麾下军士仓促迎战的当口,一分为二,不多时便将张飞麾下的军士包围了起来。
自从对江夏宣战之后,荆州水军的每一步都是在周瑜的周密安排之下进行,这看似正常的一步步行进,实则皆是十分严密的计划,反观张飞身侧并无甚像样的谋士,所以忽略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这才导致了此时的仓促迎战,也导致了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才刚刚一交手便陷入了被动之中。
雷霆一击,此时用来形容这一场战役再合适不过了,张飞此时麾下所剩余的兵力不过一万有余,并且原本就并非精锐,真正的精锐之兵此时正在江东听候诸葛亮的调遣,进行着与孙权的最后一战。
一万余的江夏守军,对上三万之数的荆州水军,并且是陆地上的攻防战,这原本应是一场焦灼的战役,张飞也正是这样想来,但是事实证明,刘封之前在荆州厚积薄发为荆州水军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之周瑜这个不世奇才的略施小计,当真不是一个心不在此的张飞所能够抵挡的。
一场溃败如期而至,张飞在阵中跃马扬威,所到之处无不血流成河,但却抵不住其他军士全方位的溃败,仅仅不到两个时辰后,张飞再举头看时,自己麾下的军士已然折损了三四千人,所余者不过三分之二,他知道,退无可退的情形之下,若是能够再坚持两个时辰,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若是诸葛亮再不传来信息,他也只能退入江东的城池之中再做打算了,毕竟有险可守的情形,他还是能够应付一二的。
张飞所铺就的防线在荆州水军的进攻之下一退再退,终于,再有不到半里的距离便会到达夏口城下,城中的情形,张飞自然是知晓的,他知道自己若是率军退入城中,以城中百姓对于自己的仇视,多半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于是怒目圆睁,当下就要下令向江东的方向撤去,因为他知道,自己麾下的每一个守军待得诸葛亮当真取了建业之后都是十分重要的,连年征战且没有根基让诸葛亮麾下的兵力捉襟见肘,就算是取得了整个江东,不休整一两载也绝难有甚逐鹿中原的底气。
正在此时,忽地夏口以东一队骑兵飞快的靠近了张飞防线的后方,张飞远远一看之下,心中就是一凉。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85章 皆大欢喜的结局
突然而至的骑兵,让张飞以为自己到底是撤退的晚了,让鲁肃的援兵绕到了自己的后方,形成了前后夹攻之态。
但又等了片刻之后,张飞才发觉,这一队骑兵人数仅有数十之众,并且是直奔张飞帅旗所在方向而来,待得行的近了再一看时,张飞方才发觉这乃是关羽麾下的校刀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张飞知道,自己在此地的任务怕是已经完成了。
果然,那数十个校刀手一路直奔张飞所在之地而来,刚刚见得张飞后,也顾不得下马行礼,急急道:“诸葛军师与云长将军经过这数日苦战,已然战胜孙权,兵锋直指建业,江东全境几乎唾手可得,益德将军不必在此坚守,速速随我等前往江东构筑防线!”
这简短的一句话,在张飞听来就如同是天籁之音一般动听,这正是他这些天茶饭不思所等待的结果,他知道,若是这个结果再晚来一天的话,他们就在与荆州的时间赛跑之中落入了下风,一旦江夏落入了鲁肃手中后诸葛亮依旧未能在江东取得胜利,那么局势便会复杂起来,若是鲁肃趁此机会继续向前,则绝不会是诸葛亮想要得到的结果。
“等的就是此时!”原本已经是憋闷得十分懊恼的张飞此时终于是将胸中的闷气一扫而光,高声应了一声,而后便向麾下的将领们下达了撤回的命令。
只见张飞一声令下之后,原本还十分卖力的抵抗着荆州水军攻势的江夏守军忽然之间便如同潮水一般向后退去,这让牟足了力气想要与他们战个天昏地暗的荆州水军一时间颇有些不知所措。
这样的想法自然也出现在了此番率军出征的黄盖与甘宁二人脑中,但二人早已经得到了周瑜的点拨,自然也是深知此时大军撤退到底意味着什么,二人的面上皆是出现了些失望的神情,他们原本想要一鼓作气将张飞完全击溃,而后率军略过江夏直逼江东境内,这样方才能够显示出荆州水军的神威,但显然,这个目标已经不能达成了,但这意味着江夏这在荆州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郡,终于历经风雨后被刘封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
这也意味着,荆州这片富饶广袤的土地上,除了南阳这个从襄阳之中分出来的小郡之外,绝大部分地区已然被刘封完全掌握在了手中。若是在地图之上将刘封与曹植各自的领土标注出来的话,就会发觉刘封所占的领土渐渐对曹植的领土形成了合围之势,而这也正是刘封所要对曹植实施的策略。
张飞率领着自己顽强抵抗之后所剩下的数千残卒顷刻之间便退回了江东境内,而黄盖与甘宁则率领着荆州的水军进入了江夏的郡治,夏口。
此番夺取江夏,对于刘封来说不过是补充了一郡之地罢了,但对于荆州水军来说,却就像是将一块一直盯着的肥肉终于吃到了嘴里一般舒爽,江夏之地,乃是演练水军的绝佳场所,这些年却一直被关羽死死把持着,诸葛亮麾下攻取江东的水军,几乎多半都是在江夏的江河之中练就的,而荆州的水军眼看着这近在咫尺的练兵之所却不能用,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归属交州的南海郡中练兵,这让黄盖等人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气,终于在今日,他们知道日后自己再也不用龟缩在南海郡中了,江夏自今日起,便姓了刘了。
这一天,鲁肃替刘封夺取了江夏之地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罢了,因为除此之外,在东方的土地之上,还有着能够称之为滔天巨浪之事,那便是已然在江东历了三世的孙权,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守住自己的父兄留给自己的基业,在最终与诸葛亮的交手之中战败了,而战败的结果,自然就是江东的最后几处重地尽皆被诸葛亮夺走。
这样的一场战斗,让中原大地上的形势又一次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之前所剩的四大势力,如今又没了一个,并且是被原本最不被看好的诸葛亮所灭,这不得不让诸多中原之上的能人异士感到诸葛亮是个未来可期之人,至少作为曹植与刘封的对手,诸葛亮是比孙权够格的。
虽然此战的结果一夕之间便传遍了天下,但是诸葛亮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将固若金汤的鄱阳与吴郡在短短不到十日的时间之内便尽皆攻破,却并无一人得知,而孙权与其麾下的吕蒙,陆逊这三个江东最为重要的人,也并没有成为诸葛亮的阶下囚,而是在这一战之后就如同在中原大地之上消失了一般,没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人们只是看到了江东的老臣尽皆退隐山林,其余者几乎拜在了诸葛亮麾下,加之荆州战后剩余的军士,诸葛亮在这一战之中所获端得是不菲。
益州,成都。
“恭贺主公,夺得江夏,荆州之地,终于又尽皆落入了主公手中,有荆州,益州在手,中原之地尽皆可期!”数日后的成都朝堂之上,确切的消息终于传递到了刘封以及其麾下众臣的口中,得知鲁肃在此战之中虎口拔牙,趁机将江夏夺下后,众人皆是对鲁肃赞不绝口。
1...99100101102103...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