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深空之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这些超级闪电,功率高达千亿千瓦,一根闪电的能量,相当于一颗小型核弹!
而最大的一个大红斑,直径差不多是2.4个地球,气流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红磷化物,所以呈一种深褐色。
在大红斑中心部分有个非常小的颗粒,是大红斑的核心,其大小约六百公里。
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核心在周围的反时针漩涡运动中维持不动,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平静区域。
“混乱之中的风平浪静啊,真想跑到核心里边看看……”于易峰看着大红斑的核心,有些感叹地说道。
周边一位科学家摇了摇头,脸上带了一丝笑意:“……这是极度复杂的湍流运动,由星球自转以及引力引起的。或许我们的计算发展到极致,数学也大大迈进之后,才能精确地模拟出下一分钟的状态。”
深空号掠过这颗气态星球后,即将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御夫4!
天文台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时不时爆发出欢呼声。
开心,真的太开心了,茫茫长征路,人们终于到达下一个落脚点。
黑暗,并不是宇宙中最令人惧怕的事,人们已经渐渐习惯黑暗。
这颗黑暗的星球,将是全新的开始,承载着新的希望。





深空之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得一样!
一个月后,深空号静静地停留在“御夫4”的同步轨道上,与行星的自转速度保持一致。
工程师们忙里忙外,一个个细细长长的太空电梯开始铺设。
人们当然不会愚蠢到把“深空号”直接停在行星表面,那样做,只会造成这艘老式飞船因自身重力的关系而垮塌。
一艘“深空号”的价值,可是一个低级文明一年gdp的几百倍。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大型飞船,不可能直接搞成破铜烂铁,那样就太浪费了。
此时此刻,于易峰以及许多工程师、科学家,正在研讨室中讨论下一步的进展。
“虽然深空号年龄比较大,马上就要退役,依旧可以充当一个大型的太空平台……维护工作还是得做好。”
“它可以停留各种小型飞船,充当一艘飞在天上的航母。我们估计要在这里发展好久好久,这个太空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地表建立更多的工业基地,然后将“深空号”与“诺亚号”渐渐剥离,为将来打造新一代母舰做好基础。
“……以前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相关剥离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在新的母舰完成大半之前,这项工作还不能开始,我们得随时准备逃跑啊。安全问题还是最重要的!”一位科学家说道。
于易峰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丁一东教授上台,讲述他们研究组近年来设计的新飞船。
“……我们设计了一种收集气态燃料的中型运输飞船,模型机已经进入建造程序当中。它可以进入气态星球的浅表大气层,收集核燃料,同时拥有有较高的运载能力。
“我把它称作……飞翔的酒桶号!大家看看具体参数以及模拟机型……”
将近三百年的航行时间,人们当然不是闲着,而是将各种前期准备工作做了个遍,各种机器人、飞船也已经保养就绪。
面对海量的资源,人们手底下的各种机器人早就迫不及待了!
听到“飞翔的酒桶”这个名字的时候,会场中瞬间热闹了一阵,大家有说有笑,好不欢快,丁教授在一片嘈杂中分析了各种参数数据。
“丁教授,这是你的特有情趣吗?”
很显然,大家的情绪都非常不错,士气高涨。
于易峰挑了挑眉毛,并没有说话,他仔细看着电脑上的3d模拟图像,又用手指划了几下,观察具体细节。
这艘飞船看上去确实有点像圆柱形的酒桶,有四个空气收集帆可以展开。但这样的粗犷设计是有道理的,能让内部容积最大化,装载更多的燃料。
而且,这样的古怪命名,更是给他带来一种……大航海时代的粗犷感觉。
“波澜壮阔,雄心壮志啊,是啊,我们将在这里展开新的征程!”
或许,丁教授的意图也就是如此吧……作为主要负责人,他还是有自己的命名权利的。
这一段热闹很快就过去,介绍完这种飞船后,于易峰又站起来发问道。
“那么,我们的新一代母舰呢,你们认为应该叫什么?”
新一代母舰的工程量,是其他东西加起来的好多倍,不由得人们不重视。虽然新的母舰八字还没一瞥,但事先商量一下,可以增加人们的斗志,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这个问题,人们议论纷纷。
这一次倒没有像“深空号”那样特别的一致意见了,乱七八糟的“钻石王者号”、“巨乌龟号”,还有什么“地球帝国号”……
几乎什么样的名字都有。
于易峰干脆挑选了呼吁声最高的几个名字,然后发起了一次全民投票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自己来选择。
“好了,关于新一代的母舰名称,等投票结果出来后就能知晓了!没什么事了就散会!”
这次简短的普通会议很快结束,于易峰已经迫不及待地赶往天文台,因为他刚刚收到了一则重要消息:关于御夫2的探测有了新的结果。
工业上的事情没什么可以说的,都已经这么多次了,人类已经熟门熟路,各种安全程序、工业程序都已经十分完善,也有相关的专家负责。
“大家都热情高涨,很不错,很不错。”
“御夫4”是人们精挑细选的星球,各项指标非常适合工业,已经发现了不少优秀的矿脉。而且星球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常年温度在零下两百多度,并没有找到生命的痕迹。
如果再排查几遍无误后,基本上就可以开工干活了。
“汤姆逊教授,怎么样?有什么结果吗?”于易峰来带天文台,敲了几下门,开门见山道。
近些天来,天文台一直是最热闹的地方,人们的观测对象,当然是充满了生命的“御夫2”!
这些土著或许永远想不到,星空之外,来了一个星际文明,正在默默地,充满了好奇地观察它们。
如果说,播种者文明认为,这里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获,那么大概率还是“御夫2”了。
天文学家汤姆逊教授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翻出了一份报告,递到于易峰面前。
他低头一看:“大气成分如下:氮(%76.014)、氧(%22.126)、氩(%0.634)、水汽(%0.45)、二氧化碳(%0.082)……”
“重力环境:1.09倍地球重力……”
看到这一系列数据,于易峰心中一喜,立马又是一惊。
一个富含氧气的星球啊,22%的氧气含量,这意味着如果能解决微生物环境,人类甚至可以正常呼吸其中的空气!
但惊喜之后,他立马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重力环境以及空气湿度等等,与地球太像太像了……
像地……令人毛骨悚然,如同仿造着捏造出一个星球一般!
几乎是99%的相似!
这样的星球,再加上类似的生存环境……不禁让人暗暗疑惑播种者文明的最终意图。
“它想要让人类,在这里收获到什么呢?”于易峰默默想道。
“你知道吗,我们观测到了正常工作的人造卫星……说明这里应该有一个土著文明的存在,科技发展地还不错。”汤姆逊教授开口,苦笑着说道。
“这样么?”
面对低级土著,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于易峰倒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的人造卫星已经悄悄伪装成陨石,算起来应该快到了吧,有什么发现?”
站在一边的生物学家罗曼博士接话道:“我们的一些机器坠入海洋后,观察到了一些海洋生命,有点像鱼类……唉,是羰基生命,没有什么超出常规的遗传物质结构。”
“很奇怪啊,为何我们遇到的生命都是这样呢,为何生命普遍全都是羰基呢?难道……也是一个高级文明随手弄出的结果吗?”罗曼博士非常疑惑。
这些生物学家实在是想见识一下,与众不同的硅基生命或者硫基生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了,这样的长相一致性也有解释,那就是“趋同进化”。扁平型的鱼类构造,毕竟能够游得够快,可以更好地适应海洋环境。人们想象中,各种乱七八杂的外星生物,估计连游泳都不能,更何况在海洋中生存下去了。
于易峰想了想,说道:“没有硅基生命啊……看来硅基生物还是宇宙中的少数。我们的见识依旧太少……或许一百万个生命星球中,只有一个是硅基类的,我们没有遇到也正常。”
“而且目前看来,科技树的分叉似乎也不多……或许到了上层之后,才会出现大量的分叉,形成自己的独特科学。”
汤姆逊教授笑道:“想要另找一套基层理论,另外开辟一颗科技树,难度无疑与登天……像什么不发展现代科学,专门发展生物科技,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于易峰点了点头,问道:“对了,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土著人呢?”
“有。”汤姆逊教授愣了愣,略带一丝古怪地说道:“你翻到后边就是了。千万不要怀疑是我们作假,是真实拍摄到的东西!”
听他这么一说,于易峰更是饶有兴趣地翻到后一页……在那一瞬间,他呆住了,双眼突然间瞪得浑圆。
这是……什么?
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简直匪夷所思啊……类似的星球,类似的环境……类似的……生物?!
他看到了什么……
人类!
不,一种和人类长得一模一样的生物,生活在这颗星球?




深空之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来一次
于易峰仔细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活生生的人形生物,熟悉的高楼大厦……
磁悬浮电车?
这是……轮船吗?好像是电动轮船?
几乎每一幢楼的楼顶,都铺设着太阳能电板,还有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
要不是明确知道这是一颗外星球,于易峰或许会真的以为,这里是……曾经的地球!
这些类似于人类的“御夫星土著”,就这样居住在自己的星球里,快乐地做自己的山大王。
“他们肯定是受到了基因广播后,才进化成这样的。”但长相上的几乎一致,还是让于易峰产生了一丝莫名不爽的感觉,他心中清楚地知道,这些生物并不是人类。
“真是不可思议,迪格人和我们还有一些差距,但御夫2的土著竟然长得差不多……外表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
于易峰以一种莫名的语气在心中暗道:“不会……整个银河的生物,都被他妈地改造了吧?”
一想到下一个星球,或者下下个星球,又碰到一群人类形状的土著,密密麻麻全都是人类一样的生物……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中颇有一些奇怪的愤怒。
罗曼博士似乎看到了于易峰的心理活动,忽然发出感叹道:“这个高级文明,真的非常无聊啊。或许对方随意的一次实验,就让我们恼怒半天。”
“说不定,对方就喜欢观察我们的恼怒情绪?我实在揣测不出,这种篡改样貌的用意……”
于易峰喘了好几口气,才平静下内心的愤愤情绪。
他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说不定根本就没有用意,只是一次胡乱实验罢了。”
只不过长得像而已,自己却这么恼怒,实际上就是人类特有的恐怖谷心理,不过冷静下来后,感觉好受多了。
一回生,二回熟,类似的心情被迪格人曾经蹂躏过一次,第二次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于易峰甚至听到了周边年轻人兴奋地叫吼声,他转过头去,侧耳倾听。
许多年轻一代,正对着御夫星土著指指点点。
很奇怪,面对和自己长得类似的生命,他们倒没有特殊的恐怖谷心理,反而一副非常好奇、跃跃欲试的样子。
一群男男女女,正在猜测这个文明的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组成。
“你知道吗……或许是因为从小的环境影响,他们这些年轻人习惯了高度智能的机器人,比我们这些第一代的老家伙更加看得开。而年轻人的这种心态,才更加适应这个宇宙啊。”
罗曼博士唏嘘:“我们教育出了比我们更加优秀的一代。他们的心胸比我们更加宽广,也更具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他们的包容性,也比我们更强……”
“我们第一代人这种眷恋母星的狭隘思维,是应该被淘汰掉了。”
对年轻人来说,这种星球上生活的情景,只有在古装电视剧中才能看到,让他们新奇不已。
好吧,川流不息的人群,阡陌交通,地球时代的都市生活,确实已经变成了古装电视剧……
所以,他们对御夫2也是格外的关切。
但这种关切,只不过是一种“好玩”的心态,而不是“回家”!
这是最为本质的区别。
对他们来说,家就是这里,就是诺亚号!
迈向星空之后的漫漫长征路,新人类文明慢慢从幼稚变得成熟,尤其是年轻的几代人,他们早就不再执着于寻找自己的母星。
因为几乎在任何星球,人们都可以开采资源,无论是小行星带,还是气态星球,只是难易程度的差别。
这已经是低级文明,难以想象的科技。
在这种极度富裕的情况下,寻找一颗让自己住得舒服的母星,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见识过星空的宽广,难道……还真的愿意蜗居在一颗星球中吗?
于易峰看着这些热情而又好奇的年轻人,心中若有所悟。
他不能说这种思维形态是错误的,反倒,他们第一代这种寻找、眷恋母星的思维,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
“实际上……盲目追求母星的怀抱,就是一种懒惰思想!”
罗曼博士忽然摇头道:“我们贪恋母星的怀抱,试图获得安全感,舒适感。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只有生活在一颗星球上,才能解决所有安全隐患……”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寻找母星,只是我们第一代的固有思维。后边的几代人,出生在星空中,并没有这样的执念。”
一个人的幼年时代,是塑造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黄金时期,对思维的影响是巨大的。
诺亚号中第一代的老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地球人。他们渴望一颗类似于地球的母星,这不难理解。
第一代人,总是认为,星空是不安全的,诺亚号也是不安全的,唯有自己的母星……才是安全的。
但后边的几代人就没有这种思想了。
“难道,问题出现在……第一代的这种思维不成,或许失去过的东西,被时间所粉饰,我们这些老家伙竟然还在渴望低级文明的生活?”
于易峰想了想,却不得不点头道:“是啊……我们教育出了更优秀的一代人。而我们本身,却依旧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
“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懒惰啊,如果大家都待在自己的星球,谁还愿意出去探索,谁还愿意冒险呢?”
而且在地球时期,智慧生物,永远只有人类一种,不由自主养成了一种人类是“万物之灵”的心态,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以人为中心。
然而星际时代,并不是这样的……
这也导致……人类看到其他的智慧生物时,总有一种不舒服的心态。
这一系列思维,不是嘴巴上说说,脑子里想想,而是停留在第一代个体的潜意识中,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决策。
“星空何其宽广,我们的心胸也应该随之宽广。”
“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做出改变了。我们第一代人,是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做出改变,抛弃固有的思维,以更好的适应星际时代。”
“我们需要的,是探索,是发现,我们的母星已经毁灭,永远不会再有第二颗。盲目地寻找、贪恋,只不过是给自己的堕落、懒惰寻找一个借口!”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于易峰怅然若失,他不知道自己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说,他作为土生土长的地球人,自己的思维本身就被限制住了。
他又思考两个文明长相类似的问题。
“就如同播种者所说,一个文明的内核,如果只着相于外表,实在是太肤浅了。御夫文明与新人类文明,的确长得差不多,但思维形态、科技水准,应该有很大很大的差距……是一种全方位的差距。”
“他们和我们毕竟是不同的,为何要恼怒呢?这种恼怒,完全是不必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小气。”
于易峰冷静下来,他想起了与播种者文明的一段对话。
一个科学家曾经问道:“您认为,应该怎么处理生命星球中的土著文明?”
那个光球笑着说道:“我们喜欢有发展潜力的文明,喜欢见证一个文明的崛起,而不喜欢衰败。但对于我们而言,只是观察它们,一般采取不干涉政策。因为,普通的文明,已经难以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了。”
“但对于普通星际文明而言,生命星球的基因价值以及社会发现价值,往往远大于普通的物质价值……具体怎么处理,应当由你们自行决定。”
那个存在的语气有点黯淡:“星空那么大,却如此黯淡,连能够走出星空的文明都少之又少……更何况真正追逐智慧的文明了。”
听到这番话,人们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您如此强大,为何不培养几个星际文明呢?这种事情应该很简单吧?”
光团用一种否定的语气道:“你们错了,难,很难……低级文明,有太多的累赘,被自己的文明范式限定住。想要推动它们前进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种方法,大规模篡改低级文明个体的精神意志,强行修改他们的记忆。但这样修改出来的星际文明,自己的文化都不见了,往往没有太大的创造性,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第二种方法是手把手地教导,灌输思想意识,给他们科技。可这种文明不过只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失去了扶持,立马就就会枯萎,也很难做出超越本文明的举动……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第三种,当然是暗地里的干涉了……这也是最常用的。”
想到这里,于易峰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承认,人类有可能就受到了某个高级文明,暗地里的干涉……
“而对方,竟然是一种好意?!”
“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啊。”
于易峰托着下巴想了想,忽然间灵光一闪:“那么这样吧,我们可以重新再来一次……体验我们渴望的地球生活!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会学到更多,更多……”




深空之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级工业计划
一次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时代,出现在“御夫4”行星表面,这一次人们可是真正卯足了劲,沉下心来发展大工业。
而且,周边还有一颗充满了土著生命的“御夫2”作为课余时间的调剂品,如果解决好了生态问题,还可以混到土著里边旅游,相当于古代出国旅行一般。
这样的生活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第一个任务,建造我们的新一代母舰,家园号!”
于易峰站在电视机屏幕上,充满激情地演讲着。
是的,根据全民投票的结果,投票率最高的名字,还是简单粗暴的“家园号”。
么乱七八糟的“巨乌龟号”、“大天使号”、“钻石王者号”等等,全都被击败。
根据规划,家园号的大小和深空号类似,但采用了更多的纳米学材料,本身的重量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更加合理的力学结构,让它甚至可以停留在重力环境较小的行星表面。
从各种参数角度,“家园号”如果真正建设完成,无疑比“深空号”先进得多。它能够实现更大的动能加速度,设计更加合理,火力更强,也更加结实……
“第二个任务,发展人口,发展新一代科技,建造足够强大的护卫舰队!”
目前,整个文明的人口是一百万,在将人口发展到四百万到五百万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于易峰不打算离开几乎无限资源的御夫星。
“原先的深空号将进行全方位改造,以承载更强大的火力,“泰坦”以及其改造型至少要发展到100艘!而且我们也将开发更加强大的攻击武器以及防御手段……”
不造地更多,主要原因还是维护问题。如果建造上万艘“泰坦”,再加上几百万的宇燕,人类也不用干其他事情了,一天到晚维护也就够忙的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先把这些弄出来,已经估计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剩余的规划,几十年以后再说吧……
就这样,动员大会结束后,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大军在“御夫4”表面辛勤地工作着,挖矿的挖矿,铺路的铺路。反正应用老一套的工业程序,熟门熟路,也不会有太多的差错。
这颗星球的地质活动并不剧烈,总体上是平坦的,某些地区亦有许多坑坑洼洼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星球位于行星系较为外围的地区,更容易受到陨石的撞击。
陨石以及原始星云,是星球物质的主要来源,星球的最初形成离不开陨石。
但到了现在,陨石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一种小小的威胁。
1...154155156157158...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