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现在他们分家出去,是两家了,更要讲究个礼尚往来。比如说她们做了好吃的,会给连老爷子和周氏送。同样的,连老爷子和周氏,也应该做出慈爱的姿态。现在是连老爷子让她们一家都吃饭,张氏因为身子的缘故不能来,如果周氏懂得礼数,将张氏放在眼里,就应该主动提出来,给张氏留些菜送。没有说等一家子都吃完了,将剩菜给张氏的道理。
连蔓儿心疼张氏,主动提出来,也征求了周氏的意见,她做的并没有能让人挑理的地方。
“我问过奶了。并没缺了礼数,也没不对。……要是不愿意,好好告诉我一声就行。我娘也不是非要吃这个。”连蔓儿淡淡地道。
“让蔓儿给她娘挑点好肉,蔓儿想的周到。”连老爷子在那边桌上发话道。
连老爷子说了话,连秀儿也无可奈何,就狠狠地瞪了连蔓儿一眼。
连蔓儿只当没看见,挑了几块熟驴肉和水晶烧鹅,就要给张氏送去。
“等一等。”周氏拦住连蔓儿,“趁着人都在,我说件事。……老四一家分出去了,家里的事得重新分派分派。”
连蔓儿不觉得这事和她有关系,但是周氏不让她走,她只好重新坐下,听周氏说。
这段,古氏走了,大房里剩下一个蒋氏是孙子,还要照看妞妞,周氏只好让何氏和赵氏轮流做家务。轮到何氏做饭,饭不是夹生,就是把锅给烧糊了,周氏骂何氏都只当耳边风,周氏没了脾气,想都让赵氏做,不过赵氏一个人还要忙地里的活,根本就吃不消,病倒了一次,周氏就不好再逼迫。农忙时候的饭菜是耽误不的,没有法子,不仅周氏,就是平时从不烧火做饭的连秀儿也只能帮忙做饭。
连秀儿就有很多怨言,周氏也不高兴,又心疼连秀儿,看来是要重新安排。
“老大你的正好,还是你们妯娌三个轮流做饭。今天就算了,从老大这开始,一家人的饭菜、喂鸡喂猪。我老天拔地地,也不管你们,你们谁哪天做不好,直接跟你爹说去。”周氏道。
“娘,花儿马上就要成亲了,好多事要忙,大嫂哪有功夫做饭?”连秀儿开口道。
“……你们谁愿意替你们大嫂的班?”周氏就问。
没人吭声。
“枝儿和蔓儿不是会做饭,惹得全村人都夸。大嫂对他们多好,送了他们好些个,要不,就让她俩来替大嫂的那天。”连秀儿道。
这个连秀儿真是敢啊。连蔓儿眯了眯眼,不看连秀儿,而是看向连花儿,。连花儿慌忙躲开了连蔓儿的视线。
“那……”古氏想要说,看看连蔓儿,又把话咽了。
这根本就是无理要求,连蔓儿可以说,为连秀儿不帮忙。但是转念想想,不能这样说。
“我和我娘商量商量。”连蔓儿好脾气地道。
“还商量啥,四哥也在这,就定下来吧。”连秀儿道
“我看还是问问大伯娘和花儿姐的意思。”连蔓儿拦住连秀儿的话头,说完就看着连花儿笑。
“这事……”连花儿见连蔓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舌头在嘴里打了个卷,“枝儿和蔓儿也还小那,是不是太劳累了?”
连秀儿就气呼呼地看着连花儿,赌气啥话也不肯说了。
连蔓儿就给连枝儿和小七递眼色,三个孩子飞快地吃完饭,就下了桌子,回西厢房去了。
“让你们去替她们做饭?”张氏听了连蔓儿的转述,也有点生气,就看着连守信,“连家还有这样的规矩啊。”
张氏性子柔和,这样的话在她来说就算是很重的话了。
“这事,就是秀儿说说,爹和娘都没说啥,秀儿她不懂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连守信无奈地道。
“老姑可老实了一阵子了,咋连花儿一,就又变了。”连蔓儿突然道。
这些天,连蔓儿看的很明白。说句不客气的话,连秀儿根本就没脑子。连蔓儿怀疑是连花儿在背后使了坏。不过,如果连花儿真的聪明,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再惹事。是就算不甘心,起码也该忍到顺顺当当出嫁以后。
连花儿平时端着架子,但是今天却给张氏跪下,连蔓儿觉得连花儿是个狠角色。但是,如果连花儿还在背后搞小动作,那么连花儿的聪明就很有限,是小聪明,而且心胸太小。
“让她早早嫁出去吧。”连蔓儿心中道。连花儿嫁进宋家,要想体面地过日子,就更要藏好那一条条的小尾巴,也需要连家的支持。对于她们,就只能拉拢。果然啊,闺女没教育好,早早地嫁到别人家里,就省事了。
连家人依旧每天去打谷场上干活,眼看着一袋袋的高粱和糜子收了进来,活计变少了,连蔓儿就不去打谷场上了。上房那边,古氏果然以为连花儿备嫁为由,不再做家务,而赵氏和连叶儿替了她的班。
连蔓儿看着赵氏和连叶儿整天忙的腰都直不起来,也没有办法。
这天吃过早饭,小七跑出去玩,一会功夫,又跑了。
“二姐,二丫她们都去拾谷穗了,咱也快去吧。”
第一更送上,弱颜潜下去码第二更,求粉红ing。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六十五章拾谷穗
费章节(16点)
二更、肥章哦,求订阅、粉红、推荐以及一切票票。
……………… ……………………………
“今天就能拾了?”连蔓儿放下手里的活,问小七。
小七点头,“刚才听说,那边的庄头放话出来,可以拾了,二丫都已经去了。”
“那咱也去。”连蔓儿连忙道,“小七,你去趟打谷场,让姐和哥也,咱都去。”
“哎。”小七答应了一声,就跑出去了。
拾秋,是秋收后,乡村一项特有的活动。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在田地的主人收了庄稼后,允许别人进到地里,捡拾遗漏在地里的庄稼,比如谷穗、高粱穗这些,其第六十五章拾谷穗中主要的是拾谷穗。
拾秋的也有讲究,只有在人家将地收拾过后,才能进地里拾秋。比如人家在前面割谷子,你就紧跟在后面捡,那即使是最厚道的庄稼把式,也会毫不客气地将你赶出地里去。那不叫拾秋,那叫明抢。
约定俗成,拾秋是属于孩子们的专利。一年四季,除了过年,小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就是秋天,虽然这也是他们最忙碌,最劳累的季节。
一会功夫,连枝儿和五郎就跟着小七了。连蔓儿就和张氏说了一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柳条篮子,一人手里提了一个,就往地里走。
他们要去拾谷穗的地方,比较远。是在南山更南面,与她们常去挖野菜的田地,还隔着一道小山梁。那里有一大片的庄田,据说是一户姓沈的大户人家的。说是沈家的人住在府城里,像这样的庄田不有多少处。今年这片田里种了大片的谷子,今天刚刚收拾好,田庄里的人放出话来,拾秋的人可以进去拾谷穗了。
等连蔓儿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有许多的小孩子在地里了。他们都提第六十五章拾谷穗着篮子,弯腰在地里寻找着。连蔓儿看了看,这一片地少说有三四倾,地里的谷子已经收割过了,只剩下大约两寸来长的谷子杆茬。地头还有一捆捆的秸秆没有运走,地里散落着一些秸秆。
小米粥的营养是很好的,今年连家没有种谷子。连蔓儿打算尽可能多地拾些谷穗,以后早上就有小米粥喝了。
一到了地里,几个孩子迅速寻了块地,保持了一定的间隔排成一排,开始从地的一头往另一头慢慢寻找。连蔓儿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根树枝,眼睛迅速地在地上搜索着,还用树枝将散落的秸秆和杂草拨开,寻找谷穗。很快她就,一个金黄饱满的谷穗,就藏在散落的几根秸秆和野菜中间,连蔓儿忙弯腰将谷穗拾了起来,放进篮子里。
这种意外收获的感觉,真是好。连蔓儿找到了一个谷穗,心情立刻飞扬起来。毕竟是人家收拾过的地,有些谷穗,只剩下半截,或者少半截,有的上面的谷子粒大多都脱落了,但是这些都被连蔓儿当宝贝似地拾起来。积少成多,这个道理她懂得。
劳动中的过的特别快,太阳已经升到正当空。秋天的日光晒到人身上,久了,是会感觉到疼的。好在连蔓儿戴了草帽,全身都裹的严严实实,就是出些汗,还不至于晒伤。他们已经从地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连蔓儿的篮子里已经有了多半篮子的谷穗。在他们前面,隔着一条河湾,是一个村落,村头有一所大庄院,就是这田地主人的庄子。
不是不是因为村中的人多是佃着这庄子的地,而这庄子的主人姓沈,这个村子就叫做小沈屯。连蔓儿,在更南面的地方,还有一个村子,叫做大沈屯。
再回头看一看,她们已经离三十里营子很远了,三十里营子在连蔓儿眼中,变成了一簇小黑点。
“咱歇一会吧。”连蔓儿招呼几个孩子到身边来。
就在这个时候,河湾那边有两个人牵着一匹马慢慢地走了。
连蔓儿看了一眼,也没在意,就和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在地头坐了,她从篮子里取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四个煎饼卷子。这是早上烙的煎饼,连蔓儿在里面刷了一层肉酱,卷了葱丝、干豆腐丝、酸豆角,就是打算加餐的。
几个孩子将煎饼卷分了,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连蔓儿刚咬了一口,就看见那两个人牵着马走近了,马上还坐着一个人。
“咦。”那马走到连蔓儿旁边突然停了下来,马上的是个胖男孩。他也不等跟着的小厮来抱他,就从马上跳了下来。
“哎呦,我的少爷,您要下马跟小的时候一声,这要是摔个好歹的,小的可交代哦。”两个小厮都齐声惊叫起来。
“不用你管。”小胖墩推开小厮,几步跑到连蔓儿跟前,“大脚丫头,你在我家的地里干啥那?”
连蔓儿抬头一看,才这认出来,这不是在石太医家碰见的那个讨人嫌的胖小子吗。
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连蔓儿看着小男孩的样子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年纪。这个年纪,像小七那么乖巧的小孩子实在太少见了。
连蔓儿可不想搭理这个小屁孩,因此就扭过头,假装看别的地方。
小男孩两脚一跳,又跳到连蔓儿面前。
连蔓儿又把头扭向另一边,小男孩又是一跳,又站在连蔓儿面前了,还笑嘻嘻地,好像连蔓儿在和他玩新奇的游戏似地。
连蔓儿有些无力,突然想到一件事,要向这小子打听打听。
“我是来拾谷穗的。”连蔓儿就好声好气地答道,“对了,石太医好吗不跳字。
小胖子见连蔓儿肯搭理他,就凑了,要在连蔓儿身边坐下。一个小厮马上,将一个锦垫铺在地上。
“大脚丫头给你坐这个。”小胖子让连蔓儿坐锦垫上。
这小胖子有锦垫不是一屁股坐下,而是让她,这让连蔓儿对小胖子的观感有了一些改善。
“你做坐吧,我有这个。”连蔓儿也没有直接坐在地上,而是捡了些秸秆,上面还垫了块帕子。
“你坐这个垫子,我坐你那个。”小胖子执拗道,“要不然,我不告诉你我舅爷爷的事。”
原来石太医是这小胖子的舅爷爷。
连蔓儿有事要问他,想着不要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就和他换了座位。
小胖子坐下来,看了看连蔓儿。
“要不,你先吃完,我再跟你说。”
连蔓儿这才记起,她手里还拿着个煎饼卷子没有吃。
“我们乡下人家的吃食,你怕是吃不惯。”连蔓儿说着话,又往旁边看了看,小胖子骑的是匹很帅气的枣红马、跟着他的那两个小厮打扮的也是半大孩子,身上的衣裤也很光鲜,小胖子更是不用说,一身的绸缎,脖子上挂着金项圈,腰边系着荷包,脚下是粉底缎子靴。“跟着你的人也不能会让你在外面随便吃。”
“他们都是我的人,都听我的。”小胖子道,“我吃的惯的,就怕你不舍得给我吃。”
这小胖子果然很难缠。连蔓儿想了想,她做的吃食十分干净,味道也不,分一点给小胖子吃应该没关系。
“那你不嫌弃,就分你一半吧。”连蔓儿把煎饼卷递给小胖子。
小胖子掰了半个卷子,咬了一口。
“好吃,怪不得你不舍得给我吃。”
连蔓儿决定不和这小屁孩一般见识。
“我还不你叫啥名字那。”连蔓儿问。
“我叫沈谦,大脚丫头,你叫啥名字?”
“我叫连蔓儿,这是我姐,叫连枝儿,我哥……”连蔓儿又将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介绍给沈谦。
沈谦一一都打了招呼,这才对连蔓儿道你刚才问我舅爷爷,我舅爷爷回府城住了。你家人又病了吗,我帮你请舅爷爷。”
你家人才又病了那,连蔓儿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这样啊,那他时候,我们想去拜谢拜谢。”连蔓儿又问。
“说不准,你到府城来呗。”沈谦将半个卷子吃了,又看着连蔓儿手里那半个。连蔓儿光顾着了,手里的卷子根本就没吃。
“这个,我吃过了,不好再给你。”连蔓儿客气道。
“我不在意的。”小胖子沈谦笑的露出一口白牙来,冲着连蔓儿手里的卷子伸出了手。
“我在意的。”连蔓儿想说,可沈谦的小胖手已经抓住了她手里的卷子。
“好吧,给你吃。”连蔓儿干脆把卷子给了沈谦。
卷子是黍米面烙的,可沈谦吃的很香,这还真是个不挑食的,怪不得长的这么胖,连蔓儿心里想道。
“舅爷爷说喜欢秋天的乡下,他回府城是有事,过两天,应该还回镇上住的。”沈谦吃完了卷子,又说道,“蔓儿,你在这地里干啥?”
“拾谷穗啊,给家里添口粮,你肯定不懂。”连蔓儿道。
沈谦就跳起来,拉了一个小厮到旁边去,不知说了,那小厮就朝着庄子里飞跑去了。
连蔓儿也站起来,冲着沈谦招呼,“你玩吧,我要拾谷穗了。”
“你拾了半天吧,就这么点,哪里够吃啊。蔓儿,你陪我玩吧。”沈谦就拉着连蔓儿,不让她往地里去。
“乖啊,你骑马去玩啊,我还有正事要做。”连蔓儿说着话,转身就往地里走。
沈谦一把抓住连蔓儿提着的篮子,“蔓儿,你看。”沈谦指着连蔓儿背后。
连蔓儿转过头,就看见刚才那个小厮领着两个庄稼汉子快步走来,两个庄稼汉子背上都背着沉重的麻袋。
“蔓儿,你不用拾谷穗,这两袋子谷子,够你家吃的不?要是不够,我再让他们给你送。”小胖子沈谦挥着两只肥胳膊,很是财大气粗地道。
连蔓儿的脸立刻黑了,她了,即便是因为石太医,她也不该搭理这个讨人嫌的家伙。
“沈家少爷,咱们拾谷穗,是靠劳力吃饭。咱们和你无亲无故的,可不敢受你这样重的。”连蔓儿就沉下脸道。
“咱们不是了吗不跳字。沈谦道。他不明白连蔓儿突然生气,辛辛苦苦,只能捡到不到一篮子的谷穗,他一下子送了她两袋子谷子,她不是应该高兴吗。
“我们可交不起您这样身份的。”连蔓儿甩开沈谦,径直往地里走去。
“我哪做了呀,你告诉我。”沈谦的样子似乎很受伤。
连蔓儿丢下沈谦,和连枝儿几个往回走。
“蔓儿,你认识沈家这小少爷的?”连枝儿就问连蔓儿。
去石太医家的经过,连蔓儿跟连枝儿说过,不过却没说遇到沈谦的事。现在她一边拾谷穗,一边把那天的经历又说了一遍。
连蔓儿拾着谷穗,突然感觉手里的篮子似乎被挂住了。她一回头,就看见沈谦正站在她身后,一张胖嘟嘟的脸上满是汗水。那两个小厮都不远不近地站在沈谦身后,脸上满是无奈。
沈谦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一口白牙。
“蔓儿,给你这个。”沈谦的一只手撩着袍子襟,上面堆了一堆的谷穗,还有一些叶子和杂草。“我帮你拾的。”
连蔓儿的眼睛睁大了一些。她不收他送的谷子,他想明白了为,就拾谷穗给她?
连蔓儿一时不说好。
那两个小厮的衣服上也脏兮兮的。
“不是你一个人拾的吧?无不少字”连蔓儿道。
“嘿嘿,他们俩不顶用,大都是我拾的。”沈谦道。
“你好不容易拾的,还是留着吧。”连蔓儿道。
“不是的,这都是给你拾的,蔓儿,都给你。”沈谦慌忙道。
沈谦这样,连蔓儿倒不好拒绝了。
“那多谢你哦。”连蔓儿道。
“蔓儿,我们是了”沈谦道。
“少爷,庄头带人找来了。”两个小厮走近前来道。
连蔓儿扭过头,果然看见从河湾那边急急忙忙地走来一群人。
“蔓儿,那我先走了。”沈谦忙将谷穗交给连蔓儿,带着他那两个小厮飞跑到地头,还没等他被抱上马,那群人已经到了跟前。
连蔓儿看着沈谦被那群人簇拥着往庄子里去,这个沈小胖,似乎也没那么讨厌。连蔓儿这么想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袖子,咦,她的帕子那。
她了,这个沈小胖果然还是讨厌的。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六十六章 耢花生
费章节(8点)
一连拾了几天的谷穗,沈小胖再也没有出现过。连蔓儿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又有些悻悻然。松了口气是因为沈小胖太难缠了,没遇见他当然是好事。至于悻悻然,连蔓儿思前想后,她的那块帕子肯定是被沈小胖给收起来了,看不见沈小胖,就没法拿回帕子。那块帕子当时可是花了十几文钱,虽然因为她还不会刺绣,只是锁了边,可那也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不过,没有比拾秋更重要的事情,连蔓儿心里念叨了沈小胖两天,也就将他抛在脑后了。
拾完了谷穗,就开始耢花生了。花生,是很难收的,即便是最仔细的庄稼第六十六章 耢花生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粒花生都收进仓,总有一些会留在土里。一斤带皮的花生,能换一斤多上好的大米,三十里营子的孩子们纷纷提着篮子,手里拿着小耙锄或者小镐,散到地里寻找落在地里的花生。
连蔓儿自然是不甘落后的,每天一大早,就和小七、连枝儿和五郎下地耢花生。
连家虽然种了花生,但是那是要卖钱的,到现在为止,连蔓儿她们吃到肚子里的不超过十颗。这并不是说当家人连老爷子苛刻,村中的人都是这样的,反而是给孩子吃花生的人家,会被说成是惯孩子,不会过日子。
穷苦人家的花生地里,自家仔细地搜检过,剩下的就少。但即使是这些人家,也有细心的和粗心的。找到那粗心的人家的花生地,收获自然就多。还有就是大地主人家的地里,也可以有不少的收获。
就算是没有多少,找到一些吃进肚子里,也是解馋的。
耢花生是很辛苦的,要找寻那些被落在土里的花生,大家几乎将地都整个翻了一遍,所以才叫做耢。小七喜欢吃花生,哥第六十六章 耢花生哥姐姐们爱惜他年纪小,找到花生都会先给他吃。小七也很懂事,他会很仔细地吃上一小把,然后就不再吃了。
村里的孩子们耢的花生,有的要归到家里,贴补家用,有的人家就宽松些,让小孩或是自己打牙祭,或是拿到镇上卖了,换糖果吃。
现在连家四房好多事都连蔓儿当家,连蔓儿想着现在手头还有余钱,决定这些花生就留下自家吃好了。
这样早出晚归,有小七和四郎早就寻下的好地,一天下来,她们每个人都能耢花生七八斤的花生,几天下来,虽然小脸晒黑了,手上磨出了泡,胳膊腿酸疼,但是看着满满一麻袋的花生,心里的高兴劲完全能抵上这些天的劳累。
村里的人看见了,都说连家四房的孩子又机灵又能干。
连守信这些天和连老爷子一起扬场,每天晚上头一沾枕头就能马上睡着,早上却不用人唤,天没亮就起来。
张青山和李氏送来的两只老母鸡,其中那只黑母鸡,在来的第二天就下了一个蛋,张氏就舍不得杀了吃肉了,让连守信圈了一个小小的围栏,把两只鸡养在西厢房的窗根底下。
连蔓儿和张氏商量了一下,就将那只芦花鸡杀了。后院的豆角都要拉架了,连蔓儿和连枝儿捡嫩一些的摘洗了一大篮子,又舀了三斤白面,和面发面,打算做豆角炖肉胡饼。
将鸡剥洗干净,鸡肉切成块。烧热大铁锅,先放一点点的油,加入葱花、蒜瓣和大酱炒出香味,在将鸡块倒进大铁锅里翻炒,等翻炒出油来,再加入摘洗干净并切了段的豆角。
这边连蔓儿将发好的面,分成几个均匀的面剂子,一个个地擀成薄片,在一面上薄薄地抹上油,撒上盐和花椒粉,对折一下,再在对折过后的面上抹油、撒盐和花椒粉,然后再对折。这样胡饼就做好了。
那边连枝儿已经将豆角和鸡块翻炒好,然后在锅里加水,水刚刚没过豆角就可以了。连蔓儿把胡饼端出去,均匀地摊在豆角上,然后将锅盖盖严。五郎在灶下烧火,等到将锅烧上汽,就是从锅盖四沿都冒出浓浓的蒸汽来,再烧一把火,然后闷上一刻钟的功夫,鸡肉炖豆角和胡饼就都熟了。到时候胡饼中浸透了鸡肉和豆角的香味,会更加好吃。
连蔓儿几个正围坐在一起说笑,一边等着锅烧上汽,门帘哗啦的一响,四郎带着六郎从外面跳了进来。
“你们又炖鸡了?”四郎吸了吸鼻子道。
“上房不是买肉了,比鸡好吃。”小七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