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连老爷子看了看眼前的情形,也明白,如今他的话是不顶用了。因为他的身体,连守信、五郎他们要责问、发作连守仁这些人,他除了强硬地偏袒,就再无别法。
可如今,这屋里不仅有连家的人,还有作为亲戚的二丫奶奶,还有村里颇有名望和地位的李郎中。他要啥当着这些人的面强行偏袒连守仁这几个,后果会是怎样,他心里很清楚。
无论如何,他不能接受那样的结果。
“老四,五郎,有话好好说……”连老爷子无奈,只得和颜悦色地向连守信和五郎道。
“……我爷我奶都这个岁数了,就该颐养天年。该供给的我们都供给了,为了让老两口子高兴,我们对你们明里暗里也没少照应。你们自己个想想,没有我们,没有我爷和我奶,你们能过上现在这样安乐的日子吗?”
“本应该自己撑门立户,支撑起家业,孝敬老人。你们可好,事事都让老人操心,让他们不仅不能颐养天年,还得为你们下地干活,养活你们,为你们日夜筹划。一辈子没为自己做过的事,都为你们做了。可就这样,你们还不知足。不是你们撺掇着老人,得寸进尺,让老人为难,老人好好的身子骨,能经常这么犯病?”
“你们说说,凡是老人用的,我们啥没给到了,不是你们不好好伺候,惹老人生气,我爷的病能又反复了?老爷子都多大年纪了,经得住这么折腾吗?我今天把话撂在这,但凡老爷子老太太有啥好歹,你们都别想置身事外!”
说什么是因为连守信这一股人不肯满足连老爷子的要求,才让连老爷子犯病的,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如果连守仁、连继祖、连守义这些人能够自立、自强,又何须连老爷子连脸面都舍弃了,要向连守信和五郎提那些无理的要求那。
说到底,就是老宅这边的子孙没出息。更让人生气的是,他们不仅没出息,还不安分,所以才让连老爷子不能安心养老。
这才是事情的实质。
五郎一番痛斥,连守仁、连继祖等人都只低头听着,不敢分辨。他们实在也没什么好分辨的,因为五郎说的都是事实。
连老爷子坐在炕上,脸色变了几变,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他心疼连守仁和连继祖,这样被五郎申斥。另一方面,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五郎所说的话,未尝没有那么一点赞同。
如果不是连守仁和连继祖这么没用,他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样。
可最终,还是心疼长子长孙的情绪占了上风,只是五郎占着理,在众人面前,他不好说什么。
五郎申斥完了连守仁和连继祖,就看了连老爷子一眼。五郎何等聪明,看了连老爷子的脸色,就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
连老爷子在家里,最讲究长幼有序,连守仁和连继祖作为长子和长孙,是享有者独特的地位和权力的。除了连老爷子自己,谁都不能说连守仁和连继祖。
“大姨奶,李郎中,”五郎就对二丫的奶奶和李郎中抱了抱拳,“要是论辈分,似乎这些话不该我说。可没办法,这是奉养我爷我奶的大事,不能因为辈分,他们做了错事,错待了老人,我就不说。”
“他们要是走的正、行的正,还用我说什么?我这些话,也是代表我爹我娘,还有我们全家说的。”五郎又道。
“是这个理。”二丫的奶奶和李郎中就都点头。
连守信和五郎就又提出,让连老爷子和周氏和他们回家。
“留你们二老在这,我们实在不放心。我爹昨天傍晚听到点风言风语,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就是惦记你们二老。”连蔓儿也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执意不肯。
“我这辈子,我哪也不去,我就老死在这个炕头上。你们金山银山,金窝银窝,我也不能去。”周氏道。
“……哎,我也不怕人笑话了。我知道你们那好,我去了肯定享福。可我还是得留在这,这老宅,是我置办的。我住了一辈子,不乐意挪地方。再有,我也放心不下这……”连老爷子说着话,扫了连守仁和连继祖一眼。连老爷子舍不得老宅,更放心不下连守仁和连继祖。“老四啊,我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我和你母亲一样,要死,也是死在这炕上……”
“老四啊,你们兄弟几个里头,就你这一股,最有出息,也最孝顺。这个,我和你母亲心里都有数。住在老宅,是我的心愿。”连老爷子见连守信和五郎一直都没说话,连守仁和连继祖还在地下跪着,只好道,“……是我最后的心愿。”
送上一更,粉红榜第五,感谢大家!
不过只领先了几票,马上要被追上袅,求大家继续给力支持。第五o(n_n)o,拜托大家。潜下去码第二更。rs





重生小地主 第七百九十六章 决断
二更,求粉红。
连蔓儿一家今天的态度很是强硬,连老爷子已经预感到了一些不好。如果这个时候他和周氏跟着去了连蔓儿家,那么就坐实了老宅里连守仁、连继祖等人的不孝。
连守仁、连继祖和连守义这两股人从太仓归来,能够在三十里营子安稳度日凭借的是什么?无非是连守信一家在当地的威望,还有就是凭借奉养、伺候他和周氏。
如果他们老两口子跟着连守信去住了,也几乎等于抽走了这两样屏障。另外,还有连守信一家给他们老两口子的供给,从此也不会再送到老宅来。
老宅的人如今的生活,自然和连守信一家没法比,但是在三十里营子却是中等的,真正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老宅能维持这种生活,与连守信给予的供养是分不开的。
如果他们跟了连守信去过,老宅这边将会失去主心骨,变成一盘散沙。真就是要什么没什么了,生活水平肯定要落到最下层去。更有甚者,别说是过日子,老宅很有可能会散掉。无论如何,连老爷子是不忍心让老宅的儿孙去受那种苦的,不忍心老宅散掉。
可是眼下的情形,因为他的身体,连守仁、连继祖都被拿住了短处,他要继续留在老宅,只能拿出一个老人最后是撒手锏。
心愿,一个垂暮老人最后的心愿。
只有这种最后的心愿,才是被众人所宽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被道理所约束的。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老人任性的权力。然而这种任性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一个,足够了。
听连老爷子这样说,地下跪着的几口人是松了一口气,连蔓儿等人则只能暗自叹气摇头。
不过,这种结果也不算出人意料,外人或许还有些看不清,但是连蔓儿、五郎他们却是早就看透了,无论是什么时候,连老爷子都不可能舍弃连守仁和连继祖。
老两口子这样坚持,连蔓儿一家也没办法。
“继祖啊,你爷还要继续留在这,可我还是不放心,你说两句吧。”连守信就对连继祖道。他直接略过了连守仁。
“四叔,你放心,我爷在这,我们肯定好好伺候。往后,绝不再惹我爷生气、着急。啥事也不用我爷和我奶再操心。我爷我奶说啥就是啥。”连继祖忙就赌咒发誓地道。
连守仁在旁边也连连点头附和。
“行,那这话我记下了。老爷子老太太再出点啥事,继祖啊,我就找你说话。”连守信点了点头道。
“你爷对你们的一片心啊,你们但凡还有点心,你们就该好好待老人。”顿了顿,连守信又看着连继祖,意味深长地说道。
连守信又嘱咐了连继祖一番,让他们要小心地照顾连老爷子和周氏。这期间,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说话。
“……这地上凉啊……”等连守信都嘱咐完了,连老爷子就又开口道。这是在给连守仁和连继祖几个求情。
“那今天这个事,就暂时先记下。以后好好的,今天这个事就算过去了。要是不好,那就连今天这事一起算。”五郎又说了一句,这才让连守仁、连继祖几个起身。
连守信和五郎又请李郎中给连老爷子开了方子,李郎中就告辞走了,接着二丫的奶奶也起身告辞,连守信另外打发人将这两个人给送回了家。
一边正要安排人去镇上买药,连守义就从县城回来了。
“……大姐留我们吃的饭,四郎已经上工了,铺子里管一顿晌午饭,工钱啥的另外算。大姐、大姐夫答应让四郎借住。”连守义就将去县城的情况告诉了一番。
连守信也没多问,就起身向连老爷子和周氏告辞。
“……年根底下,事情多,明天就得出远门,得年前才能回来。爹娘好好保重身子,缺啥东西,就打发人过去跟孩子他娘要。”
张氏、五郎、连蔓儿和小七也都上前说了几句话,这才从老宅出来。
回到家中,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就都上炕坐了,张氏和连蔓儿开了柜子,为连守信和五郎准备出门要带的东西。
连守信明天要往西边的牧场去,五郎则要去县城。小七哪也不去,和连蔓儿一起留在家里陪着张氏,要安排过年的事情。
“咱们刚才出来,老爷子要下地送咱。我看他那手脚,不像往常灵便。”连守信沉默了一会,就说道。
大家就都点头,连老爷子的身体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大家都发现了。也正因此,今天他们才这么生气。
连蔓儿对医药方面的事情并不十分的了解,不过她能猜到,连老爷子的病,估计就是中风,还很有可能有脑出血的倾向。这两种病,都是最忌讳多思多虑,情绪激动的。以连老爷子的性格,还有老宅那样的环境,要养好这两种病,再多的好医好药,都是事倍而功半。
可又有什么办法,连老爷子的性格不会变,而且就是认准了老宅,不肯到她们这来养老。
“……也是劳碌了一辈子,省吃俭用的,没得着过啥好。今年的年礼,咱给加厚吧。”连守信又道。
劳碌、省吃俭用,一开始是为了供养连守仁和连继祖父子两个锦衣玉食地念书,而现在,连老爷子和周氏也很节俭,不舍得花钱。老两口子的身前身后事,都有连守信。他们积攒钱财为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肯定加厚。”连蔓儿就答应道,“我和我娘先准备着,到时候爹你再看着添减。”
“好。”连守信满意地点头。张氏也好,连蔓儿几个孩子也好,在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供养上面,从来不会小气、心疼。
“对了,爹,这两天上咱家来,还有托人跟咱打听,要报名进咱的学堂的人可不少。我和我哥还有小七算了算,开春要准备五十套桌椅怕是不够用。”连蔓儿突然想起了什么,就对连守信说道。
“五十套不够,那赶紧再跟你三伯说,再多打出几套来。”连守信就道。
“爹,那可不是多打出几套的事。再说,五十套桌椅,我三伯那边都得白天黑夜的赶工,这里面还有一个年,人家咋地不得歇两天。我三伯的身子骨,我看也还没完全恢复回来。”连蔓儿就道。
“那,那就再找别人,总不能耽误了学堂的事。”连守信想了想,就道。
“也只能这样了。”连蔓儿就道。
“这个事,我还得跟你三伯好好说说。”连守信沉思着道,“当初我跟他说了,一百套桌椅,都给他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学堂的事不能等,也不能让我三伯为了打这些桌椅就拼了命。再说,就算拼命,他也打不出来那么多套桌椅。”连蔓儿一边将收拾出来的衣服一件件叠好,用包袱包上,一边慢条斯理地道,“咱家但凡有木工活,都是先可着我三伯。可咱家活计多,他一个人不可能忙的过来。以前就是,往后也还一样。”
“我三伯人家也不是就指着咱们一家,人家另外也有活计。”五郎也说道。
“我三伯那人,也通情达理。这是没办法的事,他要是愿意,往后咱家再有活计,还是先可着他。”连蔓儿又道。
“行,这事我跟他说。”连守信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就点头道。
连蔓儿所言非虚,自打她们要开办学堂的消息传了出去,这十里八村很多的人都动了心思,想着提前给孩子报名,免得到时候进不了学堂。而这些人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并没有存着科举的念头,他们目标明确,就是想来学堂念书习字,再学一学数算,以后好在连家的产业上得一份好差事。
能够进学堂,学成了本领,即便不能在连家的产业上当差,到别处去,也能找到更好的、挣更多钱的差事。
赵家村的赵木匠家有两个挨肩的小子,大的虚岁十二,小的虚岁十岁,就是存着这样的念头。赵木匠托人找来,愿意做工代替两个儿子的束脩。
连蔓儿也打听到赵木匠的口碑不错,在赵家村颇有人缘,那两个小子有些淘气,品行却没差,也就答应了。正好有桌椅这个活计,连蔓儿就分了三十套的桌椅,给赵木匠去打。
赵木匠要用做工代替束脩,本说打桌椅不要钱,连蔓儿没有答应。赵木匠家人口多,就是靠手艺吃饭,三十套桌椅,由赵木匠和他大儿子一起打,也需要时间。
最后是赵木匠按照市价降低了两成,连蔓儿才点了头。依旧是连家出木料,还预付了一部分的工钱。
还有西村一个姓李的木匠,也有子侄想进学堂,分了二十套桌椅的活计,就按照赵木匠的定例。
为了不耽误学堂开学,连家的管事买了木材就往西村和赵家村送。连守信还没来得及去找连守礼,连守礼就急匆匆地上门来了。
送上二更,酷暑码字,求粉红。
又落到第六了,辛苦了一个月,一直领先,最后被赶超,差的多就算了,只差几票,感觉(┬_┬)六月进入倒计时中,请大家再看看手里是否攒了粉红票,不要浪费。
《重生小地主》走到今天,和大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管怎样,都感谢大家,求继续支持。rs




重生小地主 第七百九十七章 连蔓儿的提议
三更,求粉红。
连蔓儿一家在后院,听下人来报说连守礼来了,要见连守信。
“…...三老爷的样子挺着急。”来禀报的人还说了一句。
村里面,几乎就没什么秘密,何况那两大车的木料从镇上来,再从街道上过去。连蔓儿就猜出,是连守礼得了信儿,过来找连守信询问。
一百套桌椅,木料由买家提供,还有预付的工钱,这是稳稳当当赚钱的好生意。那多余的边角料可以当柴禾烧,还能拼凑出一些小的家具来。就这一单活计,就够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了。
这十里八村的木匠,只怕还没人接过这样大的活计。而由一百套一下子变成五十套,能赚的钱就少了一半。连守礼不能不着急。
可这件事,是没有办法的,毕竟,不能因为要让连守礼挣钱,就耽误了学堂的大事。
“我去看看。”连守信就站起身道。
“爹,你好好跟我三伯说。我三伯通情达理,说明白了,就没事了。”连蔓儿就对连守信道。
“好。”连守信答应着,就往前院去了。
“这些桌椅,真就那么急,不能容工夫?”见连守信出去了,张氏就小声问连蔓儿道。
“娘,看你问的,要能容工夫,我还能另做安排?”连蔓儿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就答道“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我爹当初心里一热。一百套桌椅,咱的学堂开春就开学,本来就不是一个人能忙得过来的活。”
“咱这周围,木匠也不止我三伯这一家。都是乡里乡亲,过的不好的人家有的是,咱多多少少也得照顾些。......我三伯家,现在也不就指着咱们这的活计。”连蔓儿又道。
说到有活计,也要照顾一下十里八村别的木匠.张氏对此是没有意见的。
“你说的也是,乡里乡亲,能维护的咱是都该维护点。”张氏就道。
“可不是咋地。”连蔓儿就笑了“这回这木工活.我就分给两家了,以后再有类似的,也该这么办。”让大家都沾沾咱家的光。”
连蔓儿这句话,可与刚才她对连守信说的有些区别。
不过,因为是换了一种说法,张氏并没有反应过来。
“沾光这话得别人说,你这孩子。”张氏也笑了。
前院.连守信和连守礼在前厅对坐,屋内的气氛些微有些紧张。而这紧张的气氛,是来自于连守礼的身上。
“老四,我、我刚才在街上,看见你家的车拉木头,我听说,你分了五十套桌椅的活给赵家村的老赵和西村的老李?”连守礼看着连守信,小心地问道。
“啊.是有这么一回事。三哥,我……”连守信点头道。
“老四”连守礼不等连守信说完.就忙插话道“那五十套桌椅,是用在啥地方的,没听你说过呀。应该不是学堂的吧,我估摸着,你那学堂里,一百套桌椅应该就差不多了。”
听连守礼这样说,连守信就微微的一愣。连守礼既然听说了,那势必应该已经知道,那些桌椅就是学堂要用的一百套桌椅的一部分。现在连守礼这样说.意思也很明显。
“三哥,这个事,我正想跟你说。”连守信也不隐瞒,就和连守礼说道“当初我估计不足,现如今看.开春五十套桌椅,根本就不够用。剩下那五十套,只能另外找人给打。”
“老四,你、你是说....…”连守礼强作镇定,但是声音还是微微有些发颤。
连守礼这个人,并没有经历、决断过什么大事。所以,遇到了关切的事,就难免会紧张,形于颜色。在这方面,连守信就比连守礼强多了。一来是性格上,连守信就要比连守礼更加沉稳。另一方面,连守信所经历的,连守信所受的历练,也是连守礼所不能比的。
自然,这也与如今两个人身份的不同有关系。
“三哥,这回对不住了。也是没办法,总不能让你没黑天没白天地赶工。眼瞅着要过年,咋地也得歇几天。你这身子,也不容过于劳累了。”连守信就道。
“我不怕啥劳累,不是都说好的吗?老四,你、你不能......”连守礼就急道。
“三哥,你别着急。”连守信忙伸手安抚连守礼“这回是没办法,那些活确实不是你一个人能忙的过来的。......这一年到头,我这活计也不少,保准够你干的了。没了这个,还有那个。”
“老四,我听说了,我也少要工钱行不,一百套,你略容我些工夫...…”连守礼的眼圈有些发红。
“三哥,这不是那回事。工钱啥的,给他们的是一样的。他们那是要代替束,和你这个不一样。”连守信有些没想到,连守礼会这样难缠。
“三哥,就是这么个事,不能耽误了学堂开学,那是大事。”以后,三哥你那的活保准少不了。咱们兄哎,话我也不多说了,也不用多说。”连守信想了想,又对连守礼说道。
“这就是定了,不能改了?”连守礼又问了一句。
“三哥……”连守信无奈地看着连守礼。道理他说明白了,人情的话他也说尽了,实在是没别的可说了。
“那、那行吧,那我先回去了。”连守礼站起身,往外走,走到门口,又扭过头来问连守信“……老四,那五十套桌椅,不会再变了吧?”
“不会,三哥,那个你放心。”连守信就道。
送了连守礼出去,连守信就回到后院。进了东屋,连守信坐到炕上,还作势用衣袖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
“咋地,他三伯真是为那些桌椅的事来的?”张氏就问道。
“嗯。”连守信点头。
“那你咋说的,说好了没?”张氏又问。
“说好了。”连守信长吁了一口气“下回啊,再有这样的事,我还得慎重点才行。啥事都得一步步来,话也得一句句说。因为啥事它都有个变动。要是一开始.我没一股脑说把一百套桌椅的活都交给他,就好了,也就没今天这个事了。”
连蔓儿在旁边就抿了嘴笑。连守信又学会了一件事,这算不算是额外的收获?
当然要算。
“他三伯这个人.做事有些太死板了。本来这个事挺好说的,刚才看他挺不愿意,这个弯,估计他得转几天才能转过来。”连守信又道。
其实,连守信对连守礼还是很了解的。
连守礼在某些事情上是比较死板,同时,他也和连老爷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思多虑。连蔓儿相信,连守礼这一回去,晚上肯定会睡不着。他会琢磨这件事。
那就让他好好琢磨琢磨去吧,不能因为一件事情习惯是那个样子,就当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连守礼也是时候学着长大了。
一家人吃过晚饭,刚将桌子收拾下去,赵氏和连叶儿就来了。张氏忙叫人将这娘儿两个请进后院,在炕上坐了。
“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就在这吃点。”张氏笑着对赵氏和连叶儿道。
“刚吃完,不吃了。”赵氏忙陪笑道。
连蔓儿就让人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让赵氏和连蔓儿吃。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就都起身往前院书房去了,留下她们娘儿几个自在说话。
赵氏坐在炕上,比起往常明显有些拘谨,期期艾艾的,似乎是有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氏就与赵氏说些家产里短,连蔓儿则将招呼了连叶儿,两个人到西屋说话。
“叶儿,有啥话,你就跟我说吧。”到了西屋,连蔓儿和连叶儿上炕坐了.连蔓儿就对连叶儿道。
“蔓儿姐,其实、其实也没啥要说的。”连叶儿在连蔓儿跟前,还是比较自在,什么话都肯说的。“就是那些桌椅的事,我爹回去,就闷着头在那琢磨。说是啥得罪了四叔.还让我和我娘过来,打听打听,好好说说啥的。”
连蔓儿忍不住扑哧一声就笑了。
1...335336337338339...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