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老太太还和二当家的吵吵起来了,是向着城里那边......”张氏又对连守信道。
“老爷子发话没?”连守信似乎对周氏的态度并不在意,而是问起了连老爷子。
“我爷好像一直没吭声。”连蔓儿就道。
“哦。”连守信若有所思。
“老太太这是向着城里那边,老爷子没说话,那估计......,城里那边不乐意,老爷子这个人,肯定不会去压服城里那边,这婚事啊,还是不能成。”想了想,连守信就说道。
连老爷子这个人,对家里人和对外人,是两种态度和标准的。他可以压服家里的人,让家里的人受委屈。但是他绝不会去压服外人,让人家讲究他。银锁还有爹,连兰儿嫁出门,那也就是别人家的人。
一家人正说着话,赵氏和连叶儿就来了。看连叶儿进门时颇有些兴冲冲的样子,连蔓儿就知道,连叶儿这是有新鲜事要来告诉她。
果然,赵氏和连叶儿一开口,就问她们知不知道老宅那边因为四郎和银锁的婚事吵吵起来的事。
“知道。”连蔓儿就道。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还罢了,其余的人,首先是张氏和赵氏,然后就是连蔓儿和连叶儿,就都叽叽喳喳、嘀嘀咕咕地唠了起来。
女人对这方面的话题都是天生敏感而且感兴趣的。
老实如赵氏,厚道如张氏,都摆脱不了这种女人的天性。
与连蔓儿不同,连叶儿今天是跟着连守礼一起去过老宅的,而刚才,何氏还去她家坐了半天。
“这个事也不是今天才提起来的,二当家的两口子早就有这个心,不是还跟我们说过吗,也跟老爷子和老太太跟前透过话。”赵氏就道“听说,老太太当时就给驳回了,老爷子也没点头。”
“那咋今天二当家的他们还提?”张氏就纳闷道。
不过这话问了,张氏也没期待得到〖答〗案。一般的人或许会就此罢休,但是却不能拿一般人的标准来衡量连守义和何氏。
“四郎不是在那住了几天吗,再说,四郎现在在铺子里干活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呗。”赵氏就道。
“芽儿她娘是这么说的。”连叶儿马上就补充道。
“她四婶,我跟你说,刚才芽儿她娘在我们炕上,说的那些话,哎呦……”赵氏压低了声音,跟张氏道,一边脸上露出颇为复杂的神色。
连叶儿在旁边,就不吭声了。
“她说啥了,说不好听的了?”张氏就问道。
“…...说四郎这些天拿的工钱,一文钱都没往家里拿,是给银锁huā了,说是又给买吃的,又给买啥的,还说银锁朝四郎要东西。她说的可、可…...了,我听她话里的意思,是要把这些个事拿出去到处说……”赵氏冲着张氏眨了眨眼睛。
张氏先是惊,稍后就恍然了。
连蔓儿才旁边也听了个大概,她也听明白了。
连守义和何氏打的好主意,说亲不成,就打算要四处放话,坏银锁的名声,让银锁不得不嫁给四郎!
“估计,这是早就打算好的。”张氏就道“就那两口子,平常就爱串门,哪个大门口他们都能进去,他们俩沿街这一串,哎呦,这个事,明天就能传进县城里去。”
人言可畏,本来大家认为决不能成的婚事,因此又有了变数。
稍后争取二更,求粉红。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零三章 赴宴
“二当家的那两口子,要是出去说,那肯定不只说这些,哎强扭的瓜不甜,这是何苦那!”张氏就叹气道。
张氏估计道,连守义和何氏出去宣扬,肯定会添油加醋,让银锁不得不嫁给四郎。只是这样结成的婚事,到底是福还是祸?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会认为成功地将人娶进门了,那就万事大吉。但是连蔓儿一家都一致认为,这样即便结成了婚事,也肯定是祸。
银锁本来就不适合来做庄户人家的媳妇,如果在加上是被迫的,以后怎么会安心好好过日子。老宅本来就不消停,再加上一个银锁,那真的就要将房顶都掀起来了。
不过,这件事也未必因此就能成。连守义和何氏这一招,对付老实巴交的人家或许管用,但是对付连兰儿,却不一定。连兰儿可不是那么循规蹈矩,容易妥协的人。
“怕还有的闹那。”张氏又道。
“不用城里的来闹,老太太就不能答应,老爷子也不会由着他们乱来。”连守信就道。
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婚姻这种事,又和别的事情不一样。
这个年代,有一句俗语,叫做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
对于结亲这种事,大家都只有撮合,没有分拆的。
“大过年的,也不能消停几天。”张氏就道。
“随他们去吧,他们过他们的,咱过咱的。”连守信就道“就是这件事,咱们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还是给老爷子和老太太透个话。”
四郎和银锁这件事,风言风语地传出去,即便是以后两个人成亲,那也不是件怎么体面的事情。
“是得透个话。”张氏也点头·“就是不知道这半天工夫,那两口子串了多少家了。”
不论在上面年代,什么地方,这种消息的传播速度都是惊人的·所谓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还会越传越离谱。
“他三伯没跟老爷子和老太太说?”张氏突然想到了什么,就问道。
“这个,我们还真不知道。”赵氏和连叶儿就都摇头。
“另外找个人吧。”连守信就对张氏道。
“行。”张氏点头,就叫了韩忠媳妇来吩咐了两句。这种事情也好办,就找春柱媳妇给传个话就行了。
之所以连守信和张氏自己不去说,是怕了周氏。
周氏的脾气是动辄得咎·喜怒无常,爱挑歪理。连守信和张氏都不讨她欢喜,只能加倍小心。
“我三伯没说啥?”连蔓儿就低声问连叶儿,连守礼也知道了这些事,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连叶儿就摇头。
连蔓儿也就没有再多问。
连守礼不像连守信,他过年的应酬极少,这段日子,就在家里忙着打学堂要用的桌椅。老宅那边·连守礼还是去的,不过明显比过去的次数少了,有的时候要老宅打发人来叫·他才会去。
即便是去了老宅,连守礼也不会随后再往连守信这边跑,给老宅做传声筒。只有连叶儿,大多在连守礼去老宅的时候都会跟着去。然后打听到什么消息,就会来告诉连蔓儿。
“现在这样挺好,我和我娘都省了不少心。就像今天银锁她们来,老宅那边还跟我爹说了,让我爹过去陪着吃饭,让我娘过去帮着做饭。我爹这回就没答应,跟那边说是没有空·得打桌椅······”连叶儿抿嘴笑着告诉连蔓儿道。
能够陪连兰儿吃饭,这在老连家,那可是极高的体面和荣誉。连守礼竟然能够拒绝,还真是……
连蔓儿没说什么。看来连守礼回去之后,果真想了很多。其实,私心里·对于连守礼跟老宅的来往,连蔓儿是并不想管的。
不过,这件事造福了赵氏和连叶儿,连蔓儿心里也是高兴的。
大家正在说话,外面进来人禀报,说是吴家打发了人来。
吴家打发来的是连枝儿的陪房吴忠媳妇。
“老爷、太太、大喜了。”吴忠媳妇进来,就给连守信和张氏道喜“…···刚才请了郎中给大姑奶奶诊脉,是喜脉。大姑奶奶怀上了!”
张氏在吴忠媳妇道喜的时候,已经猜到了,等吴忠媳妇说完,就连念了两声阿弥陀佛。
“好,好。”连守信笑着连说好。
“太好了!”连蔓儿也笑道。
赵氏和连叶儿在旁边,也跟着高兴。
“…···我知道了,这些天,别让大姑奶奶再往这边来,等我得了空,我去看她。你快回去,替我好好照看着。······厨房里有鲜鱼,你拿两条回去。跟大姑奶奶说,想吃什么,就给家里捎信儿······”张氏一边让吴忠媳妇快点回去,一边又絮絮的嘱咐个没完。
最后,还是连蔓儿让人拿了赏封来赏了吴忠媳妇,才让人将吴忠媳妇带了出去。
“她四婶,我给你道喜了。”等打发走了吴忠媳妇,赵氏又给张氏道喜“这眼瞅着就做姥姥了。”
“他三伯娘,你别急,你也有这一天。”张氏高兴,就笑道。
接下来,张氏就和赵氏絮叨起要给小外孙准备哪些针线,看她那又高兴又急迫的态度,似乎她的小外孙马上就要出生了似的。
“晚上给我烫一壶酒。”连守信对吃穿历来不挑剔,给准备什么就是什么。这回因为高兴,特意提出了要一壶酒的要求。
晚上这顿饭,因为连枝儿怀孕的喜讯,连蔓儿一家都吃的格外欢喜。第二天初三,上午是王举人家宴客,因为两家女眷也有往来,囡此不仅连守信带着五郎和小七,张氏和连蔓儿都一起去赴了宴。等晌午从王举人家回来,一家人略做休息,又洗漱、换了衣裳,到镇上的风秀才家里赴宴。
冯秀才是五郎结交的好友,与连蔓儿家也是通家之好。
初四,是吴家请客,这更不用说,连蔓儿一家自然都要去。
因为着急要去看连枝儿,一家人吃过早饭,就穿戴齐整,坐了马车往镇上来。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零四章 身孕
吴家今天格外的喜气洋洋。连家的马车刚在大门口停下,吴玉贵、吴王氏、吴家兴、连枝儿和吴家玉一家子早就迎到了门口。今天是吴家请客的日子,请的自然不止连蔓儿一家,不过连蔓儿她们来的早,别的客人还没上门。
连蔓儿等人下了马车,跟吴家的人一边寒暄着,一边簇拥着先进了第一层院子的上房屋里。
这是吴玉贵和吴王氏住的主屋,来了重要的客人都要在这个屋子里招待。在娶连枝儿的时候,吴家不仅加盖了一层院落,这老屋也重新粉刷、修缮过了。吴王氏又是个极干净利落的人,因此这屋子里收拾的非常干净,换了不久的琉璃窗,使得屋子里更显得宽敞明亮。
大家进屋纷纷落座,吴王氏、吴家玉和连枝儿陪着张氏和连蔓儿坐到了炕上,炕上铺有毡条,吴家玉又舀出崭新的藕荷色坐褥让连蔓儿坐着。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则坐在炕下的椅子上,旁边吴玉贵和吴家兴爷两个陪着。
两家人相互问候,热热闹闹的的边说边笑。话题很快就转到了连枝儿的身孕上头。
“……这孩子啥啥都好,就是太腼腆了,太小心了。”吴王氏笑着道“就该早告诉我,早点请郎中来看看。就算不是,那也没啥。这种事,本来就说不准。你们小两口又年轻,没经过这样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郎中给连枝儿诊脉,连枝儿已经有了小半个月的身孕了。
“……估计那样,我们还能早乐上几天。”吴玉贵也说道。
吴家只有吴家兴一个儿子,儿媳妇进门这么快就有了身孕,很对吴玉贵和吴王氏的心思。这个年代,好生养。是一个女人极大的优点和重要的价值。
说笑了一阵,吴王氏就让连枝儿陪着张氏和连蔓儿到后院去坐。
“……一会就有人来,你们去枝儿屋里,安安静静的,也好说话。我这有事,先不陪你们了。”吴王氏笑着道“家玉,你陪你婶子和蔓儿妹子过去。”
因为今天要招待许多来客,吴王氏还得盯着厨房那边。因此不能一直陪着张氏,让张氏她们去后院连枝儿的屋子里面说话,正是为了她们考虑,是极贴心、妥当的安排。
张氏心里也要和连枝儿好好说说话,不过她却没马上就答应。
“今天你们请客。事情多,我们帮不上忙,还是让枝儿跟着你在前头,多少能帮把手。”再说,也没个让婆婆在前头忙活,她做媳妇的躲起来享清闲的。”张氏就对吴王氏笑着道。
“是啊,娘。厨房那边,还是我去看着吧。”连枝儿也道。
“哎呦”吴王氏就笑“咱们家没那么多古板的规矩。再说,天大地大,我的孙子最大。枝儿如今也不用做别的,就是把身子养好了。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吴王氏说着话,就笑着瞄了一眼连枝儿的肚子。连枝儿才刚有身孕。身段依旧苗条。可吴王氏的眼神依旧**辣的。
“再说了,统共也没多少事,我都是做熟了的。现如今,家里的人手都够用的,我不过就是吩咐两声,一会来人招呼招呼。你们先过去,一会我抽出空来,我也陪你们唠嗑去。”吴王氏又道。
吴王氏这么说了,张氏也就不再推辞。
张氏、连蔓儿、连枝儿还有吴家玉就从主屋出来,穿过一道穿堂,进了后院。吴家的后院没有连家的那么阔大,但也建的极为精致,周围的围墙还是镇上时兴的huā墙。
这个huā墙是红砖砌筑的,在这冬天看来还一般。可等到春夏季节,在上面种上huā草,到时候就是极漂亮的一道风景。
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连一点积雪和杂物也没有,张氏一边往上房走,一边左右看看,脸上的表情显然十分满意。她教导出来的闺女,做了人家的媳妇,也是利落、能干的。
进了连枝儿的屋子,扑面就是暖暖的。地上笼着一个火盆,里面的炭火烧的正旺。张氏和连蔓儿都脱了外面的大衣裳,这才上炕坐了。
连枝儿是新婚,这屋子里面随处可见大红的装饰,各样家具摆设铺陈,比起吴王氏的屋子更显富贵。
吴家玉就让连枝儿也上炕坐,她在炕下忙前忙后地,和小丫头小梅一起,在炕上摆了小炕桌,又端了几样精细的果子和点心来,让张氏和连枝儿一起吃。
等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吴家玉就借口说要去前面帮着照应,留下了丫头小梅,她自往前院去了。
这是特意留出空来,让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母女们可以自在地说话。
连枝儿做事极小心,处处为婆婆和小姑着想,而吴王氏和吴家玉何尝不也是体贴、周到,极会做人那。
“……过日子,就是要两好并一好,你敬着我,我敬着你,这日子才能过的和和气气的。”张氏感慨道。
张氏和连蔓儿今天出门,带了丫头小喜和小庆,因此也不用小梅在这伺候,将她打发去前院,去听吴王氏和吴家玉的吩咐做事。
“……觉得怎么样,害酸了没?”之后,张氏就问连枝儿道。
“没有。”连枝儿答道“娘,我为啥啥感觉都没有。”
“你这估计还是没到时候。”张氏想了想,就道“我记得我刚怀了你的时候,也是这样。那时候在老宅,我当时也年轻,自己不懂,你奶也不管,更别说请郎中了。”两个多月,下地干活,头重脚轻的差点摔了,缓过来照样干活。后来还是你姥来给送刚下来的杏,知道我两三个月没来葵水,又问了些别的,这才知道是怀了你。”
“看你这手法,是随我,一开始啥感觉也没有。得再过些日子。”张氏看了看连枝儿,又说道。
“娘,你那时候可真苦。”连枝儿就往张氏身边挨了挨,轻声说道。
连枝儿生性腼腆,也不大爱说话,因此感情就不外露,也不怎么表达。如今,也许是因为出嫁了,怀了身孕。让她更能理解张氏,因此与张氏的关系好像更加亲近了,母女两个在一处,话也多了。
“都过来了”张氏叹气。“你们都过的好,我这心里就没啥缺憾了。”
当初的张氏的处境和如今的连枝儿是没法比的。
“……有什么想吃的没有?”张氏又问连枝儿道“怀了身子的人,嘴巴都馋。这没啥不好意思的,那不是你想吃,是你肚子里的孩子想吃。”
“……也没啥想吃的,每顿做饭。婆婆都问我想吃啥。”连枝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就是有点怕荤腥。菜油腻了我不想吃,想吃爽口的。”
“咱家地窖里还存了点青菜,等回去。捡好的给你送来。”连蔓儿在旁就道。
整个辽东府,因为气候的缘故,到了冬天,能吃的菜蔬除了白菜、土豆就是萝卜。当然。勤劳、富有如连家,还有吴家这样。都储存有大量的各类菜干。连蔓儿家的地窖里,还存了些比较容易久存的菜蔬,比如青椒、倭瓜、冬瓜之类的。
这一点,就是很多人家都比不了的。连蔓儿听连枝儿想吃爽口的东西,就想到将家里储存的菜蔬送些来给连枝儿吃。
“对,回去我就下菜窖给你挑去。”张氏也点头道。
连枝儿略推辞了一下,就接受了。知道娘家的人疼她,过多的推辞反而显得生分。
“有什么想吃的,你就跟家兴说。家兴那孩子,我看着是个知道心疼人的。再不,你就打发人给家里捎信儿,别处不敢说,咱们辽东府有的东西,你爹,还有五郎,都能给你淘换来。”张氏信心满满地说道。
“嗯。”连枝儿轻轻地点头。
真是饱受宠爱的、怀孕的小女人,连蔓儿在旁看着,心中暗笑。
“哎,我当年怀着你的时候啊,也是年轻,啥也不懂,你爹也一样。你爷你奶又不舀我当一出,那时候,嘴馋想吃点啥,都不敢说。”张氏又说起以前怀着连枝儿的时候所受的苦“那个时候也笨,那时我手里还有点钱,想吃东西,家里不给做,我趁着赶集的时候我也能买点啊。可就是笨的,连这个都想不到。那钱啊、尺头啥的,都huā用在那没用的地方了。”
当一出,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常用的一句乡村土语,意思大概相当于当一回事,看重。至于张氏所说的,刚嫁进连家时她手里的钱物都huā用在没用的地方了,自然指的是被周氏给哄走了。
“枝儿生下来的时候就瘦,就是因为怀着她的时候,我啥也没吃着。”张氏又道。
“娘,你怀着我姐的时候,我奶不也怀着我老姑吗?你啥也吃不着,那我奶那?”连蔓儿就问了一句。
“一张桌子上吃饭,也差不太多。就是有剩饭、剩菜都是我吃,再就是,不能敞开了吃。”张氏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我当时可傻了,就看这表面上的了。那时候不好意思说想吃啥,不敢自己个买,也是因为这个。婆婆都没吃啥,我咋就那么娇性那。”
“后来啊,我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饭桌上,人家和我吃的差不多。可这一家的吃食都在人家手里,下了饭桌,人家自己偷摸吃啥,我上哪看见去?”
“不过,凭良心说,那个时候家里就那样,她也吃不着啥太好的。也就是吃俩鸡蛋,再不就是大米粥、白面饼啥的。都是挑我下地干活的时候,她偷摸做着吃。还有年节人家送的槽子糕啥的,也都是她吃了,一点渣都没给我吃过。”
“娘啊,你可真好说话。”连蔓儿就道。周氏这么偷吃小灶,张氏还说她没吃啥。“这得分家庭条件啊,就那时候的条件,这还叫没吃啥?怪不得我老姑和我姐一样大,我老姑人家就那么壮实,我姐就那么瘦。原来不全是后天的,还有天生的关系。”
“那个时候傻啊。”张氏叹道。
“哎呦,娘,你以前也不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她们偷吃小灶,这还是一辈传一辈的。”连蔓儿又道,她这是又想起当初在老宅,下地干活回来发现连秀儿和蒋氏偷偷打白面饼的事了。
“我就说吗,那时候我奶也在家,她肯定知道。那就是她默许的!”
张氏没说话,不过看表情,她是赞成连蔓儿的判断的。
“枝儿跟着我,在老宅的时候,是一点福都没享着。”张氏又道“也怪我那个时候太年轻,太傻了。后来怀五郎的时候,我就学的奸了点。那时候,我手里也没钱了,你爹也没钱。不过他也有心,知道摘个野果子啥的,还有掏鸟蛋给我吃。你姥也偷摸给我钱,我跟你爹赶集的时候,也买过几回吃的。”
“那个时候,我去赶集,每一回都能碰见你姥爷,碰见了,你姥爷就给我买吃的。一回两回我还当碰巧那,回数多了,我才反过味儿来,你姥爷是特意集集都去,就是为了碰见我,好给我买吃的。”
说到这,张氏的眼圈就有些发红。
“就是这样,也不能总赶集,你奶在那管着那,为着赶集,还挨了一回骂,你奶知道你姥爷在集上给我买吃的了。那之后,我就不去赶集了,馋啥了我都忍着,忍着忍着,也就不馋了。等怀蔓儿和小七的时候,我就再没馋过啥。哎……”张氏以一声长叹,结束了关于怀孕的回忆。
连枝儿已经眼泪汪汪,就是连蔓儿也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都过来了,都过来了……”张氏见两个闺女这样,忙一手一个,将两个闺女都搂进怀里“她折腾、她闹,她骂,我都听着,看着,我该给她送啥我给她送啥。我啥也不欠她的,老天有眼……”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几个人说笑着进了院子。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零五章 破五
吴家今天请客,这个时辰,客人们陆续地到了。这往后院来的,都是与吴家和连家亲近的女眷,连蔓儿也都认识。其中有大周氏、吴玉昌媳妇婆媳两个带着二丫,还有陆家的老太太,吴王氏和吴家玉也陪着过来,都到连枝儿的屋里坐了。
张氏娘儿三个都换上了笑脸,也不再说张氏以前的事。
大家的话题,自然就落在连枝儿的身孕上头。一会工夫,这屋里的人就分成了两拨,连蔓儿、吴家玉和二丫凑在一处,说些针线等女孩子们之间的话题。
“蔓儿,你的针线可长进了不少,今年送我的那个荷包绣的太好看了,我拿着都舍不得放手。”吴家玉就对连蔓儿道。
1...338339340341342...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