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但是,这三口人却从来不是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人。
“……一笔烂账,想想就腻歪。”连守信在家人面前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件事情的厌恶,然后,他又说道,“老太太向着那边这是肯定的。老爷子倒不是向着哪边啥的,他就是不想把事给闹大了,想着都是一家人,哪边吃点亏,快点把事情给了结了……”
“哪边肯吃这个亏那?”张氏就摇头道,“要是有一边能吃亏,也不能到这一步不是?”
“那这次,肯定是想让四郎这一边吃点亏吧。”五郎有些漫不经心地道。
“肯定啊。”张氏就点头。
一家人都已经摸索出连老爷子处理类似事情的模式了,就是让受了伤害的那一方顾全大局,吃点亏,维护住一大家子的和睦。
“四郎那几口人可没这么好打发。”连蔓儿就道,“当谁都像咱那,让吃亏就吃亏,说几句好话咱就心软认头了。”
“当初就是他们那一股闹起来了,才逼得老爷子让咱分出来另过。”张氏就道,“这一回……”
“这一回对方是我奶的大闺女,不是咱了。”连蔓儿就笑道。
连蔓儿为什么笑,一家人心里都明白,张氏、五郎和小七也跟着笑、摇头,连守信就叹气。
“都不是善茬,这可不好办了。”张氏就道。
“明天把城里的叫来,到时候老宅那边肯定还得叫我过去。”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我是真犯怵啊……”
“爹,你不想去,就别去呗。”连蔓儿干脆地说道。
“哎……”连守信就叹气。
“爹,西边牧场那边不是说要再买些地,要不,你就上牧场那看看去。我去不了,这些天,我得看着小七的功课。”五郎就提议道。
连守信没有说话,不过看样子却有些心动。
“爹,那你就去吧,家里有我哥,万一有啥事也不怕。”连蔓儿就道,“今天看我爷、我奶挺硬实的。”
“你爷自己张罗喝药了都。”连守信就道。
“我爷今天肯定是着急上火了。”连蔓儿肯定地道,“不过,他为啥让我奶给熬药,爹,你还看不明白?”
连守信就沉默了一会。
“老爷子不是那种特能折腾的人,老爷子挺省事的其实。”半晌,连守信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似乎是终于下定了决心,“那我明天就带人去牧场。”
“行,我给你收拾行李。”张氏就放下手中的针线,开始忙着给连守信收拾东西。
“……明天还有一批棉布、棉花运过来,另外还有两车皮子,”连蔓儿一边用银簪子挑了挑灯芯,将灯挑的更亮了一些,一边就说道,“娘,咱还得再多找几个人来裁布。”
“这人有的是,没看这两天离着二三十里地的人都来了,还托人说情的要活计做。明天咱多挑几个手巧的。别看东西多,咱人也多,还是轮班来,快着那。”张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就说道。
说到手里正在忙活的活计,张氏心情立刻就开朗了。
“还别说,宝容的手还真挺巧的,裁布不比我差,花绣的尤其的好,看着就稀罕人。”张氏又笑着说道。
张氏口中说的宝容,指的就是小周氏的闺女商宝容。连蔓儿家找人做活计,商宝容跟着吴玉昌媳妇和二丫也跟了来,还自告奋勇地帮着裁布,剪鞋垫。年轻的姑娘喜欢热闹,贪伴儿,这两天,商宝容白天都会到连蔓儿家来,就坐在跨院的屋子里,跟一众的年轻媳妇和姑娘们一起干活。
这些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在一起,手不停,嘴也不停,大老远就能听见她们在屋子里的笑声。
商宝容因为长的俊俏,性子颇为开朗,手又巧,很快就赢得了大家伙的好感。要说小周氏一家谁最先融入了三十里营子,无需置疑就是商宝容了。
商宝容这两天帮着干了不少的活,也结交了不少的手帕交,同时……
“娘,你挺稀罕她的呀?”连蔓儿就笑着问。
……
求粉红……rs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四十九章 背后言
“宝容那丫头是挺招人稀罕的。”张氏理所当然地点头“她帮着裁布、剪鞋垫,还拿了活计家里做着。大家伙一起干活,她挺和人的。对了,我跟她说要给工钱,她说不要。我就想着,等完了事,得挑点啥东西送给她,也是我做嫂子的一片心意。”
和人,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常用的乡村土语,意思是指一个人性情随和,好相处。
年轻的女孩子,蓬勃快活,她们还没有被世俗所浸染,心思大多纯粹干净,也没有什么愁情烦事。这样的女孩子,当然招人喜欢,对周围的人和事,也相当的有感染力。
“尺头、脂粉、绢huā……,我看她挺爱打扮的。反正咱百货铺子里的都是时兴的上等货,到时候让她挑两样。”连蔓儿就道。
“前两天咱在城里,不是听蒋掌柜说开春要从南边进一批时兴的尺头,到时候我就挑个颜色鲜亮的给她。”还有你姐,到时候给你们再一人做两套。”张氏就点头道“蔓儿,你是不是不大稀罕她呀?”
“没有。”连蔓儿摇头,她和商宝容算是认识不久,还没有太过深入的接触。说实话,她并不讨厌商宝容。“我就是……”
“我知道”张氏就笑道“人家比你没大几岁,辈分就比你大了一辈。”
连蔓儿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在这一点上,张氏还真说对了。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避孕的讲究,更不会有什么计划生育。一个女人,可以从十几岁一直生到五十几岁,听说还有六十多产子的。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状况。比如说在连家,连秀儿和连枝儿同一年出声,两个人却是嫡亲的姑侄。
不过,连秀儿这种还算是比较好接受。毕竟大家血缘极近,又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也习惯了。而现在咋地来了一个商宝容,血缘已经较为疏远,也素无往来,年纪相近,却是两个辈分。
这让连蔓儿难免对商宝容这个表姑就有些别扭。
当然,她不会在人前表现出来。但是一家人朝夕相处,张氏还是察觉出连蔓儿对商宝容并不是十分热情。
“真是孩子气。”张氏忍不住笑。
“也不光是因为这个。”连蔓儿想了想,就说道“还是因为以前没来往,不熟吧。这才认识没几天,我对她不可能跟对叶儿、二丫她们一样。”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小周氏的目光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
“这倒也是。”张氏听了,就觉得也有几分道理“等熟了就好了。”
“……那天她们在一块做活,大家说笑,听说宝容还没定亲,说是要给她介绍婆家那。”张氏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笑着道。“那天我跟她唠嗑,打听了打听。她一直就没说亲,是因为她爹娘心里一直想着搬回来住,舍不得把她嫁在外头。”
“要说呀,她现在正是好年纪。我听她的意思,是想要在附近找婆家。她爹娘都舍不得她往远里去,要是能嫁到镇上就最好了。”张氏又絮絮地说道。她这个年纪的女人,对保媒拉纤这种事是最热衷的。“听枝儿的婆婆说,商家还托了她,让她帮着留心,看有没有合适的好说给宝容。”
这个话题,张氏说的高兴,但是一家子其他人就都接不上话茬。连蔓儿对这个话题是有些兴趣的,但是她的年纪决定了,她也就只能听着。至于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就更没什么说的了。
即便是一个人说,张氏也说的兴致勃勃。
“要我说,就凭宝容那个模样,那个手巧的劲儿,别说嫁到镇上,就是嫁到城里那也没问题。”张氏又自顾自地说道。
显然,张氏对商宝容的评价颇高。
这个年代,和其他的年代一样。女人的年轻和美貌就是无形的资产。别说是旁观的人,就是有姑娘的人家自己心里也有那么一杆秤。
比如说聪明、漂亮的姑娘,就可以嫁入更好的人家,也就是高嫁。而只有漂亮,没有聪明的姑娘,就要差一些。至于长相不漂亮的姑娘,那么就只能平嫁或者低嫁。
当然,能干和贤惠也能为待嫁的姑娘加分。而且,大家口头里,似乎都对能干和贤惠这两种品质更加重视。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许不公平,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年轻漂亮的待嫁姑娘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当然了,上面所说的高嫁、平嫁、低嫁的规则也不是绝对的,那是一般的情况,例外的情况也不少。
就以老连家为例,连兰儿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也会说话,按理说可以嫁入更好的人家。但是连老爷子不讲究那些,因为同行有不错的交情的罗家求娶,他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在那个时候,两家算是门当户对,而罗宝财和连兰儿两个人对比,连兰儿算是低嫁了。
而连秀儿的相貌和待人接物,都比连兰儿大大的不如。但是因为当时连守仁做了秀才,后来还捐了监生,周氏就大大的提高了连秀儿选择婆家的条件,并且也真有同样是秀才的人家来求娶。
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这种事情就是这么的现实。
而商宝容家小门小户,但她自身条件不错,是很有希望“高嫁”的。看大家才刚刚认识,就有媳妇要给商宝容说亲,也就知道,在大家的眼睛里,商宝容是很优秀的。
“……多好的姑娘,可惜我没有合适的兄弟,咱身边也没啥合适的人。”张氏手里不停,嘴里依旧说道“你经常往外头去,也帮着留点心,看有没有合适的……”
这最后一句话,张氏是对连守信说的。张氏,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肠的人。
“啥?”连守信看了张氏一眼,又抬手摸了摸脑袋“……我还真没大留意。”
“那你往后就多留点心。”张氏就道“宝容这闺女正经不错。”
“啊。”连守信就含糊着应了。
“娘,你知道人家要找啥样的呀,这做媒人,可不是谁都能做的。”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找条件好点的呗,咋地得能配上人家姑娘的人才。”张氏就道“我这倒不是看着亲戚啥的,就是觉得这姑娘不错。”
“可人家姑娘嫁谁,还不是得经过人家爹娘?”连蔓儿就道“娘,你要帮人我不拦你。就是你遇事得多想想,商宝容是不错。可我看她娘……那可不好斗,跟我奶像是一路的。”
说到小周氏和周氏性格相仿,就是心宽如张氏,也不能不顾忌。
“咱就是给留点心,要是有合适的人,就给透个话儿,咱不出面给做媒。”张氏想了想,就道。
连蔓儿也就没再说什么,好歹张氏没有不管不顾,这种做法还算是靠谱的。
夜渐渐地深了,三十里营子却还有好多人家屋里都点着灯。这在平时并不常见,可这几天不同。家家户户的媳妇和姑娘们都忙着做连蔓儿家的活计,熬夜是必不可少的。
老宅里却是一片漆黑,只有上房东屋有一点昏黄的光。
连老爷子、周氏和连守仁还都没有睡。
连老爷子心事重重,就坐在被褥上唉声叹气,周氏也有些心烦,就在旁边陪着。老两口子都不歇下,连守仁也只能在旁边陪着。
“老三这个时候应该到了吧……”连老爷子低着头,开口道。
“应该到了。”周氏就应道。
压服住了连守义一股人之后,因为天已经晚了,找不到人顺路往城里送信。而看连守义一股人的状态,连老爷子觉得这件事不能耽搁,因此,就让连守礼往城里跑一趟,给连兰儿捎信儿,让她明天回家来。至于今晚,就让连守礼在连兰儿家住一宿,明天再和连兰儿一起回来。
“明天预备点饭吧。”连老爷子又道。
“……肉还有,明天再让继祖去镇上买点豆芽菜,再买两斤干豆腐。”周氏就道“杀的那个鸡还有一多半,正好炖酸菜。”
别看老宅平时过日子俭省,但是连兰儿每次回门,都有鸡吃。即便不杀家里的鸡,也要从镇上买。周氏在这方面,从来都很舍得huā钱。
“哎,没有想到啊,我做梦都没想到,咱家里会出这样的事,一奶同胞……”连老爷子又叹气。
“我算是把老2这一股给惹了,背后不一定咋骂我那。”周氏说着话,就隔着窗户往东厢房的方向看了一眼。
东厢房早就熄了灯,看来人都已经睡下了。
“你们看没看见,白天四郎拿啥眼睛看我?”周氏还是压低了声音道“狼崽子,心里肯定恨我一个大疙瘩!”
连老爷子和连守仁都没吭声。
“……临走的时候还盯了我一眼,恨不得拿刀砍了我似的。这事,他还真干的出来。连你他都敢打。”周氏的眼神有些发空,仔细看去,就可以发现,里面深藏着的是恐惧。
“咱老连家,没有那心思重,记仇的人啊。”连老爷子就道。
“……像老何家的人……”周氏就道。
……
电闪雷鸣,今天只有一更,求粉红支持。(未完待续
重生小地主 第八百五十章 养不熟
“不作法,狼心狗肺的,跟他们老何家的人是一个德行。”周氏继续恨恨地道,“这也就是在咱家管束着,这要放在外头,要不搁他们老何家,那也就是个二流子货,不定得惹下啥大祸事来,咱都得跟着吃挂落儿。”
“……原先还没这样。在太仓那会,不像在咱家里天天干啥我都看得见,也能说两句,管得住。在太仓,见天不见人,就跟着他老舅混一块了。”连老爷子叹气道,“现在想想,我就后悔。当初啊,要是把他们都给压服住了,老实在咱村里待着,就没有往后那么多的事了。这后悔药啊,是真没处买去……”
“跟啥人学啥人,跟何老六能学出啥好来,也是个砍头的货……”周氏就恶狠狠地说道。
连老爷子和连守仁都是气息一滞,半晌没有出声。
四郎再怎么不好,那也是连家的子孙,是周氏嫡亲的孙子。周氏作为亲奶奶,却诅咒自家孙子被砍头!不得不说,这还是极为少见的。但是周氏诅咒起来却没有半点犹疑,而且诅咒的颇为理所当然。
周氏这样,连老爷子和连守仁心里难免都有些不自在。但是这爷俩也没出声,毕竟,周氏的性格就是如此,这么些年,很多事情也算是习以为常了。周氏可以咒骂亲生儿子是绝户,那么诅咒亲孙子被砍头也不是怪事。
“何老六的那俩野种也不知道跟那个娘们跑哪去了,”周氏丝毫没有觉察到连老爷子和连守仁父子两个的异样,而是自顾自地往下说道,“祸害活千年,别看他们那样,我估计肯定死不了。……不管到了哪,那也都是祸害……”
“明天的事,还得好好核计核计,”连老爷子开口岔开话题,“老2家这几口,不好压服啊。”
连老爷子忧心忡忡,连守仁一言不发,低垂着头,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事。至于周氏,则是咬牙切齿。
“一个个的,都是混头儿的。等明天他们要真不服管,我就拿笤帚疙瘩一个个都把他们赶出去。他们爱干啥干啥去,往后别在我跟前。”周氏扬了扬手,说道。
这里所说的一个个的,自然不包括连兰儿那一家,而是专门指的连守义、何氏那几口人说的。
“你呀,”连老爷子有些听不下去了,责备周氏道,“你也管管你那张嘴,别啥啥都张口就来。”
“我知道我这张嘴惹人。”周氏却不甘示弱,“惹就惹了呗,我怕他谁呀。再霸道他能咋地?他能拿刀来把我的脖子砍了?他砍了我,他也得给我去偿命。我不他,不喝他,死了我也不指望他啥。我怕他干啥?这个家,连房子带地的,那都是我的,看不上我,看不上我他就滚,喝他的西北风去!”
周氏似乎是越说底气就越足,嗓门也高了起来。
“得了,得了,你少说两句,净说这用不着的。”连老爷子烦躁地挥了挥手。
“我可不像你,没囊没气……”周氏看了一眼连老爷子,竟然没有和他争竞,只是略放低了嗓门,不屑地嘲讽了一句。
“……明天还是得把老四给叫来,他在这,老2家那几口人还能多点顾忌……”连老爷子自言自语地计划着,“要说懂事听话,还是……”
连老爷子的话没说完,就被周氏给打断了。
“你是说老四那一股懂事听话?”周氏看着连老爷子,“她们要是懂事听话,那就没有不懂事听话的人了!”
“……是,她们没有老2家的混,表面上都光汤儿的,肉尖心,更难斗!”周氏恨恨地道,“家里这几个媳妇,就属老四媳妇最会装好人,背地里,也就属她最不是个东西。要不是她在背后调理坏,老四现如今看见我就能那个样?”
“知道的,我是他亲娘。不知道的,还当我是他仇人。他都懒得拿正眼看我,还不就是出息了,怕人说闲话,不得已地来看看,要不然,还不知道是啥样那!每回来,还都拿东西!外边的人看见了,都说他多孝顺啥的。他还特意跟人家说,都是他媳妇张罗的,给他媳妇张扬好名声!就他每回拿的那点东西,在他那算个啥?好名他可得着了!”
周氏说到这个话题,似乎就停不住了似的,越说越起劲。
其实,每次连守信来看连老爷子和周氏,等连守信走了,周氏总要和连老爷子叨咕。每次叨咕的意思也都差不多,就是发泄对连守信一股人的不满。
连老爷子对周氏的话并不赞成,但是老两口子一起过了几十年,连老爷子对周氏的脾性极为了解,如果要时时地纠正周氏的话,那他这一天天也就不用做别的事情了。而且,毕竟是为他生养了这么多子女、伺候了他这么多年的老妻,对于周氏,连老爷子总还是有几分纵容的。
因此,虽然心里并不赞成,但是连老爷子也懒得说周氏。周氏好强,对于与连守信一股的关系,心里始终感觉憋屈,就让她宣泄宣泄,也省得她在心里憋出病来,或是将这股火、这股子憋屈劲儿发泄到别的家庭琐事上面去。
也正是因为连老爷子并不制止、劝阻,周氏的话往往就是越说越没有边际。当然,对于她来说,就是越说越痛快。
“……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了,……一窝连大带小吃我的喝我的长到那么大,……五郎小时候,我还给他晾过一回尿褯子……”周氏年纪虽大,记忆力却惊人的好,几乎将多少年前包饺子,曾经多分了五郎两个肉馅饺子的事情都想了起来。“他出息了,他敢不报我的恩!他也不怕天打雷劈!”
“得了,说正事。”连老爷子这个时候可没心情听周氏说这些,“明天啊,我寻思了,还得动来人才行。这事不能找外人,老四一个,吴玉昌一个,吴玉贵,……算了,吴玉贵就不叫了。就老四和玉昌俩人吧。……还得再多买俩菜,不然不好看。”
“你掂量着办呗。”周氏就道。与连老爷子不同,周氏对连家所有的正事历来就不感兴趣。反正,所有的正事,都有连老爷子来解决。
周氏感兴趣、一门心思在意的事情是……
“原先不这样,坏就坏在老四媳妇身上。以前,她还装的挺好,还不就是因为那件事,她恨我一个大疙瘩。背地里,不知道咋跟老四和那几个孩子调理坏那。把老四和几个孩子都调理的跟她一条心,拿咱当了仇人。”
“秀儿的事,她不知道咋称心那,敲锣打鼓唱大戏她不敢,背地里肯定吃喜儿。……就等着看我笑话,背地里给我下绊子。还啥假模假式的请我上她家吃饭,上她那住去?我进了她的门,我还想出来?给我下点药,死了都没人知道。”
“我妹子一家冲着我来了,你看她上门来过,还是去看过她三姨?宝容那丫头没心眼,跟谁都心热,这两天还去帮她做活计去了,我都害怕,怕她害了宝容。……当着宝容,还不知道说我啥那……”
连老爷子心里烦乱,听着周氏说起来没玩没了,而且越说越离谱,不由得更加烦躁起来。
“你说啥那,没边儿没沿儿的,你也不怕人笑话。”连老爷子的语气有些严厉地道,“你别嘴上没有把门的,啥话都跟你妹子说。”
“我心不闲,我就叨咕叨咕还不行!”周氏也立刻瞪起了眼睛。
眼看着老两口子大半夜的就要吵吵起来,一直没说话的连守仁连忙拉架。
“时辰不早了,要不,就早点歇着,明天还有事。”连守仁道。
“你们先歇着吧,我睡不着啊……”连老爷子无力地摆了摆手,“挨肩的俩孩子,一桌上吃饭,这咋差那老多。一个天一个地的。这要是匀一匀就好了。……好孩子都到那一股去了……”
……
第二天,连守信早早地吃过了饭,就带上几个家人伙计往西边的牧场去了。张氏、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送走了连守信,一边往后院走,一边小声地说着话。
“我爹啊……”连蔓儿笑着摇头。
连守信这样躲出去,多少有些不够“爷们”。但是又有什么法子那,如果是外人欺负老宅,或者是事情的一方是外人,那么连守信肯定不能不管。可这件事,双方都是连家的人。
按理说,都是自家人,这样事情应该比涉及外人更简单。但是事关老宅,则是恰恰相反。
连守信一方面对老宅的这件事腻歪的不行,另一方面又拉下不来脸直接拒绝。躲避,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法子。
这个法子或许不怎么爷们,甚至有些滑头,但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怎么着,都比捏着鼻子凑上去,然后惹一身骚要好。连蔓儿想。
只是想到连守信这样,简直像是匆忙奔逃,连蔓儿就忍不住想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