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连蔓儿、连枝儿和连叶儿都不是过去的小受气包了,只有连芽儿的变化并不大。这样的连芽儿,连蔓儿想帮她,可能帮的却很少。因为连芽儿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连蔓儿能帮连叶儿。是因为连叶儿很明确地知道她要的是什么,而且愿意为了目标努力,甚至豁出性命。
连芽儿也可怜,但却没有连叶儿的可敬。连蔓儿对她们的感情,当然不一样。
现在连芽儿选择要跟着周氏,不管这是否是个好的选择,能做出选择,对连芽儿来说,就是巨大的进步。
“爹,咱打发个管事过去看看吧。别让他们把事情闹的太大。”连蔓儿就向连守信说道。
“行。”连守信点头。就叫了一个管事的进来,连蔓儿略微嘱咐了两句,就打发了管事去老宅。
管事去了。很快就回来,禀报说事情已经谈成了,连守义和何氏同意留下连芽儿给周氏,但是周氏从此每年要给连守义和何氏两吊钱。
“原来二老爷要的更多,是小的去了。说了老爷、太太、大爷和姑娘的意思,让他们顾着些体面,大家伙也帮着说和,二老爷才肯两吊钱万事。……老太太抱着芽儿姑娘大哭,说是不忍心把芽儿姑娘给二老爷他们带去受罪,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芽儿姑娘给留下。”
连蔓儿不由得嘴角抽了抽,心想,这件事。也算是奇闻一件了。好在连家老宅怪事连连,大家早就见怪不怪。
打发了管事的下去,张氏就叹息。
“看来啊,不管咋说,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太太对芽儿。多少还是有点感情。”张氏叹息着道。
“嗯。”连守信就点头。
连蔓儿却不想多谈这个话题。
“大妞妞跟芽儿都说了些啥,你一点都没听见?”连蔓儿问连叶儿道。
“我没太在意。她俩说话声也小,真是啥也没听见。”连叶儿就摇头道。
“肯定是说了啥了,要不,连芽儿本来不声不响,根本就不敢找老太太说话,跟大妞妞说了几句话,就去上房找老太太说话了。她们俩肯定是说了啥了。”连蔓儿就说道,而且很大的可能,是大妞妞说了什么,才直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大妞妞虽然比连芽儿年纪小,却比连芽儿聪敏许多。因为有蒋氏护着,她也不像连家原来的几个女孩子那样胆小。
可即便如此,大妞妞的年纪在那摆着,她到底跟连芽儿说了什么那。这个疑问,还是过了些日子,连蔓儿才知道答案。
大妞妞知道连芽儿要搬走,有些舍不得。大妞妞就告诉连芽儿,她舍不得连芽儿,她一家人都舍不得连芽儿走。连芽儿就问周氏也舍不得她吗,大妞妞想也不想就答是的,周氏舍不得她。大妞妞看出连芽儿也舍不得走,小姑娘就建议让连芽儿跟周氏说说,求周氏留下她。
小姑娘年纪虽小,却知道,这个家里是周氏说了算的。
就是小孩子之间这样几句话,给了连芽儿勇气。世事往往如此,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最后引发出大的转折,让人始料不及。
不管怎样,连芽儿是留了下来,周氏、连芽儿、连守义、何氏,各方皆大欢喜。
…
三间东厢房,扒的很快,傍晚的时候,就扒的差不多了,周氏带着蒋氏、连芽儿和大妞妞准备了饭菜,留帮工的人吃了一顿饭。
饭后,帮工的人就都散了,二郎也在这个时候从县城赶了回来。
房子已经扒了,连守义和何氏晚上的住处就成了问题。周氏自然不愿意让这两口子到上房来住,不过,因为马上这两口子就走了,而且连芽儿也留了下来。周氏遂愿之余,也肯发一点善心,允许这两口子在西厢房暂住一晚。
但是连守义竟然不领情。他跟周氏说,他也是脸有面的,周氏那么不得意他,他也不愿意厚着脸皮住下来。
“离了你跟前,我活的更好。你别看你现在咋地,你受罪的日子在后头那。儿子闺女,都让你给折腾断道了。往后你就指着他们(指连守仁)这一股,那都是啥好人?人家可不像我们有啥说哈,直肠子,你斗不过人家!是你要跟我断道的,到时候你可别求着我!”
连守义不住西厢房,说要去二郎家里住。
“马上就要在那盖房子,住这来来回回挺老远的,也不方处。”这是连守义的原话。
何氏也巴不得立刻就住到二郎那里去,好摆摆做婆婆的款儿,让儿媳妇伺候。
二郎和罗小鹰这两年一直在大车店,两个人都做熟了,也都涨了工钱。再加上连蔓儿一家时不时的接济,罗家的日子正经好了起来。
虽然如此,罗家并没有翻盖房子。罗家现在住的屋子,可比老宅的东厢房差了很多,而且也算不上宽绰。
连守义和何氏明知如此,却还是说要搬过去暂住。这两口子都是好吃懒做,爱享福不愿意吃苦的人,这么做,无非是在心里打着小算盘。
“老罗家这两年没少借咱老连家的光,二郎给他们做牛做马,比做儿子的贡献还大。那本来应该是咱们的,她罗小燕也应该伺候咱们。咱这就住过去,让他们老罗家知道知道规矩。……往后啊,他们姓罗的,都得在我手底下吃饭。”连守义私下里跟何氏道。
“对,咱就住过去。别说罗小燕,就是那老公母俩,那也该伺候伺候俺,替他闺女还账。”何氏对此又是非常的赞同。
二郎和罗小燕并不知道连守义和何氏私底下的打算,不过这两口子要住过去,他们也没说什么,就点头答应了。
当初二郎跟着罗小燕去罗家村生活,是有话在先的,他们不会推诿作为长子和长媳的责任。
六郎没跟着连守义和何氏搬走,他一个人,背了自己的铺盖卷,住进了连蔓儿家的学堂里。
连守义和何氏搬去了罗家村,第二天,就从老宅将扒房子、猪圈和菜园子的木料、砖石料等用车拉到了罗家村,就紧挨着罗小燕家旁边,开挖地基开始盖房。
一时间,老宅就安静了下来,罗家村罗小燕家热闹了起来。
连守义要盖房,罗小燕一家都忙碌起来,罗小鹰请了一天假,帮了两个工,依旧回去上工,二郎则是在大车店请了长假。连守义和何氏搬去罗家村的第二天,二郎和罗小燕就来到了连蔓儿家的门上。
二郎满脸愁容,罗小燕抱着二妞妞,脸上似乎也有些惴惴不安。
“……说想盖五间,还想学着四叔家的,要装琉璃窗户啥的。问他钱够不够,他说他没钱,让我掏钱,说是那房子以后就是我的。”二郎坐在那跟连守信说话,两个肩膀有些往下耷拉。
连守义原来在老宅的东厢房是三间,再加上猪圈和菜园子墙的砖石料,重新起一所三间的屋子,物料就差不多够了,再花钱,也是极有限的。不过,要想盖五间,还要阔气排场,那要花的钱就多了。
这两年,二郎自然也攒了些钱,不过都在罗小燕的手里。那些钱,是打算给罗家翻盖房子,给罗小鹰娶媳妇用的。
“我哪来那么多钱,我就说,还是先盖三间,反正也够住了。等往后,钱上宽裕了,再多盖。我这么说,我爹和我娘把我骂了个臭够。”说着话,二郎干脆脑袋也耷拉了下来。
连守义和何氏骂他骂的非常狠,其中当然也捎带上了罗小燕以及罗家,说罗家和罗小燕昧下了二郎赚的钱。罗家自己有儿子,却让女婿养,是不地道。罗小燕顾娘家,盘剥男人,也是不地道。
罗家几口人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
三更,求粉红。
粉红还不到400,离450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过加更还是先送上。
继续求票。只要500票,明天早上就会看到更新。550票,之后会有二更送上。求支持!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一十四章 点拨
二郎口拙,而且,和连家他这一辈的大多数人一样,他虽听惯了父辈、祖辈们的争吵和咒骂,但是他本人却不会骂人。不仅自己不会,就是学说别人骂人的话也会觉得羞耻,根本就学不来。
罗小燕在旁边眼圈就红了。
“……骂俺们缺德,还说有儿子让女婿养,是想往绝户气里奔那,咒俺兄弟死!……当初成亲的时候是说好了的,俺没瞒着人,也没骗哄人。俺家就那样,有啥法子,俺是老大,俺真能自己奔了好日子,看俺爹娘和兄弟、妹子都饿死!……等过两年,俺做牛做马还!……俺跟二郎过这两年,大家伙都看着了,俺对二郎咋样,俺对二妞妞咋样,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骂的那些话,俺这辈子都没听见过,俺也学不来。”最后,罗小燕抹了抹眼泪道。
罗家和连家老宅不同,虽日子过的苦,可一家人极少争吵,说话都是平心静气。包括罗小燕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大会骂人。即便是跟人拌嘴,也极少会说脏话。如今,他们遇上得了周氏真传的连守义,是难免要在口舌上吃亏的。
再加上二郎和罗小燕的事,虽然是当初说好的,但毕竟脱出了常理。这一点罗家心里也清楚,对上连守义和何氏,气势上就矮了一截,因此更只有挨骂的份了。
连家的媳妇不好当,张氏对此深有感触,一边低声地安慰罗小燕。连蔓儿在旁边,就叫了丫头多福抱了二妞妞出去玩。
“今天天气好,就在院子里,别往远了去。把新蒸的那枣糕挑好的。你喂她吃两块。”连蔓儿嘱咐多福。
二郎和罗小燕这次显然有事而来,接下来还会有许多话要说。而且这两口子一会哭,一会愁的,还是不要让二妞妞在场为好。
“……那最后是咋说的,是盖三间,还是盖五间?”连守信则问二郎道。
“好说歹说的,还是先盖三间。另外把院子圈大点,先做菜园子,往后好加盖。”二郎就道。
“俺们说没钱。俺公公婆婆还说借钱先把房子给盖了,意思想上四叔四婶这来借钱。俺们给拦住了。四叔四婶这两年没上帮俺们。俺公公婆婆那边,也没少贴补。四叔四婶是有钱,可不是这个事。”罗小燕就接了话茬道。
罗小燕在人情往来、处事的道理方面,还是个相当靠谱的女人。
“……紧挨着我们那院。借了一道院墙,说要在院墙上开个门,就像四叔四婶家这连着跨院似的。我们眼下先不住一起,这么着,来往也方处。”二郎又继续对连守信说道,“……说是年纪大了,要享儿子媳妇的福。让孩子她娘顿顿给做饭……”
“现下挤着住着,都可着好的给他们。他们……支使我们俩,那没啥,他们还、还支使我岳父岳母……哎……”二郎皱眉叹气。虽口拙说的不甚明白,但连守信和张氏也能猜得出来,连守义和何氏在罗家是有多闹腾,是多么的不讨人欢喜。
其实。这两年间,何氏没少去啰唣罗家。不过是不住在那里。只是每次去了,就挑吃挑喝,见了什么好的,就开口要了自己用,有的时候甚至也不说要,直接拿了就回家。
罗小燕并没有因此吵闹过,当然,经过一两次,罗家也就防着何氏了,但是何氏豁出了脸去,每次都有所得。
“等他们房子盖起来,就好了。这啥东西都是现成的,现在天儿也好,这房子盖的快。”连守信就道,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你爹娘是啥样的脾气属性,你都知道。你做儿子的,还是老大,也讲不了的。”
“我知道,我是应当的。”二郎点头并没有犹豫,但是脸色还是苦的几乎要滴出水来。
“俺也知道,这是俺们应当应分的。伺候他老两口啥的,那俺都没二话。骂俺啥的,俺也能不还口。大家伙都看着,俺肯定不能让人挑出不是来。不说数一数二的孝顺,那也绝对差不了大篇。……就是、就是俺公公婆婆说、要管钱。”罗小燕说到后来,就有些吞吞吐吐的。
“他们要管啥钱?”张氏就问。
“二郎挣的钱,他们说要交他们手里。”罗小燕就低下了头。
连守信和张氏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一会没有说话。连蔓儿在一旁,听了罗小燕的话,立刻就更加明白,连守义和何氏为什么会这么痛快地搬去了罗家村。
连守义和何氏两口子,这是打算全盘接管二郎和罗小燕的家事了。这两口子,还真心急,才到了那,就划下道儿来了。
也怪不得二郎和罗小燕急巴巴地来了。
罗小燕见连守信和张氏都不说话,心里就有些发虚。
“……成亲的时候,都说好了的。俺……也就再一年,再一年,等俺兄弟娶了媳妇,俺们就分出来。……俺不是死抓着二郎的钱不放,俺不是有啥外心。俺也是为了这个家,俺婆婆那花钱,大手大脚的,钱放她手里,肯定啥都攒不下。俺公公,俺公公他还耍钱,钱要是给了他,那就打水漂了。”
“这才刚到俺们那,还得盖房子,他就跟人打听,想找人耍钱。……俺们家从来没有耍钱的人,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就是往后,俺公公婆婆要一直那样,家里的钱,俺也不敢交给他们。俺不是不孝顺啥的,俺就是想正经过日子。”
“我们老连家,几辈人,也没有耍钱的。我们也不赞成那个。”连守信就道,“二郎他爹,哎……”
“钱不给他们就对了,”张氏明确表示支持罗小燕,“你拿着,好好过日子。给了他们,都得败花了。”
张氏的支持,似乎让罗小燕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就是不敢让他们管钱,他们要真有啥花销,该花的俺肯定给花,当当、借钱俺也不会亏待老人。”罗小燕又表白道。
“我赞成我二嫂子。”连蔓儿就笑着说道,“一家人,就得心里有成算,正经过日子的人来当家,这一家子的日子才能过好了。二哥和二嫂子要孝敬老人,也不是啥事都得听他们的。对的听,不对的还听,那不是看着一家人往沟里走吗?肯定不行。”
“我赞成我二嫂子当家。”连蔓儿鼓励地看着罗小燕,笑着道。
罗小燕的腰板不自觉地就挺的更直了。不管是谁,都是有荣誉感的,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人所承认。
“你爹娘现在这个样,我们也看不惯。可我们说了,他们改两天,过后还是那样。……你爹娘从前并不是这样的人。”连守信就对二郎道。
“四婶,蔓儿,俺说话直。俺公公婆婆那说话办事,都没啥正行。”罗小燕见张氏和连蔓儿都向着她,胆子就大了,一些话也敢于说出口了。
张氏就叹气,连蔓儿在旁抿嘴偷笑。没正行,这话概括的好。连守义和何氏,可不就是没正行的两个人!
“从前那是有老爷子管着,每天看着。”张氏接了连守信的话茬道,“他们两口子啊,要是有个好人看管着,能好不老少。”
“那往后,就我二哥和二嫂多看着点呗,肯定不比以前差。”连蔓儿立刻就道。
罗小燕的眼睛就是一亮。
“……俺们是晚辈……”罗小燕还有些顾虑。
“可你是当家人啊。”连蔓儿立刻就道,“再说了,就算你能管着二郎哥挣的钱不到他们手里,你不管别的,任由他们耍钱的耍钱,乱花钱的乱花钱,一家人,有个什么,你们也脱不了干系。”
连蔓儿的话一下子说到了罗小燕的心坎上。连守义和何氏懒惰,不干活,这她或许还能忍受,但是却实在接受不了连守义耍钱。一方面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就看不上耍钱这种败家的行为,另一方面,连守义耍钱如果输了,欠了债,父债子偿,她和二郎可就要遭殃。
“……你规劝着,看着点,又不是让你们打骂老人。罗家村,你们本村本土的,还看不住他们两个?”连蔓儿就点拨了罗小燕两句,最后还说,“我再跟我爹说说,让我爹吩咐我们庄子上的人,都给你看个眼睛,你们一时看不到,他们看到了,立刻就告诉你。”
“总归,你得把主意拿稳了,多用些心。”连蔓儿告诉罗小燕道。
“这样行。我这就叫了庄头来,嘱咐给他。”连守信就道。
“二嫂,你就放下心,放开手。大家伙都分得清好歹。就算真有糊涂人有啥话说,你自己不好辩白,这不还有我们吗?”连蔓儿又给了罗小燕一颗定心丸吃。
“没错,你要真能把他们俩人管住了,你是做了件大好事。”张氏就道。
“我相信二嫂,肯定有这个本事。”连蔓儿就笑道。
“那、那俺就试试。”罗小燕就说道,一张脸上也有了些笑模样。(未完待续)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一十五章 顺水推舟
来的时候,罗小燕是满腹的担心。这两年,她对连守义和何氏也算很了解了,而且,这次连守义和何氏两口子又摆明了姿态。罗小燕很害怕,她怕一家人的日子从此要被连守义和何氏搅闹的没有宁日,且好好的日子,因为他们的恶习终究要破败。所以,她急于求得连蔓儿一家的支持。现在连蔓儿一家都明确了立场支持她,罗小燕就放下心来了。连蔓儿一家都支持她当家,掌握钱财,并让她约束连守义和何氏。罗小燕自觉如同得了尚方宝剑一样。而且,连蔓儿还夸她有本领,相信她一定能约束得住没正行的公公婆婆,这让罗小燕更加高兴。自从和二郎成亲,连蔓儿一家待她和她那一家都极好。她一家的日子,也因为连蔓儿一家的帮助,而和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小燕对连蔓儿一家心存感激。而且,她还看出来,连蔓儿一家待她们好,还不仅仅是看着二郎,更有看重她的缘故。是因为看重她的为人、行事,才会对她们那么好,时常伸手帮衬。原本因为一成亲就厚颜开口求人,罗小燕很怕被人从此看轻。可连蔓儿一家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看轻她,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她的长处。罗小燕因此对连蔓儿一家不仅是感激,如此被喜欢、被看重,罗小燕心里想的,就是能做的更好,不让恩人们失望。现在,连蔓儿一家鼓励她约束住连守义和何氏,为人为己,她都很乐意这么做。“你爹的脾气你知道,那房子的事。你就得多担着点,别啥都由着他。”关于盖房子的事情,连守信就嘱咐二郎道。“四叔,这个我知道。要不,我也不能告了长假。盖房子这事,肯定都在我身上。”二郎就道。几个人将这件事情谈妥了,各自都觉得满意,接下来,又唠了一些家常琐事,张氏看着要到饭时。就留二郎和罗小燕吃饭。二郎和罗小燕就都摇头。“房子的事不能耽误,多一天,就误一天的工。”二郎道。二郎实诚、肯干。这盖房子多用一天工夫,他就得晚去大车店一天,少拿一天的工钱。如今大车店给的工钱很是不少,二郎舍不得这个钱。有了这个钱,一家大小才能好衣好食。一家人的日子才能更好过,“……还得做饭啥的,杂事不老少。公公婆婆他们刚搬过去,要收拾的也多。”罗小燕道。她说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还有些担心。她和二郎出来了,连守义、何氏会找她爹娘和妹子的麻烦。而且,罗小燕也有些急于回去。给连守义和何氏“立规矩”。见他们两口子这么说,张氏也就没有强留。连蔓儿早就让小丫头装了一盒子的点心,又拿了两样玩意儿给二妞妞带回去跟罗小燕的闺女一块玩。“看住了他,就不能再让他去耍钱。他们手里的钱,你们能管到手里。就更好。”连蔓儿还对罗小燕说到。罗小燕点头,说她都记下了。如果再能掌管了连守义和何氏的收入。那么他们一大家子的日子都会更加好过。罗小燕当然乐意。二郎和罗小燕千恩万谢地走了。晌午,五郎从外面访友回来,小七和小龙、小虎也放了学,一家人吃过晌午饭,就围坐在一起喝茶说话。连蔓儿就将二郎和罗小燕来过的事情告诉了五郎和小七。五郎点头,也觉得满意。“这两孩子,都算是好孩子。”张氏就道。“就是不知道,这事能不能行的通。”连守信很认同张氏的话,不过还是有些担心,“二郎两口子,能管住那俩人?”二郎以后还要去县城做工,要约束、看着连守义和何氏的,主要是罗小燕。连蔓儿对罗小燕有信心。“要是我二哥一个人,怕是不行。不过,主要还是看我二嫂。我看她行。”连蔓儿就道。这两年,她们与罗小燕常来常往,连蔓儿仔细观察过罗小燕的为人行事。“性子特刚强,别看嘴上不大会说,可她认准了的事,就有股子狠劲,非干成了不可。”连蔓儿说道。“这倒是。就她招夫到家,帮衬娘家这个事,那村里村外议论的人不少,她都挺下来了,该干啥还是干啥。”连守信就点头道。“别看她看着不如我大嫂子灵巧,可心里有数,应付芽儿她爹娘完全够用。……再有,我看她这个人特别成,肯往肩膀上挑担子。她多看重家庭啊,肯定不乐意被芽儿她爹娘给毁了。”连蔓儿又道。“她也是个正人,心里就看不惯她公公婆婆那一套。”张氏也道。总之,罗小燕有动力,也有本事约束连守义、何氏。再加上连蔓儿给她创造条件,没有不成的道理。虽然她们住在三十里营子,和乡亲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但是要说一呼百应,她们说什么是什么,当然还是罗家村,因为那里大多数的人家都种着她家的地。在那里,她们还有庄头和许多的家人,行事更比三十里营子方便许多。连守义和何氏去了罗家村,表面上看是被罗小燕约束起来了,实际上是被她们给圈住了。这正是五郎和连蔓儿所需要的,之所以等到这个时候才顺水推舟的做成这件事,是因为以前一直条件不足。以前,二郎和罗小燕的日子还没好过起来,两个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动力去约束连守义和何氏。而且,没有足够的由头,他们也不好无端地让连守义搬家。现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落痕迹。连守义和二郎在罗家村盖房子,连守信去了一回,也出了一些人工。连守礼和连继祖都去帮了两个工。六郎更是被连守信安排过去帮忙,每天早饭和晚饭依旧在自家吃,只一顿晌午饭是在二郎那边吃的。办完了连守义这件事,接下来,就到了商宝容出阁的日子。张氏和连蔓儿早就准备好了给商宝容的添箱礼,赵氏、吴王氏、还有陆家也都备了礼,几家人先都到连蔓儿家来聚齐,商量一会一起去商家送礼。都不是外人,张氏就说起了周氏特意嘱咐连守信的话。“这还用特意嘱咐,谁是那不知道礼往的人是咋地。”吴王氏就笑道。“可不是。”张氏点头,“老太太还另外嘱咐了,让给我娘家捎信儿,让我娘家也来人。”“这个……应该是没有礼。”吴王氏就问张氏,“那你是打算咋办,给那边捎信儿了没?”张家和商家本来没有来往,而且是隔了好几层的极远的亲戚。只是张采云成亲的时候,商家往陆家走了礼。那是和陆家建立了来往。这次商宝容成亲,陆家来添箱随礼是正当的。张家并不必来人随礼。庄户人家讲究礼尚往来,有没有礼这些事,都是有定规的。张家和商家现在就是没有礼往。而周氏却特意跟连守信提出来,让张家给商家添箱随礼。一般人是根本没有脸这样要求的。周氏这么做,无非是受了商家的怂恿,要给商家争面子。“是没有礼。”张氏就道,“我也没给我娘家捎信儿。我们咋样都没啥,不能带累我爹娘这么上赶着巴结。我爹娘那也是一把年纪,比他们年纪还大些那。”“我没给他们捎信儿让他们来,我另外备了一份礼,就说是他们送的。等过后,有事的时候顺便说一声就算了。”张氏就又拿出一个尺头来给大家伙看,那是她为张青山和李氏备下的,给商宝容的添箱礼。“这样也行。里面都有了,行的宽大。”吴王氏就道,“三姨夫那个人,家兴他爹知道他。总行这鬼魔溜的事,曲里拐弯,拿腔作势、小里小气的。那回不是后来跟我们表白吗,后悔没随了你娘家那边的礼。估摸着是真后悔,还想着跟你娘家那边走动。”“看他后来,这边老爷子没了那回,他那上赶着巴结大姨夫的样。就是大姨夫那边也没啥事,这回要是大姨夫那边先给他随礼了,他这面子也有了,往后也能走动起来。”“就是这事,做的不大气。你们这边宽大一点,大家伙也都看的明白。”张氏听了,觉得吴王氏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是没想那么远,以后他们走动不走动的,就是好歹不差这点东西。那天孩子他爹答应老太太了。”张氏就道,“再者,宝容那丫头,我看她还挺好。”“这个对,你们现在的日子,一步高一步的,宁可处处宽点,多留些地步……”吴王氏赞同地点头。“孩子们也这么说,是这个理。”张氏就道。因为有吴王氏、赵氏,还有陆家的大媳妇作伴,张氏就亲自往商家去了一趟,不过坐了一会就回来了。当天傍晚,商宝容就来了。(未完待续)r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