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连蔓儿就在炕上坐了,看着张采云忍笑。大宝虽不太明白,但察觉到连蔓儿的笑意,他就笑的比连蔓儿还欢。
“敢情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还忍心笑话我,也太狠心了。”张采云呜呜地抱怨道。
“我姥和我大舅妈都说你吃的好,你还有啥可抱怨的。”连蔓儿就故意道。
“大鱼大肉,看着是挺好。你尝尝就知道了。”张采云翻了个白眼,“就不说别的作料了,这里面盐都没有。就给放了姜,我奶和我娘她们都是一伙的,我都听见她们在外面商量,我大嫂还说,要不就少少地放点盐,稍微有个味就行,也不碍事。她们都不答应。说就给我放姜,别的啥也不放。”
“一顿两顿的还行,天天都这样。我为了这臭小子,我苦受大了我。”张采云说着话,就扭头看了一眼已经睡熟的拴住,扭回头来,又恶狠狠地啃蹄髈、喝汤。
连蔓儿看的清楚,那汤里的浮油足有一指厚,还没有盐调味。张采云表情虽然恨恨,但不用人催促,还是这么大口大口的吃。这就是张采云的另一个优点,不娇气,不矫情。
“大宝,以后你长大了,可得好好孝敬你母亲啊。你母亲也是这么过来的。”张采云就又向大宝道。
“哦、哦。”大宝知道张采云是向他说话,就挥舞着小手,哦哦地叫,像是在应答似的。
“好孩子,真乖。”连蔓儿就在大宝胖乎乎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蔓儿,你咋吃这么快,吃饱了没,饭菜吃不惯是咋地?”张采云就问连蔓儿道。
“你们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连蔓儿就道,“刚才我出来,你婆婆和大嫂也都这么问我。我吃饱了,早上从县城里出来,我多吃了两块点心。刚才在你这,一边说话,我这没注意,又吃了不少果子,到现在都不咋饿。”
“今天这席面做的正经挺好,是头等的。”连蔓儿还赞了一句道。
张采云听说连蔓儿吃饱了,也就放了心。
“我娘她们这回来,还拿了不少果木来,我这嘴里没啥味,可想尝尝了。一个都不给我,说是凉。”张采云就又抱怨道。
“忍忍吧,过些日子你就啥都能吃了。”连蔓儿因为不关痛痒,就道。
张采云见连蔓儿这样,嘴里嘟囔了两句,她也不抱怨了。等张采云吃完了,她也不收拾,就和连蔓儿说话,没一会的工夫,陆家大嫂就过来了,手脚利落地将饭桌收拾了下去。
等张氏她们也都吃完了饭,大家又一起坐着吃了一回茶,闲聊了半晌,这才告辞从陆家出来。张青山、张庆年、李氏、吴家几口人也都出来,都往连蔓儿家来。
这几天,也只有张王氏在陆家一直陪着张采云,李氏等人晚间都是住在连蔓儿家的。
到了家里,男人们就都在前院说话,女眷们径直到后院,都往张氏的屋里坐了。
…
求粉红、正版订阅支持。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四十九章 新屋
家里面一直有李氏在帮忙打理照料,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几个丫头早回来一步,烧好了炕,拢了火盆,因此,进了屋子,就是暖暖的,一切应用之物都齐备。
大家都都在张氏屋内的炕上坐了,小丫头送上解腻的果子和热茶来。
连蔓儿和连枝儿坐在一起,逗大宝玩耍。
“这日子一天天的,过的是快。”张氏在旁边看着,就感慨道。这眼见着,连枝儿的孩子都会爬了,张采云也生了孩子,接着,五郎就要成亲,在之后,还要操办连蔓儿出阁的事情。
“好像就在昨天,她们几个还都是小孩子那。”如今却都已经,或者即将要做母亲、父亲,养育小孩子了。
“可不是咋地,我这都做太姥姥了。”李氏就笑道。
连枝儿的大宝,还有张采云的拴住都要叫李氏为太姥姥。
“我家玉姐现在咋样,啥时候回来住几天,我姐信里头说,我家玉姐害喜害的挺厉害的,要紧不?”连蔓儿一边接住扑进自己怀里的大宝,一边就扭头跟吴王氏问道。
“是啊,家玉咋样了?”张氏也问道。
“她都挺好,前些天镇上有人到她们那屯子办事,看见她了,给我捎了话,说是看着都挺好的。害喜这事没法,只能熬。熬过去了就好了。”吴王氏就道,“我是想让她家里来住些天,又怕路上给颠簸着。等她再稳稳吧,过年的时候看能不能回来。”
吴王氏的话,是担心吴家玉过年的时候都不能回娘家。
“……双身子的人啥也讲不了了,她那不方便,你们有空就去看看。自家闺女,也不用拘着那些礼数。……就这一个闺女。”张氏就道,意思是说吴家玉身子沉重,就算过年不能来拜年,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是这个理。”吴王氏就笑。
她和吴玉贵自然不会挑吴家玉的礼,吴家兴又是亲哥哥,唯有做嫂子的,或许会挑理。但是连枝儿却不是那样的人,何况还和吴家玉好。一家子一条心过日子,没有口舌。
说了一会吴家玉,大家又谈论起五郎的亲事以及府城的事情来。这话说着说着,就转到了连蔓儿身上。
“五郎这事是定了,紧接着该操办蔓儿的事了。”李氏就道,“你们在府城住了这些日子,有人给蔓儿提亲没?”
“是啊,这话在老陆家的时候我就想问了,那时候人多,没好问。蔓儿的事,有点眉目了没?”吴王氏就也关切地询问道,显然,大家对连蔓儿的亲事也极为关心。
连蔓儿见说到自己,就不好再继续坐下去了。
“大宝有点困了,我送他上我那屋睡一会去。”连蔓儿就抱了大宝下地。
张氏几个就只是笑,也不拦连蔓儿、连枝儿笑呵呵地抱了大宝的小包袱,跟着连蔓儿就往西屋来了。
小丫头打起帘子来,姐俩进了西屋。西屋外间的炕上,铺着大红的毛毡,姐两个上炕坐了,又在炕头铺开大宝的小铺盖,就将大宝放进被窝里,拍哄着睡觉。
小家伙本来就有习惯午饭后玩一会就要睡的,今天人多,他也格外的活泼,比往常就多玩了会,现在确实也有些困了。连枝儿拍哄了一阵,大宝就睡着了。
看着大宝睡熟了,连枝儿就挥挥手,将屋里伺候的丫头打发了出去。
“蔓儿,有人给你说亲事没,说的是啥样的人?”连枝儿就和连蔓儿并肩坐了,轻声地询问道。
连蔓儿一开始还不肯说,等连枝儿问的紧了,才慢慢地透露了一些消息。毕竟自家的亲姐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竟然是这样!”连枝儿出乎意料,又惊又喜。
“两家口头里说定了,只是没公开。要等他从京城里回来,也得操办完了哥的亲事。”连蔓儿就告诉连枝儿道,“这事,现在也不好就对外人说,咱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我明白。”连枝儿就点头,说肯定不会往外说的。
“真是没想到的事,”连枝儿感慨道,“俗话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看来真是不错。缘分天定,月老早就牵好了红线,自己是万万想不到的。”
“这门亲事也好,六爷是你认得的,他又肯这么放下身段来求亲娶你,显见是心里把你看的重。这两点,就比那媒人介绍来,素不相识的人强上许多了。素不相识,就是来求娶了,对你能知道多少。也多是看两家条件合适。”
连蔓儿轻轻地点头,连枝儿所说的这两点好处,也正是她会答应沈六的求亲的主要原因。与其去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不知根底,嫁给沈六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更何况,她虽不说,心里对沈六的赞赏、喜欢可不少。
连蔓儿的亲事有了着落,对方又是沈六,连枝儿很为连蔓儿高兴。
“……就是往后你怕是要常住府城了,咱们就离的远了。”连枝儿想了想,就又道。
“离的远怕什么,车马都有,路也好走,就算不能每天见面,什么时候想见了,那也是容易的事。……就算我不能回来住,你们可以去府城住啊。空屋子有的是。再说,你们也在府城买所宅子,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不是?!”连蔓儿就道。
连枝儿也就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姐,咱这房子盖的咋样了?”连蔓儿突然想起给五郎和小七另建房屋的事情,就问连枝儿道。
“都盖的差不多了,”连枝儿就道,“村子里人都来帮工,咱们请的人也多,各样物料也都凑手,这边你姐夫他们天天看着,白天黑夜轮班,不停手,所以盖的快。先可着五郎那个院子盖的,到五郎成亲的时候,屋子、院子肯定都收拾利落了,直接就能住人。”
“那我现在看看去。”连蔓儿就道。
“我陪你过去。”连枝儿就道。
姐妹两个就都另穿了大衣裳,叫了两个丫头进来照看大宝,又去东屋里跟张氏、李氏、吴王氏说了。
张氏听说连蔓儿要去看房子,却正合了她的心意。她这次回来,其中一件大事也是想看看给五郎和小七的房子都盖的怎么样了。
“我也跟你们一起看看去。”张氏就道,也下地穿鞋。
吴王氏也下地穿鞋,要陪着一起去。
“姥,你就别去了,外边冷。要不,你先躺会吧。”连蔓儿见李氏面上有些倦容,就道。
李氏毕竟上了一些年纪,这些天又是高兴又是忙碌,吃过了晌午饭,屋子里暖和,她就有些困乏,听连蔓儿这样说,就点了点头。
“那我就不去了,那房子我天天都得看一回。你们去吧。”李氏就道,“大宝在蔓儿那屋吧,我也上那屋去,我带着大宝睡。”
大家就先送了李氏去连蔓儿屋里歇了,这才出来,先往东跨院,看五郎的房子。从月亮门出来,就看见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爷三个并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正站在跨院里,上下打量已将竣工的新屋。
五郎和小七的跨院都是三间的结构,三间正房,正房下面又各有三间东西厢房。正房、厢房间有抄手游廊连接,天井内种植花木。
这是两个院落的主要结构,另外,考虑到以后两人娶了媳妇,伺候的人怕是不少,前后又哥建了三间后罩房和三间倒座房。这样,五郎和小七的这两个院落就与张氏和连守信的主院不同,只要关起门来,就是各自独立的人家。
这也是为往后人家小夫妻生活方便考虑,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五郎这个院子里,房屋都已经建成,只剩下最后细布的雕琢、上漆等。因图纸画的好,请的也都是一等的工匠,再加上监工得力、肯用心,这屋子造的就十分的周正,处处看过去,都大方古雅,极为顺眼。
连蔓儿暗自点头,连守信、张氏、五郎和小七也都十分满意。
看过了五郎的东跨院,一家人又转到西跨院,看给小七准备的房舍。两处院子布置相同,只是五郎那边要赶着用,小七这边却不着急,因此工程落后了一步。
“外头都弄好了,过年的时候就先歇工,等年后,屋子里头再细细地弄去。”连守信就道。
大家都点头赞同。
看过了房舍,一家人就往回走。
“我姥爷和我大舅那?”连蔓儿就问。
“……晌午高兴,多喝了几盅,先歇下了。”连守信就道,见张氏也转过头来看他,就又道,“安排小厮在跟前照看着,我们这才出来的。”
张青山也有了年纪,晚辈们自然要小心地照顾。
“你们这一路赶回来,也该先好好歇歇。我们就回去了。”吴玉贵和吴王氏就也告辞道。
连守信和张氏自然挽留。
“不在这一会,晚上我们再过来。”吴家兴就道。
“对,我从府城也带了好酒回来,到时候咱们爷几个再好好喝一顿。”连守信就笑道。
这边送出吴玉贵一家,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就来了。
…
稍后会有二更,求粉红、正版订阅支持。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五十章 为难事
连蔓儿听了这个消息,一点也不吃惊。她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出。周氏是何许人也,其不屈不挠的强悍程度,要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怕是有些夸张,但肯定是这十里八村都排的上号的。
连蔓儿所作的努力,只能保证,周氏不敢到她们娘儿几个跟前炸刺了,但是她保不了连守信。
历史的经验也表明,周氏是将拿捏连守信做了最基本,也是最高的策略。不管在别的地方多么丢脸,只要能拿住连守信,周氏就会缓过来。
周氏那天从她们家回去之后,据说就不言不动的,对发生的事情只字不提。连蔓儿就猜到了,那不仅仅是因为周氏羞于提及,同时也是在酝酿着大爆发。而这个大爆发的对象,无疑就是连守信。
“这肯定是看我爹这半天都没过去,忍不住了,自己闹起来了。”连蔓儿冷哼了一声道。
周氏这么闹,目的自然是让连守信去看她。
“咋还不消停,她是想干啥啊,咱还有哪对不过她!”张氏就皱眉道,“她这是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一边还骂我们的血肉不好吃。她这是想逼死谁啊!”
连守信在旁边坐着,没有说话,不过脸色也很不好看。若是往常,他应该就站起身,说不管咋地,都要过去看看了。不过,现在,他的心情还是不一样了。
即便是不能主动上门去找周氏,给自己的妻儿一个公道。这个时候,他无论如何是再也不能心平气和地去哄着周氏,将自己和妻儿们送上门去给周氏踩着玩了。
“叶儿,你去老宅了?”连蔓儿就问连叶儿。
“嗯,我爹不是在老宅帮着给打棺材吗,我刚才过去,叫我爹回家吃饭。”连叶儿就道,“正好碰上。闹的可厉害了,谁上前就挠谁。谁也不敢上前。”
“那也分人,她也不是谁都挠。”连蔓儿就道。
“那是,闺女她就不挠。可分得清谁远谁近了。”连叶儿就道。
“可不是,要东西、要钱、要使唤人,就看见咱们了。”连蔓儿笑道。
“这是给咱爷打棺材,等过几天,咱爷的棺材打完了,要打她的,我就不让我爹去了。”连叶儿赌气道,“她都不把我和我娘当人,我们凭啥敬重她?”
那天周氏在连蔓儿家说的话,后来连蔓儿和连叶儿闲聊,连叶儿就都知道了。周氏瞧不上赵氏,将连叶儿看做无物,这些本来也不是秘密,但依旧伤人。
“你说,咱爷一会会不会打发人来叫我爹?要是打发人,会打发谁?”连蔓儿突然道。
这涉及到两件事。第一件,是连老爷子会不会拦住周氏。其实,要是连老爷子将周氏给管住了,连家上下都会消停许多。周氏现在闹,连老爷子于情于理,都应该拦下。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
周氏让连守义来抓张氏,连老爷子不就给拦下来了吗。
这就看连老爷子愿意不愿意了。
至于说打发谁来……
“蔓儿姐,我得先回去一趟。”连叶儿连忙跳下地。她急着来给连蔓儿送信儿,连守礼还在老宅没有回来。连叶儿自然也知道,老宅那边,最有可能的就是白使唤连守礼。“我去把我爹找回来,省得他们总巧使唤我爹。他们不好开口啥的,就让我爹来,就是知道咱两家好,你们总给我爹面子。我爹也面奶,人说啥他都不好意思不答应。”
“去吧,去吧。”连蔓儿忍不住笑了。
连叶儿就像被什么追着似的,急匆匆地跑走了。
连叶儿走了一会,外面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连继祖来了。
“……老宅的老爷子,问咱们老爷有没有空,要是有空,就回老宅一趟……”
连老爷子没有拦住周氏,还是打发了人来叫连守信。
“老爷子心里明镜儿似的,这还是有远有近。咱咋掏心掏肺,敬重他,供养他,都是白搭呀。”张氏发出一声伸长的叹息。
连老爷子心疼周氏,以牺牲儿孙为代价,也要纵容着周氏无理取闹。当然,这个儿孙也并不包括连老爷子的所有儿孙,连守信这一股人在什么样的位置,不言自明。
一家人谁都没有说话,只看着连守信,看他如何决断。
连守信低头沉思了半晌,才慢慢地抬起头来。
“我去看看吧。”连守信就道。
不像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那种带着无奈和讨好的语气,而是少有的坚定。
或许,今天就是一个关键。连蔓儿想,再给连守信一次机会,让他证明自己。
“爹,你自己小心啊。”连蔓儿没有拦着连守信,也没有要求跟着去。
张氏和连枝儿自然也不会拦。
连守信也没换衣裳,就往外走。
“爹,”连蔓儿叫住了连守信,又嘱咐了一句,“爹,你小心点,别让我奶抓破你的脸。”
“我知道。”连守信略微一愣,随即就点头应了。
等连守信出去了,连蔓儿就忙打发了丫头小庆去打探消息。
…………
连守信走进老宅的时候,脚步和心同样的沉重。一进老宅的大门,他就听见了周氏的声音。连守信一下子就站住了。
本应该是属于母亲的、慈祥的、让儿女不论是何时何地听到,都会油然而生出幸福、安宁的声音,是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的尖利、暴躁、让人如此恐惧、不安?
连守信站在那,努力地回想,时间一点点的倒退,直到他的幼年时光。
往事一幕幕地在他面前闪过,从连续的场景,到单一的片段,越久远的记忆就越单薄,甚至有的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像。
当剥去记忆中他自己添上的那一层温情脉脉的轻纱,连守信赫然发现,所谓慈祥、善良、温柔的母亲,不过一直是他的幻想。是他为周氏戴上了这层轻纱,而事实上,周氏从来就不是一个慈祥、善良、温柔的母亲。
起码对他,从来就不是。
从小,他的生活中就充斥着周氏的打骂,但是周氏却依旧给他吃、给他穿。这几乎让他认为,这样的母亲就是生活的常态。打他、骂他的周氏,是亲切的。而分给他一碗好吃的,改一件哥哥们的旧衣给他穿的周氏,更加是犹如佛光一般的存在。
但是被骂了,会伤心,被打了,会疼痛。可他一直在为周氏那样对待他找借口,比如说连守仁被另眼相待,他认为是连守仁年长,并且读书有出息的缘故。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连守仁就已经是个少年了。又比如说周氏对连秀儿的宠爱。
是的,就是周氏对连秀儿的宠爱,让他发现,原来母亲是可以这样的慈祥、善良、温柔。
不过,他依旧为周氏找到了借口。连秀儿是姑娘家,而且是老生女,当然不一样。
即便是如此的自我蒙蔽,在心底深处,他其实一直是清醒的。所以,他总是在做着和周氏相反的事情。对他来说,幸运的是,张氏是真正慈祥、善良、温柔的母亲。
周氏将打骂儿子做为家常便饭。连守信说话从来不带脏字,他不会骂人,从不会打骂自己的孩子。
周氏和连老爷子经常吵架。连守信以吵架为耻,和张氏从来是有商有量,几乎从来没红过脸。
周氏从不肯和儿子们好好说话,她想要怎样,如果用打骂达不到目的,就会作、用各种法子拿捏人。连守信对自己的孩子们从来都是好言好语,只要孩子们有道理,他就肯听。他从来不会强迫孩子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其实一直什么都明白,只是一直在骗着自己。
连守信站在那,苦笑了起来。
“四叔,进屋吧。”连继祖在旁边小心地道,“……四叔刚从外地回来,肯定特别累。我们也不想麻烦四叔,是我老太太闹的太厉害了,老爷子发了话。我们要给拦住,也怕真有啥事,落埋怨。”
“我知道,我知道。走吧,进屋。”连守信就道。
老宅的人,几乎都在上房屋里坐着。其余人都在地下,只有连老爷子和周氏在炕上。连老爷子依旧坐在炕头,周氏则是躺在炕中央,闭着眼睛,不停地哼哼着。
连守信刚进院子的时候,分明听见的是周氏中气十足的哭骂,这个时候周氏的样子却是病怏怏的,就连哼哼声都有气无力。
连守信进了屋,除了连老爷子和周氏的所有人都起身招呼,连老爷子也忙让连守信坐。
“老四,是老四回来了不?”周氏依旧闭着眼睛,两只手朝旁边乱抓着道。
“对,老四回来了,你不总是念叨吗。老四来看你来了!”连老爷子就大声地道。
“老四啊,儿子……”周氏就炕上爬起来,看见连守信,她的眼圈就红了,一双手抖抖索索地去抓连守信。
“娘。”连守信叫了一声。
周氏在炕上坐起来,两手握着连守信的手,就哭了起来。
“老四,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你再晚两天回来,娘就看不见你了。”周氏哭道,“我的儿啊,让娘好好看看你。”
周氏难得地流露出温情、依恋,若是往常,连守信肯定会觉得心里热乎乎地,恨不得就扑进周氏的怀里,掏心掏肺地献上自己和自己的所有。但是现在,连守信不仅不觉得心里热,反而觉得背后发冷。
连守信缓慢,却又坚决地挣脱开周氏的手。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五十一章 义愤
三更,求粉红。
…
李氏素来平和,连蔓儿几乎就没见她生过气。可是说到这件事,李氏的脸色就和往常不一样,语气也微微有些变了。
不说别的,就说能让李氏能如此生气,也就可见这件事情让人义愤填膺的程度。
猜你喜欢